•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升學補習班教師專業認同

壹、 補習教育為一種陰影教育(Shadow Education):

放學後,部分中小學學生參加了校外的課業輔導,由家長支付費用,針對語 文、數學、理化等智育科目做加強,以提高在學校的學科表現。這樣的 「補習」

活動不僅在東亞地區盛行,也發生在亞洲之外的許多國家,國際學術社群稱之為 陰影教育(shadow education)(Stevenson and Baker ,1992 轉引自黃敏雄,2009)。學 者 Mark Bray(2007)長期針對世界各國補習的現象進行觀察與探討,在 2000 年之

班成長最多(李雪莉,2008)。Mark Bray 將補習教育隱喻為陰影教育的因素之三,

即是補習教育的特徵遠比在主流教育中來的不明顯。在生存的競爭壓力下,補習

以教育觀點出發的研究亦付之闕如。Mark Bray 並以日晷(sun-dial)來形容陰影的可 用之處。如同人們透過太陽照射日晷所投射出的陰影可以得知時間,從屬於教育 系統的陰影教育同樣可以告訴研究者關於這個社會上的變化(Mark Bray,2007)。

換言之,補習班是依附於主流的正規教育而存在,身為補習班教師,亦深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到適切且適性的教育選擇,如果教育政策透過多元思維改變教學內涵時,也能夠 使家長信任且放心的屏棄升學主義的迷思,降低孩子對未來發展的不安,那麼補 習班又怎麼會如此蓬勃發展?

貳、 補習班教師相關研究:

教師專業認同植基於教師在教育場域中對自我的描述。補習班教師源自於過 往的經驗、知識、價值與當前所處情境的脈絡互動下逐漸的形構出對自我的看法,

更進一步地影響其對於教學場域的決定與實踐。因之,當前雖無補習班教師認同 相關的文獻資料,本研究仍企圖從前人對於補習班教師的觀察中,整理出包含「補 習班教師專業知能」、「補習班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以及補習班教師在補 習班脈絡下所面臨的「工作壓力」等面向,更進一步理解補習班教師對於教育的 看法,與所受到的結構限制與衝突。

一、 補習班教師的專業知能:

在許多針對家長選擇補習班及顧客滿意的相關研究中(洪郁年,2005;廖瑋成,

2008;王智遠,2010),教師的學經歷、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內容與教學品質等,

皆是家長選擇補習班時的重要考量。因此,在同業競爭激烈的市場下,補習班要 在同業之中脫穎而出,除了硬體的設備與環境及廣告行銷策略外,最重要的仍然 回歸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及教學的技巧。教師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及教育政策的改 變,如欲維持自身教學績效,勢必得盡可能提升自身專業知能以順應市場的變 化。

黃瓘茗(2009)針對屏東縣國中文理短期補習班教師進行一項教師專業知能的 調查研究,其指出,隨著九年一貫教育策的實施,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將

「建立教師專業地位,強化教師專業素質」列為重要的教改課題,並於教改諮議

我修正與成長的能力(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轉引自黃瓘茗,2009)。 然而對於這些體制外的補習班教師,其專業知能非但沒有明確的標準,相關的研

如同Connelly 與 Clandinin所言,教師同時身處教室外的場域及教室內的場域,

教室外的場域由教師實踐知識、觀念、課程、行政結構、和一連串教師必備的知 識、技能及態度等所組成。由上述補習班教師相關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在 補習班這樣一個教學環境中,補習班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除了課程內容及教學技 巧外更需要教師自身對於教學的反思、創造的思考及教學的熱忱,不但需要具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6

與班內同儕及行政人員互動合作的能力和家長互動溝通的能力亦需要具備班級 經營與瞭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能力。然而,補習班是一個營利的機構,與正規教育 中的較於穩定的教師工作相比,補習班教師更需承擔學生上課與否的業績壓力,

職場中的升遷機會及工作保障相較而言也比較少。再者,許多研究皆顯示出,補 習班教師因為時間的不足,不僅對於課業以外的教學感到力不從心,在課程進度 的壓力下更無法進一步經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專業知能的提升上,補習班教 師的進修研習時間偏少,並多採取向前輩請益的方式進行。

參、 小結

本節一開始,即點出補習班在社會脈絡中陰影的、從屬的及尚未被深入研究 的位置,而身處其中的補習班教師,雖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但亦受到許多結構的 限制,面臨著許多壓力與衝突。許多針對於補習班教師的研究採用的是實徵的問 卷分析,然而其所探究的議題,卻也是補習班教師每日生活實踐中的重要面向,

亦是本研究的重要立基點,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將透過教師敘說自身經驗故事,

在分析階段,此些研究結果,將有助於在意義重建時的理論敏感度,做為反思與 參照的重要線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