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卓越校長領導行為的層面建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卓越校長領導行為的層面建構

對於卓越校長領導行為層面的探究,有助於其他校長在學校領導中,掌握校務 經營之重要面向,發揮領導的影響力,並促進個人學養及領導能力的提升(林明地、

梁金都,2016)。本節綜合國內外對卓越校長領導行為內涵之探究,建構卓越校長 領導行為的評估層面,以做為本研究訪談與分析討論的重點。

壹、臺北校長學-學校卓越領導人才發展方案

陳佩英、林子斌(2015)針對臺北市中等學校校長領導現況與專業發展需求,

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校長領導挑戰的來源,包括:教育環境快速變遷、教育政策的 穩定與支持、家長團體與媒體之壓力、教師缺乏持續專業發展、與教師會互動之緊 張關係、校長的領導專業跟不上時代之變化。隨著教育整體環境與教育生態異變的 加劇,校長益發被期待扮演領導學校變革的關鍵角色。

有鑑於校長領導影響力的發揮,是學校改進的關鍵(Harris, 2013),加上教育環 境與教育生態的快速變革,因此,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在2018 年 12 月提出「臺北校 長學--學校卓越領導人才發展方案」,此方案以「臺北校長卓越領航--培養具有都會 特色的優質校長」為願景,立基臺北市大都會的特質,強調:教育高經營品質、高 度人際互動與國際化、深度人文關懷優勢發展、學校推展創新實驗、校際競爭又合 作、家長對校務高度參與及期待。因此規劃能「合於國際校長專業標準、適合都會 學校經營、呼應社會快速變遷進步、滿足社會對教育高度期待」之校長領導人才培 養方案,期能透過方案的實施,提升臺北市校長領導知能與視野,實現臺北市教育 理念與藍圖(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8)。

此校長發展方案的校長圖像,主要內涵包括:校長必須具備全球宏觀視野、高 尚品德情操、良好人際互動、展現辦學品質、創新課程教學、終身學習拓展自我等 人格特質與領導行為。此校長圖像勾勒出臺北市卓越校長領導行為的指標、內涵與

貳、校長領導行為的實務途徑與評估層面

林明地、梁金都(2016)將校長學校領導的主要內涵,分為「領導前置因素」、

「領導實務」及「領導影響」等三大因素。

一、領導前置因素

領導的前置因素包括校長個人的人格、能力與技能等內在歷程,以及校長所受 的訓練、社會化經歷、相關教育政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

二、領導實務

領導實務指的是校長實際外顯的領導行為,此領導實務乃連結領導前置因素 及領導影響,是校長領導最主要的歷程,亦是最值得探究的層面。

三、領導影響

領導影響係指校長的領導行為,對學校運作及課室發揮影響力,並直接反映在 學生學習表現上。

校長領導實務主要是透過整合組織及教師表現等間接影響作為,以促進學生 的學習表現。「組織表現」是指組織結構、組織文化、校長與教師關係、正規化、

參與、人力資源、微觀政治策略、政策脈絡、社區等;「教師表現」則包括成員內 在滿足感、外在滿足感、社交滿足感、工作責任、公平角色負荷、工作意義、教師 群親密感與士氣、離心與阻礙、專業取向等(李懿芳、江芳盛、喬麗文,2010;林 明地,2010a),如下圖 2-1 所示。

2-1 校長領導實務的途徑 資料來源:林明地、梁金都(2016)

校長在學校領導實務上,最主要是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領導行動,對學生學習表 現產生影響。直接影響包括校長以身作則及直接教導等作法;間接影響的領導行動,

則是校長先透過影響組織表現與教師表現,再間接影響學生學習表現。(林明地,

2010a;林明地、梁金都,2016;鄭燕祥,2003)。

換言之,卓越校長領導行為的內涵,主要包括校長個人具備之內在能力和特質,

習表現的影響等三個重要的環節與歷程。其中對卓越校長在領導實務上的作為與 內涵的探究及掌握,是研究卓越校長領導行為的主要部分。

Edwards (2002)指出優秀校長必須具備五種價值,包括:1.願景;2.反省;3.承 諾與勇氣;4.權力與授權;5.是帶頭的學習者。

Sergiovanni (2005)強調學校若期望達到基本的辦學績效標準,並能獲致超越期 望的成功與卓越表現,則校長的領導必須兼重「價值領導」與「增值領導」兩個層 面,並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價值領導」包含九個層面,強調:管理、參與的投資 (participation investment)、操縱情境、計畫、給予方向、提供監督系統、外在動機、

意氣相投、算計(經濟性報酬)的領導(calculated leadership);而「增值領導」則強 調:領導、卓越的表現投資、目的感(purposing)、提供符號與增進意義、使教師與 學校能力提升、建立績效責任系統、內在動機、同僚專業互享、義憤填膺(象徵性 能打動人心)的領導(leadership by outrage)。

Sergiovanni 更進一步提出兩項推論,包括:1.領導一方面必須回應社會科層體 制的價值規範,另一方面須善加運用自主空間,充分表現學校特色;2.校長應重視 道德領導,並「結合管理技巧與價值及倫理」(引自林明地,2006)。其主張對學生 保持高度期望的文化與價值觀念,是卓越校長建立良好學校內部過程必須重視的 層面。因此,校長應將重心放在學校文化及氣氛的塑造,提升教師價值觀與態度、

重視教學,促進教師同儕專業互享、信任、希望,與教師社群一起持續學習,以促 進學生的良好表現,提升學校效能,是卓越校長領導行為的核心。

Day 與 Leitliwood (2007)提出建構和支持卓越學校校長領導的五要項,包括:

1.持續熱情的承諾和個人的績效責任;2.管理衝突與困境及堅持道德目的;3.以他 人為中心和聚焦於學習;4.感性和理性的投入;5.強調個人與職務的關係。這些要 項指出,卓越的校長必須對下述三個面向有所瞭解,包括:1.相關的標準與價值;

2.關鍵策略的差異運用;3.對人群及教育的熱情(謝傳崇譯,2009)。

我國學者以全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做為研究對象,探討國中小學校長校務經營 關鍵行為能力指標,將之歸納為七大面向(蔡明學、謝名娟,2016;蔡明學、黃建

一、規劃校務發展

以革新思維凝聚成員共識,形塑學校願景;依據教育政策與學校特性,訂定學 校發展目標;評估學校環境條件,並結合親師生意見,據以擬定、執行並檢核校務 發展計畫;能適切傳達教育法令給學校成員與家長瞭解;授權並激勵支持成員,活 化組織,重視績效管理,提升服務品質,引領學校發展。

二、強化行政管理

規劃具體可行的校務經營創新策略與方案;運用資訊化管理,有效領導各處室 業務進行,提高行政效率;擬定校園危機處理機制及任務編組;有效執行預算、妥 善人力配置、規劃課務;激勵學校成員努力與成就;有效整合學校的人力、物力、

財力和其他的資源,提供教學支持,提升行政效能。

三、領導課程教學

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鼓勵教師分享交流,改進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與評量;

適時提供課程教學資源,引導教師課程發展與設計,進行教室觀察及教師同儕教學 視導;有效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提升教師教學成效,增進學生學習品質與學習 表現。

四、落實學生輔導

增進教師輔導專業知能,激發教師輔導熱忱,營造友善校園;規劃學生學習輔 導與補救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發展與學習成效;整合學校內外資源,建置輔導網絡,

落實輔導三級制。

五、建立公共關係

凝聚學校團隊共識,形成學校公共關係政策;策畫並帶領學校團隊參與社區服 務活動;有效促使學校親師生瞭解學校教育價值;與社區家長資源共享,建立善意 依存的合作夥伴關係;促進校際交流與國際交流;行銷學校辦學特色,形塑學校形 象與品牌。

六、發展專業責任

具備學校行政領導知能;積極參與各項專業進修活動,引導教師瞭解專業成長 發展的理念、實務與責任績效;鼓勵並帶領學校團隊學習與進行行動研究;具備國 際視野,瞭解世界教育脈動。

七、培養綜合能力

培養並具有自我省思、批判與論述之專業知能;涵養廉能高尚品德,精進人格 陶冶及社會責任;具挫折容受力,掌控自我情緒表達;能傾聽他人,以同理心表達 個人感受;瞭解國家教育政策並落實執行;掌握學校現況與發展需求、創新學校發 展特色。

其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校長之關鍵行為,著重於「情緒控制」與「提升個人 涵養」。受訪校長表示「能掌控自我情緒表達,並兼具挫折容忍力」,以及「能涵養 廉能高尚品德,精進社會責任與人格陶冶」是當前校長校務經營關鍵能力之所在。

研究中亦呈現,國小校長相較於國中校長,認為校務經營關鍵行為指標在「建立公 共關係」與「強化行政管理」。就校長任期來看,初任校長認為校務經營關鍵行為 指標是「建立公共關係」與「提升課程與教學」,而兩任以上的校長則認為「落實 學生輔導」是校務經營的關鍵行為指標。

此研究從中小學校長的觀點可發現,卓越校長的學校領導,除了在校務發展、

行政管理、課程教學、學生輔導、公共關係、專業責任等校務經營面向須展現效能 之外,更強調校長的個人涵養與情緒掌控等內在能力與特質。林明地(2010b)的 研究也指出,我國中小學校長除了校務經營等實務面的領導實踐之外,更須具備辦 學態度與精神,增進專業責任,並確保學校教育品質與永續發展。

林仁煥(2009)認為卓越的校長領導,對學校經營至關重要。其提出卓越校長 領導的能力特質,包括:須具備新型領導典範素養、全球化的宏觀視野、專業化的 教育素養、創新求變的執行力、圓融成功的溝通力、行動智慧的實踐力。亦即卓越

林仁煥(2009)認為卓越的校長領導,對學校經營至關重要。其提出卓越校長 領導的能力特質,包括:須具備新型領導典範素養、全球化的宏觀視野、專業化的 教育素養、創新求變的執行力、圓融成功的溝通力、行動智慧的實踐力。亦即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