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部落與學生教育分析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實踐

第二節 原住民部落與學生教育分析

從師資培育公費助學金及分發服務辦法中可以看出,培育原住民公費生的目的無 非在於培育出適合地方的教師,以其專業為分發學校而教,以其對原住民的瞭解為分 發學校的原住民生帶來適合的環境,以其對服務的熱忱貢獻於地方的發展。在本節,

研究者將分析原住民部落以及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研究者將針對進行於第一次實施期

(2018 年 7、8 月)的部落活動類別的部落服務實習進行反思與分析,也對原住民牧 師、偏鄉教育學者進行訪談,並與第二章第二節的現有文獻進行相互對照。

研究者在第一次實施期共進行四種不同類別的部落服務實習,分別是「陪讀 類」、「文化教育類」、「暑期課程類」、「部落活動類」。以下將會從「部落活動 類」探索原住民主體;從「文化教育類」分析文化底蘊;從原住民牧師的訪談中探究 原住民的教育及部落的學習環境;最後從學者的訪談中,剖析偏鄉教育及全人教育對 於原住民學生的重要性。

一、 部落活動類之原住民主體探索

雖然研究者在部落活動類的部落服務實習中並沒有將音樂劇教學融入其中,但期 望透過此類活動更了解原住民部落,以下為研究者針對當時的部落服務實習所做的紀

因著文化復振,開始有更多人正視我們自己的語言、習俗、歌謠、舞蹈,花 蓮縣政府也積極的推動,好比舉辦聯合豐年祭,選出花蓮地區總頭目,或是 有母語課程、領唱課程,為了能讓我們的文化被清楚的紀錄跟傳承,但因著 要「教學」的緣故,我們就需要對我們的文化有統一的說法,這是很困難的 一件事。(誌-豐-1070811)

就地區性來看,花蓮的長度,就等於是從苗栗到臺南,就民族來看,雖然同為阿美族 都會有相似性,但不同地區的阿美族群、部落,舞蹈、語言音調、習俗、歌謠都會有 差別,從最北往南依序分成南勢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馬蘭阿美、恆春阿 美。而對於豐年祭前的學習,研究者有以下的紀錄:

今年豐年祭前,花蓮市市公所舉辦了古調領唱的研習(傳統的 Malalikid 就是 大家在豐年祭所熟知圍圈牽手跳舞,會因著領唱人不同的曲調轉變而有不一 樣的舞步,族人們會一圈一圈的邊答唱邊踩著相同的步伐,因著不同地區,

歌曲和步伐也有不同),而這次的培訓主要以南勢阿美的曲調為主,曲調大致 分成五種曲調、三種步伐,然而因著曲調的不同,就像是流行歌一樣也配上 了「歌名」,像是迎靈歌、送靈歌……,回到自己部落問已經唱了半輩子的 領唱阿姨「以前有過這樣的說法嗎?」,才知道,他們從來沒聽過這種說 法,單純是因為這是一年中難得的相聚,為了感謝豐收和一年的過去,大家 手牽手象徵團結,一起唱歌跳舞慶祝。(誌-豐-1070811)

這讓我不禁懷疑現在我們所堅持的「傳統」和「文化」是否都是這樣形成的?「文 化」、「傳統」原來是這樣容易被塑造和拼貼嗎?有很多的問題可能已經無解、不可 考,但我們的文化還是不應該藉由他人,或是為了滿足某些少數人而被建立。是否應 該要由我們自己尋找、自己建立?因著對族群的認同而尋找,因著需要而被建立。研 究者在當時的紀錄中繼續提到關於豐年祭中的所見:

然後在這次的豐年祭中,看到一些青年在說明這些歌謠時說到,第一首歌就 是要迎接祖靈,第二首歌就是祖靈來了要興奮的歡呼跳舞等等,旁邊從以前 到現在帶領唱的faki fai(男女長輩)在旁邊不發一語,雖然沒反對,但好像也 沒認同的感覺,就像前面所舉的例「從小我們就是這樣唱這樣跳啊?!是要 解釋什麼?」。(誌-豐-1070811)

研究者認為拼貼文化的危險性在於,能把任何人事物都說成是「文化」、「傳統」,

受到當前主流文化、主事者、政治觀光等因素影響,然後以一種「從以前就是如此」

的姿態、利用「復振」這樣熱血的詞語來推動文化,最後堅持些不必要的堅持,相信 只要是愛著自己族群的人都希望能盡快的找回文化、復振傳統。

但研究者認為,不要為「要有文化」而創造文化、用「有傳統」來證明我們族群 的堅固,從這次的反思研究者發現,傳統是能被創造的,文化也會隨著時代而改變,

就像七夕情人節在這幾十年間被創造出來,中秋文化到了現代不只有朦朧的月亮,還 多了迷濛的木炭煙。研究者在這次事件後紀錄了當時的期許:

說來是充滿憂心,但會有這些反思的原因也就是因為有更多阿美族人、原住 民更重視自己的文化,族群認同高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才會在這些「為了 更好」的路上有討論跟激辯,希望我們一起是團結且和諧的走在這條讓原住 民更好的道路上,願上帝看顧一切。(誌-豐-1070811)

原住民需要的不是一刺就破,一問就倒的拼貼文化,應該是更多知道我們原住民需要 什麼?比如母語的學習、適性的教育和自給自足的部落經營、教育和工作機會等,將 對臺灣政府的需求降到最低,自然的會再次形成適合現代原住民的文化、部落,不為 觀光客、不求國家政府、地方仕紳的資金,單單的為原住民。

二、 文化教育類的原住民底蘊

透過研究者參與在文化營中,體會到「部落」概念並非過去人們所想的單純是一 種同族群的集會,以研究者所參與的部落服務實習為例,部落也能夠是以「教會」為 中心的一種族群間的集會,有時組成人員並不一定是同族群,雖然東昌長老教會大部 分為里漏(Lidaw)地區的南勢阿美族群,但也有少部分來自其它族群,而牧師本身也 並非本地的南勢阿美,而是來自其它地區的阿美族,但東昌長老教會並不會因為族群 多元的組成而不像部落。

研究者認為他們依舊是「人」所組成的部落,這群人的凝聚和生活行為更像是部 落,同樣的牽手圍圈,跳著阿美族所熟悉的舞步,應答唱依然迴盪,只不過將迎祖靈 的歌謠改編歌詞內容,換成讚美上帝的阿美語,教會形同部落一樣的互助,因著文化 營的課堂演出呈現,與東昌長老教會的感恩節共同舉辦,研究者才有機會在這個活動 中體會會友、阿美族族人們的生活及文化,共融共享的互助方式、敬老尊賢的美德以 及現代人所忽略的生活智慧皆存在。

飯、教野菜的辨認、河邊的石頭火鍋技巧,壯年的勇士親自帶著學生們到河邊學網 魚,而對於年輕的少年少女們,在敬老尊賢的部分也不遺餘力,幫忙扛捕魚用器材,

架設野炊器具,吃飯長者先用,主動幫忙扛水果等重物,若研究者不是親自參與文化 營大大小小的活動,則看不見族人之間互動的小細節。

研究者在參與過程中體會最多的屬族人的「生活智慧」,比如樹皮的使用,看起 來不實用的物品經過吸水後不斷耐心的敲打,便會出現絲狀般的布料材質,做成擺設 用品非常適合;網魚不要在完全靜止的河流,也避免在湍急處,要找一處流水旁的洄 流,魚常會聚集在此處;戶外活動盡量避開下午一至兩點,因為烈日當空;舞臺的佈 置不需要買塑膠板,架設長長的竹竿,將各式各樣的水果蔬菜掛上,南瓜、香蕉、甘 蔗、地瓜等,如此會有一排豐富且繽紛的裝飾,為了不要浪費,活動結束後還會進行 拍賣,對於研究者來說,這些被稱為智慧的舉動,對族人們來說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研究者從文化營的觀察中看見東昌長老教會也存在阿美族部落應有的樣式,體會 到文化不應一成不變(祖靈崇拜、傳統生產方式、風俗習慣),一成不變的只有歷 史,文化會隨著時代演進而變化,當今「部落」的概念和族群的分類也應該有所差 別,比如過去習慣將阿美族分類為南勢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馬蘭阿美、恆 春阿美,然而研究者認為當今對於部落的概念和阿美族群的分類需要重新被定義。

以花蓮的小臺東部落、鶯歌的三鶯部落、新北市的山光部落為例,這些阿美族人 因為居住環境或工作而遷移,他們的部落位置不曾出現在課本族群分布圖,但儘管換 了生活地域,卻仍保有阿美族文化、族人們依舊聯繫,「部落」依然存在,他們依然 足以被稱作「部落」,他們的部落的存在與否,不應該憑藉他人的認可或國家的認 定,而是來自族人們自己的認同和族群意識,從東昌長老教會的音樂劇教學中,研究 者認為以部落認同和族群意識為核心的教育能帶來正面的影響,孩子們未來不會因為 離開了花蓮、離開了生長的地方而喪失了根,會像這些遷移的族人們一樣繼續在該地 區發芽茁壯。

三、 原住民教育與學習環境——2018 年原住民牧師訪談

研究者在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教學後,對於牧師進行訪談,提及東昌長 老教會原住民學生的教育:

我們人不多,但就是把孩子栽培到一個對的環境,就是發掘他們的才能。我 覺得除了藝術類、戲劇,[……],所以我說孩子可以更好,其實只是要適時

的給他東西,那個環境對了,他有那個環境,其實他是很聰明的,他那個裡 面的東西,就開始發現了。(訪 P01-1-1070720)

身為原住民牧師,研究者發現牧師非常在乎原住民學生的內在,對於低成就的原住民 學生,她認為並非沒有才能,而是尚未被發掘,研究者認為,在部落服務實習中,即

身為原住民牧師,研究者發現牧師非常在乎原住民學生的內在,對於低成就的原住民 學生,她認為並非沒有才能,而是尚未被發掘,研究者認為,在部落服務實習中,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