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與生活課程研究之教學省思與轉變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參與生活課程研究之教學省思與轉變

本節主要探討教師對於生活課程的教學省思與轉變,以及參與此次課程研究 對學校、教師、學生、生活課程、研究者的影響。

壹、教師的教學省思與角色

歐用生(民 87)認為,課程發展和課程知識,要依據教室或其他教育情境的 實地研究的結果,依據實際工作者的工作經驗。故在本次的課程研究中,在一開 始並不抱任何模式就是最適合的心態進行,採以教師原本的教學方式為調整或建 立模式的基礎。而後教師於研究團隊對話與生活課程設計的研習後,依其教學專 業判斷與自由參酌建議,進行生活課程的檢討與教學。教師在本研究中,依其課 程設計的特色,可分為三個階段,也對其在教學、教材準備、評量及教師角色定 位上有所不同。

(一)教學方式由教學指引主導,變成自己解讀能力指標主導

教師在第三階段結束,對於自己經歷課程研究後,在教學上因為觀念的改 變,而整個教學工作都因此而改變(如表 4-5-1)。個案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模式 可以分成二類,原本是以教學指引為主軸,如同周淑卿(民 93)指出,由於教 科書已解決各學期學習內容的問題,所以大多數教師習於依據教科書再作充與延 伸活動的設計,而不再思考課程架構的問題,又因疏於從事更全面的課程思考,

而外行於課程設計的專業工作。另外則是在第三階段後,自己的教學開始以能力 指標為主軸,由於這二種不同的依循標準,教師的教學目標也跟著不同。對於自 己的轉變,貞老師有感而發的說:「自己以前照著指引在上課時,感覺好茫然,

但是現在以能力層次來思考,感覺腦袋好有系統、有秩序。」(log 0513)

表 4-5-1:三階段教學模式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教師教學 z 按教學指引重點進行 z 主 導 對 全 班 式 的 開 放

討論

z 依能力指標自編 z 主導對全班式的討

z 結合能力指標自編 與教學指引

z 由學生主導討論內

(二)豐富的教材內容不再須由老師為學生準備

個案教師在第一、二階段,仍持有著長久以來同樣的教學價值觀及教學方 式。故教師認為原本以教學指引為主,會覺得教學內容好多、好雜,也不曉得其 中能力指標與課程內容的邏輯關係,是在之後試以能力指標為主軸設計與教學,

才發現其實可以很容易找到教學目標,也可以自然的統整能力指標。教師實施生 活課程從以前接受學校行政上的安排,和其他教師一起分割課程進行教學,而現 在則是知道自要怎麼去融合三領域,教師的發揮空間也因此變大。

因此在教材的準備方面,從前都是老師準備找資料,而改變成讓學生自己去 想自己準備自己需要的材料,學生也可有較多的主導決定自己要學什麼,要怎麼 學。

這也影響其在教法方面,教師對比參與研究前後,認為自己之前其實一直是 傳統式的講述,讓學生操作的地方很少,現在則是老師口述的較少,讓學生自己 來,去找資料去實作的機會為主。

(三)評量重點以能力指標為主,可以讓教學與評量有系統

另外雖然研究前後,教師都是採多元評量的方式,但是評量的重點多是認知 性為主的內涵,及配合教師自訂「描述與表達的學習目標」。但如今以能力指標 來設計課程,因此在設計學習單、引導教學以及評量上,都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為 主,比較有系統(如表 4-5-2)。

表 4-5-2:參與研究前後教學之轉變

行者;就學生而言,教師是幫助學生求取知識的協助者和諮詢者。卯靜儒(民 88)則認為,因九年一貫課程將課程權力下放與課程空間開放,故教師將是課程 設計者、發展者、實踐者。個案教師則表示「我一開始的時候喔,我那個腦筋還 是存在那個傳統老師按照指引的模式」,從上述來看,價值體系構成了教師安身 立命、自我認同的基礎。而往往教師被認為缺乏的專業能力,卻往往不是教師們 自己認為應該要具備的能力(周淑卿,民 93)。

在第一階段教師為主導者,學生是完全被動的刺激反應者,老師的問題並非 全班同學都有反應,學生的主動大多出現在老師認為偏離主題的情況之上。而教 學時也是教師一對多的講述情況,發問時由個別較會發表的學生與老師互動著,

極少出現學生與學生間多向的討論互動情境。學生較喜愛實作的學習活動,較不 喜歡靜態的討論的活動,但在第一階段,討論的時間佔大多數。在此階段,教師 為教學現場的主角,在台上賣力的演出。

在第二階段,教師仍是維持像第一階段的教學模式,但讓學生個別發表自我 看法的機會較多於第一階段,老師仔細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和經驗,加以補強學 生不足之處。學生對於可以發表自己看法的學習都相當熱烈,一旦又回復第一階 段傳統式的講述教學模式,則學生參與度又明顯降低。在此階段教師成為了教室 仍為主導者,但多了一個主持人角色。

在第三階段教師一改傳統講述主導者的角色,將主角讓給學生退居幕後,不 但讓學生可以依自己的想法進行設計作品、小組合作與討論,以及成果發表,教 師變成了一個學習的引發者、協助者、輔導者、觀察者與協調者。「剛開始會很 徬徨,後來覺得就這樣的教學很有趣,而且那個任何教學的主要的觀念的關鍵字 抓到的話,你就可以發揮,也就是讓小朋友怎樣去學,這個學很重要,他們的方 法,就像我的那本小書迷漫畫裡不是有送給小朋友一幅圖,釣大魚」。而學生對 於這樣的學習方式個個都樂在其中,在此階段教師則也像是一個導演,仍是教室 中的靈魂人物,只是退居在幕後鼓勵、引導著所有人。

教師從原本長久以來的觀念,到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有新的教學想法,這其中

實經歷了不少內心的掙扎與衝突。另外教師所認為教師應具備的課程專業能力層 次也不同,其層次包括:教師課程專業也因其對課程定義與內涵的解讀不同,而 有不同的課程實踐,例如教師認為課程就是教材,故其課程設計專業強調在於補 充教科書不足,進行學習單或活動的設計;認為課程是學科,教師重自編教材的 豐富和完整,課程是計劃則教師重在規劃領域課程計畫等。

表 4-5-3:各階段教師角色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教師角色 知識傳輸者

教學實施者

知識傳輸者 主持人 課程設計者

教學引導者/協調者/協助者 觀察者/輔導者/主持人 課程研究者

另外,教師從過去教學實施者的角色,成為一位課程研究者,不但使自己的 教學理論和方案符合學生的需求,同時也建立了自己的教學知識。歐用生(民 87) 曾指出,教師即研究者的觀念,就是在彌補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距,使教師研究 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課程理論和教學方案,轉化為適合自己教室的策略和步驟。

周淑卿(民 93)指出,這些教師皆認為自己是因為發現課程設計對教師的意義,

看見自己應該做的事,而在做的過程中形成了專業能力,他們不是為了符應外在 的專業標準或政策要求,而只是在「作我自己」。

個案教師在研究結束後,也說出了自己參與研究的收穫與對自己做為一位教 師角色的定位:

由於你精闢的分析,我更深一層了解自己對生活課程教學的改變,而影響學 生對生活課程學習的興致,也成為以後對任何領域教學時,對能力指標的解讀能 更精準,更能掌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設計。其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角 色只不過是教學的引發者、協助者、輔導者、觀察者、協調者...,教學就是如 文中生活課程的第三單元這樣的師生互動,教師教學輕鬆自在,學生學習豐富、

多元又興致高昂。整個教學活動營造師生雙贏,老師樂、學生更樂,師生都樂透 了的氣氛。(0811 貞老師信)

貳、教師在課程與教學上的認知負荷情形

工作記憶是人們智力的一部分,使人能思考、解決問題。但工作記憶只有五 到九個單位(bite)的訊息容量,其最大的侷限在於它同時處理資訊的容量,不 得超過五到九個單位(bite)的訊息容量(Miller,1956)。一旦訊息超過人們 工作記憶可以處理的量時,則會產生認知負荷過度情形。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

係指個體在工作情境(學習情境)中處理訊息時,所感受到心智負荷與心智努力 的負荷總量。倘若此負荷總量超出個體所能接受的範圍,將導致個體的認知系統 無法負載,進而在心理上或生理上引起焦慮、壓力與苦惱等負面感受,並影響工 作(學習)的表現(Swller et al.,1998;黃克文,民 85;黃柏勳,民 92)。

有鑑於工作記憶在量的侷限,因此對教師而言教學時如能有效減低其認知負 荷,或是擴大其工作記憶,將有助於增進教師教學工作的效率與正面的感受。以 下即運用外在與內在認知負荷的觀點、工作記憶處理項目、付出努力程度,以及 教師對自我能力與其認知間的差距,進行個案教師實施生活課程設計與教學時的 認知負荷作分析。

一、個案教師在第一、三階段的內、外在認知負荷最低

認知負荷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內在認知負荷重視「內容」的困難度,這也與 個體的先備經驗相關,個體若可以將訊息與自動化的基模作整合,則可降低工作 記憶的負荷。但當學習內容越困難,沒有相關基模存在,則對工作記憶壓力大,

其必須使用大量的智力資源來輔助處理。但如果其對學習內容所具的背景知識越

其必須使用大量的智力資源來輔助處理。但如果其對學習內容所具的背景知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