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參與生活課程設計之專業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參與生活課程設計之專業

本研究為探索教師設計生活課程單元並落實教學之歷程,故在本節主要先探 討課程設計背後不同的思考取向,並了解不同課程觀下,課程設計之要素與程 序。最後則是探討九年一貫課程下,教師作為教室層級之課程設計者之角色定 位,據以界定教師具備參與生活課程設計之需求與專業。

壹、課程設計之思考取向

先就課程設計定義進行探討,及了解進行課程設計須考量到之要素與程序。

並從不同的課程設計理論與模式,去了解教師進行課程設計隱含之課程思考取 向。

一、課程設計之定義

(一)課程的定義

黃政傑(民80)指出:「課程設計者若要做好自己工作,是必要釐清課程一 詞的意義,不但需要明確地澄清自己的課程概念,也要認識其他人對課程的用 法,有了比較之後,才能確切把握課程設計的方向。」因此要了解課程設計的定 義前,必須先探討課程的意義,再依據其意義去探討課程設計的意涵。課程的概 念主要可分為課程是:(一)學科、學程、教材;(二)計畫;(三)目標;(四)經驗 (五)研究假設等如下所示之五大類(李子建,民85;黃政傑,民80;黃光雄、蔡 清田,民88)。

1.課程是學科、學程、教材:認為課程等同於學科內容、教科書、科目大綱等,

課程發展工作是以知識或學科專家為中心的。

2.課程是計畫: 認為課程是為了教學而計畫的行動系統,即在學校計畫指導下,

重視計畫的內容與程序,包含目標、內容、活動,及評鑑因素,期讓學生獲 得教學目標的所有學習,教師的教學會傾向忠實觀的實施課程內容。

3.課程是目標:課程是教育系統希望學生達成的目標,是預定的、一連串的、有

組織的目標。

4.課程是經驗:認為學校課程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所有經驗。課程不是學生 經驗外的東西,而是學生與學習環境中的人事物交互作用的結果。每個學習 單位均是特殊的,師生必須設計自己的學習環境,課程實施重視實際經驗的 形成。

5.課程是研究假設:即將課程視為有待教師在教室情境的教學過程中,加以考驗 的研究假設,即教師參與教室層次的課程發展,考驗國家、地方、學校層次 的課程設計,在教室情境中進行教室的課程研究。

綜上所述課程觀點,課程可做為成品、手段、目的,也可以是過程和研究假 設,可以預先計畫也可事後回溯,而上述五種定義其實也會相互重疊與影響。由 於不同的課程觀點使得課程的意義與概念之討論均有殊異,蔡清田(民93)「課 程」,可說是學生學習的科目及有關的設計,或者是一系列學習目標,或者是學 習的一切計劃,不過這些都是可預期的、事先預定的,與學生的實際經驗可能不 盡相同,然而,學生實際學習經驗也是課程的一部份。

由於課程定義分歧,本研究採以協同研究探討教師如何看待與實施生活課 程,即研究者探索教師設計生活課程單元並落實教學之歷程,故對「課程」界定 為:教師根據其教育目標與學生經驗在教學過程中考驗的研究假設,其包含了靜 態課程設計出的教材內容以及師生動態的教學互動歷程與經驗。

(二)課程設計的定義

除了對課程的定義外,課程設計者所持的教育信念與哲學觀點不同,也會產 生對課程設計不同的定義。Gay(1985)指出,課程設計包括教學目標、內容、活 動,以及評鑑的程序技術,較課程發展關心成品與實體,重課程決定過程的產物。

王文科(民83)認為,課程設計是指在課程目標下,選擇課程、選擇實施課程時 所需的教學方式或模式,以及課程評鑑的適當模式。Ornstein與Hunkins(1993) 則認為課程設計旨在探討課程實體要素的安排。Kelly(1977),則認為課程設計

至少包括了目標選擇、內容決定及適切程序選取等。可見課程設計有強調成品與 產物之靜態定義,也有關注於實行的動態過程定義。

本研究對課程設計定義為:教師為達成教育目標,對於課程要素,依設計理 念而進行的慎思熟慮規劃歷程。其中課程要素,是指課程設計時所應包含的東 西,其涵蓋要素相當多,但多不脫離目標、教材、學習經驗、評鑑,故歸納為四 大要素來分述如下:

1. 目的、目標及方針:即是課程要達成的目標、設計者的理念,此項要素 會影響著課程設計方式、程序和決定。

2. 學科教材:此要素指的是課程要包含的教材內容、內容深度與廣度、順 序性、銜接性、均衡性等。

3. 學習經驗:此要素包括教師要考量選擇什麼樣教學策略、資源和活動,

來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需求及特性結合。

4. 評鑑方式:用什麼方法或工具評量課程結果。

課程設計除了考量上述課程要素外,課程程序也是課程設計的重點。程序指 的是課程設計者,設計課程時的設計方法和運作的過程。課程程序內涵,包括訂 定課程目標、課程選擇、課程組織、課程實施及課程評鑑等五項。這些程序要素 在運作過程中,可依課程設計者需求變動修正或靈活運用,分述如下:

1. 課程決定:設計者過濾其教育理念、思想的過程。

2. 課程選擇:根據學習者需求的評估進行學習內容的安排和詳述。

3. 課程組織:將選取出的知識內容或活動進行有系統的統整。

4. 課程實施:達成課程的運作狀態,如教學策略的運用過程。

5. 課程評鑑:對所設計出的課程進行客觀性、描述性的判斷。

為求名稱的統一與簡潔,助於本研究之進行,在此將課程設計發展的動態歷 程,以及課程設計產出之靜態結果,統稱為「課程設計」。而上述的概念有助於

研究者對教師進行生活課程設計時程序與要素的掌握。

二、課程設計的理論取向

課程設計的理論取向可分為四種:學科中心、學生中心、社會中心、系統化 中心,各取向均有其主張的優先次序,但在實際教育情境中,卻很少有教育措施 採取唯一且極端的理論取向,而是進行各種理論取向的結合。課程設計的理論取 向會影響到課程設計之內涵,包括課程的目標、活動、內容、評鑑、師生角色與 互動,及隱含的知識觀和學習觀等範圍,分述四種取向如下(黃政傑,民 80):

(一)學科中心課程設計:

強調課程應傳授學生重要的學科內容,引導學生進入學術社群為目標。每一 學科都是獨立存在,各有各的結構與探究方法,因此各科學習理論也不同。課程 要能反應學科本質及有利學生進一步研究學科,學科專家在課程評鑑中扮演重要 角色,評鑑學生的重點在於了解學生的學科知識為主。

以往我國所採用的課程即是以學科中心,此取向存在的問題包括:忽略了大 部份無法進入學科社群上層的學生之學習、學科數目不斷增加不易選擇教學科 目、各學科獨立設計,產生與其他科統整和溝通的困難、課程改革僅重視學科內 容和教科書的調整,忽視心理、環境及社會等等因素的改變。

(二)學生中心取向之課程設計:

強調讓課程適合學生,因為學習是兒童與環境中的人事物產生交互作用,學 生創造個人的意義,學習結果有賴兒童的主動涉入及豐富的環境安排。故此取向 的課程設計旨在提供學習環境,協助學生從事各種學習活動,進而促使其潛能獲 得發展。其不採用知識的分科,而是以工作單元(the unit of work)的方式來組 織課程,因此常常跨越許多學科,其題材也是多層面的。評鑑學生是為了促進學 生的成長,注重學習過程及過程中的全面表現,因此評鑑者對學生的努力和表

現,應有詳細的記錄,而學生經常也被鼓勵去進行自評,另外課程優劣指標則多 由學生顯示的興趣和熱誠來判斷。

學生中心取向的課程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則包含:兒童是否真能了解自己的需 要與興趣、是否具備選擇能力、此取向也常流於變成反知主義、學生自訂的學習 範圍之學習缺乏連續性、教師要具備更多教育能力。總而言之,此取向的課程設 計被質疑會變成缺乏內容的快樂活動。

(三)社會中心的課程設計:

基本假定為學生是社會的一分子,不可脫離社會存在,故其個人自己不應太 受強調,應以社會做為第一優先。社會取向又可分為二派,第一派主張課程應協 助學生適應社會,稱為社會適應觀,其認為學校教育在為社會培養有用的成員,

使其發揮社會責任,因此課程設計者必須了解目前人類從事的社會活動,再分析 每一領域包含的特殊活動,及從事活動必備的知能,即是課程目標。其主張由社 會現有的狀態去尋找課程設計的目標。此觀點的目標在於維護社會現狀,但也可 能成為維護社會既得利益者的工具。

另一派則是主張課程應提升學生批判能力,培養學生建立新目標的技能,促 成社會改變的社會重建觀。透過課程來教育大眾了解社會之不健全處,發展並建 立新社會,其主張為以社會現存的問題做為課程設計的核心。值得探討的地方在 於學習者參與建構的社會理想,如何得到參與者共同一致的同意,而不致於權威 與支配,學校課程僅不斷在塑造、改造社會者。

(四)科技取向課程設計:

第一種是對系統使用各種媒體和器材於課程中加以計劃,依照行為科學原理 設計教學順序,如編序教材、電腦輔助教學;另一種則是課程設計模式的建立,

第一種是對系統使用各種媒體和器材於課程中加以計劃,依照行為科學原理 設計教學順序,如編序教材、電腦輔助教學;另一種則是課程設計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