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本主義在誕生之初是一種純然的經濟制度,主張個人在經濟領域的自由貿 易與交流,但資本主義演變至今,其影響力已經超越它原本所屬的領域,跨足至 文化領域,成為一種社會的複合制度。研究者採此觀點,於本部分將從文化的角 探討資本主義的文化意義,先述其道德觀念的演變,再分析消費文化之興起,由 此探究非道德化社會的形成背景。

一、資本主義中道德觀念的演變

在研究資本主義時,可能不會遺漏的兩個重要人物是史密斯與韋伯(M.

Weber, 1864-1920),前者著有《國富論》,後者著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史密斯認為資本主義是理想的 經濟制度,透過自由市場的運作模式,以及個人對私利的追求,最終能促進整體 社會的富足。何以史密斯對個人追求私利能持有如此強大的信心,難道他不擔心 利益的追求可能扭曲人心,造成弱肉強食的殘酷競爭,最終帶來社會動亂嗎?

史密斯在論資本主義時雖言「自由放任」,但其實僅是針對經濟領域,在個 人操守方面,道德仍是約束個人的信條,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推論來思索這項觀 點。首先,史密斯除了《國富論》之外,還著有《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其中談論同情的重要,認為人不該把自己看作孤獨或遺世獨立的個

體,而應該視自己為社群的公民,作為自然、巨大總體的一個成員,他應該時時 刻刻為了這個團體的利益而心甘情緣地犧牲自己微小的利益25。由上述或許我們 可以推論:在史密斯心中,道德仍舊是行為操守的根本,否則他不會特意專書論 著其道德理論。確切地說,史密斯理想中的資本主義形式是:個人在秉持道德操

25 參閱《道德情操論》第三章與第五章(Smith,1976)

守的前提下,能夠在不受政府干預的經濟制度中自由貿易與交流。

雖然這兩本著作的論點看似相互矛盾,《國富論》強調利己,《道德情操論》

強調利他,但若由史密斯所身處的時代背景來思索這個問題,或許就不會感到疑 惑。18 世紀的西方社會,道德與宗教是相通的,即便歷經科學革命、宗教革命 與啟蒙運動的挑戰,宗教對於控制社會秩序與型塑個人價值觀還是具有一定的影 響力。尤其在宗教革命之後,路德教派與喀爾文教派等新興宗教,力圖消滅過去 天主教會的腐敗現象,強調極端的禁欲主義(asceticism),節儉與勤勉被視為美 德,勤奮工作更是蒙神拯救的外在標誌,於是財富累積與嚴謹的工作習慣構成新 的工作倫理。如韋伯所述,資產階級的商人意識到自己充分受到上帝的恩寵與祝 福,認為只要在外表上正確得體,在道德行為上沒有污點,在財產使用上不受非 議,他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金錢,同時還意識自己的作為是在履行一種責任

(Weber, 1958: 176-177)。新教倫理除去罪惡與財富之間的等號,將追求財富視 為個人的天職與責任,美德就展現在以合法、合理的方式累積財富。換句話說,

資本主義在興起初期受到道德(宗教)的保證與監護。

韋伯把這種宗教上的力量稱為宗教衝力(religious impulse),但貝爾認為還 有另外一種力量也同時影響資本主義的運作 ,那就是經濟衝力 (economics impulse)。貝爾將桑姆巴特(W. Sombart, 1863-1941)在《現代資本主義精神》(Der Moderne Capitalismus)所描繪的資本主義精神—貪婪擷取(acquisitive)稱為經

濟衝力,帶有野心勃勃、冒險犯難與自我展現的特質,並充滿對利益與物質享受 的欲求,這是隸屬人本性的特質。貝爾認為,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宗教衝力 能夠約束經濟衝力的任意行事,讓經濟衝力在有節制的規條下運作,例如節儉、

禁欲與誠信原則。但到了現代,宗教衝力已然失去原來約束的效力,經濟衝力在 獨霸一方,以享樂主義(hedonism)的模式登場,強調遊玩、娛樂與虛榮心的滿 足,並以即時行樂作為理想的生活方式(Bell, 1978: 21-23, 60-76)。

為何宗教或是道德衝力無法再約束經濟衝力?原因之一是道德或宗教不再

被普遍認定為先驗的真理,這部份可以從前面對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和相對主義 的探討來理解。原因之二是分期付款與信用消費等制度的出現,養成超支購買與 即時滿足的習慣,漸漸粉碎「先勞後享」的倫理傳統。原因之三來是自對僵化的 資本主義制度26之反抗,尤其在文學與藝術領域表現出個性化、獨創性與反制度 化的精神,彰顯自我表達與自我滿足的企圖,這樣的風潮在 60 年代達到高峰,

帶動反文化的社會運動,一陣陣解禁的訴求紛紛出現,像是性解放與開放賭博、

飲酒與吸毒。原因之四是理性的錯置,經濟理性的成本計算誤用在生活的人際關 係層面(Bell, 1978: 60-76;Featherstone, 1991: 7-12;Fevre, 2000: 2-11, 200-215)。

資本主義改變理性運作的模式,理性本是一種邏輯思考的能力,用以判斷抉 擇或是執行行為,它所依據的邏輯,在過去可能是真理、道德或科學,以探尋真 理和光輝人性為目的。但在進入資本社會之後,經濟全面控制人類生活的同時改 變了理性運作的模式,以「經濟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的型態出現,依附 獲利多寡與成本計算的邏輯。現在經濟理性已經逾越經濟領域,橫跨日常生活的 各項抉擇,這是理性的錯置,將不同的理性類型用於錯誤的場合。索羅金(P.

Sorokin, 1889-1968)也認為,在 17、18 世紀之後,經濟利益成為最高價值觀念,

是評估所有其他(尤其非經濟的)價值觀念的標準,包括宗教與道德(Sorokin, 1957: 425)。

試想,如果比爾蓋茲(Bill Gates, 1955~)掉了一千元在地上,他會彎腰撿 起抑或繼續行走?根據經濟理性,這要取決於掉下的金錢與撿起金錢所花時間背 後的成本效益,如果花了三秒鐘撿起一千元,卻讓它在這三秒中喪失千萬交易,

則比爾蓋茲不會撿起那一千元。我們再進一步想,如果掉下的不是一千元,而是

26 資本主義制度充分表現「現代性」(modernity)的特質,標誌著進步的經濟與發達的科 學文明,採用理性的管理模式,或許可以用現代化(modernization)一詞來理解。現代 性的源頭可追溯至啟蒙運動,之後歷經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催動,在二十世紀的上半 葉開始進入成熟階段,例如量化的泰勒化生產模式、大公司的經營模式以及階級嚴明的 科層體制(Featherstone, 1991: 3-6)。

比爾蓋茲的結婚戒指呢?根據經濟理性,結婚戒指價值 20 萬,撿起戒指的成本 效益卻是千萬,那最終決定將會是不撿起戒指。在第一個例子裡,或許我們能夠 接受比爾蓋茲的抉擇結果,因為受衡量的兩者都能以金錢作為判斷價值的根本單 位,但在第二個例子裡,情況就有點荒謬了,因為結婚戒指是象徵性的物品,它 背後代表對妻子的愛情意義,並不是能用金錢來論斷的,硬是要在這樣的抉擇中 以經濟理性作判斷,最終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失去妻子對你的信任,反過來說,也 是你主動拋棄了珍貴的信任關係。

或許上述的例子不夠貼近生活現實,畢竟我們都不如比爾蓋茲般的富有。不 過你我都可能是一位上班族,有機會面臨週末加班抑或與家人出遊的抉擇,根據 經濟理性,最終的判斷會是決定加班,因為加班能夠賺取更多的金錢,雖然犧牲 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但會以金錢能提升家人生活品質的理由來說服自己,這和比 爾蓋茲的例子一樣,我們都以成本計算的方式做來決定。經濟理性的危險就在它 把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事物與關係全都金錢化,一旦如此,同時也動搖道德的根 基,因為道德本是人際理想關係的準則,人才是道德的根本,不是金錢。

現代的資本主義展露享樂主義的特質,奉行「娛樂道德」(fun morality),強 調花費與占有,不斷地破壞節約、簡樸與自我約束的傳統價值體系,它取代善的 道德(goodness morality),成為日常行為與價值準則。在過去,追求違禁的欲望 會 讓 人 產 生 罪 惡 感 ; 在 今 天 , 如 果 未 能 獲 得 歡 樂 , 人 們 的 自 尊 心 會 降 低

( Wolfenstein, 1958 )。 享 樂 主 義 所展 現 的社 會 樣 態 是 消費 文 化 ( consumer culture),充斥著大量的廣告、娛樂與消費行為,以下將進一步探究消費文化的 內涵。

二、消費文化

消費文化始自資本主義發達之後,尤其是在 20 年代,生產技術的突飛猛進,

讓產業進入大量生產的時代,商品數量激增與價格便宜的結果,消費成為人人能 夠擔負的日常活動。在現代,消費已不單單是種經濟行為,亦是項文化行為,可 以從中探究行為背後心理與社會象徵。

消費文化主要有三層含意(M. Featherstone, 1991: 13-26;Machan, 1990:

56-76):第一,從經濟學來說,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欲望、生產而後消費是 資本主義的運行規則,恪守供需平衡的定律。但在 20 年代之後,生產技術革新 讓大量生產的時代到來,商人為了維持供需平衡與賺取更多的金錢,有時會操縱 消費,刺激顧客的購物欲望以增加消費額度,讓生產行為得以持續下去。

第二,由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消費的物品與事物已經脫離「物質」狀態,成 為「符號」象徵,用來代表社會地位、區隔階級與族群。笛卡兒(R. Descartes, 1596-1650)的名言「我思故我在」(I think hence I am; Cogito, ergo sum)27,在 現代消費社會中已經轉變為「我買故我在」(I shop therefore I am)的自我認同形 式(Kruger, 2000)。自我不僅因消費而存在,消費型態也決定我是「怎樣」的存 在,是有品味、沒品味,是上流階級還是平民百姓。富有的人以購買名貴跑車、

名牌服飾與珠寶鑽戒來彰顯身價與高貴的地位;年輕人以購買新穎、特立獨行的

名牌服飾與珠寶鑽戒來彰顯身價與高貴的地位;年輕人以購買新穎、特立獨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