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 「生活」就是道德教育的場域

或許沒有人會公開地否認道德的重要性,但事實上我們的所做作為卻常常與 之背道而馳,鮮少人會以實際的行動倡導道德教育應該是家庭與學校的重要內 涵,有的甚至誤認提倡道德會壓抑孩子自主能力與個性的發展,是不尊重其主體 性的作為,以為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下,向他人提倡道德將違反多元與互重的精 神,讓推崇道德反而成為一件不道德的事。

在自由主義與相對主義的思潮下,基於尊重他人自主抉擇的權利,似乎甚難 以用道德的價值標準評判其行為之是非對錯。但這種沈默以對與不妄加批判的態 度,卻也形同默認和贊同其抉擇與行為。承認人人有權得到「尊重」,並不意味 人人都有權得到「讚揚」,尊重與讚揚不可以劃上等號,因為尊重的對象是「人 自身」,不擴延至其「行為」。尊重意味把人視作為人,不將他人視為可圖利的工 具,或是某種劣於自己的次等族類,尊重的表現是願意傾聽他人的需求,以及真 誠且對等地進行交流溝通。是以尊重他人與評價其行為,兩者並不衝突。

雖然道德曾有壓迫人性與打壓自由的歷史,不論在西方或東方,都歷經過「禮 教吃人」的悲劇,但悲劇的發生並非源於道德本身不應該存在,而是執行道德的 手段並未基於尊重人性與理性對談。因此我們需要的不是捨棄道德,而是試圖去 證立其理性基礎,嚴格區分道德與壓迫之不同,並透過公開交流的平台,彼此多 加討論,設法使道德能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傳遞,讓道德的內容能夠經由廣泛辯論 而獲得共識,但決不是以避之唯恐不及的消極態度來面對道德抉擇。

康德說:「勇於求知吧(Sapere Aude!),勇敢地運用你的理性!」(Kant, 1993:

221),這句啟蒙運動的格言,或許可以改寫為:「勇於追尋道德吧,勇敢地運用 你的理性!」,願意相信擁有道德感的人生會充滿意義,相信一個具有道德感的 社會將會更加安祥和樂。可惜臺灣的道德教育,似乎無法在實質上培養下一代勇 於實踐道德的行動力。

斐莉樸認為道德感的陶養來自於家庭、學校與社會環境,舉凡父母、兄長、

教師與同儕都是道德指導與模範的對象,或許可以說道德教育就存在於「生活」

領域之中,以家庭與學校作為道德教育的主要場所,同時搭配整體社會環境的支 持跟教化,不過這樣的理想已經漸漸不復存在。在家庭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 展,繁忙的工作生活減少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間接縮減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機 會,甚至將教育的責任全盤交予學校,僅僅剩下「養」之職而無「育」之實。

在學校教育中,九年一貫課程因為在課表上去除「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 德」、「道德與健康」等等傳統道德科目,因而被譏為是「缺德」的教育,當然課 程設計者可能認為道德是實踐的,在融入進各領域之後,反而更能在不同情境中 激發道德的實踐智慧,所以表面上缺德的課程設計,可能實際上並未如此。只是 這樣的「遠見」真能落實在教育現場,每位教師皆樂於在自身教學中融入道德教 育的內容嗎?這就有待商榷了。研究者甚為同意九年一貫課程將道德融入生活的 實踐理念,卻仍不免擔憂道德教育在學校中成為存乎一心的「良心事業」,完全 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意願。再者,師資培育課程是否能使各科教師皆擁有道德的專

業素養,也是一項未能肯定的疑問。

家庭與學校理本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場域,但事實與預想似乎有段差距,道德 教育實際上淪為家庭與學校中邊緣化的議題,落入形同虛設形式化教育。未受到 成年人保護與指導的孩子,如同赤裸地、殘酷地被拋入複雜的社會網絡中,大量 接觸各式媒體與消費文化,各種聳動、刺激與腥辣的誘惑紛紛挑戰與牽動著人類 深層的欲望,孩子在缺乏大人的保護下,似乎僅能孤單的自我奮戰,一旦不成,

即可能沉淪其中,不可自拔。

家庭、學校與社會是三位一體的道德場域,因其皆是完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 連續經驗,道德教育必須同時在其中施展,才不會導致領域轉換時道德脫節的現 象,造成學校學的是一套標準,實際生活卻又是另一套標準。是以,研究者認為 應當確實家庭、學校與社會中道德教育的實施,或許透過下列途徑試圖改善當前 道德教育的困境:

在家庭方面,建議政府可以多加宣導與推行有關道德陶冶的親職課程,讓父 母能確實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身負的道德重責,舉凡家庭氣氛、父 母價值觀與教養方式,都可能是影響孩童性格養成的關鍵。不僅是了解家庭教育 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也應充實道德教育的方法與原則,知道如何以情理兼 具的態度來傳遞道德規範與成為楷模對象。

在學校教育方面,首先藉由師資培育課程釐清崇尚自由不代表反對權威,尊 重多元不意味無法建立道德共識的概念。接著特別注重身教之重要性,畢竟說再 多冠冕堂皇的道德理想也比上親力實踐的影響,教師風範的建立亦是師培教育可 以努力的方向。此外,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學校或許已經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 次要來源,許多未經篩選與評價的資訊透過網路與報章媒體四處散佈,雖然教育 者無權干涉資訊報導,但至少可以在所見範圍內,為學生盡到批判與警示的責 任,試圖以合於情理的方式指明其中違反道德或具有道德爭議之所在,增加學生

的道德判斷能力,避免成陷入不辯是非的開放。

在社會方面,應當透過教育的力量使每個人了解,所謂成年人的「成熟」不 僅是生理的成長,還包括心理、智識與道德品行上的優越,即使一個人並非某人 的父母與家長,然其身為社會複雜網絡中的一份子,其一言一行也可能在無形中 對他人產生影響,特別是那些出現在報章雜誌媒體的公眾人物,是以「謹言慎行」

應是所有人民應具的美德之一。道德教育是親力親為的實踐教育,唯有在深入生 活的各領域之後,才可能真實地內化為可付諸實際行動的德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