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是最簡形式的家庭結構,包括一對法律承認的夫 妻和至少一位的未婚子女,不過近來由於不婚不孕、未婚生子、離婚與單親家庭 數量增加之故,核心家庭的比率正在日漸降低。首先由結婚率來看,根據英國國 家統計處(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 ONS)的人口趨勢調查 (Population Trends),英國人的結婚率年年下降,1972 年到 2006 年之間,結婚人口由 480 萬下降到 236 萬,達到自 1895 年以來的新低點(ONS, 2008)。

未婚生子方面,英國在 70 年代早期,超過 90%以上的新生兒是在婚姻關係 中誕生,但在 80 年代未婚生子的比率從 12%躍升到 27%。其中未成年懷孕的狀 況令人擔憂,在 2001 年,平均每一千名懷孕人口中,有 29 位是 15-19 歲的青少 年,其比率不僅高居歐盟之冠,其數字還遙遙領先第二名的葡萄牙將近 44%之 多(ONS, 2000;ONS, 2001)。

離婚率方面,英國自 60 年代離婚人口迅速上升,短短十年之間離婚率增加 一倍,到了 1972 年又再度翻倍,總地來說,1961 年結婚人口的離婚率是 2.1‰,

到 1991 年增加到 13.5‰。其中未成年的離婚比率高於成年人,在 1980 年代晚期,

未滿 20 歲的結婚人口中,有 24%的人在五年內離婚,而 25-29 歲的結婚口中,

結婚後五年內離婚的比率僅 8%(ONS, 2002)。

單親家庭(包括未婚生子與離婚後之單親父母與子女之家庭形式)方面,1976 年英國約有 75 萬的單親家庭,而其中約有 125 萬的單親幼兒,這個情況持續惡 化,在 1996 年單親家庭的數量已增加到 160 萬,約有 280 萬的單親幼兒。(ONS, 2000)

未婚、未婚生子、離婚與單親家庭數量的上升,不僅在量上減少核心家庭的 數量,抑會在質上影響下一代的教育品質。或許有人會反駁,即便沒有一個完滿 的家庭,破碎家庭(broken home)的小孩一樣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長,不過已有 許多實徵研究證實破碎家庭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間確實有正向關係存在。

家 庭 因 素 與 青 少 年 行 為 關 係 的 研 究 統 稱 為 「 家 庭 動 力 論 」( theory of dynamics),主張當孩童處在非正常型態之家庭,且親子關係不佳時,將容易導 致孩童偏差行為的產生。所謂非正常型態之家庭,不僅包括家庭結構上因死亡、

分居或離婚而造成的破碎家庭,如單親家庭,亦包括家庭氣氛不佳與家庭功能不 彰,如父母關係不和,或是過度溺愛、過度放縱和過度嚴厲地指導孩子,以致家 庭功能扭曲。前者屬於形式上的破碎家庭,後者屬於實質上的破碎家庭,而又以

後者對孩童的不良影響最大,包括疏離行為、依賴菸酒藥物、搶奪行為、情緒管 理不佳及婚姻不適應等問題(Larzelere & Patterson, 1991; Kandel, 1990)。

斐莉樸引用科能(Kathleen Kiernan)的研究成果30說明這個論點,科能發現 離婚子女較容易在 16 歲離校,18 歲之前離家;再婚家庭中的女孩,有高於兩倍 的機率未婚生子及在 16 歲離校,亦有三倍高的風險在 18 歲之前對家庭反感而離 家(Phillips, 1998: 244)。另外,斐莉樸也引用華勒斯坦(J. Wallerstein)和布萊 克斯利(S. Blakeslee)對中產階級家庭離異的研究31,發現離婚對孩子影響甚劇,

離婚後五年,有超過 1/3 的孩子經歷輕微或嚴重的沮喪消沉;10 年後,許多人學 習不良、困惑和沒有成就感;15 年後,許多人無法與另一半維持甜蜜的關係

(Phillips, 1998: 244)。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社會環境,負有身、心、靈三個面向的教育功能,

在身方面是提供孩子生理需求與滿足,使其健康成長;在心方面,家庭不僅滿足 歸屬的情感需求,亦能濡化愛人與被愛、關懷與付出的情感表達方式;在靈方面,

家庭是價值觀型塑與興趣陶冶的所在。當家庭功能無法正常彰顯,家庭破碎就容 易以惡性循環的形式出現,像是在家庭暴力中成長的孩子,在日後的婚姻中也可 能以暴力手段經營家庭關係。

家庭破碎是非道德化社會亟待解決的一項困境,在思索解決方法之前,有必 要先探究家庭破碎的原因,何以未婚生子與離婚的數量會節節升高,或許是因為 現代人對家庭的觀念已經有所轉變。

30 Kiernan, K (1992), The impact of family disruption in childhood on transitions made in young life, Population Studies (46), 213-234.

31 Wallerstein, J. & Blakeslee, S. (1989). Second chance: men, women and children a decade after divorce. NY: Ticknor and Fie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