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 由個性與群性的交融並濟論述教育者的角色與職責

雖然個人化的教育方式與社會制度,可能導致非道德化社會的形成,但我們 無法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畢竟無論是站在尊重位格的本質立場,還是站在促進社

會繁榮進步的功利立場,個性的養成都有其必要之存在價值。何況在面對極端個 人化的危機,若是採取極端的反制作為(過度要求群性),來遏止個性發展的無 所設限,此無疑也是一種偏頗的方式,以極端抵制極端的結果,可能導致另一項 災難的產生。

斐莉樸揭示了道德與文化的重要性,認為由此個人得以建立自我認同,擁有 美好人生的藍圖,亦能建立和睦緊密的人際關係,具有穩定社會秩序的功能。斐 莉樸的教育立場傾向維護既存的社會傳統價值,期望藉由提倡「群性」,來壓抑 過度發展的「個性」。群性意謂「合群的性格」,個人之行為舉止與思想言論,皆 能符合社會主流之規範與價值,是以提倡群性確實可能遏止個性的過度發展,避 社會分裂的危機。不過在採取此一途徑時,仍須釐清個性與群性之間的關係,否 則將發生非此即彼的誤解。

群性所認同的社會價值,不單只是群體中多數人的意見,它還預設其所認同 的意見與知識是具有真善美特質的「真理」。在重視群性的教育中,教師同時扮 演「指導」與「監督」的角色,一方面與學生分享所知,期望給予世上最完好的 知識;一方面隨時注意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無偏離正軌。群性教育的優點在於 教師能名符其實地演著符合其名為「教」師的「教導」職責,但盲點在於可能過 度保守,堅持所知所信,無法對新事物與學生的挑戰抱持開放與接納的態度,進 而陷入壓迫學生的意志困境。再者,重視群性的教育也可能受到有心人士的操 弄,淪為再製社會與國家霸權的工具。

在重視個性的教育中,教師扮演「支援」與「鼓勵」的角色,在尊重學生主 體性的前提下,不會特意指導與教授任何既定的知識,除非它是可以實證的事 實,否則如道德等屬於價值領域之事物,將回歸學生的主觀判斷。個性教育的優 點在於學生的主體性與個別差異能夠受到尊重,所學切合個人興趣與需求,達到 為學而學的教育理想。盲點在於,教師扮演被動的角色,學生作為未成熟之個體 而需要受到導護的意涵恐被模糊,教師失去導護學生,傳遞文化價值的正當立場。

由個性與群性教育的優點與盲點來看,偏重任何一方對於教育都可能造成傷 害,例如過度重視群性可能忽略個性發展,而過度重視個性可能瓦解社會的存 在,忽略前人的智慧結晶與貢獻。個性與群性的糾葛,或許就像自由與權威的關 係,兩者其實具有共存與必要之關係,因為它們皆是健全教育中不可偏廢的要 素。歐陽教認為,一個正確的而合理的公民教育,應該同時包含個性與群性的教 育,一方面提供個人合宜活動空間,激發個人秉賦,實現其價值理想;一方面異 中求同,形成起碼的社群共識,在互尊互諒的社會風氣下,個人發揮所長改造現 存社會,使其更加美滿進步(歐陽教,1991)。

教育上群性與個性比重的拿捏,著實考驗教師的教學智慧;如何兼顧群性與 個性的發展,亦是教學上高深的藝術。羅素(B. Russell, 1872-1970)認為,教育 是邁向新世界(new world)的關鍵,雖然教育可能帶給我們不好的特質(懶散、

怯懦、無情與愚蠢),然而卻也是它能夠給予我們相反(於上述)的美德(活力、

勇敢、憐憫與智慧)(Russell, 1970: 82-83)。希臘詩人赫綏阿德(Hesiod, 700 B.C.)

曾說:

明瞭真理者是最好的人,聽從智慧之指導亦不失為好人,既無智慧而又不願尋 求智慧者,與草木同朽(轉引自高思謙譯,2006: 7)。

決定教育能否給予羅素所謂良好美德的關鍵就在於教師,而赫綏阿德眼中的 智慧者,就教育領域而言,若不是教師又會是誰呢?教師永遠都是決定教育良窳 的關鍵,取決於教師對於教育的使命與職責是否有足夠的體認。當然,教育不僅 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理想的說,所有社會中的成人,就某種程 度而言皆是廣義的「教育者」,上一代對於下一代永遠身負著教育之職。

即使臺灣社會中大民眾與家長,對於教育的期望可能僅在於學位獲得與職業 訓練,但身為教育「專業」人員(特別是教師),必須在潮流中挺立,深刻地的

理解所謂教育的本質、人的本質、教育的目的,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教育中 不僅傳授知識技能,同時也要注重情性與品德的陶養,兼顧個性與群性的發展。

教師,羅馬神祉傑納斯(Janus),具有雙向的臉孔,面向過去亦朝向未來,作為 一月之名,象徵緬懷過去與開啟未來,是一年之始的守門神;對學生而言,教師 正是開啟美好人生的守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