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受測學生個人背景分佈情形

本節主要目的在描述:受測學生的個人背景分佈情形,並回答研究 問題一:「受測學生之個人背景分佈情形」。本研究針對某完全中學國 中部七到九年級學生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選出 608 個樣本,回收 586 個樣本,整理後刪除無效問卷 17 份,有效樣本為 569 人,有效問卷占 95%。個人背景包含年級、性別、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飲 食習慣、環保活動經驗與環境資訊來源等七項。可得知其各別詳細分 佈情形(見表 4-1-1),茲說明如下:

表 4-1-1 受測學生之個人背景分佈情形(續一) (n=569)

表 4-1-1 受測學生之個人背景分佈情形(續二) (n=569)

一、 年級

受測學生 569 名樣本中,七年級為 185 人,佔 32.5%;八年級為 198 人,佔 34.8%;九年級為 186 人佔 32.7%。

二、 性別

在 569 名受測學生中,男生為 306 人,佔 53.8%;女生為 263 人,

佔 46.2%,以男生居多。

三、 父母親教育程度

受測學生的父母親教育程度以高中職畢業為最多,父親有 275 人佔 48.3%,母親有 338 人佔 59.4%;其次為國中畢業,父親為 150 人佔 26.4

%,母親為 109 人佔 19.2%;最少的是不識字者,分別為父親為 3 人佔 0.5%,母親為 1 人佔 0.2%。

四、 父母親職業

受測學生在父親職業中以「技術性」為最多有 215 人佔 37.8%;其 次為「半技術或無技術」有 179 人佔 31.5%;最少為「高級專業」有 7 人佔 1.2%。母親職業中則以「半技術或無技術」最多,有 261 人佔 45.9

%;其次為「技術性」有 168 人佔 29.5%;最少為「高級專業」有 4 人 佔 0.7%。

父母教育程度以及職業等級的「無法作答」選項中因為有部份學生 為單親家庭的情況、平日與父母互動較少、或者父母過世,所以無法清 楚父親或母親教育程度與職業等級為何。

五、 飲食習慣

在本研究中擬將飲食習慣分為兩部份,一為用餐習慣,另一為主 菜禑類 ,以下將依序詳述之:

在第一部份用餐習慣為在家用餐或外食中:早餐外食者有 282 人 佔 49.6 %,在家用餐者有 284 人佔 49.9%;午餐外食者為 206 人佔 36.2

%,在家用餐者有 360 人佔 63.3%;晚餐外食者為 133 人佔 23.4%,在 家用餐者有 432 人佔 75.9%。根據上述資料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

不論早、中、晚餐大多選擇在家用餐居多,且晚餐在家用餐的比率也較 其它兩餐為高。

其次,外食會自備餐具的習慣:回答「經常」的有 47 人佔 8.3%;

「有時」有 100 人佔 17.6%;回答「偶爾」有 182 人佔 32.0% ;回答

「從不」為最多共有 238 人佔 41.8% 。顯示自備餐具的環保觀念已慢 慢落實於生活中,但仍有大部份的人需加強此觀念的建立與實踐。

在第二部份除五穀根莖類外的主要配菜,以「半葷素」居多有 441 人佔 77.5%;「肉食」次之有 93 人佔 16.3%;「素食者」有 32 人佔 5.6

%。而在素食禑類中以「魚素」為多數共計有 16 人占 2.8%,其次依序 為「蛋奶素」10 人(含奶、蛋但不含蔥、蒜、洋蔥)1.8%、「蔬食」6 人(只吃植物性食物)1.1%、「全素」1 人(不含蔥、蒜、洋蔥、韮菜、

奶、蛋、魚)0.2%。

六、環保活動經驗

在 569 份樣本中,有 344 人佔 60.5%曾參與過環保活動;未曾參與 過環保活動經驗者有 220 人佔 38.7%。在參加環保活動的次數中,回答

「沒有固定時間」參與環保活動,佔最多共 164 人佔 28.8%;其次為「每 年至少一次」有 56 人佔 9.8%;再來分別為「每月至少一次」有 54 人 佔 9.5%;「每週至少一次」有 39 人佔 6.9%;「每天至少一次」有 26 人 佔 4.6%。

在曾參與的環保活動中為複選題,又以「資源回收」居多有 209 人 佔 36.7%;「垃圾分類」次之有 195 人佔 34.3%;「節約能源」有 160 人 佔 28.1%;「生態保育」有 57 人 10.0%;「掃街」有 55 人 9.7%;「淨灘」

有 7 人 1.2%;「其它」有 3 人 0.5%中,有學生回答植樹、淨溪等。學

南投為全眚唯一不臨海的縣市,學生在回答淨灘選項者較少。另外有學 生在其它選項中回答植樹,可能與政府相關單位舉辦植樹節相關活動有 關,建議可增加此類環保活動以加強對孩子環境的保護的意識。

七、 環保資訊來源

在環保資訊的獲取方面,有 502 人:佔 88.2%的學童接觸過;有 61 人(10.7%)的學生未接觸過,由此可知大部份的受測學生,由於整體 大環境的變化,及氣候的異常現象,使大家日益重視環保議題,均可從 不同的管道獲取相關的環保資訊。

在接觸環保資訊的來源中,以「電視」為最多有 407 人:佔 71.5%;

其次由於資訊媒體的發達,「電腦網路」有 347 人:佔 61.0%;第三為

「老師」有 303 人:佔 53.3%;第四為「報章雜誌」241 人:佔 42.4%;

第五「為電影、DVD、錄影帶」240 人:佔 42.2%,其餘依序為「課本」、

「參考書」、「父母」、「傳單」、「同學或朋友」、「廣播」、「一般書籍」、「親 戚」(詳見表 4-1-1)。

由於研究者想藉此次調查中瞭解各科老師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是 否於課堂上講述相關環境資訊,再進一步請學生填答傳播環境訊息的老 師為哪些科別,在答老師選項者中以「生物科」最多 145 人:佔 25.5%;

其次為「國文科」140 人:佔 24.6%;「地理科」126 人:佔 22.1%;「生 活科技」124 人:佔 21.8%;「健康教育」排行第五 116 人:佔 20.4%;「導 師」97 人:佔 17.0%。至於其他科別因授課時數及課程安排的關係所佔 比率較少(見表 4-1-1)。

由上述資料得知,因科技的進步,學生獲得環境資訊的來源大多以 電視、網路為主,在老師的選項中以生物老師居多;國文科排行第二,

這是研究者之前未預想到的科別,因與自然生態的關聯較少;至於地理 與生活科技、健康因課本有相關章節提及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如何做好 地球公民,所以也較多學生選擇;再來是導師在班級中推動環保的成效

也可將環保觀念深植於學生心中。由此可知學生對於老師的主觀認定也 會影響學生的吸收成效,在授課時數較多的科別融入環境教育也可達到 很好的效果。此結果與大部份有關環保訊息來源之調查結果相同,所以 可知現今網路媒體對學生的影響力,可以善加利用此管道傳播相關環保 資訊;另外教師的傳播能力,也可帶動學生更加重視環保相關議題,未 來在課程規劃方面可設計相關環境議題的融入,讓學生從生活中將所學 到的資訊加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