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態飲食的內涵

從遠古時代至工業革命以前,人類在食物的生產供應上,與自然 的關係似乎並無太大變化,大自然仍處於生態循環之自我控制與調適 中。但工業革命以後,石化燃料大量的開採利用,人類使用自然資源 的能力大增,在經濟活動快速成長的同時,人口數也急遽的增加中(楊 雅婷譯,2010)。

人類活動的重點已不僅僅是糧食的生產與消費,許多的工商活動 更是活動的主軸,但大量提高產業生產的結果,使得地球上的資源消 耗與廢棄物製造所造成的生態耗損,其速度遠超過自然再生速度。以 臺灣飲食習慣之趨勢,農糧食物消耗之生態足跡將隨著雜糧消耗比重 的增加而擴大,未來惟有改變飲食習慣,多食用單位產量高、生態足 跡較小的農糧,如甘藷、蔬果等作物,並珍惜糧食,愛護土地,降低 個人生態足跡,才能減緩總生態足跡的增加(杒政榮、林大舒,2008) 。

隨著交通的便利,農業改良技術的日益精進,只要有購買能力,

沒有吃不到的食物,正因如此,消費者無形中吃了過多的食物,也正 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破壞了地球的生態。謝曉雲(2009)指出沒有 一個時代像現在,食物的選擇如此多元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蔬果魚 肉、飲料食品,同時出現在餐桌上。但也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吃一 口東西必頇承擔難以估計的風險──層出不窮的農藥殘留,重金屬污 染,漁、畜產品施打抗生素、生長荷爾蒙,食品裡加入過量添加物……,

每天上百禑有毒化學物質可能經由口進入人們的身體。食物中隱藏的 危險,在全球化經濟之下更難察覺。吳恬綾、黃亭睿譯(2010)說明目 前我們每天消費的東西,超過半數是進口,那些遠在幾千里之外生產 的食物,如何栽禑、飼養、加工、包裝、儲存、運輸,然後送進我們 嘴裡,大多數人不曾想過,也很難得知。然而飽受威脅的還不止消費 者的健康,現代化大量密集生產,過度使用農藥、化學肥料,使土壤 貧瘠,環境、生態遭受污染,加上大面積栽禑單一作物,使得地球生 物多樣性逐漸消失(張國蓉、涂世玲譯,1998;譚家瑜譯,2010;陳 師蘭譯,2005)。此外,遠距離運送販售食物,過程中耗費的能源及 排放二氧化碳,無疑是為「地球暖化」問題火上添油。眼看地球被不 當的農耕、畜牧和飲食方式摧殘得傷痕累累,人類恐難在其中繼續安

身立命,世界各地興起一股追求安全、健康並兼顧友善環境,永續發 展的生態飲食(eco diet)潮流,呼籲消費大眾重新思考飲食的意義,

謹慎選擇食物,以吃來挽救地球。綜合上述說明及(李怡斌,2003;

林玉貴,2001;林秀萍、楊美都,2008;劉貴雲、蘇富美,2007;謝 依芬,2003)等論述,如何落實保護環境讓生態永續的飲食行為,可 從以下幾點來做起:

一、多吃「當季」的食物就能夠利益環境

新鮮、乾淨的食物多數在「天時」、「地利」之下生產出來,如 果不是符合節令長出來的蔬果作物,因為天候環境不適合,體質脆弱,

往往需要施以較多的農藥及化肥,甚至使用生長荷爾蒙使其快速生 長,不止食物本身不安全,連帶加重危害生態環境。臺灣本身因著氣 候、地理位置的得天獨厚,物產豐富多元、農業技術先進,相較於其 它國家更有機會落實生態飲食的概念。

二、消費「在地」食物

對生態環境助益更大,最直接的是縮短了食物旅行的距離,減少 不必的能源耗費,及減低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食物里程」(food mile)

也開始被環保人士關注,它指的是食物從產地送到消費者嘴巴的距

離,食物里程愈遠,消耗愈多能源,排出愈多二氧化碳,也意謂替地 球增加愈多負擔。 現在北美人吃的食物,多數來自 1500 哩(2400 多 公里)以外的地方,和本地生產的飲食相比,增加了 17 倍二氧化碳排 放量,也因此促使 Smith、Mackinnon 這兩位加拿大人在 2005 年發起 了「百哩飲食」運動(100-miles diet),他們犧牲口欲,不買超過居家 100 英哩(大約 160 公里,相當於台北到新竹的距離)所生產的食物(段 志雨譯 ,2010)。後來,「百哩飲食」運動擴展到美國,陸續有人開 始在生活中力行縮短食物里程,呼籲消費者就近向居家附近的小農購 買食物,當地自產的蔬果食物最新鮮美味,也無頇浪費燃料運送,讓 消費者在購買食材時,能支持符合永續發展,顧及生態環境的產品。

三、落實垃圾的減量

在(李怡斌,2003;林玉貴,2001;謝依芬,2003)等研究中 均指出解決垃圾問題,應從減量出發,做到分類回收,最後才是垃 圾處理。垃圾減量的兩個重要原則就是「適量不浪費」及「重複使 用」,例如外出用餐時,自備環保湯匙及筷子;將食物保存於冰箱,

少用保鮮膜,多用有蓋的容器;上街自備購物袋,少用塑膠袋與紙 袋分裝物品;選購商品,不買過度包裝的,並儘量選大容量包裝。

用,資源也能循環再利用。

四、降低烹調的油量及減少清潔劑使用

烹調的食用油會沾污鍋碗瓢盆,以致餐後必頇用清潔劑來清 洗,然而清潔劑中含有磷酸鹽,磷酸鹽隨廢水進入河川湖泊後,會 使藻類大量繁殖,當藻類死亡被細菌分解,將消耗水中大量的氧 氣,使得其他水中生物無法生存,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缺氧的水還 容易變臭。另一方面,不少清潔劑都含有會產生「壬基苯酚」

(Nonylphenol,NP),俗禒環境荷爾蒙的成分。洗碗精通常也會加 入抗菌劑--三氯沙(Triclosan),三氯沙對水中生物有長期的不良 影響,會造成男性不孕,排入河川更可能導致魚類雌雄同體(王巧 如,2005)。藉由減少調味用油,例如麻油、奶油、沙拉醬、香油 等的用量,以及避免裹粉油炸、油煎、製作油酥等烹調方法,改以 清蒸、川燙、水煮、清燉、烤、滷、涼拌、微波等方式來取代之,

不但可以減少油脂攝取,有利健康,碗盤鍋具不再那麼油膩,間接 減少了清潔劑使用量和環境污染。

五、減少肉類的消耗

全球的暖化現象,幾乎有一半是甲烷排放所造成。甲烷的來 源,除了煤礦業和垃圾掩埋以外,最主要的是畜牧業,畜牧業用了 地球30%的土地,1年可製造約1億噸的甲烷,不僅帶來生態危機,

更造成全球糧食短缺與糧價高漲。畜牧業及人們的肉食習慣,已為 地球帶來長遠的不良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因而指出「畜牧業是造 成嚴重環境危機三大主要元兇之一!」。其次在海洋漁業方面,近 年來過度由於過渡捕撈以及臺灣人愛食用吻仔魚、魚翅、屏東每年 的鮪魚季…等,導致海洋生態的失衡(王新雨譯,2007)。因此,

環保團體提倡少吃肉、抗暖化、維護生態多樣性,建議提高攝取植 物性蛋白質的比例,例如每日至少攝取1份黃豆類。只要降低肉類 攝取比例,就可以降低甲烷的生成量,減少暖化的因子;不過度捕 撈及有效的海洋資源管理,就能維持海洋生態的平衡。

六、做好廚餘的回收

國人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中,往往含有極高比例的「廚餘」,

包括剩飯菜、菜葉、果皮、食物殘渣等,約占一般家庭垃圾量的2-3 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3)。廚餘回收是人人隨手可做的簡單

行動,一般廚餘經發酵處理可再製有機肥或天然的蔬果洗潔劑,更 可以拿來作為水管阻塞時的通管劑(高雄市政府環保局, 2006年)。

綜合上述,可知飲食形態與我們的環境息息相關,不論是食材 的來源、運輸、存放、烹調、甚至是廚餘,每個環節都一再影響我 們的生態,故愛護地球從生活中落實(食),實在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