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古印度宗教業報觀的影響

第二章 古印度盛行業報觀

第三節 古印度宗教業報觀的影響

由上可知,業報是印度傳統宗教思想中的重要核心內涵包括婆羅門教、耆那教、

印度教、佛教、都有業力的觀念。綜上所述,其影響所致乃及印度整體的社會、文 化。以下分從社會、文化的影響作一總結。

一、社會的影響

在古印度時期,婆羅門所制定社會全體生活,將人們分為四種姓,如:(一)

婆羅門種姓為最高貴;(二)剎帝利種姓為次貴;(三)吠舍種姓為略賤;(四)

首陀羅種姓為次賤。

在《梨俱吠陀》裡有兩個常見的術語:業(karma)與非業(akarma)。前者(karma)

主要在《吠陀》時期所規定的應舉行的一切祭天和祭祖的儀式,謂「善業」。後者

(akarma)是指不作所規定的事情,或作違犯《吠陀》教義的活動,故謂「不善業」:

殷實富豪,有大力量。不事火神,即變貧弱。不讀吠陀,執著異端,招來敵意,

招來懲罰54

可見,財富者不按《吠陀》的儀軌舉行火祭的話,即使具有巨大的財富,也會 逐漸貧窮衰弱。這裡,所謂的善業即讀誦《吠陀》舉行祭典、布施財物。如此看來,

在古印度民族之四種階級,當時業力說還是操縱在婆羅門手中,所以只有前三種姓

(婆羅門、剎帝利、吠捨)才有資格去做,第四種姓(首陀羅)只能做不善業,承 受惡報今生今世,永不作善業、得善報的機會。

根據佛教思想來解説:

所謂剎帝利族、婆羅門族、毘舍族、首陀族。白衣!於是四族中,造黑業者,

感黑業報,非勝所作,智者訶厭,死墮惡趣。又四族中,有造白業者,感白業

54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頁 94。

41

報,是勝所作,智者稱讚,死生天趣。白衣!云何黑業?所謂殺生、偷盜、邪 染、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瞋、邪見,此是黑業。云何白業?謂不殺生、

不偷盜、不邪染、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正見,此 是白業55

雖然業感輪迴說對業力的受報,首陀羅與婆羅門一律平等,婆羅門如作惡事也 可墜落,首陀羅如作善事,自可上升,沒有理由有再生族與一生族之差別。因此,

善惡的行爲(業)是否帶來結果(果報),這也是當時最大的問題。

二、文化的影響

在印度的宗教文獻《吠陀》書中,就有了業力輪迴觀念,但這些理論在早期都 是思想萌芽或最初形態。在梵書時代,更有顯明地,善業有善報,惡業有惡報的思 想出現。由此可知,當時已有善惡的意識,也有自業自得的自覺,認識善惡行為能 引善惡果報的因果關係。例如《梵書》中記載:

死者離開世間,當經過二道火焰之間,惡人即時被燃燒,善人不受害,安然通 過,到達祖先或太陽神的世界56

後來到了《奧義書》時期,採用已經形成於《梵書》時代的業報思想的原型,

以輪迴思想為基礎。這種思想才發展起來,成立比較合乎倫理道德,而富有哲學理 論的業報論。「業」是人類的所作所爲,在吠陀時代思想來看,業有善和不善的區 別:

首領閻摩王,理解我等情,惟此放牧場,絕對不抛棄。吾人諸祖先,曾沿此路 走,明白斯理者,自行相應路57

55 參見《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 1,《大藏經》冊 1,頁 217,上 24-中 3。

56 林泰:《梨俱吠陀精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112。

57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頁 89。

42

意者,自己所作的善或不善業的道路而行走。換句話説,作善業者走與善業相 應的道路,作不善業者走與善業相反方向。這裡點出,自己的善惡業在死後靈魂有 兩個歸宿處,不是在人間投胎就是墮落於地獄:

彼作是等事,不知其所以,彼件所作業,隱然又不見。彼又孕育在,母體子宮 中,流轉多少回,入尼爾裡地58

依此業說之開顯,而天國地獄之思想亦隨之開展。按《梨俱吠陀》所講尼爾里 地(地獄)有三個重要意義,其一是災難;其二是死神;其三是地下深淵59。總之,

吠陀時代的業說思想表明,業的狀態與人的行為直接相關。這方面的內容在《吠陀》

中有提及 ,如《梨俱吠陀》中說:

人由於行動和言語如何,而成為種種(眾生),因此,他的來生是:作善業者 成為善,作惡業者成為惡,由淨行而成為淨的,由不淨行而成為不淨的。可是 人們說:「一個人完全由欲所組成的。」是的,由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業,

由業而受果60

至於業報思想,到《奧義書》時代,發展為合乎倫理道德而且富有理論性的哲 學業報思想也隨著時代潮流,革新面目,根據倫理道德,連結輪迴思想,修改為比 較合情合理的業報說。因此,《奧義書》時代的思想,成為後來興起的大部分學派 的宗教與哲學混淆的先驅61

總結以上,本文透過古印度各各宗派對業報思想的理論,而進一步歸納與梳理 及提出整合性的看法。並作爲本研究以下的闡述《雜阿含經》中的業報思想與當代 意涵。

58 巫白慧:《《梨俱吠陀》神曲選》,頁 81。

59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頁 93。

60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盧譯《印度哲學宗教史》,頁 124。

61 釋達和:〈原始佛教的業報思想〉,頁 165。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