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一、研究方法

關於佛學研究方法,張曼濤提及可分教理和教制兩方面探究。本研究為教理的 探討5,在諸多佛教研究法中將採以「文獻學研究法」、「思想史研究法」與「詮釋 學」。

(一)、文獻學研究法

文獻學是文獻資料研究之事。它的一般工作項目是校訂整理資料的原典,把它 出版。將原典與其他的譯本作一文字上的比較研究。據原典或譯本將之翻譯成現代 語文,又加上詳盡的註釋。這註釋的內容,可以是多方面的,舉凡字義、文法、歷 史、思想、文學等等無不可包含在內,又可造一原典語文與譯本語文的字彙對照。

最後則是造一總的索引,俾便察考6。依據吳汝鈞在《佛學研究方法論》所提到,文 獻學方法是一種客觀精神的表現。要掌握文獻學的方法和進行文獻學的研究,自然 是很不容易7

文獻學研究的目的在於全面認識文獻,能夠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用較少的時 間,儘可能全面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料,並有能力對這些資料進行鑑別,確定可靠 的版本,並能夠對原始文獻進行整理加工,形成二次文獻,供更多的人使用。文獻

5 張曼濤提出:教制研究應採比較與歷史的兩種方法,無須細說。至於教理研究的方法,則可以從許 多不同的角度來說明。一篇理想的論文研究必須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今日,不管在東方或西方 的佛學研究都有撼人的發展,佛教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兩類:一、為組織的研究法,即從平面、空 間來把握的方法;二、為歷史的研究法,這是從立體、時間上來把握的方法。然此二種方法不能 有所偏重,必須互助兼顧進行,否則就變成畸形的學問了。(《佛學研究方法》,臺北:大乘文 化出版社,1978 年,頁 3-13)。

6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學生出版社,1983 年,頁 97。

7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頁 103。此外,從文獻詮釋學到哲學詮釋學:兩種佛學研究進路與 佛學詮釋學之重要性。文獻詮釋學與哲學詮釋學為當代佛學研究方法之雙軌。文獻詮釋學包含了 古典佛教語言、比較語言學、版本學、碑銘圖像學等的研究進路。哲學詮釋學則為佛學的義理詮 釋並運用東西傳統哲學與當代哲學進行佛學的哲學課題的詮釋,期能解明佛學的思想整體結構與 深層意義。(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頁 18)

4

學都在做些什麼事?第一個部分:文獻的蒐集,第二個部分:文獻的管理,第三個 部分:文獻的整理,第四個部分:文獻的加工利用8

本論文以漢譯《雜阿含經》為主要研究文獻依據,其因在於佛陀對業報的教示 乃呈現於不同的章句脈絡中。在文獻資料上則以漢譯《四阿含》為主要範圍,並雜 以南傳相應部及其他各部經典作為互文參照。

(二)、思想史研究法

思想史研究法即是根據被研究者的思想及重要觀念,針對此思想及觀念作深入 的資料匯集,經過資料匯集的過程形成其思想系統化的彙整。此種經過多元的閱讀 整理出資料形成重要觀點,再將重要觀點做綜合性的思想統整,這便是「思想史研 究法」9

本文從印度佛教思想中對於業報的觀點著手,先分析其業報思想源流與內涵,

次回到《雜阿含經》的起點,探尋經典中佛陀對於業報的義理,並能將經典中的業 報如何解決現代人的問題。

(三)、詮釋學

關於「詮釋學」的詮釋,依據傅偉勳所提出「創造的詮釋學」的方法論,基本 上它的建構與形成 實有賴乎現象學、辯證法、實存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日 常語言分析、新派詮釋學理路等等現代西方哲學。以及其與傳統以來的考據學與義 理之學,乃至大乘佛學涉及方法論的種種教理10,並且他也強調的說:

8 蔡耀明:《佛學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料》,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頁 76-127。

9 佛法研究中的思想史研究法範圍相當廣泛,猶如哲學家吳汝鈞所言:「思想史方法是思想與歷史的 結合,與考據和哲學都有關係。……倘若把重點放在歷史方面,則成考據;倘若重於哲學概念,

則成哲學史」,一貫的文獻學的研究進路與思想史的研究較為相應。很難具體的說明思想史的研 究但方法論而言它必須具備文獻、考據和哲學方法研究的基礎才能做有效能的進行資料蒐集分析 與整理梳理出自我創建的研究成果。透過哲學方法所注意到的是,除了文獻本身的表面意義之外 而是它背後的哲學內涵,此即是思想研究法和哲學研究法相類似的研究內涵。(《佛學研究與方 法論》,頁 121-124)

10 傅偉勳:《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 年,頁 9。

5

做為學間活泉之一的詮釋學,始終要在具有思想獨特性的特定主張與普遍性方 法的理論探索之間,繼續不斷地自求發展、自求充實。具有辯證的開放性格的 創造的詮釋學更是應當如此,不斷地吸納新進而強有力的東西哲學方法論,不 斷地自我修正、自我擴充11

傅氏將方法論的創造詮釋學分成:實謂、意謂、藴謂、當謂、必謂等五個辯證 的層次12,也以這五大層次的詮釋方法,標舉出佛教的終極真實在學術研究上的整體 面貌13。在每一個層次都有其自身的價值與功能:

(1)「實謂」層次――原思想家(或原典)實際上說了什麼?涉及到原典中的本 義與深層結構,例如《雜阿含經》第二九八經:「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 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其本義在說明緣起法的法則與十二因緣的流轉,以及解說人生諸苦的來源。

(2)「意謂」層次――原思想家想要表達什麼?或他所說的意思到底是什麼?透 過前後文字去了解原典或原思想家的意思或意向,例如《雜阿含經》第六 八四經:「此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受邪見業;

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

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本段,透 過前後文字來說明眾生的身懷命終就由於身口意三業,在因緣和合而轉生 之處,以及闡述人生在生活中必須行善業,遠離惡業。

(3)「藴謂」層次――原思想家可能要說什麼?或原思想家所說的可能藴涵是 什麼?透過對原思想家的探討與歸納來詮釋經中的義理蘊涵與發展理 路,例如《雜阿含經》第九七七經:「若人有所知覺,彼一切本所作因,

修諸苦行,令過去業盡,更不造新業,斷於因緣,於未來世無復諸漏。

11 傅偉勳:《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 9。

12 傅偉勳:《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 10。

13 鄭志明:〈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1997 年,10 月,頁 135。

6

諸漏盡故業盡,業盡故苦盡,苦盡者究竟苦邊」,透過佛陀所證悟之後 的教理,及探討與歸納來詮釋經中的義理蘊涵是如何滅苦,是由透過修 行諸苦令過去的業能轉變,就能消除諸漏,就能斷業,業已斷,苦也跟 著消滅。

(4)「當謂」層次――原思想家(本來)應當說出什麼?或創造的詮釋學者應 當為原思想家說出什麼?本文透過《雜阿含經》中,佛陀對於業報的解 說,而重新詮釋佛陀所闡述業報思想的意涵。

(5)「必謂」層次――原思想家現在必須說出什麼?或為了解決原思想家未能 完成的思想課題,創造的詮釋學者現在必須踐行什麼?例如,了解《雜 阿含經》業報思想的根本義理與蘊涵之後,進一步地開展業報思想的現 代意涵與修行實踐。

本論文將運用文獻學、歸納、綜合分析來詮釋。為了能夠掌握豐富的文獻資料 與研究成果,運用閱讀和電子資料庫,闡述本文研究論述的價值與佛法深意。在義 理分析方面,第一步驟是對漢譯《雜阿含經》中有關佛陀對業報的教示之諸經文做 一全面性整理,並比對不同傳本的差異,作為本文的基本架構。第二步驟是依對答 內容作整理,並依經文做細部之解析。第三步驟是從個別經文內容,以建構業報為 主要詳細,進行組織,系統整理。最後引用相關經論做為輔助資料,來論證這些議 題。

二、論文架構

本論文主要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經典依據與文獻回 顧、研究方法、論文架構。第二章,佛陀時代的印度盛行業報觀。第三章,《雜阿 含經》所呈現的佛教業報思想。第四章,《雜阿含經》的修道實踐。第五章,結論。

7

第一章緒論,分為四節說明文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經典依據與文獻回 顧、研究方法、論文架構。

第二章,佛陀時代的印度盛行業報觀。分爲三節主要內容是説明古印度的各各 宗派的成立歷史與教義義理。此外,論述每個宗派對於業報觀念的理論與不同之處 以及古印度宗教業報觀的影響。

第三章,分為三節内容主要説明《雜阿含經》所呈現的佛教業報思想,以及解 説如何從因緣法來論述業報的意涵,並闡述佛教中的業報思想之特色。

第四章,從《雜阿含經》如何修道實踐。分為三節内容來探討如何轉業之道、

滅苦之道與解脫之證。

第五章,總結本篇論文所探討的內容,及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與回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