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業報思想與古印度宗教中的業觀念雖然有親密關係。但經佛陀所明覺的因 緣法下,業報的概念發展成佛教自身的論述體系。如此可見,業報是佛教思想的精 髓,它是凡夫流轉的理論依據,也是聖者還滅的理論、修證依據。也就是說,佛教 是基於因果業報的信仰而展開大眾心靈教化的。佛教的法門很多,但是總的來說,

都是圍繞因果業報問題來教化眾生。在本章總結中,本研究透過《雜阿含經》中的 業報思想所描述,作系統的歸納,以下兹就從上文的三章中之論述提出三點,作爲 本研究對於業報做一全面性的探討。

一、從第二章能看出,佛世時印度各宗各派的宗教家、思想家,對世間及生命 苦樂的原理,提出了種種觀點。如,神意論認為梵天乃一切之根本原理、創造者、

主宰者,因此須行祭祀、讚頌等行,以得安樂,乃至與梵合一;宿命論認為一切皆 宿命所定,不可改變,因此修行乃徒勞無功之事;苦行論認為唯有通過嚴厲的苦行,

方能消除宿業,消滅痛苦等理論。

而在《雜阿含經》中的業報思想是建立在因緣法的立場而說,因緣法不僅在說 明業報輪迴的起源,更是解説以達到脫離生死輪迴的生滅變異為理想。爲了解決人 生的生命流轉之問題,佛陀教導一條緣起還滅之路來轉變人生的業緣,乃是依著業 說之特性開展出修學特色。

業在因果關係中,作爲直接性的親因。由此可見,業報涵蓋了佛法理論與實踐,

也貫通了佛教從世間到出世間的修學層次和次第。佛陀以「因緣論」做為世間與生 命問題的解答。「因緣論」的基本原理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 無,此滅故彼滅」也就是,生命苦樂的產生有其原因,而生命苦樂的消滅也有其條 件。

92

二、從第三章能看出,業報法則具體來說就是業因果報之法則,按佛教的觀點 來說,人類行為構成身業、言語構成口業、思想構成意業。衆生因無明所蓋,愛執 所繫而生起我見、我愛而造作惡業,受三界六道輪迴之苦。佛教認為人的生活和生 命不是決定於天神的意志,也不是命中註定不可改變的,更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 決定於自身的,是人自己造業自己受報。貪欲所造就的意業,按業報法則必然會招 致相應的果報。

佛教的業報說就可以成為人們心中一道止惡揚善的防波堤。有了這種超驗的神 秘力量作為保障,更會增加人們尊德守法的自覺性,增強道德自律性。對於生人與 社會而言,它不失為建立良好道德的一種重要機制,希望利用人們對自身利益以及 後代幸福的關切,使人們棄惡從善。

三、從第四章能看出,佛教的業報輪迴不僅是提出業報的流轉的起源,更是以 達到超越生死輪迴的理想。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施設了三十七道品為解脫業報輪 迴,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修行方法。由淺入深的修行層次,清楚說明了三十 七道品的修行次第,並了解轉化業力的方法。

接著經過細心探究、如理思惟,確立佛法的合理性,因而強化了信心;下一步 修戒,使身口意三業合乎善法,不再造惡業,達到止惡行善的目標;接下來修定,

訓練專心一境的能力,培養敏銳的覺察能力,有了較深的定力 後,修觀才有效果;

最後修慧,也就是觀慧,透過修四念住,實證無我的智慧。

總體而言,本研究主要的探討是注重在《雜阿含經》的業報思想的主題,依因 緣法所建構,以帶出業報對於生命的意涵。實在在當下就可以完成一個起心動念的 輪迴,可以更細微的觀察到因緣的起滅,並從當下就斷了因緣。解脫十二因緣的鎖 鏈,不必等到來世,當下就可以體證,也就是《雜阿含經》提到的「見法涅槃」1

1 參閱《雜阿含經》卷 1:「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 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 涅槃」,《大藏經》冊 2,頁 6,上 6-9。

93

對於相關的研究資料,從這部經的内容來看極爲豐碩,本研究所呈現的只是很少的 一部分。由於本研究的學術涵養尚待充實,故本文多以漢文文獻為主,以這些文獻 作為本論文的研究基本素材,讓研修者得到最好的指標;亦可將研究的範圍擴展至

《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有關業報思想的教導,理出在阿含 經中佛陀教導業報因果的詳實內容。

95

【參考書目】

I. 佛教經論

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 3,《大正藏》冊 1。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 2。

失譯:《博伽梵歌》卷 1,《大藏經》補編冊 36。

失譯:《摩訶婆羅多的故事》卷 1,《大藏經》補編冊 36。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13,《大藏經》冊 27。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26,《大藏經》冊 27。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99,《大藏經》冊 27。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 85,《大藏經》冊 30。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 93,《大藏經》冊 30。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 2。

沙門釋光述:《俱舍論記》卷 8〈分別世品 3〉,《大藏經》冊 41。

烏瑪斯伐蒂著,方廣錩 譯註《諦義證得經》卷 1,《大藏經》藏外冊 2。

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39,《大藏經》冊 24。

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卷 14,《大藏經》冊 55。

僧叡述:《大智度論》卷 1〈序品 1〉,《大藏經》冊 25。

96

II. 學術論著

一、 佛學專書

大卿弘:《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臺南:和裕出版社,2002 年。

大願:《阿含道德人間關懷》,臺南:和裕出版社,2004 年。

天襄:《雜阿含經。受相應》,臺北:法鼓文化,1998 年。

印順:《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2005 年。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2005 年。

印順:《成佛之道》,臺北:正聞出版社,2005 年。

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2003 年。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發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 年。

印順:《性空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2003 年。

印順:《空之探究》,臺北:正聞出版社,2014 年。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 年。

印順:《華雨集第 2 冊》,臺北:正聞出版社,2005 年。

印順:《華雨集第 3 冊》,臺北:正聞出版社,2005 年。

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上、中、下)》,臺北:正聞出版社,1991 年。

印順:《寶積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 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1994 年。

97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學生出版社,1983 年。

吳老擇:《雜阿含經之研究》,臺北: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88 年。

吳信如:《佛教緣起-印度古代思想述要》,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 年。

呂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年。

宏印:《印順導師著作導讀篇 2》臺北:印順文化教基金會,2006 年。

巫白慧:《《梨俱吠陀》神曲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年。

李世傑:《原始佛教哲學史-印度佛教哲學史》,臺南:法藏講堂,1994 年。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 年。

李明勞:《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1989 年。

李崇安:《印度佛教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5 年。

和辻哲郎:《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臺北:華宇出版,1988 年。

宗文.點校:《雜阿含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年。

林承節:《印度古代史綱》,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 年。

林泰:《梨俱吠陀精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

林崇安,《阿含經的中道與菩提道》,臺北:大千出版社,2001 年。

林煌洲:《印度宗教文化》,臺北︰東大出版社,2007 年。

林煌洲:《印度思想文化與佛教》,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 年。

邱大剛:《好讀雜阿含經》,臺北:法鼓文化,2015 年。

98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百問》,臺北:佛光出版社,1996 年。

星雲:《佛教叢書之二—經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年。

星雲:《佛教叢書之八—教用》,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年。

昭慧:《佛教規範倫理學》,臺北:法界出版社,2003 年。

洪啟嵩:《雜阿含經選集》,臺北:文殊文化,1989 年。

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年。

張西鎮:《《雜阿含經》白話解》,高雄: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2008 年。

張曼濤:《佛學研究方法》,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年。

莊春江:《南、北傳雜阿含經選讀》,高雄:莊春江,2005 年。

郭良鋆:《佛陀與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年。

陳俊輝:《印度哲學思想的古今》,臺北:水牛圖書出版,1992 年。

傅偉勳:《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 年。

傅偉勳:《從傳統到現在—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出版,1980 年。

普獻:《善知識的追尋:生命中的貴人》,臺中:中觀佛教文化中心,2007 年。

智顗:《法界次第初門》,臺北:中華佛教,1980 年。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湯用彤:《漢文佛經中的印度哲學史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年。

黃俊威:《無我與輪迴》,中壢:圓光出版社,1995 年。

99

黃家樹:《雜阿含經導讀》,臺北:全佛文化,1998 年。

黃懺華:《印度哲學史綱》,臺北:真善美出版,1975 年。

楊郁文:〈雜阿含經題解〉《佛光大藏經.阿含藏》,臺北:佛光出版社,1983 年。

楊郁文:《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 年。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新竹:甘露道出版社,2000 年。

楊郁文:《阿含要略》,臺北:法鼓文化,1997 年。

楊惠南:《印度佛教史》,臺北:東大圖書,1995 年。

聖嚴:《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臺北:法鼓文化,2005 年。

劉欣如:《業的思想》,臺北:大展出版社,1993 年。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臺北:法鼓文化,2006 年。

蔡耀明:《佛學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料》,臺北:法鼓文化,2006 年。

鄭石岩:《三十七道品講義》,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10 年。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年。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