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古印度的宗教概況

第二章 古印度盛行業報觀

第一節 古印度的宗教概況

古代印度地域包括今日南亞次大陸之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國。印度源自 Sindhu 即印度河,是古代外民族對南亞次大陸之通稱。中國譯成「身毒」「賢豆」

「天竺」等譯音。後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定譯為印度1。大約是在西元前一 五〇〇年左右,雅利安人(Ārya),越過興都庫什山(Hindūkush)進入印度,他們 與原本在印度的原住民2混合血統,建構了印度文明。這個文明活動的地方,以印度 河流域的哈拉帕(Harappā)及摩亨約陀羅(Mohenjodaro)3,佔據了整個印度五河 流域地區,成立了古印度的多樣宗教與信仰文化4

印度文化是宗教性的,而其宗教是哲學性的。不過,印度古代的宗教哲學史料 是整個印度古代歷史資料的一部分。當然會產生許多的疑問,尤其是各派的最早期 的經典。具體來説,在印度宗教與哲學中形成了婆羅門教、耆那教、印度教(新形 式婆羅門教)與佛教等四個當時最重要以及最有影響的教派。

一、婆羅門教

婆羅門教(Brahmanism)是印度古代宗教教派,它的形成與印度河文明有一定 的關聯。婆羅門教主張「三大綱領」即: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則尊 崇印度上古的吠陀聖典為天啓聖典。此外,有其他諸重要觀念:靈魂不滅論、輪迴 轉世論、善惡因果論、解脫論、梵我一如、業報輪迴等各理論。

1 吳信如:《佛教緣起-印度古代思想述要》,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 年,頁 1。

2 原住民居住於印度,即所謂的文茶人(Muṇḍa)、達羅毗茶人(Draviḍa)等(平川彰著,莊崑木 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02 年,頁 34)

3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02 年,頁 34。

4 參閲:《梨俱吠陀》時期雅利安人活動地域主要在印度河中上游的五河流域地區,而以後擴大到了 恆河流域,擴大到了德乾高原的西北。入侵的雅利安人與非雅利安人土不斷的衝突。最終雅利安人 獲勝並佔據了非雅利安人土的地區,而且將土著或消滅或變爲被奴役者。(林泰:《梨俱吠陀精選》,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4)

26

吠陀(Vedas)教是以自然神多神信仰為主的祭祀宗教思想,與吠陀文明係由雅 利安人所創約在西元前二〇〇〇年左右。吠陀是古印度文化最早一部文獻資料,既 是宗教經典,也是史料總彙、文學大系。吠陀是印度的聖典,一般相信它是印歐

(Indo-European)民族最早期的文獻記錄5。雖然,這些作品從何時編寫出來是很難 論斷,但經由口授相傳、代代承襲,並且一般的印度人他們會相信吠陀不是有人類 編寫而成,而是由天上的造物者傳給下來的。

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聖典,而此聖典是印度的哲學和宗教的根源。吠陀是祭詞和 對神明的詩歌,當時有四種祭祀官,各自應用頌文禱詞,以後形成四部〈吠陀〉可 分為:(一)《本集》(Samhita)是關於神的頌歌、導文、祭文、咒語的匯集;(二)

《梵書》(Brahmanas)是對吠陀本集的解釋,具體說明本集中提到的祭祀的起源,

方法和有關的傳說等;(三)《森林書》(Aranyaka)是梵書的附屬部分,除論述 祭祀的目的和方法外,還涉及一些哲學思辨的問題;(四)《奧義書》(Upanishads)

是《森林書》的附屬部份,它雖然也論述宗教祭祀的問題,但卻開始大量的討論哲 學思辨,是印度最早的哲學典籍匯集等四個部分。

《本集》是吠陀文獻的基礎和核心部份,有四部稱爲四吠陀6:(一)《梨俱吠 陀》(Rigaveda)是對神等的贊歌,這種贊歌是在祭祀時祭者為勸請神而高聲吟誦 的韻文。現存十卷,共有一二八頁,形成約在 B.C.一五〇〇左右7;(二)《耶柔吠 陀》(YajurVeda)祭祀時所使用的祭詞,由散文構成,祭祀時祭者低聲念誦。形成 約在 B.C.一〇〇〇左右;(三)《沙摩吠陀》(Samaveda)是祭祀時的歌詠,它有 一定的旋律,所歌詠的聖歌大部分取自〈梨俱吠陀〉。現存一五〇九首,形成在 B.C.

5 這些吠陀作品中最早期的部分究竟編寫於何時,這點的確難以論斷。馬克斯.穆勒(Max Muller)

認爲吠陀作品的年代最早早在西元前 1200 年,海格(Haug)認爲可推至西元前 2400 年,而巴爾.

甘伽達.鐵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則認爲是西元前 4000 年。(Surendranath Dasgupta 著,林 煌洲譯:《印度哲學史 1》,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年,頁 33。)

6 參閲:《博伽梵歌》卷 3:「四部吠陀經——即梨俱吠陀 Ṛg-veda,耶柔吠陀 Yajur-veda,婆摩吠 陀 Sāma-veda 和阿達婆吠陀 Atharva-veda——都是由偉大神首的呼吸中發放出來」。《大藏經》

補編冊 36,頁 1122,上 18-20。

7 林泰:《梨俱吠陀精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35。

27

仰如:太陽神 Surya;雨神 Usas;暴風神 Rudra;火神 Apas;雷神 Indra 等等...。但 隨著婆羅門教的發展,從所崇拜的多神漸漸的集中到一些諸神有強大的力量,而最

28

紀。耆那(jain)是由 jin 演變而來,其意為勝利者,古老名稱是尼乾陀(Nigaṇtha)。

耆那教最初產生於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沙門」思潮中。相傳此教有「二十四祖」,

但除第二 十三祖「 巴濕伐那 陀」( Parwvanatha)和第二十 四祖「筏 馱摩那」

(Vardhamana)外,其餘均為傳說中之人物。一般認為耆那教的創始人實際為筏馱 摩那,此人即沙門思潮中著名「六師」之一的尼揵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13。 耆那教本身有其獨立的信仰和哲學14,根據一些學者的考證,耆那教最早的經典是「十

反之,它反映阿利安入侵以前印度東北上層社會有關宇宙及人類的學説關係」。(Kim Young Oon 著,無意譯:〈印度宗教之探索—第二篇耆那教〉,《香港内明雜志社》第 142 期,1984 年,1 月,頁 12)

15 包括:阿查羅(Ācāra)、蘇羅克利塔(Sūtrakrta)、史塔德(Sthānd)、沙磨婆耶(Samavāya)、

薄伽梵蒂(Bhagavatī)、耆那塔迪瑪卡塔(Jñatadhamakathās)、烏帕沙卡達沙(Upāsakadasās)、

安塔克利塔達沙(Antakrtadasās)、阿努塔羅帕帕提卡達沙(Anuttaraupapātikadasas)、普斯那婆 卡羅納(Prasnavyākarana)、維帕卡(Vipāka)。此外,另有十二種付支(Upāṅgas)、十種雜記

(Prakīrṇas)、六種截斷經(Chedasūtras)、難提經(Nāndī)、阿努瑜伽婆羅經(Anuyogadvāra)、

及四種根本經(Mūlasūtras)。(Surendranath Dasgupta 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 1》,臺北:

國立編譯館,1996 年,頁 167。)

29

作,如:《諦義證得經》(Tattvārthādhigama sūtra),又名《真理證得經》、《入諦義 論》等16。除此以外,耆那教也存有一些世俗的詩歌及散文文獻。

在教義上,耆那教跟婆羅門教是對立的,它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以及反對 婆羅門所認爲自己是至上的觀念。因此,提出了本教的一套的學説系統,如:七諦、

九諦、七支論法、五種智等理論17,此外,此派特別注重苦行之修法和非暴力。實際 上,雖然反對婆羅門教的理論,但耆那教也有些思想與婆羅門教有一定的相關如:

解脫、輪迴、業報等。根據正統耆那教的信仰所述,耆那教是恆存的,它是由不可 勝數的祖師於世界的每一個無止的相續時期所再次啓示的18

西元一世紀時,耆那教分裂為兩個主要派別:天依派(Digambaras)又稱裸體 派,另一派名爲白衣派(Svetāmbaras)。這兩派一致認同所有基本的耆那教教義。

其中,兩派認同《諦義證得經》是耆那教教義的代表性之經典。此經共有十章,內 容解説「七諦」、五種「智」、「七支法倫」、「非命我(非靈魂)」、「五戒」

等理論。此外,各派都有各自獨特的教義,如:天依派主張祖師是完美聖者不仰賴 食物而存活;其二,此派不允許信徒有私財與穿衣,他們認爲若有了這些則無法獲 得解脫;其三,婦女不能獲得解脫。天依派與白衣派有不同的主要勢力範圍,並發 展出各自特有的宗教祭祀儀軌與文獻史。耆那教僅留存在印度,天依派主要分佈於 南印度,但北印度、西北印度部分也有其蹤跡。白衣派主要分佈在西部,但見於整 個北印度及印度中部19

三、印度教

印度教當時在印度是影響最大的傳統宗教。它由婆羅門教的演變而來,又成爲

「新婆羅門教」。它並沒有一個創造者,則吸收印度當時的種種思想及文化,特別

16 參見:《諦義證得經》卷 1,《大藏經》藏外冊 2,頁 355,上 7-13。

17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百問》,頁 107。

18 Surendranath Dasgupta 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 1》,頁 166。

19 Surendranath Dasgupta 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 1》,頁 166-169。

30

31

32

四、佛教

印度佛教的創造者是釋迦牟尼佛(Śākyamuni)(西元五六五年~西元前四八六 年),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Kapilavastu)(今尼珀爾 Nepal 邊境)。關於印 度佛教的主要歷史發展,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即:早期佛教、

部派佛教、大乘佛教與後期佛教。佛教的形成與發展在宗教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 義,從建立之今天,它在人民的社會生活還是有重要之位。首先,要肯定佛教在印 度歷史上是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派別,它對印度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次,要 承認佛教在印度歷史上實際不是影響最大的宗教哲學流派,它是印度傳統思想的一 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最有表性的印度傳統思想29

佛教經典經過結集之後由:經、律、論等三個部分構成。但在第一次結集只有 結集到法(Dhamma)與律(Vinaya)之兩部分。當時雖已經有文字,但是聖典的傳 承是用背誦的。所集的「法」(教理)在傳承之間整理成經典,而集成「經藏」

(Sutta-piṭaka),所集的「毗奈耶」(戒律)經由整理而成為「律藏」(Vinaya-piṭaka),

特別是經藏也稱作《阿含經》,這顯示它是傳承古老的聖教30。佛陀入滅之後,佛教 中的僧人,因有了不同的修行方法與觀點理論有異,因此,漸分為上座(流為小乘 部)、大眾(流為大乘部)兩部,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九中云:「爾 時鷄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31。大約佛陀涅槃百年後,

這兩派中的內部有了很大的變化,漸漸分成不同的派別,同時修行方法與思想理論 有所差異,則大衆部分成九部: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 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上座部分爲十一部:說一切有部、上座部、

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

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