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雜阿含經》業的特質

第三章 《雜阿含經》所呈現的佛教業報思想

第三節 《雜阿含經》業的特質

「業」並非佛教所獨有的義理,印度此思想之起源,早在古印度的《吠陀》、

《梵書》與《奧義書》聖典中就已經存在。業報的觀念,幾乎已成為了整個印度宗 教的中心思想。早在奧義書時代,這種思想已經在印度廣泛流行而影響到整個宗教 思想67,未來的命運會被善惡業所限定的思想,已見於《奧義書》;《布利哈德奧義 書》(Bṛhadāraṇyaka Up.III, 2, 13)中,就有「人因善業成善人,因惡業成惡人」的 思想。這些都認同業的果報的說法,不過《奧義書》時代,業的理論還沒有完成,

則為佛教所繼承68。在《雜阿含經》中有許多關於業的教說,並記載,佛陀積極地承 認業的理論。

一、依身口意行為業報基礎

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有受到傳統思想影響的部分。業的思想在佛陀之前已存 在,但未承認業的果報法則;佛陀將這個含混籠統的業觀以佛教獨有的方法組織成

「業的因果律」69。《雜阿含經》中之業說除了承襲傳統的業論外,更開展、創新出 屬於《雜阿含經》業說獨有的特色。佛教的業報說,在勸善懲惡的教誡上,與原來 業報論相同,以善行有善報,惡行有惡報的道德為基本條件。如《雜阿含經》中云:

此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受邪見業;以是因緣,身壞 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業法 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70

67 業報輪迴說已出現於梵書,而確立於古奧義書,對於其起源雖有不同看法,但似乎與非阿利安人 的土著信仰有關。由《梨俱吠陀》的內容及性質看來,業報輪迴信仰或觀念曖昧難明,但似乎。

可由《阿闥婆吠陀》清楚推知業報輪迴的起源。(林煌洲:《奧義書輪迴思想研究》,中國文化 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7 年,1 月,頁 41-68)。

68 平川彰著,釋顯如,李鳳媚譯:《印度佛教史(上冊)》,嘉義:嘉義新雨雜誌社,2001 年,頁 223。

69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02 年,頁 39。

70 參見《雜阿含經》卷 26,《大藏經》冊 2,頁 187,上 21-26。

60

意者,觀察有情衆生的生死,一旦因緣成熟,隨著業而受報,以身口意之行爲 而身壞命終,轉生惡趣、墮處、地獄或轉生善趣、天界。佛陀時代,照常採用古印 度人的業報倫理的言論,而且也同時並列開展佛教的根本論――無常、苦、空、無 我說71

佛教的業力保存性與業報因果律承襲自傳統的業說。在佛教早期的經典中,已 揭示出業對世間相存相依的關係,業對眾生有其強大的支配力,如在《雜阿含經》

中提到:

宿命之業,行苦行故,悉能吐之。身業不作,斷截橋梁,於未來世無復諸漏,

諸業永盡;業永盡故,眾苦永盡;苦永盡故,究竟苦邊72

業乃是依惑而起,更是造成苦的原因,業力所招感苦果、煩惱是主要的力量,

所以如斷了煩惱,一切行為,就都不成為招感生死的業力73

《雜阿含經》第八八五經又云:

隨業受生如實知;如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惡行成就、意惡行成就,謗聖人,

邪見受邪法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此眾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 行,不謗毀聖人,正見成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證明74。 一切眾生所有的一切果報,是由於業力所招感,有業必然有報,有種種不同的 業,所以有各各不同的報75。眾生是業的所有者,隨其所造的業而生於相應之處。佛 教的善惡內容則是以貪瞋癡的有無來作為準則,且以身口意三業中的意業為行為善 惡的根源,因欲望能發展意行而造生死輪迴之業。業力的存在,是由身、口、意的 行為所引起,生起後果的功能。依其可分為身業(kāyakamma)、口業(vacīkamma)、

71 參閱《雜阿含經》卷 10:「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

如殺,無常、苦、空、非我」。(《大藏經》冊 2,頁 68,下 6-8。)

72 參見《雜阿含經》卷 21,《大藏經》冊 2,頁 147,下 8-11。

73 印順:《成佛之道》,頁 154。

74 參見《雜阿含經》卷 31,《大藏經》冊 2,頁 223,中 25-下 1。

75 印順:《成佛之道》,頁 69。

61

意業(manokamma)等三部分,分別代表行為、語言、意思,此三者意思為重要:

「愛欲生眾生,意在前驅馳,眾生起生死,業為甚可畏」76。佛教所注重的是造成動 作的動機,業是一種意念的行為,身業與口業也隨著意念而產生的行為。透過身體、

語言以及心理活動二造成種種的業,因而必須承受自身所造業的影響與後果。故此,

生起了苦樂的果報,且會影響到造作者的心理而循環不已。

二、依緣起為業報法則

《雜阿含經》中的業報是以因緣法來貫通業報因果,佛陀的教說乃站在中道的 立場來說明此生死的變化。佛陀覺悟之後,開示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無常、

苦、無我等教說能使眾生的身口意三業能夠保持清淨的狀態,並強調修持的意義。

因為,一切法是緣起的假名、假法、假我,是如幻的,是無常、空、無我,而無明、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一切煩惱,卻迷蒙了真相,把一切法—眾生,看作真實,

想像為有一永恆自在的我,於是到處執著造善惡業而流轉77。佛陀在經中有以下這樣 說法:

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煩惱,

有因、有緣眾生清淨故。何因、何緣眾生煩惱?何因、何緣眾生清淨?謂眾生 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

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挍、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

不捨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

現在疑。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如是因、如是緣眾生清淨78。 佛教的業報觀是緣起法,不離世間的因果法則,業之煩惱乃依緣起與苦、樂、

不苦不樂等三受而形成。無論是身語的動作,或者由此而引起的動能──表業與無

76 參見《雜阿含經》卷 36,《大藏經》冊 2,頁 265,下 24-25。此外,有關這樣的說法在《增 一阿含經》中也談到:「佛告王曰:此三行中意行最重,口行、身行蓋不足言」。(《增壹阿含 經》卷 51〈大愛道般涅槃品 52〉,《大藏經》冊 2,頁 827,中 4-5)。

77 印順:《成佛之道》,頁 214。

78 參見《雜阿含經》卷 26,《大藏經》冊 2,頁 190,中 29-下 10。

62

表業,依佛法說,這都是生滅無常的,剎那就過去了的。眾生隨著不同的業,招感 生死果報,一生又一生的延續下去,常在五趣中流轉。由於這是煩惱所引發的,煩 惱所滋潤的,所以無論業是怎樣的善,高尚到什麼地步,終究不出於三界79。故此,

世尊教導修學者以因緣法們、八正道來調伏、對治以及斷除對三受的貪慾、執著之 心,了斷「我」與「無我」之概念才能理解無常,了解苦的緣起而離苦,常行一切 善法,成就無上菩提。

經由此章的分析可看出,《雜阿含經》中的業報所涵蓋因緣法及其開展出來的 修學方法。業是有種種不同的,但有一點是絕對相同,就是諸業在沒有受報以前,

如不是修證解脫,有業就會有果報,今生不受報,來生不受報,就是千千萬生,業 力照樣存在,只要因緣和合,還是要受報的80。生命的存在是以成受業報而存在,生 命中的生死輪迴現象乃是因緣的流轉。業報所注重在生命解脫與擺脫生死輪迴的束 縛,從外表看來業報只是生死的相續,而其核心是緣起生滅的法則。透過緣起法的 修行看清人生的生死轉變,以空性為修學之根本,隨著轉化無明為明,從惡改善,

從凡轉聖。下一章本文從《雜阿含經》來探討依業報如何修道實踐與解脫之道。

79 印順:《成佛之道》,頁 157。

80 印順:《成佛之道》,頁 74。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