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台灣之光」浮現之歷史背景與問題討論

2.3   台灣文化迸生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法理條件才漸漸茁壯和穩固;並且,成熟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消費者選擇式自由翩 然而至。相對於過去政治權利與自由的缺乏,以及經濟尚不富裕,生活多半勤儉,

如今所謂「晚期現代/後現代」6的各種徵兆和場景也彷彿流入(還是浮現?)

台灣社會的表象之上。  

於是乎,當台灣的政治結構開始呈現多元差異立場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 它與全球資本體系與台灣社會越發地緊密結合。消費行為的可選擇性如今不僅是 一種自由,甚至近乎是應當的權利。據此回到「台灣之光」現象上來看,當媒體 不斷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具體對象證明這塊土地的人民在世界、全球舞台上確實佔 有一席之地時,又當大眾為其瘋狂尖叫、吶喊鼓掌、贊許稱頌時,凡此種種並非 單純是大眾集體情感的表達,也不只是片面媒體資訊的流通的影響,更還包括資 本與名人之間的鑲嵌關係。透過品牌代言的行銷策劃與自我形象經營的打理,這 些個別的「台灣之光」成為在政治想像之外,也同時具備了可供計算的經濟價/

產值。總體而言,當前狀況即是在多方交互作用後才使得商品經濟的理性邏輯與 認同政治的情感邏輯揉合在一塊,進而走進了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

對大眾而言,身體力行的支持反而是一種「自由」的體現,並且在個人感受上彷 彿不同於商品邏輯的制約而自為地彰顯「主體性」。因此,我們必須要從跨經濟

(transeconomics)的觀點才能呈現現今自由化表象和主體性感覺之下的社會條 件和結構型態。  

 

2.3   台灣文化迸生  

 

當政治走過法統威權而到自由民主的年代;當經濟走過奇蹟(時機)而到危 機(轉機)的年代;台灣文化似乎始終都還是一個持續被探索、追尋、創造的缺 位存在。當然,因她的容貌和氣質尚未被確立,自然也就暫且沒有僵化的疑慮。

只是,如何以近乎從無到有(ab nihilo)的方式將(台灣)文化創作、打造出來7,                                                                                                                

6若與美國相比擬,這便是一種遲至。但另外一方面,後進社會在現象上也同時可能發生現代/

晚期現代/後現代特徵的並置或錯置。  

7   文化民族主義者通常都能將文化創作與其政治認同直接接合。但即便是未先懷抱民族文化動機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始終都是個弔詭的難題。然而,台灣文化也確實一直在斷裂與弔詭中持續開展,

或者說,這正是台灣文化迸生的獨特歷史條件的境遇。  

片斷駁雜的過去自然潛藏著豐厚的可能質素;然而,眾聲喧嘩的歷史聲音卻 往往也使得濃縮、精鍊的工夫顯得格外艱難與關鍵。先不論文化主體要如何誕 生、延續又沈積,光是作為基本表達、理解彼此的語言便在近百餘年內經歷了兩 次的斷裂。當日治時期的台灣逐漸透過語言的同化政策使五十年的統治幾乎就要 完全實現其「內地延長政策」,而那些屬於各自地方8傳統的語言只能保留在家 庭、村里之間,結果是國語(日文)已然成為一般民眾彼此的共同語言。然而,

1945 年後,民眾彼此交流共通的「國語」立時改弦易幟。起先,台灣人一方面 是歡天喜地,但另一方面又得勉強辛苦地才能從已經熟悉的日文再度轉向陌生的 中文(北京話)。而隨著二二八事件的餘波盪漾以及後續一連串的「噤聲政策」,

在壓抑中成長的語言經驗便成為這塊福爾摩沙之島反覆出現的歷史主題9。   遷臺後的前十餘年,小島在時刻籠罩的戰爭陰影與熱切高昂的反共(攻)意 識下度過。隨著文化大革命相應而生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試圖延續並鞏固官方的 意識型態政策。此時文化想像的主體並非台灣,而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正統傳 承。若以文學作為觀察標的,此時的文學潮流便以政治正確的反共、流亡文學為 主。在風雨飄搖中,以國家(中國)民族(漢)為己任是不容質疑的宣稱。然而,

隨著台海局勢較為穩定後,在大學裡的知識分子嘗試透過西方的思潮來找尋可能 的思考空間。此時,存在主義、現代主義的語言和思想所剔透出的某種純文學姿 態便成為了這些人的心靈寄託,開啟了一個託意(allegory)的窗口。不過,台 灣的角色並未在此被凸顯,因為那種個人心底深處的諸般感受才是他們探尋、摸 索的主題。  

                                                                                                                                                                                                                                                                                                                             

的創作者,就歷史回溯的角度來看,也同樣有機會構成民族文化的養分,特別是在徒有形式的想 像而尚未能有明確內容的自身文化塑造初期階段。有關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相關討論請參見蕭阿 勤(2010;2012)。  

8   這裡之所以使用地方而非族群的用詞是因為當時並未有如同今日的四大族群這種觀念,因而試 圖以生活區域為概念意涵的地方來表示當時的語言歧異狀態(王甫昌,2003;2005)。  

9   林莉菁的《我的青春,我的 FORMOSA  I   縫上新舌頭;II   惡夢醒來》提供國民政府遷臺之後 的語言政策身歷其境式的描繪與刻劃。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對於此,潛伏的台灣本土意識直至70 年代才因著一連串的外交挫敗才重 新又獲得伸展的舞台。其中,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便構成了文學界對於文 化想像主體的反思與重建之開端。尤其,鄉土文學所傾注的寫實主義(realism)

之傳統使得整個文化界、知識界彷彿可以重新學著感受腳下踩踏的土地。各領域 的創作者想要唱出屬於自己的歌,跳著屬於東方人身體律動的舞蹈,以及拍出契 合這塊島嶼氣息的電影。這些種種,或者並行、或者延續,但都是在嘗試以過往 未能或甚至無法如此之思考的方式來發現自身。  

但是,解嚴之後蓬勃發展的社會所伴隨而來的是市場的開放、資訊的流通。

就文字出版的相關產業來看,當一般民眾有了更多其他替代、多元的選項時,消 費者對於中文創作自然喪失絕對忠誠的理由。又當報紙面臨電視和網路等新興媒 介的嚴峻挑戰時,副刊也不復擁有過去的關注程度。如果開放市場競爭勢在必 行,那麼特定文化群體的市場利基便不復以往,而自然能夠模塑、培養作者的園 地也就同時減少。  

從郝明義(2007)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經歷著作權法的落實之 後,台灣出版業的整體市場直到2000年為止其實是逐步穩定地成長擴大。光就 新書出版的數量來看,從1980年的四千多本到2005~2010年都保持在四萬本左 右10。但是,李根芳(2007,18)則分析金石堂暢銷排行榜指出,1988年到1996 年華文作品在榜上始終保有絕對優勢,年度百本暢銷書有八成都是華文作品,然 而從1997年到2006年翻譯書就已超過三成,並且自1996年起翻譯書持續囊括前 十名中的一半席次。追尋下一本暢銷書成為圖書市場逐步萎縮下編輯出版與行銷 通路最核心的目標,而在暢銷書中又逐漸變成是以翻譯書為多數。畢竟,對出版 社而言,只要給予外國出版社一定的預付版費就可能換來實質業績上的成長,那 何須浪費成本投資、培養本地作者。  

這還只是單就文學/字市場而言,若我們再將眼光轉到電影市場將不難發現 到類似的現象和邏輯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好萊塢與台北的零時差造就為電影片

                                                                                                               

10《我們的黑暗與光明-台灣出版產業未來十年的課題》http://www.rexhow.com/?p=359瀏覽日 期:27/6/13。《行政院新聞局 99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http://www.moc.gov.tw/images/Yearbook/2010survey/catalog3-2.html瀏覽日期:27/6/13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商造就出電影院的人潮與錢潮,台灣電影新浪潮後面對自由市場開放,十多年來 的發展迎來的是台灣電影產業的衰退光景,而非榮景。根據台灣電影網11與盧非 易兩份研究報告12的資料顯示,1996年以後,國片的映演量從36%驟降為5%左 右,而外片則由45%一路攀升至70%以上。雖然近五年國片重新攀升至10%,但 外片仍維持在80%左右。在這些例子中顯而易見的是,多元和失焦是同步發生的 現象,但是文化的培育最終仍舊迫切地需要聚焦。  

如果文化的形塑如同地層一樣需要長時間的層層積累,而在不同的環境因素 之下,會造就不同的影響,而構成不同的形貌。可是,經濟自由與政治民主的多 元開放卻如同巨大的鑽探機將一切尚未凝聚的沈積物一一翻攪而出。於是,當整 個台灣社會積極地面向並迎向世界的同時,屬於社會自身的部分一時之間也被徹 底淘洗。這樣看來,「台灣之光」的浮現有可能正是在全球化浪潮下逐漸隱沒的 文化主體沈潛後的返轉嘗試,或也可以說其實只是重新回到大眾的意識視野之 中。然而,反過來看,以紛雜、絮亂的樣貌湧現而出的「台灣之光」恰恰又可能 正是反映出台灣文化主體的闕如,也就是呈現為跨美學(transaesthetics)的無窮 可能性。如此弔詭的主體性開展的過程也正是台灣文化在可見的未來必然要持續 面對的「困境」。  

 

                                                                                                               

11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132_265瀏覽日期:14/6/13

12 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lwisdominfo.htm?MID=24;

http://commdb.nccu.edu.tw/age/moviediscuss/file/40.pdf 瀏覽日期:14/6/13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