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個別時期討論

3.2 成形期 2005-2008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身反而不會成為注目的焦點。這依然是台灣近十多年來的政治困境所在,意即 只問色彩、無需論述的刻板印象總是先入為主地烙印在任何的批評者身上,於是 印象就又同時再次成全,並掩蓋了現象。但話說回來,撇開台灣社會政治神經敏 感又耗弱的問題不談,「台灣之光」現象本身也還未真正進入蓬勃爆炸的階段。

因此,這樣的挪用在那時也只被當作是單純的修辭,或者,即便是有意識地挪用,

然而大多數人尚未能體察出其中的扣連何在。

不過,一旦我們逐步辨識出「台灣之光」現象發展的系譜,就不應忽略這意 味深長的歷史片段。正是因為台灣身處國際現實政治的困境之中,「台灣之光」

才轉而成為一個無力但別無他法的管道。而民間社團只不過是試圖回收其中的能 量,想要重新包裝出更為明確但依然不夠具體的政治力量,使得這樣的操作好比 是無力者在絕境中的微弱吶喊。與此同時,前面所提及的台灣政治刻板印象又會 近乎反射地直接覆蓋其上,於是,「台灣之光」現象的問題蹤跡便被掩埋在政治 對立的砲火彈幕之下。然而,持平而論,這絕非單一事件。相同形式的操作將會 在「台灣之光」現象後來的發展中持續發生。這些操作往往很難發揮實效的原因 在於操作者仍舊侷限在傳統的政治想像之中,同時又囿於相同的政治刻板印象而 被相反論述相互抵消。但是從跨際現象的角度來看,「台灣之光」現象本身已將 他們遠遠拋開,迅速轉移出截然不同的構連與徹底變異的形態。可是,隨後於「台 灣之光」當中產生的一種徹底正面的肯認,似乎潛藏著更大的危險。

3.2 成形期 2005-2008

承上述,奧運奪金的朱木炎和陳詩欣是「台灣之光」現象中政治美學化的初 次開端及其蛻變之預表。對現象的階段變化來說,這意味著逐步遠離潛伏期的轉 捩點。那麼2005年的228紀念晚會,雖然還不是直接銜接具體對象,而只是以相 同名詞轉喻,則已是政治性挪用、消費「台灣之光」的具體首例。綜合來說,王 建民現象則同時成為全球化情境下台灣在地的替代發聲實作,也就是以輪旋曲形 式不停迴轉的政治美學式勝利邏輯之實現。當音符落下,(反)挪用與(反)消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費的政治便也同步縈繞於王建民(現象)。進而,跨經濟的符號開始川流、放射 在「台灣之光」現象之中。藉由王建民全球/在地的形象接合使得各式符號消費 得以構成「台灣之光」現象中完整成形的跨經濟階段。最終,「台灣之光」遲早 要走向消逝的宿命,卻持續被以更為徹底遍佈的動員予以掩蓋,彷彿走過的一切 將不會留下一點蹤跡。

直白地說,假使王建民現象沒有在全台延燒,我們大概很難想像整體「台灣 之光」現象的存在。即便此時的「台灣之光」指向的是單一特定人物,不過,這 卻幾乎是大眾對於任何有關「台灣之光」聯想的啟始點。想到「台灣之光」,就 想到王建民的反射動作一方面既是現象的切入點,另一方面更是必要的突破點。

雖然正是王建民才開啟了台灣民眾對「台灣之光」現象的一般性認知,然而單就 先前的表一來看,我們已可了解「台灣之光」現象中指稱的「台灣之光」並非限 於王建民一人。但與此同時,若要理解整體現象內在邏輯的轉變,作為第二時期 重要表徵的王建民現象當然便值得我們仔細推敲。在此一階段,跨政治層面的民 族主義(國族認同)情感實作遍佈,結合經濟層面實質的名人經濟的符號消費蔓 延,再透過媒體與大眾之間的共謀唱和,終於將「台灣之光」現象推向一個更為 蓬勃發展的階段。

王建民構成啟始點的原因無他。正如先前圖二資料顯示,「台灣之光」的曝 光總量無庸置疑是因著王建民開始發光發熱才到達第一次的高峰。對許多人來說,

那是一段穩定共嚐、共感勝利甜美滋味的美好記憶,也就是想像彼此共同體的投 射依據。但是,卻也因著過去的研究將所有注意力放在王建民現象的相關問題,

其中包括了棒球國族主義與全球化/在地化下的認同問題,以及MLB以新帝國 主義之名形塑的NICL(新國際文化勞動分工)並相伴的國際資本商業策略布局 與媒體/運動生產複合體系(黃文堂,2008;陳子軒,2007;劉昌德,2008;陳 家奇,2008)等議題,致使「台灣之光」現象本身從未能夠真正被顯題化。當然,

王建民現象在當時的台灣社會實在是太過突出。第一個站穩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固 定先發投手顯得如此難能可貴,更別提棒球始終是高度牽動台灣人民的情感認同 的一項運動,無論是日治時期的高砂棒球隊與嘉農棒球隊(最近再度因電影被炒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熱),或是國民政府遷臺之後連番告捷的三級棒球27,以及自1992年巴塞隆納奧 運之後便在各大世界性賽事背負國人高度期望(卻總是發出雖敗猶榮的喟嘆)的 中華成棒代表隊。一般大眾除了緊守在電視機前以及透過平面媒體持續關注台灣 棒球發展之外,又隨著運動職業化的發展,運動產品與運動明星代言的周邊市場 更是現代資本主義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亦即由資本價值創造的消費慾望。不過,

就另一方面來說,在這個以消費表現自由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Bauman,1992,

109),購買與支持對象有所關連的周邊代言商品不吝也成為一種具體的支持行 動。因為消費者在其中更進一步享受到的是,「藉由各式各樣的具體運動景觀來 見證『可見的國家』;透過消費被計價過的快感商品,感受國家的存在、召喚國 族認同」(黃冠華,2011,317)。

因此,一條串接起棒球民族主義-王建民-全球/在地-國族認同-資本主 義之間的關係鎖鏈便逐漸成形。然而,當我們轉而思索整體「台灣之光」現象時,

可能還必須正視的是,「激發熱情的必然是王建民嘛?可否是郭泓志?甚至是朱 木炎、陳詩欣?這些置換過程的背後,不正共同承載了國族的符號嘛?每當這些 運動明星或隊伍登場表演時,我們重複地陷於集體狂熱,恰恰顯現了國族拜物揮 之不去的印跡」(黃冠華,2011,294)。反詰的修辭道盡了一切不言可喻的部 份,乃至於連框限在運動成就上都還顯得過於短視。事實上,「可置換的慾望對 象(王建民)幾乎不再重要,因為只要商品循著(國族)慾望的軌跡,提供驅力 運行的快感空間,便能確保資本的運行不輟」(黃冠華,2011,316)。我們便 不禁好奇,在資本的空間中,國族符號是否只是成為妝點擺飾,甚至成為資本最 佳的不在場證明?然而,當我們以此角度來理解「台灣之光」現象時,當一切成 為資本的操弄與掌控,我們又要如何面對國族情感所展現的真實強度呢?事實上,

「台灣之光」現象可能仍舊位處在國族和資本兩者之上。因為對大眾來說,反倒 是非政治霸權與非經濟剝削的感受才真正地讓現象跳脫決定性的結構軌道,達致 集體狂喜的愉悅。

                                                                                                               

27   當然,若以紅葉神話來說,其實也只是偽造年齡出賽的大孩打小孩的假球。而世界少棒聯盟

(LLB)的各級比賽,台灣早期則也有以全國明星隊來對抗美國單一地區出線球隊的策略性作弊 行為。請參考管仁健(2008)http://mypaper.pchome.com.tw/kuan0416/post/1308353954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首先,在出賽當日,賽事轉播頻道在凌晨或晨間直播與晚間或日後重播;新 聞頻道即刻回報賽況的跑馬燈;網路世界此起彼落展開戰情分析、紀錄討論、點 評調度、心理剖析。再者,從出賽隔天至下次出賽之前,無論王勝投與否,平面 新聞媒體都會分別投以驕傲/惋惜的延續報導。在賽事報導以外,王建民個人和 所屬的洋基隊以及整個MLB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在版面出現,成為專業運動報導 的延伸題材,而報導甚至還持續延伸至王建民的成長故事、穿著打扮、食物偏好、

花邊故事種種可看做廣義的「娛樂新聞」。總之,他已然成為不折不扣的名人焦 點(陳家奇,2008)。遑論,當王建民本人搖身成為一個具有符號價值的品牌,

眾家企業無不絞盡腦汁要和他攀上關係(如宏碁、福特汽車、訊聯生物科技、玉 山銀行、台北悠遊卡等等)(羅靜宜,2011,31),廣告、代言、贊助、行銷各 自標示著不同的價碼。當然,連國家也不會缺席,王建民正夯時更獲邀成為高雄 世運會的官方代言人(許伯崧,2012,87-8)。

總的來說,正是在這個「台灣之光」差不多就等於王建民的時間點,反映出

「台灣之光」現象開始進入高度曝光的階段。大眾既是被媒體所創造出的話題所 包圍,但也同時深陷在其中。一方面,因著媒體認為大眾高度關心這些事情,並 佐以收視率為證。反過來,大眾既是因著媒體的推波助瀾同時也是樂意如此。無 論如何,最終的結果都是整個社會「緊盯」著王建民不放。於是,「台灣之光」

現象作為一個成因不明但又如此具體的熟悉面貌終於浮現。整個社會徹底浸淫在 這樣的交融情感之中。

Anderson(2010,62-3)如是說,「一個社會學的有機體依循時曆規定之節 奏,穿越同質而空洞的時間的想法,恰恰是民族(nation)這一理念的準確類比,

因為民族也是被設想成一個在歷史之中穩定地向下(或向上)運動的堅實共同 體」。Anderson的說法精準地描繪了位處時空向度之上的同一想像如何成為人們 刻劃出彼此民族性的依據。那段時間的台灣社會彷彿就是將這樣的共同體想像寄

因為民族也是被設想成一個在歷史之中穩定地向下(或向上)運動的堅實共同 體」。Anderson的說法精準地描繪了位處時空向度之上的同一想像如何成為人們 刻劃出彼此民族性的依據。那段時間的台灣社會彷彿就是將這樣的共同體想像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