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之光」:一種布希亞式的示現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之光」:一種布希亞式的示現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立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台灣之光」: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種布希亞式的示現 Ch. n engchi U. iv. 指導教授:高國魁 研究生:龔雋幃. 中華民國一 0 三年七月.

(2)  . 謝辭 謝謝給予我一切自由與溫暖的父母,讓我能夠恣意而隨性地在這間學校待了 九年之久。如今,我要離開了。一路上的風風雨雨當然遠非這本論文能夠說明, 但我想它也說了不少。也許你們不一定能夠確實了解你們的兒子所談論、關心以 及思考的一切,但我仍舊會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有一天會讓你們懂得驕傲的兒子。 謝謝高國魁老師,他總是試著看見學生的好與可能性,容許學生作各種不同 的嘗試與挑戰。沒有老師的指點、鼓勵與協助,我無法完成這本論文。也謝謝林 志明老師與黃冠華老師願意閱讀我這本不成熟的作品,兩位老師的檢視與提問都 大大幫助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思考與寫作中的許多盲點與不足。 政 治. 大. 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面對自我反思的時刻以及社會劇烈動盪的局面,時而 立立. •‧ 國. ㈻㊫學. 沮喪,時而憤慨,時而挫敗,時而憂傷。我寫下了:「我曾經以為我嚮往另外一 條人跡罕至的道路,享受那隱居在修道院裡的孤獨,但我想,那也許不是嚮往,. •‧. 而是羨慕,羨慕著這些義無反顧走上思想台灣之路的前輩。有時睡前無法成眠的. y. Nat. sit. 夜裡,總會想著要是自己曾經再努力一點,是否真的就能安穩地走上那條揣想之. er. io. 路。或許,我缺乏的不是對於孤獨的渴求,而是足以焚而不毀的決心。我很慚愧,. n. a. iv. l C 也很絕望。九年的學問之路,也許真的會是個充滿遺憾的句點。我只期望我能為 Un h engchi. 下半輩子找到一個全然奉獻的職志。寫在論文未完之前。」在論文完成之後,究 竟是遺憾或是不遺憾,我依舊沒有答案。但無論如何,謝謝這塊生我、育我、養 我的土地,我會繼續為妳打拼,不管那會是以什麼樣的形式。 最後,謝謝我的小豆芽。.  . ii  .

(3)  . 摘要 本研究主張「台灣之光」此一現象恰恰處在當前台灣政治、經濟與文化處境 的交會點,同時也是有待深入理解的癥結點。因此,本研究依據Baudrillard思想 的啟發,自媒體/名人翻轉到大眾的觀點並且搭配了跨際現象的概念以便重新反 思「台灣之光」現象。一方面,本研究試圖全面而深入地示現現象本身,提出以 三個彼此不同但又緊密關連的階段(潛伏期、成形期、擴張期)來重新定位此一 現象,並指出現象不同階段的內在邏輯(跨政治、跨經濟與跨美學)如何第疊加. 政 治. 大 式轉動發展。此外,文中也藉此陳明整體現象結構顯露與消逝的蹤跡。. 立立. •‧ 國. ㈻㊫學. 另一方面,在陳明現象全貌與影響之後,本文論證繼續沿著 Baudrillard 的致. •‧. 命理論進一步反省批判理論的限制。基於形式問題的思考,本研究提出以藝術空. sit. y. Nat. 間來置換由現象所框限的現存空間,並藉此展示現象的內部裝置,作為回應現象. er. io. 的可能替代策略。但是,文中在想像策略的同時,也同步反省交纏在藝術空間中. n. a. v. l C 謔仿與擬仿兩難困局,以茲辨別個別作品介入現象的實際效果。最終,本研究認 ni hengchi U. 為確實反思「台灣之光」現象才是反思台灣當前處境的啟始點。             關鍵字:「台灣之光」、跨際現象、大眾、顯露/消逝、形式  .  . iii  .

(4)  . Abstract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at a social phenomenon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light of Taiwan”(台灣之光)li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situations in Taiwan, and might be a key to the self-understanding of this society. Mainly inspired by Baudrillard’s thought, the research seeks to reconsider the phenomenon through a theoretical shift of perspective from that of media/celebrity to that of the mass while introducing the analytical concept of Trans-phenomenon.. 政 治. 大 On the one hand, we aim at a full and indepth manifes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立立. •‧ 國. ㈻㊫學. and thus reconstruct an interrelated series of stages in development, which include. •‧. incub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xpansion periods. We further identify the internally. sit. y. Nat. overlapping logics of different stages from transpolitics and transeconomics to. er. io. transaesthetic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escalating dynamic. In addition, we mark some. n. a. v. l C possible traces of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within n i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phenomenon.. hengchi U. After depicting the profile and effects of the phenomenon, on the other hand, we follow Baudrillard’s fatal theory to reflect upon the limitations of critical theory in studying trans-social phenomenon such as the “light of Taiwan”. By posing the problem of form, we argue that the existing social space might be displaced in a space of artwork or art event, thereby exhibiting the interior apparatuses of the social phenomenon as a strategy of respond. Whilst embracing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art, we also question the ambivalent entwinement of parody and simulation produced from an art scene.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might serve as a litmus test to evaluate the actual impact of each individual artwork on society.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light of Taiwan” constitutes the actual site of thinking about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society.. Key words: “the light of Taiwan”, Trans-phenomenon, Mass, Dis/appearance, Form  . iv  .

(5)  . 章節目錄     第 一 章 導 論  ......................................................................................................................................  2   第一節、   楔子  ............................................................................................................................................  2   第二節、「台灣之光」浮現之歷史背景與問題討論  .....................................................................  5   2.1   台灣政治變革  ........................................................................................................................................  5   2.2   台灣經濟轉型  ........................................................................................................................................  7  . 政 治 2.3   台灣文化迸生  ........................................................................................................................................   9  . 大. 立立 第三節、理論與脈絡  ................................................................................................................................  13  . •‧ 國. ㈻㊫學. 3.1   跨際(trans-)的呈現與思考  .....................................................................................................  13  . •‧. 3.2   媒體/名人/大眾-「台灣之光」  ........................................................................................  17  . y. Nat. 3.2.1   三種假設  .......................................................................................................................................................................  17  . er. io. sit. 3.2.2   假設的理據與概念的迴盪  .....................................................................................................................................  19  . n. 3.3   研究資料與方法  ................................................................................................................................   28   a v. l. ni. Ch 第四節、章節安排  .....................................................................................................................................  30   en chi U g. 第 二 章 「 台 灣 之 光 」 現 象 流 變 之 系 譜  ...............................................................................  32   第一節、分析的起點  ................................................................................................................................  32   第二節、整體現象概述  ............................................................................................................................  34   第三節、個別時期討論  ............................................................................................................................  39   3.1 潛伏期 2001-2005  .........................................................................................................................  39   3.2 成形期 2005-2008  .........................................................................................................................  44   3.3 擴張期 2007-2012…  .....................................................................................................................  54   第四節、小結  ...............................................................................................................................................  67   第 三 章 展 示 「 台 灣 之 光 」 現 象 的 內 部 裝 置  ......................................................................  69   第一節、轉化困局:形式的考量  ........................................................................................................  69   第二節、置換空間:謔仿的策略/擬仿的陷阱  ...........................................................................  73   第三節、藝術與「台灣之光」的交錯  ..............................................................................................  80   3.1   《瘋狂年代》-面向絕對的庸俗  .............................................................................................  80   3.2   「台灣之光」:梅丁衍個展-譜寫懷舊的賦格  .................................................................  86   3.3   在自主與介入之間  ...........................................................................................................................  91   第四節、小結  ............................................................................................................................................  100  .  . v  .

(6)  . 第 四 章 、 結 論  ..............................................................................................................................  101   第一節:當下處境  ..................................................................................................................................  101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展望  ....................................................................................................................  107   參 考 文 獻  ........................................................................................................................................  109  . 圖表目錄 政 治. •‧ 國. ㈻㊫學. . 大. 立立. •‧. 表一  ........................................................................................................................................................  35   圖一  ........................................................................................................................................................  35  . y. Nat. io. sit. 表二  ........................................................................................................................................................  36  . . er. n. 圖二  ........................................................................................................................................................  36   a. iv l C hengchi Un.      .  . vi  .

(7)  .  . 立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n engchi U. iv.

(8)  . 我們幾時在傳統戲曲舞台上感受到當代台北交通的紊亂或民主自由的 聒噪?我們劇場上的母語已經是種拉丁文,只有人「讀」它,但是沒有 人「說」它。在劇場藝術上,我們當代台北談論當代台北事的時候,說 的都是「外語」,只不過聰明人也許會在「美國話」中穿插一兩句「母 語」罷了。…⋯「馬哈台北」說得是種外來語,因為,很殘酷的現實是: 今天在台北如果不說外國語,我們無法跟我的時代、土地和人民對話(鐘 明德,1988,172;筆者強調) . 這世界並不具備任何判準,供我們在不同的隱喻之間做出選擇,我們只. 政 ,治 能把不同的語言或隱喻彼此互相比較 而無法把它們拿去和一個超越語 大. 立立 言的東西-「事實」-相比較(Rorty,1998,59) . •‧ 國. ㈻㊫學. •‧. 理論的地位即為現實之挑戰,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又或者,他們兩者. sit. n. al. er. io. . y. Nat. 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相互的挑戰(Baudrillard,1988,98) . Ch. n engchi U. iv.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楔子     他不斷揮舞著手中的國旗,有些青澀、稚嫩的臉龐透露了他的年輕,可他卻 已站上世界的頂點高喊著:Taiwan Number One!就在四十分鐘之前,一切都還 在未定之天,決鬥廝殺的緊張感瀰漫於整個會場之內。可是,他就好像一匹不知 從何竄出的黑馬,即將擊敗那聲勢如歌利亞一樣強大的對手。而這股冠軍旋風也 刮回了島內,使他成為一時當紅的人物。然而,來時如風,去時無蹤。一轉眼之 間,他又消逝在這片茫茫的人海之中。如今,十多年之後,因著 TPA1在世界舞                                                                                                                 1  . http://taipeiassassins.tw/index.php;台灣電競職業隊伍,於 2012 年第二季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的世界錦標賽總決賽中奪下冠軍。日前因母公司決定結束經營職業電競隊伍,目前也 已解散。 2    .

(9)  . 台的成功,媒體重新想起了他,想起了那個曾經也在世界電玩競技舞台上意氣風 發的年輕小伙子。但人事已非,電競對現在的他來說,就是淡淡的一句:我老了, 不適合了。他是曾政承,2001 年 WCG 世紀帝國 II(Age of Empire II)的世界冠 軍。現在的他,只是個月薪三萬再平凡不過的送貨員2。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他不是在 2001 年拿到冠軍,如果他不是身處在當時的 台灣,如果他不是在社會尚未將電競視為有助於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職業運動項 目之前就投身其中,那麼他也許就不是現在的他。的確,對於那時的台灣社會, 一個只有國中學歷的人幾乎沒有未來可言的,遑論以電競作為職業;那時的台灣 治. 政. 大. 立立 根本無法想像遊戲在玩樂功能之外的任何可能性。於是,他就如流星一般閃耀了. •‧ 國. ㈻㊫學. 那短短的一瞬之間。隕落的原因無他,當他戰勝之時,他也同時挑戰了所處社會. •‧. 的既定規範、準則與認知,無奈當時社會還並未能發展出將其成就涵化、合理化. Nat. io. sit. y. 的邏輯-「台灣之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邏輯。於是,從現在的眼光回顧,曾. al. er. 政承便是個不曾作為「台灣之光」的準「台灣之光」。他並非被如此認識,即便. n. v ni U 他具備一切的可能條件。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重新搬演的歷史便可能從悲劇轉 engchi Ch. 變成為喜劇。而這歷史的諷刺似乎正符合了從曾政承到諸「台灣之光」的發展歷 程。但或許,從另個角度看,「台灣之光」仍舊可能是齣悲喜劇,或者,根本是 齣荒謬劇。只是,我們還未發現。   當我們將視角拉回到時下的整體「台灣之光」現象,將不難發現,從王建民 到 HTC,從吳寶春到雲門舞集,台灣社會接連而持續地冒出一些先行者,勇敢 地踩進這股相互接合又相互競爭的全球化浪潮之中。而那些依然堅持、挺立著 的,便彷彿成了是為誰點亮眼前方向的指引明燈,又或者是與其他燦爛奪目的明 星(Stars)一同閃耀在天際之上,好似作為某種存在確證。「台灣之光」的美名 則是我們賦予他們的冠冕,使我們也能夠沐浴在其中,一同見證偉大時刻的降 臨。於此,「台灣之光」堂而皇之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同時「偉大」也不僅只 有象徵意涵,更帶來了可被估算、增添的價值。當然,這完全不能抹煞諸「台灣                                                                                                                 2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7qbkYl1YI 瀏覽日期:24/6/13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299&bulletinid=7848 瀏覽日期:24/6/13 http://blog.liontravel.com/QAAAAA/post/3104/9322 瀏覽日期:24/6/13 http://www.nownews.com/2012/10/16/11490-2863381.htm 瀏覽日期:24/6/13   3    .

(10)  . 之光」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就,因為一般大眾的景仰與追隨正是其來有自的。因此, 當我們欲進一步思考「台灣之光」的現象本身,以及此現象與台灣社會環境之間 的關係時,卻往往會止步於一些理所當然、想當然耳的說法。然而,究竟什麼是 「台灣之光」 ,這個問題通常變得曖昧不明。一般大眾的回答往往傾向指出「誰」 是「台灣之光」 ,可是卻無法說明依循的原則判準(為何誰是,而誰又不是) ,更 不用說與諸道光芒相配置的社會機制和形式。   從初步觀察看,「台灣之光」可比作是台灣社會向國際發聲的一個管道,亦 即無論是單純取得佳績或者進而得到表明身分的機會。可是,基於現實的國際政 治. 政. 大. 立立 治(Realpolitik)仍然迫使台灣這塊島嶼處於一個妾身未明的狀態。不過,就內. •‧ 國. ㈻㊫學. 部觀察來說,台灣的政治主體性也不斷地被凸顯,並且在經歷兩次政黨輪替後認. •‧. 同「現狀」3的比例也持續穩定上升。甚至在統獨二分的選項中,高達 71%的台. Nat. io. sit. y. 灣人民選擇獨立4。雖然台灣的國格(statehood)尚未有所定論(甚至晚近二十. al. er. 年的兩岸政治發展還從「特殊國與國關係」擺動至「不是國際關係」) ,台灣仍努. n. v ni U 力地想透過其他方式「融入」國際社會,例如從 e n g c h i WTO、WHO 甚至 UN,到奧運 Ch. 或是各式自由經貿合作協定等,雖然分別也都需要依據不同程度的政治實力前 提。但是,台灣並未因政治現實就被棄置於全球資本主義之外,畢竟資本的力量 保有相對高度的自主性,無論在純粹經濟層面,抑或是挾帶商品而來的文化層 面,比如從石油價格、金融海嘯到 Facebook、Lady Gaga 等都持續地滲透進入台 灣社會的各個角落。正是在如此多重結構關係的矛盾張力之中,「台灣之光」取 得了一個特殊的空位,既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窗口,也是一絲隱約浮現希望的 曙光,或至少是一個眼看無路可出卻又浮現而出的方向。  .                                                                                                                 3「現狀」可以逕自理解為現存狀態即為「一邊一國」-但這樣的觀點可能限縮於中華民國(台. 灣)的國民,而較難見容於受到中國影響的國際社會輿論;或者,也可以較含糊地表示為一邊一 個政治實體,保留當前中華民國憲法的模糊性。但這兩者同時都對反於兩岸立即統一的選項。又 參考政大選研中心調查 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aiwanChineseID.htm 台灣人的認同比例從 1992 年的 17.6%一路攀升至 2012 年的 54.3%,而中國人與台灣人兩者皆認 同的比例則從 46.4%略降為 38.5%。雖然身分認同與統獨抉擇並非直接相互對應,但有一定的相 關程度。此外,台灣人認同的穩定上升是與認同「現狀」之說法息息相關。只是,如何維持現狀 則是另外一個問題。誠如司徒文之前於「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所言:「台灣現狀之維持是個錯 覺」(http://newtalk.tw/news/2013/03/15/34567.html 瀏覽日期:11/6/13。 4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31/today-p10.htm 瀏覽日期:31/10/13   4    .

(11)  . 承上述,本論文的社會學直觀主張「台灣之光」這個混雜、模糊的現 象恰恰正處在當前台灣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的交會點,同時也是個有待 理解的癥結點。因此,「台灣之光」作為有待解明的問題,也可能是解明 台灣自身現狀的依據。    . 第二節、「台灣之光」浮現之歷史背景與問題討論   2.1   台灣政治變革  . 立立.  . 政 治 大. •‧ 國. ㈻㊫學. 1987 年 7 月 15 日解嚴。恰恰就是在這個距今差不多二、三十年的期間(因. •‧. 為還可以往前追溯至 1979-­‐80 年間的美麗島事件起) ,那個關於學運、社運,源. 裡慢慢走進/近了一般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  . al. er. io. sit. y. Nat. 自於 1960-­‐70 年代的歐美社會的各種自由解放浪潮才漸漸從知識分子的小世界. n. v ni U 解嚴以前,運動的焦點多半集中在政治抗爭的劇碼,絕大部份是關於一個正 engchi Ch. 常國家的公民權利(時至今日,這樣的訴求其實也從未消失)。如果說早年的二 二八、雷震案在那時都還只是少數受害、受牽連者,或是「政治活躍份子」及知 識分子才比較能夠理解箇中的來龍去脈;相對於此,一般民眾多半接受的印象可 能只是停留在某個「叛亂份子」被逮捕,或是對於政治即應該保持沈默,如此云 云。   美麗島事件或許可以當成一個翻轉的起點。當中國時報以全版的篇幅將眾被 告的陳述與法庭攻防如實地轉述,進而將政治理念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在一般民 眾的眼前;當令人難以理解、接受的林家血案與審判同時發生,至今仍然沒有真 相可言;當一個個辯護律師與被告們的親屬代替「被告們」走上政治舞台,引發 了熱烈的迴響時,那是一個被積壓許久的政治能量就要迸發出來的時代。但解嚴 之後,言論的空間並未立刻得到大幅拓展。鄭南榕與詹益樺的自焚便是對此最沈 痛的控訴與抗議。他們以生命對抗暴政、以死亡拒絕妥協。而後續引發一連串針 對法律變革、政治改革的訴求也都在整體局勢機緣(conjuncture)的牽動中獲得 一定的進展,包括刑法一百條廢除、萬年國代改選、總統直選等。   5    .

(12)  . 後解嚴時期,政治抗爭不再只有單一的對象。環境、婦女、學生、勞工等各 式各樣的聲音在台灣的大街小巷裡流竄,街頭乍時風生水起,一時間,革新、進 步也許是唯一不變的訴求。在那個儘管身處不同戰線但都尋求統一作戰對象的年 代,希望的感受還不像現今如此薄弱。如果說起先統獨還沒有浮上檯面成為敏感 的核心政治議題,那也僅僅是不同立場的人都還能夠因著共同的敵人-國民黨而 暫時結盟。然而,當民進黨成立後,過去因著中國民族主義被長期打壓的台灣民 族主義便主要匯集至此,而持有不同理念的前政治盟友便另尋出路。統獨與族群 議題此時才逐漸激化、發酵,漸漸浮上政治表演的台前。畢竟,在此之先,這些 治. 政. 大. 立立 都還只是以「非法」 、 「黨外」的形式於特定的宣傳造勢場合鼓吹。然而,等到國. •‧ 國. ㈻㊫學. 民黨也在 1990 年代初內部出現主流/非主流的內部路線之爭,最終分裂出了新. •‧. 黨。1994 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可以說是台灣社會族群與統獨論爭的首次公開辯論. Nat. sit. al. er. io. 罵的形式上演。  . y. 與攻防。發展至此,這個議題已不再只是單方面的攻訐,而是以相互拒斥乃至謾. n. v ni U 如果說 1990 年代還是一個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大過於台灣的時期,那 engchi Ch. 麼 2000 年以後便可以說是逐步變化的開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與李登輝 的正式表態,再加上連戰與宋楚瑜的分裂等種種因素提供了 2000 年政黨輪替的 契機。一方面開啟了民進黨八年的執政機會,得以握有實質的政治權力來實現台 灣作為正常國家的想像;但在另一方面,卻也因著政治對立加深,2000 年選後 泛藍、泛綠勢力各自結盟而形成的二元對抗情勢,乃至後來 2004 總統選舉的種 種紛爭,以及在第二任期任內,陳水扁前總統因著貪瀆案的爭端轉而走向台獨基 本教義路線等等。晚近這些零零總總的事件致使民進黨遭遇建黨以來的最大困 境。然而,以台灣這塊島嶼作為根據或基礎來思考國家政治與經濟的發展、社會 與文化的培育已成為理所當然之事。因此,2008 年,當馬英九以絕對多數當選 中華民國新任總統後,中華民國在台灣,這樣的國家定位只有變得更加穩固,畢 竟,這是獲得統治正當性的唯一憑據。當我們與對岸交流越趨頻繁,也逐步走向 正當化、制度化以及網絡化的同時,中國逐漸成為他們的名字,中(華民)國則 成為我們正式但不普遍也不具備有效排他性的名字。  . 6    .

(13)  . 當統獨彷彿成為非此即彼而無可轉圜的僵局時,對於台灣的想像卻才正要邁 開步伐。而這可能正是來自現實情況或處境的反省與審視,或許也是共通的情感 的一種適切表露,甚或,那是對峙的雙方撇過頭後卻仍都願意承認的一致立場。 而以上種種之所以可能的關鍵條件便在於台灣逐步落實民主轉型的發展,使人民 的選擇成為政治的焦點,也使自由、多元漸漸能夠成為當前台灣社會的核心價 值。反過來,正因為失去絕對、單一的國家觀點,所謂自我和他者之間不再必然 有一個固著、至高的觀察點,因此我們得要透過跨政治(transpolitics)乃至非政 治的層面,才能更為有效地思考當前所謂的「想像的共同體」 。   治. 立立.  . •‧ 國. •‧ sit. y. Nat.  . 大. ㈻㊫學. 2.2   台灣經濟轉型  . 政. er. io. 假若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很大程度受限於國民黨長期的壓制與把持,相較之. n. a. v. l C 下,經濟自由化的發展則顯得更為追隨國際市場開放和適應。雖然在黨國不分的 ni hengchi U. 時期,國家經濟發展方針即是以國家統籌規劃的方式主導。無論是從進口替代到 出口擴張的經濟策略定調,以及相應而生的發展條例、關稅保護政策以及多處工 業區的設置,還是早在 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便著手規劃科學園區作為未 來的經濟發展核心等。台灣的「經濟奇蹟」可以說很大部分正是建立在這種以國 家導向所帶動的資本主義發展類型。   另一方面,基於台灣的中小企業同時也在台灣經濟發展的初期便以低廉的勞 動力作為堅實的基礎來開拓出各類型的高勞力低技術的產業市場,從而在世界市 場的生產鏈中佔據重要位置。準此,企業的經營模式和國家的經濟政策兩者相輔 相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黑手變頭家、客廳即工廠、一卡皮箱走天下等 說法都是這些中小企業發展歷程相當貼切的描繪。總的來說,台灣經濟成長的力 道在前述基礎之上直至 1990 年代末期才見衰退。屆時,台灣早已從資本主義的 基礎建設階段走向金融資訊資本主義的進階發展階段,乃至晚近,停滯、衰退的 陰影持續籠罩台灣經濟之上。不過,回顧過往,這五、六十年來的經濟發展確實 逐漸使得台灣的經濟生活更為趨近歐美社會的水平。而就產業經濟而言,台灣當 7    .

(14)  . 然早已與世界各地接軌,MIT 的標籤即便未必搏得好評,但早期代工生產的產品 如雨傘、球鞋、成衣等實際上也早已走遍世界。   然而,相較於產業發展,就全面自由貿易的消費市場而言,台灣逐步納入全 球市場體系則是較為晚近的趨勢。一方面,當先前透過封閉市場、關稅壁壘等政 策為台灣產業累積了可觀的經濟獲益後5,自然會使世界各國和跨國企業都汲汲 營營要打開台灣的市場。讓貿易的順逆差不再只是單獨偏向台灣,進而促使台灣 的市場能讓他們在此公平競爭。各類的經濟自由貿易協定或是以國家為單位的自 由貿易組織(如 WTO)的成立與加入,其一貫的目的都是在企圖降低資本流通 治. 政. 大. 立立 的阻礙降至最低甚至毫無阻礙。簡言之,假若以往台灣「經濟奇蹟」的發展是建. •‧ 國. ㈻㊫學. 立在資本流通的多進少出的話,那麼當前台灣經濟開放的局面便正在朝向資本流. •‧. 通的多出少進,故形成目前經濟成長趨緩、停滯的現象。  . Nat. io. sit. y. 當過去單純代工的經營策略逐漸失去競爭力,台灣產業也力圖創造新的利. al. er. 基。技術轉型提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生產、品牌經營管理於焉成為台灣產業近. n. v ni U 十來年的發展重心。但相較於先前政策方略引導下那種奇蹟般的成功,眼前的 engchi Ch. 路,競爭非常。不過,如果說市場開放帶來的是產業發展的困境與危機,那麼相 對於此,大眾消費文化蓬勃發展的契機也才要剛剛開始。陳光興(2001)即以 幾個現象特徵來勾勒出晚近台灣消費社會的形成:台灣 1980 年代末期至 90 年 代初期自小客車(以進口車為主)銷量與出國旅遊人數的快速成長;90 年代 KTV 文化(外來與在地的混合)的蓬勃發展;以誠品書店為代表的知識經濟和美學經 濟逐漸融入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以及政治(選票)民主化後,以演唱會形式(迎 合「消費者」的口味)動員的選舉造勢活動。另外,魏書娥、蔡春燕與李美玲(2011) 也指出,台灣社會與 1980 至 2000 年間的消費呈現為必需性消費下降、地位性 消費上升的變化趨勢,而到了 2000 年時,兩者之間已幾無分別。正是在這段期 間的發展當中,台灣民眾的認知與行動背後那個晚期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政治彼 此鑲嵌的結構背景慢慢地明朗而清晰了起來。在這樣的變遷路徑中,台灣社會鬆 動了傳統倫理道德加諸給個人的責任義務,而屬於現代國家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等                                                                                                                 GDP 於 1992 年突破一萬美元。一時之間,「台灣錢,淹腳目」成為那段時期朗朗上 口的擬諺語。   5台灣人均. 8    .

(15)  . 法理條件才漸漸茁壯和穩固;並且,成熟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消費者選擇式自由翩 然而至。相對於過去政治權利與自由的缺乏,以及經濟尚不富裕,生活多半勤儉, 如今所謂「晚期現代/後現代」6的各種徵兆和場景也彷彿流入(還是浮現?) 台灣社會的表象之上。   於是乎,當台灣的政治結構開始呈現多元差異立場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 它與全球資本體系與台灣社會越發地緊密結合。消費行為的可選擇性如今不僅是 一種自由,甚至近乎是應當的權利。據此回到「台灣之光」現象上來看,當媒體 不斷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具體對象證明這塊土地的人民在世界 、全球舞台上確實佔 治. 政. 大. 立立 有一席之地時,又當大眾為其瘋狂尖叫、吶喊鼓掌、贊許稱頌時,凡此種種並非. •‧ 國. ㈻㊫學. 單純是大眾集體情感的表達,也不只是片面媒體資訊的流通的影響,更還包括資. •‧. 本與名人之間的鑲嵌關係。透過品牌代言的行銷策劃與自我形象經營的打理,這. Nat. io. sit. y. 些個別的「台灣之光」成為在政治想像之外,也同時具備了可供計算的經濟價/. al. er. 產值。總體而言,當前狀況即是在多方交互作用後才使得商品經濟的理性邏輯與. n. v ni U 認同政治的情感邏輯揉合在一塊,進而走進了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 engchi Ch. 對大眾而言,身體力行的支持反而是一種「自由」的體現,並且在個人感受上彷 彿不同於商品邏輯的制約而自為地彰顯「主體性」。因此,我們必須要從跨經濟 (transeconomics)的觀點才能呈現現今自由化表象和主體性感覺之下的社會條 件和結構型態。    . 2.3   台灣文化迸生     當政治走過法統威權而到自由民主的年代;當經濟走過奇蹟(時機)而到危 機(轉機)的年代;台灣文化似乎始終都還是一個持續被探索、追尋、創造的缺 位存在。當然,因她的容貌和氣質尚未被確立,自然也就暫且沒有僵化的疑慮。 只是,如何以近乎從無到有(ab nihilo)的方式將(台灣)文化創作、打造出來7,                                                                                                                 6若與美國相比擬,這便是一種遲至。但另外一方面,後進社會在現象上也同時可能發生現代/. 晚期現代/後現代特徵的並置或錯置。   7   文化民族主義者通常都能將文化創作與其政治認同直接接合。但即便是未先懷抱民族文化動機 9    .

(16)  . 始終都是個弔詭的難題。然而,台灣文化也確實一直在斷裂與弔詭中持續開展, 或者說,這正是台灣文化迸生的獨特歷史條件的境遇。   片斷駁雜的過去自然潛藏著豐厚的可能質素;然而,眾聲喧嘩的歷史聲音卻 往往也使得濃縮、精鍊的工夫顯得格外艱難與關鍵。先不論文化主體要如何誕 生、延續又沈積,光是作為基本表達、理解彼此的語言便在近百餘年內經歷了兩 次的斷裂。當日治時期的台灣逐漸透過語言的同化政策使五十年的統治幾乎就要 完全實現其「內地延長政策」,而那些屬於各自地方8傳統的語言只能保留在家 庭、村里之間,結果是國語(日文)已然成為一般民眾彼此的共同語言。然而, 治. 政. 大. 立立 1945 年後,民眾彼此交流共通的「國語」立時改弦易幟。起先,台灣人一方面. •‧ 國. ㈻㊫學. 是歡天喜地,但另一方面又得勉強辛苦地才能從已經熟悉的日文再度轉向陌生的. •‧. 中文(北京話) 。而隨著二二八事件的餘波盪漾以及後續一連串的「噤聲政策」,. Nat. io. sit. y. 在壓抑中成長的語言經驗便成為這塊福爾摩沙之島反覆出現的歷史主題9。  . al. er. 遷臺後的前十餘年,小島在時刻籠罩的戰爭陰影與熱切高昂的反共(攻)意. n. v ni U 識下度過。隨著文化大革命相應而生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試圖延續並鞏固官方的 engchi Ch. 意識型態政策。此時文化想像的主體並非台灣,而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正統傳 承。若以文學作為觀察標的,此時的文學潮流便以政治正確的反共、流亡文學為 主。在風雨飄搖中,以國家(中國)民族(漢)為己任是不容質疑的宣稱。然而, 隨著台海局勢較為穩定後,在大學裡的知識分子嘗試透過西方的思潮來找尋可能 的思考空間。此時,存在主義、現代主義的語言和思想所剔透出的某種純文學姿 態便成為了這些人的心靈寄託,開啟了一個託意(allegory)的窗口。不過,台 灣的角色並未在此被凸顯,因為那種個人心底深處的諸般感受才是他們探尋、摸 索的主題。  .                                                                                                                                                                                                                                                                                                                             的創作者,就歷史回溯的角度來看,也同樣有機會構成民族文化的養分,特別是在徒有形式的想 像而尚未能有明確內容的自身文化塑造初期階段。有關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相關討論請參見蕭阿 勤(2010;2012)。   8   這裡之所以使用地方而非族群的用詞是因為當時並未有如同今日的四大族群這種觀念,因而試 圖以生活區域為概念意涵的地方來表示當時的語言歧異狀態(王甫昌,2003;2005)。   9   林莉菁的《我的青春,我的 FORMOSA  I   縫上新舌頭;II   惡夢醒來》提供國民政府遷臺之後 的語言政策身歷其境式的描繪與刻劃。   10    .

(17)  . 相對於此,潛伏的台灣本土意識直至 70 年代才因著一連串的外交挫敗才重 新又獲得伸展的舞台。其中,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便構成了文學界對於文 化想像主體的反思與重建之開端。尤其,鄉土文學所傾注的寫實主義(realism) 之傳統使得整個文化界、知識界彷彿可以重新學著感受腳下踩踏的土地。各領域 的創作者想要唱出屬於自己的歌,跳著屬於東方人身體律動的舞蹈,以及拍出契 合這塊島嶼氣息的電影。這些種種,或者並行、或者延續,但都是在嘗試以過往 未能或甚至無法如此之思考的方式來發現自身。   但是,解嚴之後蓬勃發展的社會所伴隨而來的是市場的開放、資訊的流通。 治. 政. 大. 立立 就文字出版的相關產業來看,當一般民眾有了更多其他替代、多元的選項時,消. •‧ 國. ㈻㊫學. 費者對於中文創作自然喪失絕對忠誠的理由。又當報紙面臨電視和網路等新興媒. •‧. 介的嚴峻挑戰時,副刊也不復擁有過去的關注程度。如果開放市場競爭勢在必. Nat. sit. al. er. io. 地也就同時減少。  . y. 行,那麼特定文化群體的市場利基便不復以往,而自然能夠模塑、培養作者的園. n. v ni U 從郝明義(2007)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經歷著作權法的落實之 engchi Ch. 後,台灣出版業的整體市場直到2000年為止其實是逐步穩定地成長擴大。光就 新書出版的數量來看,從1980年的四千多本到2005~2010年都保持在四萬本左 右10。但是,李根芳(2007,18)則分析金石堂暢銷排行榜指出,1988年到1996 年華文作品在榜上始終保有絕對優勢,年度百本暢銷書有八成都是華文作品,然 而從1997年到2006年翻譯書就已超過三成,並且自1996年起翻譯書持續囊括前 十名中的一半席次。追尋下一本暢銷書成為圖書市場逐步萎縮下編輯出版與行銷 通路最核心的目標,而在暢銷書中又逐漸變成是以翻譯書為多數。畢竟,對出版 社而言,只要給予外國出版社一定的預付版費就可能換來實質業績上的成長,那 何須浪費成本投資、培養本地作者。   這還只是單就文學/字市場而言,若我們再將眼光轉到電影市場將不難發現 到類似的現象和邏輯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好萊塢與台北的零時差造就為電影片                                                                                                                 10《我們的黑暗與光明-台灣出版產業未來十年的課題》http://www.rexhow.com/?p=359. 期:27/6/13。《行政院新聞局 99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http://www.moc.gov.tw/images/Yearbook/2010survey/catalog3-2.html 瀏覽日期:27/6/13     11    . 瀏覽日.

(18)  . 商造就出電影院的人潮與錢潮,台灣電影新浪潮後面對自由市場開放,十多年來 的發展迎來的是台灣電影產業的衰退光景,而非榮景。根據台灣電影網11與盧非 易兩份研究報告12的資料顯示,1996年以後,國片的映演量從36%驟降為5%左 右,而外片則由45%一路攀升至70%以上。雖然近五年國片重新攀升至10%,但 外片仍維持在80%左右。在這些例子中顯而易見的是,多元和失焦是同步發生的 現象,但是文化的培育最終仍舊迫切地需要聚焦。   如果文化的形塑如同地層一樣需要長時間的層層積累,而在不同的環境因素 之下,會造就不同的影響,而構成不同的形貌。可是,經濟自由與政治民主的多 治. 政. 大. 立立 元開放卻如同巨大的鑽探機將一切尚未凝聚的沈積物一一翻攪而出。於是,當整. •‧ 國. ㈻㊫學. 個台灣社會積極地面向並迎向世界的同時,屬於社會自身的部分一時之間也被徹. •‧. 底淘洗。這樣看來,「台灣之光」的浮現有可能正是在全球化浪潮下逐漸隱沒的. Nat. io. sit. y. 文化主體沈潛後的返轉嘗試,或也可以說其實只是重新回到大眾的意識視野之. al. er. 中。然而,反過來看,以紛雜、絮亂的樣貌湧現而出的「台灣之光」恰恰又可能. n. v ni U 正是反映出台灣文化主體的闕如,也就是呈現為跨美學(transaesthetics)的無窮 engchi Ch. 可能性。如此弔詭的主體性開展的過程也正是台灣文化在可見的未來必然要持續 面對的「困境」。    .                                                                                                                 11  .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132_265 瀏覽日期:14/6/13 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lwisdominfo.htm?MID=24; http://commdb.nccu.edu.tw/age/moviediscuss/file/40.pdf 瀏覽日期:14/6/13   12. 12    .

(19)  . 第三節、理論與脈絡   3.1   跨際(trans-) 13的呈現與思考     在前一節中針對台灣社會各次系統歷史背景的速寫意在凸顯「台灣之光」浮 現的整體社會脈絡,並嘗試把「台灣之光」定位為歷史變遷下的新興現象。不過 陳述歷史的用意不只是要強調此現象與各次系統之間的長期歷史演變,重點更意 在藉此烘托出「台灣之光」現象本身的多變樣貌,亦即現象的跨際呈現。   政 治. 大 立立 具體而言,本文把「台灣之光」現象視為問題化與自然化(或去問題化)相. •‧ 國. ㈻㊫學. 互且同步交織的發展。一方面,「台灣之光」使得一般大眾得以可能由日常生活. •‧. 的感知將中華民國當前國格(statehood)不明的政治現狀加以問題化。另一方面,. y. Nat. er. io. sit. 此現象也同樣使得台灣認同優先的自然化意圖伴隨而至。而在政治之外,此現象. n. 又意涵台灣經濟與全球資本主義的接合 ,以及全球化浪潮下本土文化的交匯反思 a v. i l C hengchi Un 也同時儼然分別逐步朝向自然化的方向發展。因為,消費「台灣之光」顯得如此. 理所當然,無論是以他們為榮並直接參與在「台灣之光」的光暈之中,或是以實 際行動支持購買各種由各個「台灣之光」代言的商品。而在「台灣之光」的追尋 或吹捧的過程中,也蘊含試圖創建或鞏固台灣文化的意圖。可是,同樣地,自然 化的發展也絕非全貌。「台灣之光」現象更是引發了諸多的反思批判-對全球資 本(帝國)主義霸權的再批判與再問題化,以及台灣文化主體性何在的再質疑。   但問題在於,這些時而多元並存、時而矛盾互斥的價值思辯是否就懸而未 定?還是,看似對立的論述卻可能迎向相同終局?這高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便凸顯 了「台灣之光」作為跨際現象的複雜特性。一來現象既是落於個別次系統之間也 是之外,二來交織不同價值的「台灣之光」現象並不僅僅意味價值的自然化與問 題化並行之可能,同時也意味價值整體碎裂、消逝在「台灣之光」現象之中成為                                                                                                                 13  . 本文將 trans-­‐此概念字首譯為「跨(際)」,當然一方面是要強調此一特性於當代社會中的普 遍可見性,以相似的形式同時運作在不同的次系統中(政治、經濟與美學),藉此整合成為一個 貌似單一的現象-「台灣之光」現象。但另一方面,此概念也同時意指有跨越、超越在現有尺度 之上,一種過度的迸發呈現,雖然本文後續的討論可能基於整體現象鋪陳而未能明確凸顯後者的 面向,但其中的內涵本文確實也已有所採納。   13    .

(20)  . 斷片。最奇異的是,既多元又矛盾的價值斷片卻又保有大致相同的方向前行-某 種圍繞於台灣的正面想像,並成為根本的號召動員力量。   故此,初步來看,「台灣之光」現象既混雜著民族主義的情感(但欠缺實質 動員解放的可能性),也牽連於資本對於情感認同的涵化(但同時彰顯消費自由 的能動性) ,此外,更是貌似得以充當匯聚多元文化(cultures)價值的想像載體 (理由卻是文化(Culture)始終缺席)。但是,回到表象的層次,一眼初初望上 去,人們往往看見的仍舊是泛泛的整體現象,甚至是個別「台灣之光」對象本身, 而無法正視現象。或者說,現象並未在此層次成為可被觀看的可見,反而是以過 治. 政. 大. 立立 度的可見(現象的氾濫與蓬發)與看似單純的繁雜(理所當然的現象存在)來遮. •‧ 國. ㈻㊫學. 掩其本身。於是,即便針對現象的批判從未停止,但也未能真正搖動現象對大眾. •‧. 而言的全然積極美好之感。  . Nat. io. sit. y. 因此,為了避免徒然落入見樹不見林的侷限,陷入個別對象殊異和鋪陳現象. al. er. 發展時序的純粹經驗探討,既未能有效針對「台灣之光」現象進行結構性和歷史. n. v ni U 性的考察,也無法確實地發出適切的理論性批判,以跨政治、跨經濟與跨美學的 engchi Ch. 跨際視野來分析「台灣之光」現象便顯得格外重要。正是循著現象跨際的特性, 我們進一步將此社會事實置於政治、經濟、文化等次系統的交會處,同時也可能 是空隙處,以此來迫使現象以其非常姿態示現自身。如同光線需要透過三稜鏡的 折射才能顯現出它其實是不同色彩的混合,「台灣之光」現象在本文後續的解析 中也將呈現為文化-政治、文化-經濟、文化-諸文化(Culture-cultures)的新 興跨際現象。也就是說,既關乎國族情感之想像投射,也牽涉資本主義的消費模 式與廣告環境;進而,文化這個意義隱晦的字眼更是貫穿現象的所有層面。所謂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文化歸文化等等的說詞都只是一廂情願的說法,或者 根本就是閃爍其詞的辭令。現今社會早已成為一個全然混雜而猥褻的存在,同時 以透明的形式致使所有事物邁向消失終結而去(Baudrillard,1988),那些屬於 過往傳統的觀點與事物都一一終結在來自正反兩面徹底的充盈完滿之中。   故而,跨際的意涵也不僅只是作為橋接起不同次系統之間的構連,更要進一 步強調的重點是現象本身早已越過了政治、經濟與文化個別次系統原先既有意涵 的邊界,成為了全新型態的展現。倘若仍舊囿於傳統的觀點、使用過去的語彙來 14    .

(21)  . 疏理「台灣之光」現象的演變,將難以真正反思現象本身。只有沿著現象的跨際 特性重新審視與此關連的台灣社會當前境況,才能觸及現象效應的全貌。   「台灣之光」現象的跨政治意涵並非如表面上看來如此直接地指向台灣的身 分認同問題與台灣民族主義想像,若是如此,將難以面對現象中正反重合的結構 特徵。相反地,首先是因著處在當前國際外交政治弱勢以及憲政傾頹的現實處境 下,致使台灣主權問題對於生活在這塊島嶼上的我們而言,只能持續懸置在期待 「維持現狀」的困境裡。進而「台灣之光」所蘊含的跨美學姿態才儼然成為了維 繫台灣主權想像的唯一選擇,同時轉而顯露為跨政治的體現。跨美學意指「藉由 治. 政. 大. 立立 形式、線條、色彩和美學概念的解放-就像混同所有的文化、風格-我們的社會. •‧ 國. ㈻㊫學. 已經引致普遍美學化…如今我們見證的是…以廣告、媒體或影像形成所有事物的. •‧. 符號製作(semio-urgy)」(Baudrillard,1993a,17)。「台灣之光」便體現為. Nat. io. sit. y. 一個遍滿媒體版面的符號,並以無數的類型可能川流在台灣社會四處。基於現實. al. er. 是我們無力從傳統政治發聲,無從置喙各國權力鬥爭舞台上的展演。身處在這無. n. v ni U 路可出的牆角邊下,才轉而無端湧出一股符號美學力量,試圖藉此宣告作為這塊 engchi Ch. 島嶼之上的人仍舊可以有所「驕傲」。這便成為了一種對於大眾而言似乎更為有 效的政治想像。然而,至此現象就已逐漸脫去傳統政治的意涵。一方面,此即一 種政治美學化的發展,但遠非法西斯美學的意涵;而在當前跨美學的境況下, Benjamin(2008,41)的美學政治化策略也顯為平庸。另一方面,現象則是藉 此姿態猥褻地逼近大眾,但又是顯為純潔透明的整全包圍覆蓋,成為了徹底充盈 而肥大的跨政治意涵(Baudrillard,2008b,45-­‐6) ,亦即現象全面含括當前所有 關於台灣想像的正面能量成為大眾共同的想像投射標的,並徹底消弭任何批判的 可能而成為現有政治之上的事實存在。與此同時,一種「從真實經濟解放而出的 虛擬經濟;以及接連於所有其他病毒模式的病毒經濟」 (Baudrillard,1993a,37) , 亦即跨經濟模式便從現象之內無限的市場價值想像逐漸浮現。我們將會看見,當 前現象的商機重點遠非具體產品本身,而是由符號鎖鏈所串接起的連鎖反應。於 是,跨政治、跨經濟與跨美學意涵的同步運轉意味著我們不能直接地以經驗歸納 上述「台灣之光」現象的個別體系。但是,也不能只是單純地超驗演繹跨際現象 之可能條件的總體符號體系。因為,正是此現象之顯露(表象)與消逝(袪表象) 15    .

(22)  .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的跨際特性才形塑了它的獨特之處。如同商品 交換價值的諸形式分析和商品拜物教批判在 Marx 的分析裡其實是同等重要的。   倘若我們因著現象混沌不明(或是理所當然)進而認為「台灣之光」只是一 種「正常」的意識型態名詞,或是「自然」的無厘頭流行語,那麼原因很可能是 這些習焉不察的部份正在構成我們生活的持續運作。相對於此,對此現象的觀察 者而言則不然,他們會娓娓道出背後潛藏著種種錯綜複雜的結構因素,及衍生的 社會徵候。為要探求進步與改變的可能,批判是他們的姿態,真理則是他們的倚 靠。於是,在這些人眼中,「台灣之光」可能是偏狹民族主義者的一種綺想,是 治. 政. 大. 立立 帝國殖民主義的殘餘。又或者, 「台灣之光」其實是全球資本主義的陰謀,殷切. •‧ 國. ㈻㊫學. 地剝削著任何增加收益的可能性。也可能,「台灣之光」只是自瀆式的發洩、文. •‧. 化的殘渣,讓記者與政客找到轉移焦點與「攀龍附鳳」的機會。由此可知,總是. Nat. io. sit. y. 這些負面否定性的說法才顯得出批判的力道與思考的高度。不過,比較貼近日常. al. er. 生活的集體意識,也特別容易出現在傳播媒體及大眾閒談當中的卻可能是正面積. n. v ni U 極的觀點。如是說,「台灣之光」成為我們大家的驕傲,是情感認同的憑藉,是 engchi Ch. 這個小國小民的最佳代言人(同時也成為特定品牌、商品的代言人)。甚至,各 個「台灣之光」還可能體現出台灣人民或是台灣文化的固有特質(無論那是什麼, 或者是否真的如此)。   兩造的說法當然有著極大的差距。但是,若能改以跨政治、跨經濟與跨美學 的跨際現象來切入「台灣之光」現象反倒可以吸納、涵攝看似對立的說法,因為 此即現象已然超越傳統領域意涵的明確展現,並進一步成為表象看似單純的複雜 跨際整體。具體觀之,在當前現象中,訴諸大眾(擁護者、消費者、鑑賞者)與 訴諸媒體(廣告文宣、產品行銷、資訊分享)已是被普遍接受的理路。藉由媒體 與大眾,「台灣之光」才可能橋接不同次系統成為一個整體的新興社會現象。於 是乎,媒體與大眾儼然作為此現象的核心展演所在。正因如此,我們自然傾向認 為若是缺少媒體, 「台灣之光」將無法展露它的光芒;而一旦失去了大眾, 「台灣 之光」也只是囈語般的存在。可是,到底是媒體形塑大眾,抑或是媒體迎合大眾 的問題卻似乎成了一樁羅生門,難有定論。因此本文嘗試由現象的跨際特性來揭 開論證,並主張在「台灣之光」的照耀下,大眾主體斷裂在不同的次系統之間被 16    .

(23)  . 以不同的型態召喚,此即跨政治意涵的人民與選民,跨經濟意涵的消費者與行動 者,跨美學意涵的文化承載者與鑑賞者。進而,大眾的環境,亦即媒體則時而被 當成「台灣之光」的傳遞媒介(傳導體),又時而被認作是「台灣之光」的訊息 來源(製造者)。最後,介於大眾和媒體中間的個別「台灣之光」們,則既作為 實際被崇拜的名人,但也作為可動員情感潛力的符號物(sign object) 。總言之, 「台灣之光」無論是在個人、物體或是整體現象等層次上都與媒體和大眾有著密 不可分的關係。若要嘗試解釋「台灣之光」現象究竟為何,那就必須將此三者視 為分析的基本概念,進而確立它們之間的關係。   治. 立立. 大. 3.2   媒體/名人/大眾-「台灣之光」  . •‧ y sit al. er. io. v ni U 基於先前的討論,我們可以試著拆解媒體(Media) 、大眾(Mass)與整體 engchi. n.  . Nat. 3.2.1   三種假設  . ㈻㊫學. •‧ 國.  . 政. Ch. 「台灣之光」的關係,而其中個別的「台灣之光」則可以被看作是名人(Celebrity) 14。因此,我們便得到分析整體「台灣之光」現象的三個基本元素:媒體、大眾、. 名人。若單就這三個元素而言,首先,一個基本的運作機制可能是:媒體→名人 →大眾。這是說,媒體是主體、結構,設計出一個個「台灣之光」,而大眾作為 全然的受眾,迎合媒體的製造,跟隨名人的成就。其次,媒體也許只是一個中介、 工具;機制也可能是:名人→媒體→大眾。這意味,名人藉由媒體來(自我)設 計、包裝或者揭露自身,進而將形象傳遞給大眾。綜合以上兩條公式便會成為: 媒體←→名人=〉大眾。在這綜合機制下,無論名人與媒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大眾全然成為被動的客體、對象(object) 。但是,我們還可能提出第三種機制假                                                                                                                 14  . Rojek(2001,17-­‐29)將名人分成先天使然(ascribed) 、成就取向(achieved)以及歸因取向 (attributed)(特定時間內媒體集中報導、吹捧的結果,或者說是當紅炸子雞(celetoid))。當前 的「台灣之光」們當然與一般名人研究中所謂的明星藝人有所不同,不過,就此分類來看,後兩 者(甚至特別是最後一個)其實與所謂的「台灣之光」高度關連。此外,若就 Turner(2004, 9)的定義來看,「名人…是一種商品,交易於製造這些再現及其效果的行銷、公關和媒體產業 之間;並且,它是一種具有社會功能的文化構成」。這也多少部分吻合了當前的「台灣之光」們 與市場經濟和情感想像之間的高度重合。   17    .

(24)  . 設:媒體←→名人=〉〈~大眾。這意指,在媒體與名人企圖給予大眾什麼的同 時,大眾並非只是被操弄,還可能嬉戲、玩耍於不同的名人形象與媒體報導之中。 或者,當媒體試圖捕捉大眾的身影時,它們又早已藉由民意調查、街頭訪問、網 路意見隱匿消失於反饋的表徵中。又或者,當媒體(甚至國家)企圖動員大眾時, 大眾在順應的同時,也持續地逃逸於「在上位者」所能掌握的範圍之外15。   綜合來說,第一種「台灣之光」現象運作的機制假設只是基於簡單的單向思 考,試圖指明現象的根本原因-媒體。相較於前者,第二種假設則是一個稍加複 雜化的模型,為現象內部運作添入更為細緻的變化,強調名人的能動性與媒體的 治. 政. 大. 立立 工具性。無論批判與否,基於前兩種假設的研究者都試圖挖掘「台灣之光」表象. •‧ 國. ㈻㊫學. 下的各種「真正、確切的現實因素」。批判研究者只是在辨別、指認出前兩種假. •‧. 設機制運作的結構性邏輯之後,進一步針對流通在媒體中的各種訊息內容以及由. Nat. io. sit. y. 名人展現出來的意識型態作出價值批判論斷。但若就現象的跨際特性所蘊含的模. al. er. 稜兩可性(ambivalence)來看,現象在形式上就已含括前兩者。因此,只有透過. n. v ni U 跨際觀點的介入,我們才能理解「台灣之光」現象本身其實從未受到質疑,甚至 engchi Ch. 可以說是從未被理解。因為,即便是基於批判,都還是後於指認,並且在批判的 論述和態度中,完全了現象本身。畢竟在今日,任何對反(Anti-)都具有成為 商品的潛力。再也沒有什麼物質或象徵領域是不可消費的質料,這才致使符號形 式的再生產成為系統賴以為繼的動力。   因此,本論文將試圖指出,反而是在第三種機制假設中,經由一種反直覺的 大眾消逝與隱沒,我們才有可能接近「台灣之光」現象的表象本身。因為正是表 象及其消逝才構成此現象的獨特性,而也只有迂迴至此才可能辨別出「台灣之光」 現象可能解明的依據。論述至此,問題已經牽涉到在理論層次上,本論文企圖疏                                                                                                                 15  . 當然,就媒體而言,他們最常使用的說法其實是:因為讀者觀眾想看,所以我們才報。故此, 上述三種假設就缺少了以此種觀點出發的「第四種」:大眾→媒體←→名人。在這樣的假設下, 一切的始作俑者變成了是大眾自身。可是,大眾其實始終是沉默的,「因為讀者觀眾想看」此說 法的來源其實還是媒體自己,或者說,這是一種客觀調查的結果-收視率。但是,即便媒體總是 會以收視率的具體事實與電視頻道的廣告市場機制來為其佐證(林照真,2011) 。但或許這更為 接近 Bourdieu 認為在每種場域中都可能出現的 illusio(幻象、籌碼) ,即便已然成為客觀化的結 構,但就只是場域維繫自我持存的手段(賴曉黎,2013) 。所以,這仍然是媒體試圖要為大眾代 言的一種方式,只是它可能會以大眾(收視率)來遮掩自己主導的事實。於是,所謂的「第四種」 其實仍然是第一種,或者至少是前兩種。   18    .

(25)  . 理和反映的是 Baudrillard 思想的發展過程,意即 Baudrillard 同時繼受與批判廣 義而言的馬克思主義傳統,並挪用又對抗符號學(Saussure、Barthes)與精神分 析(Freud、Lacan)的語言,再引進和整合激進的象徵人類學傳統(Mauss、Bataille、 Clastres、Donzelot),據此才可能前瞻地正視、重估當代社會中極端現象的跨際 蔓生。     3.2.2   假設的理據與概念的迴盪    . 立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就第一種假設而言,媒體全然掌控了大眾的想法,彷彿大眾是由媒體日以繼. •‧. 夜製造出來的標準產品。在這裡媒體如同是生產特定文化形式的工廠,意即所謂. sit. y. Nat. 文化工業。Adorno(1997,319)認為,「文化工業濫用關懷群眾之名,為的是. er. io. 行複製、統制、僵化群眾心態之實,視群眾心態為一成不變,全然不考慮它如何. n. a. v. l C 可以被改變」。這是自從 Adorno 和 Horkheimer 合作以來一貫的立場。他們 ni hengchi U. (2008,168)指出,「偉大的藝術作品的風格總是否定自己,而劣等的作品不 想遭受挫折,因此總是依賴於和其他作品的類似性,也就是同一性的代替品。文 化工業終於把模仿視為絕對的東西」。據此現狀,文化工業中所謂的「文化」其 實並不是文化。而是「包含了編列、範疇化和分類,藉此把文化引進管理的領域」 (Adorno & Horkheimer,2008,168)。故此,「該全體性(按:文化工業的全 體性)在於不斷的重複。它所特有的創新充其量只是大眾產品的改善…文化工業 終究是娛樂事業」(Adorno & Horkheimer,2008,174)。因為「文化工業的產 品正是在人們心不在焉的時候照樣可以專心消費的東西」(Adorno & Horkheimer,2008,163)。   於是,對 Adorno(1997,319)而言,「『大眾傳播』(mass media)這個 專為文化工業創設的詞語早已將重點轉移至與利害無涉的層面上。其重點既非關 懷大眾亦非發展傳播技術,而是充斥在文化工業中的基本精神-在上者的旨意… 儘管文化工業若不適應群眾,便幾乎不可能存在,但大眾並非它的準據,而是只 是它所塑造的意識型態神話(ideology)」。據此,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應驗了 19    .

(26)  . 因著 Parsons 的譯詞選擇而被強化的 Weber 式悲觀預言:鋼鐵牢籠不僅是籠罩在 大眾四周,還深入其內心之中。Adorno(1997,324)毫無保留地指控,「假如 文化工業只給予瞬間即逝的感官享受,消費大眾甚至明知其虛假仍希望上當。即 使明白文化工業產品製造的動機,消費大眾在面對施加於他們的種種時,仍是矇 眼自欺,同聲附和。他們雖然表面上不承認,卻意會到只要無法沈溺於空無的官 能滿足當中,生活便會變得全然難以忍受」。故此,Adorno 其實已經觸碰到 Žižek (1989,28-­‐30)後來討論的犬儒心態,只是他帶著全然負面不滿的態度批判著 文化工業的大眾欺瞞與大眾自欺,堅持啟蒙主體的理性。因為對他來說:「獨立 治. 政. 大. 立立 理智的個體才是市民社會的先決條件」(Adorno,1997,327)。Adorno 訴諸. •‧ 國. ㈻㊫學. 的仍是自由理性、覺醒自主的個人,而無法直接面對消費大眾的犬儒,即使看見,. •‧. 也只是以文化工業為箭靶,把一切的過錯都歸咎於它。. Nat. io. sit. y. Adorno 嘗試以啟蒙之光揭露被文化工業理性隱蔽的真相,後來還寄望於藝. al. er. 術作品的思考(thought),而 Debord(1994)則進一步直接地把視覺影像引進. n. v ni U 現代社會的構成當中,並認為「過去曾經活生生的如今都成為表徵」(1994,§ engchi Ch. 1)。Debord 所謂的奇觀「即是人與人之間藉由影像媒介的社會關係」(1994, §3),使得「當前成了表象(appearance)的時代,而在其中任何現身(appear) 的都是好的,而好的就會現身(appear)」(1994,§12)。對 Debord 來說,正 是這「美好」假象遮蔽了現實苦難。不過,他們對於現代社會溝通境況的見解並 無二致。Adorno 和 Horkheimer(2008:279)於片簡中已然指出:「溝通媒體 造成隔離…溝通隔絕人們,藉此讓他們彼此相仿」。Debord 後來則同樣認為「隔 離(separation)作為奇觀的起始與末尾」(1994,§25);易言之,「奇觀聯合 隔離,但它只有在隔離中才如此」(1994,§29)。並且,「奇觀並不是科技發 展的自然結果…如果奇觀有時僅僅以機械(apparatus)的形狀入侵社會,需要牢 記的是這並未有任何中性意涵,它恰恰是在回應奇觀的內在動力…這樣的『溝通』 正是單向的」 (Debord,1994,§24)。因此,兩方併觀來看,Adorno 與 Horkheimer 以及 Debord 都旨在揭示潛藏在資本主義自由下的意識型態控制。   可想而知,名人對他們而言也只是治理大眾的方式之一,使大眾有所依循的 同時又削弱其抵抗的可能性。「名人的社會機制是對於明星文化的補充,它把一 20    .

(27)  . 切突出的東西都齊一化」 (Adorno & Horkheimer,2008,298) 。又「作為表面生 活的專家,明星(Stars)身為一個民眾可以認同的膚淺對象,為的是要補償他們 實際生活的片斷生產專業化」 (Debord,1994,§60) 。綜言之,從文化工業到奇 觀社會,設計是完全的、統制是徹底的,反覆證成第一種假設中大眾動彈不得的 困境。這些批判的動力來自揭露的信念,並得堅信存在有持續啟蒙、不斷辯證的 前進方向,或者是除蔽奇觀、返回本真的自然狀態。   繼承批判傳統,早期的 Baudrillard 也分享了相同的立場與看法。他認為: 「大 眾傳媒(mass  media)是反媒介與不可傳遞的(anti-mediatory and intransitive), 治. 政. 大. 立立 他們捏造出了非溝通(non-communication) -這是他們的特性…這即為真正的媒. •‧ 國. ㈻㊫學. 介抽象化,並且社會掌控與權力的系統被深植於此」(Baudrillard,1981,. •‧. 169-­‐70)。據此,「我們進入了一個全然抽象溝通與內在性操弄而不再有外於系. Nat. io. sit. y. 統的綜合社會環境之中」 (Baudrillard,1981,202) 。所以,對 Baudrillard(1998,. al. er. 123)來說: 「大眾傳媒的真相是:他們的功能是要中和掉世界活生生(living)、. n. v ni U 獨特與事件的特性,並替代以彼此相同的多重媒介宇宙   …在最極端的情境中, engchi Ch. 它們成為彼此的內容-此即消費社會的極權訊息」。雖然 Baudrillard 沒有討論到 名人16,但從其思想不難推知,名人也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符號物(sign-object) , 並依此連結到廣告、宣傳與商品。正是當一切都已進入符號體系時,Baudrillard (1981,163)才提出象徵交換的革命以終結符號價值的抽象宰制。如果說啟蒙 理性與本真自然是 Adorno 與 Debord 等人的反抗支點,那麼 Baudrillard 則替代 以象徵交換作為對抗基礎。然而差別在於,Baudrillard 的初階觀察就已經超越真 假、對錯、 「現實」認識。 「真相是廣告(以及其他大眾傳媒)並未欺騙我們:它 超越真假,就像時尚超越美醜以及現代物件就其符號功能而言超越有用與無用」 (Baudrillard,1998,127)。「廣告使物品成為虛偽事件,藉由消費者簽署同意 其論述後,便會使其成為日常生活的真實事件」(Baudrillard,1998,127)。如 果大眾傳媒已有能力超越真假,那麼單單揭露虛假便不足以對抗、削弱它,反而 只會補足、完全它。值此弔詭的認識,Baudrillard 便開始理論的螺旋倒轉,意即                                                                                                                 16  . Baudrillard 討論物遠多於人,但這並不能代表他不關心人的命運,因為實情很可能恰恰相反。 也許,他反倒是在挑釁人們質問自身:在這個充滿物品與符號的世界裡,做人還有什麼意思?   2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1.三分之一的學生放得開,且能 即興動作表演,但也有四分之一 的學生不好意思做動作,需要再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黑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 是台灣普遍的食用 菌之一,為一種低熱量的食品,亦是一種富含食用纖維及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When Wasan mathematicians propose mathematics problems, two aspects of knowledge activities related to mathematics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considered: They construct Jutsu using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眼識生起」的場合,不能有對論者所說的「緣起」意義(亦即將“prati”解 釋作「種種」) 20 ,但是月稱一方面為佛護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