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展望

 

本研究在資料上受限於研究者有限的心力與時間,未能以更加整全的資料呈 現現象,故最終只以兩家報社為代表。此外,本文也未能系統性整理所有相關雜 誌的報導與評論。這些都是本文明確的遺漏之處,但也只能留待以後。而在替代 策略的想像與思考中,也因著研究者的略顯偏頗的視角,將討論鎖定在藝術空間 內的作品,並且又只討論了兩件作品。這一方面是受限於研究者對台灣當代藝術 知識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並未能更踏實地針對「台灣之光」現象進行地毯式搜 尋,將每個可能相關的既有作品都一一蒐羅入列。不過,這箇中原因大抵是因為 本文始終念茲在茲的就是現象本身,於是在思考如何示現現象的完全化邏輯之餘,

反倒忽略了要在策略想像上多下點工夫,多去找尋不同的可能。這自是孰為可惜 之處。此外,因著本文嘗試以更為貼近現象的寫作方式,使得概念之間串連的清 晰程度或許有時顯得不夠明白簡單,而是以現象具體的描繪與刻劃為主,並以理 論抽象的闡釋與演繹居次。這一方面可歸咎於論證形式上的限制,但也可能是一 種本於現象的書寫使然。

不過,「台灣之光」現象根本上來說就並非只體現為文字或論述,而可能更 接近於一組畫面、影像。一提到此現象,無論是以照片或是影片的形式,人們往 往很自然地會憶起諸「台灣之光」們某個意氣風發的時刻,或者說,現象本身更 像是視覺化的產物,而遠非一組明確的論述概念叢集。此外,這也就是「台灣之 光」此一詞彙中的光之意涵的具體指涉,現象澤披全地,藉此呈現予世界看見。

質言之,現象邏輯的論述效果不只是顯諸文字,還同時被編碼在不同的影像、畫 面之中。雖然本研究已然注意到這點,但基於現象結構本身都還未曾被仔細探究,

因此本研究選擇先就現象結構本身立論,並以此反省可能的策略。故而也就未能 更深入地分析現象與影像之間的關係,亦即討論各種影像畫面(諸如與此現象可 能相關的廣告、新聞、電影等等)與現象邏輯之間的關連,乃至比較影像邏輯與 文字邏輯的可能差異。但是,這既是本研究目前的限制,也同時是本研究可能的 展望。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外,持續地觀察台灣社會的脈動與現象後續的變化,並進一步深入探索擴 張期之後的現象整體結構發展也是一個具體可行的延續方案。亦即持續地記錄現 象邁向消逝的歷程,並繼續關注現象效應的不同變形,同時,將影像邏輯與現象 結構之間的可能交織看做未來研究的重點。而另一個比較研究的方向則是朝著現 象出現以前的歷史,指向那些「台灣之光」現象之前的「中國(R.O.C)榮耀」。

也就是說,研究將來也可以去嘗試挖掘在中華民國的大中國意識下的視野,是否 與當前的現象邏輯有著相同的運作模式,又或者確有不同。綜言之,透過更為長 時段的整合檢視,或許能夠重新反省當前視角的缺漏。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網路資料、電子媒體、報章雜誌:

Shoga(2012 年 11 月 20 日)。Google 例句:台灣總統是「bumbler」【線上論 壇】。取自http://b.bbi.com.tw/Gossiping/1GgnjZ6T.html

大砲隨筆(2008 年 6 月 21 日)。台灣之光~曾政承(電玩小子)世界電玩大賽 冠軍【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liontravel.com/QAAAAA/post/3104/9322

管仁健(2008 年 6 月 24 日)。台灣的超齡少棒與國族神話【部落格文字資料】。

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kuan0416/post/1308353954

郝明義(2007 年 9 月 21 日)。我們的黑暗與光明 台灣出版產業未來十年的課題

【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rexhow.com/wp-content/uploads/dark-light.htm

島嶼創意(2013 年 7 月 3 日)。台灣當代藝術家【台灣之光-梅丁衍個展】【影音 資料】。取自http://blog.weangels.tw/exhib/art/item/564-2013the-glisten-of-taiwan-dean-e-mei-solo-exhibition

藝術計畫(2013 年 6 月 22 日)。台灣之光:梅丁衍個展【影像資料】。取自

http://art-issue.com/taipei/gallery.php/exhibit/artwork/?lang=cn&type=past&id=71

中視新聞(2012 年 10 月 15 日)。曾政承WCG 奪冠後 月領 3 萬當搬運工【部 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7qbkYl1YI

民視新聞(2010 年 9 月 1 日)。吳敦義讚無薪假應得諾貝爾獎【部落格影音資料】。 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nHX1R4EhY&feature=youtu.be

科技中心(2012 年 10 月 16 日)。曾賣雞排現開貨車 屠韓先鋒曾政承:現在沒 法這樣。今日新聞Nownews。取自http://www.nownews.com/

李欣芳(2013 年 3 月 16 日)。提醒台灣人 司徒文:兩岸維持現狀是錯覺。自由 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邱燕玲(2013 年 12 月 19 日)。雷大雨小 清境危險民宿全免拆。自由時報。取 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陳慧萍(2013 年 10 月 31 日)。TVBS 民調 71%希望台灣獨立。自由時報。

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唐玉麟(2014 年 6 月 27 日)。日月光 k7 案可望 7 月復工環局近期決定。中國時 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

張小虹(2010 年 5 月 9 日)。小胖們的美國夢。聯合報,A4 版。

蔡和穎(2011 年 10 月 11 日)。台灣書院命名 吳揆:展現特色。中央社。

取自http://www.cna.com.tw/

•‧

299。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

詹偉雄(2011 年 12 月 21 日)。說說「光」。聯合報,民意論壇。

總統府新聞稿(2011 年 8 月 12 日)。總統接見「懷德居木工家具實驗學校」創 辦人林東陽、調酒大師蔡煜義及藏色天目碗達人「圓山窯」江有庭。

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

總統府新聞稿(2011 年 8 月 18 日)。總統接見「台灣之光系列人物」--童玩達人 張文雄師傅。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

台灣電影網(2013)國產影片、港陸影片既其他外片獲准演執照數歷史統計

(-2012)。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132_265

張崇仁(編)(2011)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99 年。台北市:新聞局 取自http://www.moc.gov.tw/images/Yearbook/2010survey/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3)。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布

(1992~2013.06)。

取自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aiwanChineseID.htm

盧非易(2007)台灣電影映演市場的結構分析。

取自http://commdb.nccu.edu.tw/age/moviediscuss/file/40.pdf

盧非易(2007)台灣電影觀眾觀影模式與電影映演市場研究:1980-1999。

取自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lwisdominfo.htm?MID=24

學位論文:

陳文祥(2010)。王建民的形象再現暨論述分析,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 2006-2007 年為例(碩士)。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台北縣。

陳博洲(2010)。亂中有序的一盤散沙:看球也玩球的台灣棒球民眾文化(碩士)。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新竹市。

楊道昀(2010)。菁英旅美,莫能禦也?台灣棒球菁英外流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 析(碩士)。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7/47

王聖閎(2007)。再論喃喃自語:關於「頓挫藝術」中的年輕世代詮釋問題。典 藏今藝術,178,149-52。取自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633/804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 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李根芳(2007)。翻譯類暢銷書在台灣的文化政治。載於《翻譯與跨文化交流:

林宏璋(2007)。導論:瞧!這個癥狀。典藏今藝術,174 期,125。

林照真(2011)。收視率的宰制:台灣媒體代理商與電視頻道業者權力競逐之研 究。新聞學研究,107,89-132。

徐文瑞(2007)。政治就在日常生活中:訪徐文瑞談「赤裸人」。典藏今藝術,173,

74-7。取自http://neogenova.blogspot.tw/2007/05/blog-post.html

陳子軒(2007)。國族(的)運動──棒球與台灣認同。文化研究月報,68。取 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68/journal_park681.htm

陳光興(2001)。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文化研究月報,2,三角公園。

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02/journal_park_6.htm

陳香君(2003)。梅丁衍訪談記。取自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36/101/23

陳寬育(2013)。將情感與政治意象重疊的紀念物。典藏今藝術,251,102-4。

取自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36/1676/23

陳泰松(2013)。國家遺跡的拾荒者 -關於梅丁衍的「台灣之光」。

取自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36/1638/23

梅丁衍(2014)。創作自述。尋梅啟事,第四版。

•‧

291-323。

張力可(2000)。全球化/在地化的辯證-九○年代台灣棒球場域的認同動態。

臺灣社會研究,38,245-286。

劉昌德(2008)。帝國搖旗,國族呐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運動國族論述之轉 變。臺灣社會研究,70,33-77。

賴曉黎(2013)。幻象與共謀:布赫迪厄論秩序的自我持存。台灣社會學,26,

林莉菁(2012)。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1、2合輯)。台北市:無限。

紀蔚然(2006)。語言觀:從寫實到荒謬。載於現代戲劇敘事觀:解構與建構 (93-125)。台北市,書林。

紀蔚然(2012)。瘋狂年代。載於拉提琴(177-285)。台北市:印刻。

廖新田(2010)。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 文化與社會(318-328)(Alexander, J. C. & Seidman S. Eds.)。台北市:立緒。  

Alexander, J. C. (2010). ‘The Celebrity-Icon’. Cultural Sociology, 4(3), 323-336.

doi:10.1177/174997551038031

Anderson, B. (2010)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吳叡人(譯)。

台北市:時報文化。

Baudrillard, J.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Telos Press.

Baudrillard, J. (1990). Se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Baudrillard, J. (1993a). The Transparency of Evil: Essays on Extreme Phenomena.

London; New York: Verso.

Baudrillard, J. (1993b).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 Thousand Oaks:

Sage.

Baudrillard, J. (1997) 物體系 林志明(譯)。台北市,時報。

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Sage.

Baudrillard, J. (2001[1971]). ‘Utopia the Smile of the Cheshire Cat’ In Genosko, G.

(Eds.) The Uncollected Baudrillard (p.59)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Baudrillard, J. (2007).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or the End of the Social.

Los Angeles, CA: Semiotext(e).

Baudrillard, J. (2008a). The Perfect Crime London; New York: Verso Books.

Baudrillard, J. (2008b). Fatal Strategies. Los Angeles, CA: Semiotext(e).

Baudrillard, J. & Lotringer, S.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Brooklyn, N.Y.: Semiotext(e).

Baudrillard, J. & Lotringer, S. (2005). The Conspiracy of Art. Los Angeles, CA:

Semiotext(e).

Bauman, Z. (1992) 自由 楚東平(譯)。台北市:桂冠。

Bauman, Z. (2000).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Benjamin, W. (2003). Understanding Brecht. Verso Books.

Benjamin, W. (200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Jennings, M. W., Doherty, B., Levin,

T. Y., & Jephcott, E. F. N. (Eds)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illig, M. (1995). Banal Nationalism. London: Sage.

Boorstin, D. J. (1971[1961].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New York: Atheneum.

Brook, P. (2008) 空的空間 耿一偉(譯)。台北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Bürger, P. (1998) 前衛藝術理論 蔡佩君(譯)。台北市,時報。

Bürger, P. (2010). ‘Avant-Garde and Neo-Avant-Garde: An Attempt to Answer Certain Critics of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New Literary History 41(4), 695-715 Calhoun, C. (1997). National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bord, G. (1994).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New York: Zone Books.

Foucault, M. (1984). ‘Of Other Spaces, Heterotopias’. Architecture, Mouvement, Continuité, 5, 46-49. Retrieved from  

http://foucault.info/documents/heterotopia/foucault.heterotopia.en.html

•‧

Foucault, M. (2011) 生命政治的誕生: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8-1979)莫 偉民、趙偉(譯)。上海市:上海人民。

Esslin, M. (2004).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London: Random House.

Groys, B. (2010). Going public. Berlin; New York: Sternberg Press.

Groys, B. (2011). ‘Art and money’. E-flux Journal, 24 Retrieved from  

http://www.e-flux.com/journal/art-and-money-2/

Groys, B. (2012). Introduction to Antiphilosophy. London; New York: Verso Books.

Groys, B. (2013). Art Power. Cambridge, Mass.; London: MIT Press.

Hall, S. (2007[1973]). Encoding, Decoding. In During, S.(Eds)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pp. 477-87).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Hobsbawm E. (1997) 民族與民族主義 李金梅(譯)。台北市:麥田。

Horkheimer, M. & Adorno, T. W. (2008) 啟蒙的辯證 林宏濤(譯)。台北市:商 周。

Jameson, F. (1998).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The 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 1983-1998. (pp.1-21) London; New York:

Verso Books.

Jameson, F. (1999). Brecht and Method. London; New York: Verso Books.

Marshall, P. D. (1997). Celebrity and Power: Fam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uss, M. (1989) 禮物 汪珍宜、何翠萍(譯)。台北市,遠流。

Pietz, W. (1988). ‘The problem of the fetish, IIIa: Bosman’s Guinea and the enlightenment theory of fetishism’. Res 16, 105-123.

Pietz, W. (1988). ‘The problem of the fetish, IIIa: Bosman’s Guinea and the enlightenment theory of fetishism’. Res 16, 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