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定義

一、中國與中國大陸

中國為自古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國家,但是由於晚清末年 1840 年 鴉片戰爭起,經歷了一系列的動盪不安,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 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等戰爭,俄國沙皇對於中國東北以 及新疆的侵占,以及內部的回亂、年稔亂,以及太平天國事變(秦文 志 2006:1-2)。清廷為了保有統治權,一味的對國外列強示弱,割地 賠款多次,導致中國人民也憤怒了,有識之士奮起,想要為國家做點

15

事情。此一時期,國外的思潮以洪水般的姿態向中國內部輸入,每種 不同的思想都有其擁護者,其中國家內部分為幾派,有支持清廷的,

想要維持舊制度的;有支持創建共和國的;同時也有支持馬克思主義 的人。其中,文獻上常提及的革命黨人就是發起辛亥革命的國民黨人,

另外有一派人擁護的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這些人就是後來的共產黨人。

1917 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是一場由布爾什維克所領導的多階級 參與暴力革命,該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代表了工人、士兵、農民 等下層人民的意志(秦正為 2008:5-10)。十月革命的成功讓馬克思 主義者以及共產主義者認為其主張有實現的機會,1920 年開始,中 國境內馬克思主義者開始籌組中國共產黨,隔年,中國共產黨全國代 表大會於上海召開,會議中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秦文志 2006:13-30)。1937 年發生七七事變,亦稱為蘆溝橋事變,開啟了抗 日戰爭的序幕。中共在抗日期間悄悄的壯大,其發展原則也就是我們 常聽到的「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意思就是要用七成的 力量壯大共產黨,二分的力量應付國民黨,一分的力量抗日,在這樣 的原則之下,中國共產黨以鄉村為根據地,發展的十分迅速(胡繩 1991:292-359)。1945 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黨與共產黨開始進 行對抗,1949 年國民黨眼見實力不敵共產黨,因此退到台灣地區來。

同年的 10 月 1 日,中共宣布建立政權,於是形成了目前的狀況,大

16

陸地區由中國共產黨所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統治,台灣地區由中 華民國所統治。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中華民國都稱自己為中國,甚至位於大 陸地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一個中國原則」(One China Policy)

(Chow, P. C. Y 2008:5-96),強調自己才是正統。為了避免使用「中 國」一詞造成誤會,筆者統一將 1949 年之前中國大陸地區及台灣地 區稱呼為「中國」。1949 年,國民政府迫遷來台以後的台灣地區稱為

「台灣」或「中華民國」;由於大陸地區為中國共產黨所統治,因此 筆者將中共統治之地區稱之為「中國大陸」。

二、泛凱末爾主義與泛突厥主義

泛突厥主義是一種主張將土耳其、俄羅斯、伊朗、阿富汗、中國 及中亞諸國等境內所有操突厥語的民族聯合為一體,建立「大突厥斯 坦」的跨國民族主義思潮和勢力。泛突厥主義思潮最早出現於匈牙利,

但真正作為一種政治運動則始於沙皇俄國統治下的韃靼人地區,其誕 生一方面受惠於近代西方突厥學實踐和西方民族國家、民族自決理論 以及泛思潮,另一方面也是民族壓迫和國際鬥爭的產物(張新平 2003:

3)。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末期流行所謂的泛突厥主義,土耳其民主共和 國建國以後,凱末爾提出與 1927 年發表談話,表示不支持所有突厥 民族國家成立共和國,這段談話後來被統整為所謂的「凱末爾主義」;

17

原本流行的泛突厥主義則在凱末爾的政策下得以保存(敏敬 2006:

11-18)。有些人認為新疆之所以想要從中國大陸獨立與泛突厥主義有 關係,因此大陸政府對於所謂的泛突厥主義特別敏感,擔心如果這種 思潮成為主流,會造成國內更大的動盪。

第五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中國大陸在 2001 年被美國高盛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高盛」)

首席經濟學家—吉姆‧歐尼爾(Jim O'Neill)歸類為金磚四國之一,

預估在未來的 50 年內中國大陸的經濟會有驚人的成長,甚至超過美 國。四年後,高盛又提出新鑽十一國,土耳其是其中的一員。由於金 磚四國,以及新鑽十一國中的韓國、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尼,已大到 無法被視為傳統新興市場,因此高盛又提出「高成長八國」(The Growth 8)(歐尼爾 2012:6-7)。早在中國大陸與土耳其被歸類為高 成長八國前,雙方就已經有過不少接觸。土耳其的前身是中國古代邊 疆民族—突厥,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向西方遷徙,最後形成現今的 土耳其共和國。

18

一、冷戰及後冷戰時期 中國大陸及土耳其間之關係

(一)冷戰時期

冷戰時期,中國大陸身處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土耳其屬於以 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陣營。中國大陸自 1949 年建政起,即採取向蘇 聯以及共產黨一面倒的政策(胡繩 1991:292-359);土耳其則是於 1952 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下簡稱北約)為抵抗共產主義的 民主國家打入了一劑強心針,因為土耳其是當時北約國家中,唯一與 蘇聯接壤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陸與土耳其間的互動並非十 分熱絡。中華民國於 1971 年退出聯合國後,許多邦交國紛紛與我國 斷交,轉而與中國大陸建交,土耳其是其中之一。土耳其與中國大陸 建交後,陸陸續續簽訂許多經濟合作協議,近年來簽訂許多戰略協 定。

(二)後冷戰時期及九一一反恐運動後

後冷戰時期,由於蘇聯的瓦解,中國以及土耳其已不再分屬不同 陣營,而是各自獨立國家。由於中國大陸內部有欲獨立之新疆少數民 族—維吾爾族,維族人民為了獨立採取許多激烈手段,因此中國大陸 趁機將疆獨活動分子列為恐怖分子。美國於九一一事件後,將打擊恐 怖分子列為主要的外交及內政方針,中國大陸除了趁機利用「上海合

19

作組織」,以反恐名義與中亞國家進行合作,同時也將疆獨人士列為 恐怖分子並以打擊恐怖分子的名義進行壓制。筆者認為,將疆獨人士 列為恐怖分子的舉動,並宣示要盡全力打擊恐怖分子,不僅是中國大 陸在處理國家內政上之手段,同時也是中國大陸對美國釋出友好之訊 息。

此外,中國大陸為了拉攏土耳其,也採取不少措施。除了與土耳 其官員進行互訪外,還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網站中的外交動態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大陸與土耳其互動的密切 程度有顯著提升。2001 年至 2012 年為止,雙方互訪的官員層級有提 高的趨勢,一開始為副部長級人員,而後提升至部長級人員互訪。2012 年 2 月,外界謠傳的下一屆中共領導人(當時習近平還未被選為中共 領導人),習近平曾到土耳其訪問會見土耳其總統與總理。同年 4 月,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王岐山、國家主席胡錦濤都與土耳其總理埃爾多 安見過面。目前還無法從雙方人員互訪的頻率看出互訪以形成制度化,

但是從雙方互訪人員層級的提高,可以看出兩國間關係的深化。

除了政治方面,中國大陸也利用經濟來拉近與土耳其間關係,除 了在新疆設立經濟特區吸引土耳其資金進入外;雙方簽訂「雙邊本幣 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 100 億元人民幣/30 億土耳其里拉,有效期 間為 3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2012)。中國大陸與土耳其簽

20

署這樣的本幣互換協議,有助於促進雙方貿易關係的深化。

二、兩國間的交往

(一)中國大陸之外交原則

中國大陸每一代領導的外交風格都不太相同,而「和諧世界觀」

可以說是最適合概括胡錦濤時期外交政策的幾個字。 關於「和諧世 界」理念的起源,筆者認為可以並非天外飛來一筆,而是可以溯及到 中國大陸的開國元老,1953 年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原則」,其內 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處」;1985 年,鄧小平提出「和平發展」之概念,他認 為當時世界所面臨最大的矛盾在於戰爭以及不發展,因此提出「和平 發展觀」(許志嘉、趙建民 2009:1-44)。2003 年,中共中央黨校校 長鄧必堅提出「和平崛起」。2005 年 4 月 22 日胡錦濤參加亞非高峰 會時表示,亞非國家應該「推動不同文明有好相處、平等對話、發展 繁榮,共同建構一個和諧世界」(許志嘉、趙建民 2009:1-44)。後 來胡錦濤又陸續於不同場合提出各國應該要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和諧 的世界,這些言論後來被統稱為「和諧世界觀」,即胡錦濤時期外交 政策之主軸。

21

(二)土耳其之外交政策

土耳其之外交政策總體來說,是符合土耳其國富凱末爾所說的,

"yurtta sulh, cihanda sulh",意即「對內安定,對外和平」,處理外交事 務前,必須要先安內才可以壤外。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土耳其也是以 鄰近原則優先,提出"Policy of Zero Problem with our Neighbors ",在 該原則中提出要與鄰近的 12 個國家改善關係。土耳其也在外交部網 站闡明土耳其的外交原則為,致力於促進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以及 文化和諧,並且促進與各國間的對話。同時,土耳其是 G20 成員,

並且是新興能源樞紐,土耳其將致力於能源安全的發展以及促進全球 治理的發展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Turkey,2012)。

(三)土耳其向中國大陸靠攏之原因

土耳其建國之初是採取西化的政策,學習西方字母、積極申請加 入歐洲聯盟,但是領土中只有 3%位於歐洲的土耳其總是被歐盟拒於 門外,其原因除了地理位置之因素外,還包含經濟發展差異過大,須 付出龐大代價、伊斯蘭教信仰及文化與歐洲國家不同,等(朱景鵬

土耳其建國之初是採取西化的政策,學習西方字母、積極申請加 入歐洲聯盟,但是領土中只有 3%位於歐洲的土耳其總是被歐盟拒於 門外,其原因除了地理位置之因素外,還包含經濟發展差異過大,須 付出龐大代價、伊斯蘭教信仰及文化與歐洲國家不同,等(朱景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