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土耳其只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同時努力申請加入歐盟,除此 之外還稱自己為俄羅斯的好鄰居(Davutoğlu A. 2008:77-96)。按照 此原則,我們在進行土耳其外交研究時常會使用土耳其究竟是「向西

(往歐美方向)或是向東(向中國靠攏)走?」這樣的字眼,在未來 已經不太適用了,因為土耳其決定不再著重於單一面向的外交,而是 有多重重心。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土耳其除了保留立國初期即實行的向 西發展,加入歐盟的政策外,由於執政黨為較為保守的正義與發展黨,

也將重心轉向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本文試圖透過了解胡錦濤時期,在胡錦濤以及 Ahmet Davutoğlu 的領 導下,

一、中、土兩國間政治互動情形是否有朝正面發展的趨勢。

二、兩國間的經貿以及其他領域關係之變化情形。

三、疆獨議題及能源議題兩國關係中的負面因素。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途徑

(一)研究途徑

8

本文以新自由主義為途徑,試圖分析兩國間的交流。新自由主義 裡面國家合作會帶來雙方的最佳利益,從而降低雙方間的衝突。新自 由主義後來又產生許多不同的分支,其中一個為商業自由主義。商業 自由主義主要的理論為認為國家間有商業上的交流可以拉進兩國間 的關係,同時隨著時間的進展,兩國間會產生所謂的「互賴」,同時 合作關係可能會從商業慢慢的「溢出」到其他層面。

新自由主義國家間合作可以創造最佳利益的概念以及其所衍生 出來的子理論,包含商業自由主義、互賴理論等,都可以解釋中國大 陸與土耳其間的互動關係。其中兩國間互賴所帶來的敏感性及脆弱性 很值得探討,當一個國家與相對大的國家進行貿易及經濟活動時,相 對弱勢的國家可能會比較依賴另一國,造成不對稱的依賴。雖然土耳 其與中國大陸都算是大國,但是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還是比土耳其大 上許多,是否會造成不對稱的依賴很值得探討。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個案研究為主,藉由探討胡錦濤時期,土耳其與中國大陸 間不同事件所引發的互動,透過事件發生的時間序列,研究中國大陸 與土耳其間政治經濟關係之變化。接著進一步分析當時中國大陸對土 耳其之觀感,以及土耳其對中國大陸之看法,以釐清兩國關係是否有

9

日趨熱絡的趨勢,藉此推測出兩國之間的互動是否制度化,以及未來 兩國關係發展之趨勢。最後,再藉由先前之分析及預測,為台灣如何 與土耳其改善關係提供建議。

本文以文獻分析法為輔,主要的文獻有中文文獻,主要的來源 有:

一、有關中國大陸及土耳其之書籍。筆者認為,研究中國大陸與土耳 其,應該要研讀由中國大陸或土耳其人士撰寫之文獻,因為該國的學 者所撰寫之文獻才能最忠實反映出該國的文化,以及政治動機。其他 國家對於中國大陸或土耳其的研究,或許可以反映出現象本身,但去 由於研究者本身文化或立場的不同,無法忠實的呈現事情的始末。

二、網路上之資訊,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土耳其外交部網站、國際知 名新聞網站或相關領域學者之發言。由於相關主題的文獻不多,因此 筆者從網路上找到相關的政府公告、媒體報導,來推論中國大陸以及 土耳其關係之變化。

三、英文及土耳其文文獻,主要來源為書籍及研究單位之出版品。由 於筆者不夠精通土耳其文,因此會以英文以及土耳其文兼有的文獻為 主,英文或是土耳其文的著作為輔,進行參考。

目前國內坊間出版的書籍中,與土耳其相關的書籍大多為旅遊書 籍。在學術研究方面,以商業類的數量佔大宗,多為貿易、投資評估

10

等;其次,則為土耳其與歐盟的相關研究。鑑於土耳其是中東國家中 較早民主化,因此有關土耳其在民主化方面以及政黨政治方面的研究 也不少,但是絕大多數為外文書籍。

二、研究架構

本文在背景介紹後,將採正反合的論述方式討論胡錦濤時期兩國 間之關係。首先探討雙方各方面的正面互動及有發展性的議題;接著 探討雙方關係中有負面影響的主題,最後再進行統整。希望藉此可以 探討出此一時期中共與土耳其政府間政治經濟關係之概況。以下將詳 述各部份之細節:

第一部分為胡錦濤上台前中土關係,首先介紹兩國間的歷史背景 及互動,土耳其的前身為中國邊疆少數民族,中國歷代均有不同邊疆 少數民族,各族均與漢人有不少互動,但是由於漢人文化較為強勢,

故大多數的少數民族在文化上逐漸被漢人同化。匈奴人向西遷徙途中 有些人選擇不再向前,直接在途中落地生根,這些在並未一路向西到 達土耳其的人有些被漢人同化,沒有被同化的則成為漢人統治下所謂 的少數民族。在近代方面,不能忽略的是冷戰時期中國大陸與土耳其 的互動,由於冷戰特殊的時空背景,各國都有一套特殊的外交戰略,

部份國家選擇倒向美國,部份國家被蘇聯所吸收,也有國家並未選邊 站。無論一國是否選邊站,各國都受到冷戰情勢的影響,在外交戰略

11

上有所調整。冷戰時期的土耳其選擇倒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陣營,中 國大陸則選擇倒向蘇聯陣營,兩國的關係隨著美蘇關係的波動有所改 變。冷戰結束後,由於蘇聯的垮台,美國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強權,

所有國家的政治外交情勢均受到美國影響,但大體上各國外交的主導 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冷戰結束後,土耳其不再只是將自己定位為 美國或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下的一顆棋子。當時的外交部長Halil Turgut Ö zal,將早已於1924年世俗化的土耳其,重新定位為伊斯蘭國 家。這樣的定位對於政教分離後的土耳其中可以說是非常大膽的,因 為自從土耳其展開世俗化開始,伊斯蘭國家的概念就一直處於被抑制 的狀態。1993年Ö zal過世直至2002年正義與發展黨上台前,土耳其一 直由聯合政府所統治,當時的軍人勢力遠較政府勢力更為強大。當時 的土耳其絕對不干涉週邊國家的衝突以及政治事務,與週邊國家的交 往僅限於經濟方面,在外交上遵守向西發展的原則。其原因在於建立 土耳其民主共和國的凱末爾在建國之初為了使新生的民主共和國擺 脫疲弱帝國的惡名力行現代化,於是有了所謂“ modernization through Westernization ”( Sümer F.2013:1-28),這樣的政策無形中讓土耳 其越來越向西方靠近。2002年執政黨更替後,土耳其除了越來越在乎 與週邊國家的關係外,在外交上也越來越自主。

第二部份為探討到中共與土耳其間的正面互動,其中又分為兩小

12

部分,政治戰略方面,以及經濟和其他議題方面。其中,值得注意的 是土耳其與中共的境內都有聯合國所確認為恐怖份子的團體,因此土 耳其與中共在反恐議題上是有共識的。關於反恐活動的興盛,最初可 以追溯至美國於 2001 年 9 月 11 日遭恐怖份子攻擊,除了實質傷害外,

更對民心造成嚴重衝擊。為穩定民心,美國開始提倡反恐怖主義,歐 巴馬政府甚至在該年 9 月 22 日主導成立 The Global Counterterrorism Forum ,簡稱 GCTF,參與國家有 29 國以及歐盟,土耳其與中國大 陸均為此非正式論壇的成員。筆者認為,中國大陸透過反恐怖主義為 契機,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拉近各國間關係。由於反恐怖主義在 911 事件後可以說普世價值,因此這樣的合作理由不會觸動其他國家 的敏感神經,其他國家也無法阻止中共以反恐怖主義為名,行合作或 拓展外交關係之實。土耳其境內有兩個團體被聯合國列為恐怖份子,

即革命人民解放黨陣線(DHKP/C)以及庫德工人黨(PKK)。中國大 陸境內的疆獨份子時常在大陸境內以自殺攻擊等方式引起騷動,希望 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向中共當局表達其獨立的想法,這樣的做法已經 引起民眾的恐懼,中共當局將數個以新疆獨立為訴求的團體列為恐怖 份子,但其中只有「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被聯合國列為恐怖份子。

本文試圖透過兩國反恐行動的探討,了解雙邊關係是否有因此改善。

第三部探討的是對兩國關係有負面影響的議題。這部分可以細分

13

為兩個子項,第一部份將著重於疆獨問題。2009 年七五事件後,中 共當局對與疆獨問題更加重視,若將疆獨份子當作恐怖份子進行打擊,

則兩國間必然可以繼續維持友好的關係。新疆在歷史上與土耳其有重 大的關係,在文化及語言上也有相當程度的相似性,這樣的淵源使得

「泛突厥主義」者希望土耳其可以支持新疆獨立。疆獨問題可說是雙 面刃,七五事件甫發生期間,中國大陸官方發表聲明,要求土耳其不 得支持疆獨份子,這件事情並未對兩國關係造成負面影響。2009 年 以後,中國大陸又陸續與土耳其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進行聯合軍事演 習、以及官員互訪的增加,雙方互動比以往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