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解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係以共被引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作為建構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之方 法,為使本研究論述上保持一致性,茲將相關名詞定義如下:

一、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

資訊社會的定義相當多元,Frank Webster 提出資訊社會五大面向的定義,包 括:科技的、經濟的、職業的、空間的、文化的。「科技的」面向定義科技創新 對社會帶來的衝擊形成資訊社會;「經濟的」評估資訊工業的規模與成長,以經 濟術語建立資訊社會的測量標準;「職業的」聚焦於資訊社會的職業變遷;「空間 的」強調資訊網路對於時間與空間的組織產生了劇烈的效應;「文化的」認為當 代文化明顯負載更多資訊。(註25)

二、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

知識地圖是應用數學、資訊科學和電腦科學等多學科內容而形成的研究方法,

知識地圖的建構是透過數據挖掘、資訊處理計量及圖形繪製等技術將複雜的學科 領域顯示出來,(註26)透過知識地圖的建置,可將學科中令人關注的研究前沿 領域或至高點以視覺化的圖像直觀的展現出來,以便挖掘、分析和顯示學科知識 內涵及關係。(註27)具體方法包括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共被引分析

(co-citation analysis)與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等。(註28)

三、共被引(co-citation)

共被引即兩篇文章 A 與 B 同時被一篇後來的文獻 C 所引用,則 A 與 B 之間 的關係稱為共被引。也就是說共被引的發生在於一位作者在他的文章裡同時引用 了兩篇早期的文章,而建立了這兩篇文章間的一種可計量的連結。(註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四、引用文獻(citation)

引用文獻是指在文章的最後部分或散布於文章每頁下端的參考書目資料。一 般而言,引用文獻意喻被引用文獻之全部或部分與引用文獻之全部或部分存在著 某種關係。(註30)

五、引用文獻分析(citation analysis)

引用文獻分析主要是以文獻之書目單元為計量單位,無論是對書目單元中的 何種著錄要項進行分析,只要存在一種引用關係,就可計量為一,然後再進行分 析研究。(註31)

六、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

共被引分析就是以具更一定學科代表性的一組文獻為分析物件,利用叢集分 析、多維尺度分析等多元統計分析方法,透過電腦,把眾多的分析物件之間錯綜 複雜的共被引網狀關係簡化為數目相對較少的若干叢集之間的關係,並計算出叢 集之間的連結數值,形成一種間接的指數,並進一步可以呈現科學專業的誕生、

成長、死亡,以及它們的社會與認知結構。叢集可以代表主題領域、基本概念或 理論。(註32)

七、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社會網絡分析是作為一系列分析社會結構的一種方法。其可對社會結構的關 係進行考察。社會網絡分析藉由圖論與社會計量學來測量社會組成分子間的關係。

(註33)

Sta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註2 F. Webster 著;馮建三譯,資訊社會理論(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臺北市:遠流,1999),頁 19。

註3 P. Druker,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London: Heinemann, 1969).

註4 同註 2,頁 20。

註5 同註 2,頁 20。

註6 D. Bel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註7 汪琪,尋找資訊社會(臺北市:三民,民 84 年),頁 9。

註8 陳雅萍,「解讀報紙建構的資訊社會圖像」(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 88 年),頁 9-10。

註9 Y. Masuda,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Past Industrial Society (Washington, D.

C.: World Future Society, 1980).

註10 同註 7,頁 7。

註11 編輯部,「Rob Kling 紀念專輯」,資訊社會研究 5 期(2003 年 7 月):頁 32-33。

註12 A. Giddens,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註13 張維安,網路與社會。(新竹市:清華大學,2004 年),頁 13。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臺北市:亞太,1996), 頁 91。

註19 F. Webster,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New York: Routledge, 1995).

註20 同註 2,頁 3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註21 趙玉鵬等,「基於知識圖譜的美國科學哲學研究前沿和熱點探討」,科學學

研究 2008: 6(2008 年):頁 168。

註22 蔡明月,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臺北市:華泰,民 92 年),頁 290、328。

註23 同註 22,頁 332-333、336。

註24 廖俊偉,「利用引文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探討口碑研究的貢獻及知識 擴散」(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 97 年),頁 20。

註25 同註 2,頁 12-42。

註26 張婷等,「當代科學傳播研究的知識結構和相關知識領域」,科普研究 3 期(2008 年 4 月):頁 12。

註27 同註 21,頁 1168。

註28 同註 26,頁 12。

註29 同註 22,頁 332。

註30 L. Smith, “Citation Analysis,” Library Trends 30:1 (1981): 83.

註31 同註 22,頁 328。

註32 耿海英、肖以桃,「國外共引分析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情報雜誌 12 期

(2006 年):頁 68-72。

註33 林聚任,社會網絡分析:理論、方法與應用(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2009 年),頁 4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