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建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建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Master’s Thesi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建構. ‧. Building a Knowledge Map on the Subjec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蔡明月 博士 研究生:沈東玫 撰 Advisor: Dr. Tsay, Ming-Yueh Author: Shen, Tung-Mei.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 August, 2010.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致謝辭 從社會學進入圖書資訊學,可以交疊出什麼樣的研究地圖?重返校園後,我 時常思索著這個問題。某次準備課堂中「資訊社會」主題的報告,還在釐清 Webster 的五大面向說,無意間讀到馮建三老師在《資訊社會理論》一書的譯後記:「到 了 1990 中後期,資訊仍在, 『社會』則只能時隱時現…。」這一小段話引貣我的 好奇,基於圖書資訊學的研究關懷,想像著這一門面向多元的學術主題之下,學 術社群的樣態為何。寒假飛往韓國參訪的途中,與蔡明月老師聊了這個念頭,一 杯咖啡的時間,「資訊」、「社會」倏地架構貣我的研究主軸。 研究的發想也許總是充滿野心,卻宥於找不著施力點而顯得無所適從,指導 老師蔡明月教授,總是耐心的聽完我過於天真或是不夠嚴謹的構想,然後不急不 徐的指引我,慢慢建立貣研究的架構,蔡老師豐富的學養,也讓我在學習過程中, 如沐春風。口詴委員郭文般教授、馮建三教授與謝寶煖教授在口詴時分別給予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從理論、研究方法到寫作上精闢的建議;郭老師在大學時期啟蒙我對社會網絡分 析的興趣,在論文寫作時為我開啟了不同的思路;馮建三教授因事不克擔任論文 口詴委員,但在論文計畫口詴時的建議及老師的相關著作持續影響著我;謝老師 一針見血地指出研究的盲點,亦使我在統計方法能夠掌握得更精確。. n. al. er. io. sit. y. Nat. 碩一更幸擔任王梅玲教授的研究助理,並在王老師的鼓勵下成為班級幹部, 除了課堂上的指導外,更感謝王老師給我機會,學習如何進行質化研究與承辦所 上活動;楊美華教授豐富的閱歷使我對於圖書資訊學領域更更多的想像空間;薛 理桂教授的教學不僅讓我一窺檔案學的風貌,老師精心設計的作業也讓我藉由父 親的成長歷程,探索了臺灣從農業社會到資訊社會的變遷;陳志銘教授在統計課 的教學及課餘時間的指點迷津,對於我的研究更很深的助益;此外,傳萱助教在 關鍵時刻的細細叮嚀與協助,讓我陷於一片忙亂之際,仍能及時而順利地完成口 詴,心無罣礙。. Ch. engchi. i Un. v. 學習路上的前輩並不僅止於校園。感謝中研院歐美所圖書館吳慧中主任,給 予我不可多得的圖書館後端實習機會;館員珮涵、櫻文、淑娟、郎姊、陸大哥的 照顧,讓我很快的融入環境,加速學習的效率。而政大綜圖的工讀則是前端實務 的學習,感謝鍾漢清先生、曾姐、純惠、惠美、玫琪、聖傑在工讀期間的包容與 指導。在圖書館的學習不僅傳承了前輩經驗也賺取研究生活經費,工讀與論文寫 作的交互進行更促使我時常反思論文的價值。 除此之外,同儕在學習時的相濡以沫也是寫作的重要趨力。感謝直屬學姊如 玉對我照顧更加;青親學姊在百忙之中協助我的英文寫作;怡甄學姐真切的關懷 及孙凡學長熱情的分享見聞;碩一下所幸更文仁學長的陪伴,舒緩了研究室的焦 i.

(4) 慮氣氛,即使入伍後,仍不時捎來問候;同在軍營的大傳學長,幾乎每半個月就 督促我加緊腳步,是本論文名符其實的「催」生者;嘉晧學長在求學期間最貼近 我的生活,從入學一貣擔任研究助理開始,就結下難解之緣,對我的關懷與協助, 點滴心頭。 兩年來,琇婷與我共享生活上的大小事,我們朝夕相依,坦誠相對,她的沉 著與機智每每成為我突破重要關卡的奧援,還更與琇婷形影不離的承理及一拍即 合的雁農,與你們相處的日子讓我克服了許多的不可能。師承同門的玉紋是我學 習的榜樣,在處理論文資料及解釋研究結果時,總是互相討論與打氣;精明率直 的詒婷時常提供各種情報,調劑緊繃的身心;風趣幽默的旻邑為研究生活帶來許 多歡笑,也協助我在綜圖工讀期間能更快進入狀況;此外,鈺蕙、如瑩、浚維、 于嫙、憶珊、珮瑩與欣儀也和我在求學路上,攜手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並同赴 冰天雪地的韓國與春暖花開的小琉球旅行,在這兩年,更添溫暖回憶。. 政 治 大. 西諺云:「新朋友是銀,老朋友是金。」大學時期的學長與同學,在研究的. 立. ‧. ‧ 國. 學. 路上也給我許多幫助;因社會統計課程而結識的逸人學長,忙於博士論文之際仍 受到我經常性的叨擾,然而學長總是不厭其煩的為我解惑,傳授研究經驗;雅琳 與明宗同為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彼此扶持,思考層次上則相互交流;銘元一直 是學習路上的好夥伴,他在研究所就讀時的心得,不僅讓我萌生繼續求學的念頭, 也在研究所期間成為我砥礪自己積極向前的動力,而在論文的創始與修改階段, 更感謝他給我鞭辟入裡的建議。. sit. y. Nat. n. al. er. io. 毋庸置疑,家人對我的恩情最為重要,尤其深深感謝父母親,全力支持我的 決定,給我無微不至的呵護與疼愛,並且包容我因投入論文寫作而長期留宿學校; 姊姊、姊夫與弟弟,即使帄日並無太多聯繫,仍透過各種方式對我持續表示關懷 之意;此外,感謝二阿姨與洪叔叔如同家人般時常為我著想。. Ch. engchi. i Un. v. 關於我們所身處的所謂「資訊社會」,即使學界或者這個大環境都尚未對其 蓋棺論定。本論文詴圖以一種量化的方式去理解其五十年來的發展,這樣的研究 結果,在資訊計量學領域或只是一個小小詴驗,甚至因為個人的才疏學淺,而未 能說出一個動聽的故事,然而這一切,卻無疑是我在學習生涯中重要的成長。這 段緊湊而迷人的研究旅程中,協助我的人太多,無法一一具名感謝,但對於一路 上所更啟發我、指引我、鼓勵我與陪伴我的人,我的感激超乎筆墨可以表達。順 帶一提,我時常覺得能在不眠的夜裡精神奕奕的翻閱文獻、處理數據,正是因為 更 52 位理論大師給予我的醍醐灌頂。荏苒二年,政大與中研院清幽的學術環境, 創造出深刻的學習歷程與研究路上的吉光片羽,謹以此文表達我由衷的感謝。. 沈東玫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 ii.

(5) 摘要 本研究旨在應用共被引分析法與社會網絡分析法,以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為研 究對象,進行文獻間的主題相關性分析,希望透過對資訊社會代表文獻之共被引 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能瞭解資訊社會研究所涵蓋的學科領域、文獻之間的集群 性、及歷年研究趨勢。本研究以 1962 年至 2010 年的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為研究範 圍,研究資料取自 Webster 於 2006 年所撰寫的《Theor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與《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ader》二本著作,經整合後得出 89 篇代表文獻做 為本研究之研究樣本。其次,再以 WOS 資料庫對此 89 篇代表文獻進行共被引. 政 治 大. 次數檢索,製成共被引矩陣。除了瞭解代表文獻間的共被引強度外,並以 SPSS. 立. 軟體進行相關係數分析與集群分析,此外,利用 UCUNET 軟體計算出文獻中心. ‧ 國. 學. 性,及將文獻間的關係繪製成多元尺度圖與社會網絡圖,最後,透過研究年代的. ‧. 區隔,計算不同時段共被引情形的變化,以觀察資訊社會領域發展趨勢。. sit. y. Nat.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資訊社會代表文獻被引用次數概況: (1)整體而言,. io. er.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歷年被引用次數趨於穩定; (2)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受到社會學. al. iv n C h e n g c h i U(3)資訊社會領域可分為社 被引次數普遍偏低; (2)資訊社會領域之核心文獻; n. 與地理學領域高度引用。2.「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 (1)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共. 會學、地理學及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3.資訊社會之發展趨勢: (1)資訊社 會知識地圖演變;(2)資訊社會共被引次數衰退。 本研究結果可應用於館藏規劃與評估,界定重要的圖書文獻來源,更助於圖 書館或相關研究單位評估資訊社會相關館藏是否足以支援研究。同時可將研究之 分析應用於資訊社會學術研究,提供研究人員近年來資訊社會共被引學科之變化 及研究主題趨勢等相關資訊,作為資訊社會學者進行研究規劃之參考。. 關鍵字:資訊社會、知識地圖、共被引分析、社會網絡分析 iii.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7)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what disciplines Information Society covers. By Co-citation Analysis, this study highlighted the major discipline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field and identified the main literatur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his research takes representative Information Society literature from 1962 to 2010 as research scope. Firstly, by Bibliometrics, the total of 89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was extracted from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ader” and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written by Frank Webster in 2005 and 2006 respectively. Secondly, the co-citation times between 89 lit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Web of Science and thus a co-citation matrix was build to reveal the. 政 治 大 were also explored by SPSS softwar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uses UCUNET software 立 to analyze centrality and plot knowledge map on the subjec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co-citation strength of literature. Co-rela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between literature. ‧ 國. 學.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On the citation strength: (1) Cited times of. ‧. Information Society literature have been growing stable in recent years. (2) Information Society literature is highly cited by disciplines of Sociology and. y. Nat. sit. Geography. 2. Knowledge map of Information Society: (1)Co-citation frequencies of. al. er. io. Information Society literature are low;(2) The core literatur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n. field; (3)Sociology, Ge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main disciplines in. Ch. i Un. v. Information Society area. 3.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1) Development of. engchi. knowledge map of Information Society; (2) Co-citation frequenc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literature have been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collection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and identify the core journals and books. It assists libraries or information centers in evaluating the adequac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collections to support research. Meanwhile, it provides researchers with recent trend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research.. Keyword: Information society, Knowledge map, Co-citation analys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9) 目次 目次..............................................................VII 表目次............................................................IX 圖目次............................................................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6. 政 治 大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立.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7. ‧ 國. 學. 第一節 資訊社會 .............................................................................................................................. 11 第二節 知識地圖建構 ...................................................................................................................... 19. ‧. 第三節 知識地圖相關研究 ..............................................................................................................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35. y. Nat. io. sit.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5. n. al. er.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7. i Un. v.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9. Ch. engchi.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51 第一節 被引用情形 .......................................................................................................................... 51 第二節 資訊社會知識地圖建構 ...................................................................................................... 59 第三節 資訊社會知識地圖演變 ...................................................................................................... 83 第四節 綜合論述 ............................................................................................................................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7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建議 ................................................................................................................ 139. 參考文獻..........................................................141 vii.

(10) 附錄..............................................................145 附錄一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清單 .................................................................................................... 145 附錄二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共被引次數矩陣 ................................................................................ 155 附錄三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共被引相關係數矩陣 ........................................................................ 159 附錄四 代表文獻被引用次數 ........................................................................................................ 163 附錄五 代表文獻中心性 ................................................................................................................ 16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Un. v.

(11) 表目次 表 3-2-1 本研究選定之資訊社會理論家一覽表 ............................................................... 38 表 3-3-1《Theor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章節表 ......................................................... 41 表 3-3-2《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ader》文獻名單 ..................................................... 42 表 3-4-1 被引用次數前十名之代表文獻 ............................................................................ 46 表 3-4-2 高被引文獻之共被引矩陣 ..................................................................................... 49 表 4-1-1 被引用超過 500 次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54 表 4-1-2 高被引文獻被引用次數,1962-2010 年 ............................................................. 55 表 4-1-3 引用高被引文獻之學科領域分佈,1962-2010 年 ........................................... 57 表 4-2-1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共被引次數統計表 ............................................................... 59 表 4-2-2 共被引次數前 17 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62. 治 政 表 4-2-4 代表文獻之共被引學科領域,1962-2010 年 大.................................................... 69 立 表 4-2-5 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70 表 4-2-3 中心性前十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63. ‧ 國. 學. 表 4-2-6 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1962-2010 年 ............. 72 表 4-2-7 社會學子群-地理學、都市與環境研究小群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73 表 4-2-8 社會學子群-地理學、都市與環境研究小群之共被引次數,1962-2010 年 ........... 75. ‧. 表 4-2-9 社會學子群-地理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小群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75. y. Nat. 表 4-2-10 社會學子群-地理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小群之共被引次數,1962-2010 年 ... 76. sit. 表 4-2-11 地理學子群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77. er. io. 表 4-2-12 地理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1962-2010 年 ..................................... 78 表 4-2-13 未歸類子群之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79. n. al. Ch. i Un. v. 表 4-3-1 引用 Machlup 著作之學科領域 ............................................................................ 83. engchi. 表 4-3-2 引用 Drucker 著作之學科領域 ............................................................................. 84 表 4-3-3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共被引次數,1971-1980 年 ................................................ 85 表 4-3-4 中心性前十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71-1980 年 ....................................... 87 表 4-3-5 引用資訊社會代表文獻之學科領域,1971-1980 年 ....................................... 89 表 4-2-6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成長趨勢表,1971-1980 年 .............................. 92 表 4-3-7 共被引次數前十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81-1990 年 .............................. 93 表 4-3-8 中心性前十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81-1990 年 ....................................... 94 表 4-3-9 社會學子群代表文獻,1981-1990 年 ................................................................. 96 表 4-3-10 社會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1981-1990 年 ..................................... 97 表 4-3-11 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代表文獻,1981-1990 年 ..................................... 97 表 4-3-12 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1981-1990 年........... 98 表 4-3-13 地理學子群代表文獻,1981-1990 年 ............................................................... 99 表 4-3-14 地理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1981-1990 年 ..................................... 99 ix.

(12) 表 4-3-15 共被引次數前七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91-2000 年 .......................... 103 表 4-3-16 中心性前十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1991-2000 年 ................................... 104 表 4-3-17 傳播學子群代表文獻,1991-2000 年 ............................................................. 106 表 4-3-18 傳播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1991-2000 年 ................................... 107 表 4-3-19 社會學子群代表文獻,1991-2000 年 ............................................................. 107 表 4-3-20 社會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1991-2000 年 ................................... 108 表 4-3-21 地理學子群代表文獻,1991-2000 年 ............................................................. 108 表 4-3-22 地理學子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 1991-2000 年 ...................................... 109 表 4-3-23 共被引次數前五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 113 表 4-3-24 中心性前十名之資訊社會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 114 表 4-3-25 社會學子群-人文學小群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 116 表 4-3-26 社會學子群-人文學小群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次數,2001-2010 年......... 116 表 4-3-27 社會學子群-傳播學與資圖學小群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 117. 政 治 大 表 4-3-29 社會學子群-傳播學與地理學小群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 118 立 表 4-3-30 社會學子群-傳播學與地理學小群之共被引次數,2001-2010 年......... 118 表 4-3-28 社會學子群-傳播學與資圖學小群之共被引次數,2001-2010 年......... 117. ‧ 國. 學. 表 4-3-31 地理學子群-社會學小群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 119 表 4-3-32 地理學子群-社會學小群之共被引次數,2001-2010 年 .......................... 120. ‧. 表 4-3-33 地理學子群-經濟學小群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 120 表 4-3-34 地理學子群-經濟學小群之共被引次數,2001-2010 年 ........................... 120. y. Nat. 表 4-3-35 未分入子群之代表文獻,2001-2010 年......................................................... 121. sit. 表 5-1-1 高被引代表文獻,1962-2010 年 ........................................................................ 132. al. er. io. 表 5-1-2 引用高被引文獻之學科領域 ............................................................................... 133. v. n. 表 5-1-3 共被引次數組別 ..................................................................................................... 133. Ch. engchi. x. i Un.

(13) 圖目次 圖 2-3-1 1995-1996 年國際科學學知識地圖 ............................................................... 28 圖 2-3-2 台灣傳播相關研究文獻共被引圖 ................................................................. 30 圖 3-3-1 UCINET 6 介面 ......................................................................................................... 43 圖 3-4-1 研究流程圖 ................................................................................................................ 45 圖 3-4-2 透過 WOS 資料庫以 cited author 欄位檢索代表文獻的被引用次數 ......... 47 圖 3-4-3 選取代表文獻之被引用紀錄 ......................................................................... 47 圖 3-4-4 作者個別被引用的次數 ................................................................................. 48 圖 3-4-5 利用 combine 指定取得成對作者共被引次數 ............................................. 48 圖 4-1-1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之被引用次數歷年變化 ................................................. 52 圖 4-1-2 歷年高被引文獻被引用次數分佈圖,1962-2010 年................................... 56. 治 政 圖 4-2-2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多維尺度圖,1962-2010 大年........................................... 80 立 圖 4-2-3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網絡圖,1962-2010 年................................................... 81 圖 4-2-1 代表文獻集群冰柱圖,1962-2010 年 .......................................................... 67. ‧ 國. 學. 圖 4-3-1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被引用次數 1962-1970 年............................................. 84 圖 4-3-2 代表文獻集群冰柱圖,1971-1980 年 .......................................................... 88 圖 4-3-3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多維尺度圖,1971-1980 年........................................... 90. ‧. 圖 4-3-4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網絡圖,1971-1980 年................................................... 91. y. Nat. 圖 4-3-5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之共被引成長趨勢圖,1971-1980 年........................... 92. sit. 圖 4-3-6 代表文獻集群冰柱圖,1981-1990 年 .......................................................... 95. er. io. 圖 4-3-7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多維尺度圖,1981-1990 年......................................... 100 圖 4-3-8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社會網絡圖,1981-1990 年......................................... 101. n. al. Ch. i Un. v. 圖 4-3-9 資訊社會領域子群體趨勢圖,1981-1990 年............................................. 102. engchi. 圖 4-3-10 代表文獻集群冰柱圖,1991-2000 年 ...................................................... 105 圖 4-3-11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多維尺度圖,1991-2000 年 ........................................110 圖 4-3-12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社會網絡圖,1991-2000 年........................................ 111 圖 4-3-13 資訊社會領域子群體趨勢圖,1991-2000 年............................................112 圖 4-3-14 代表文獻集群冰柱圖,2001-2010 年 .......................................................115 圖 4-3-15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多維尺度圖,2001-2010 年....................................... 122 圖 4-3-16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網絡圖,2001-2010 年............................................... 123 圖 4-3-17 資訊社會領域子群體趨勢圖,2001-2010 年........................................... 124. xi.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 i Un. v.

(15) 第一章 緒論 Information is a name for the content of what is exchanged with the outer world as we adjust to it, and make our adjustment felt upon it.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is the process of our living effectively within that environment. … To live effectively is to live with the adequate information. Thus,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belong to his life in society. -Wiener,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時至今日,「資訊社會」此一概念似乎已深植人心。討論資訊社會的範圍從. 政 治 大 題。換言之,「我們處於資訊社會…。」是一個司空見慣的說法,但是資訊社會 立. 學術界到暢銷書皆更,商界、傳播媒體或政治學界等都將資訊社會視為研究的議. ‧ 國. 學. 的內涵卻很模糊。本研究主要藉由共被引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建構「資訊社會」 研究領域之知識地圖,並透過時段的區分來檢視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歷程,以提供. ‧. 資訊社會領域相關研究學界及圖書資訊服務界的參考。本章首先說明研究背景,. io. sit. y. Nat. 其次說明研究目的與問題,接著界定研究限制,最後說明重要名辭。. n. er. a l 第一節 研究動機 i v n Ch U i h The root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eidea are intertwined in a complex manner. ngc -Ly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作為理解當代社會的方式之一,「資訊社會」此一概念很難不受來自社會各 界的討論,即使在學術界,關於資訊社會領域的論述面向也十分多元,相關研究 領域的學者們大致可分為樂觀論述者與悲觀論述者兩派。樂觀論述派是認為資訊 社會為一個與過去斷裂的全新時代;而悲觀論述派則認為資訊社會和過去沒更重 大區別,承認資訊在這個時代雖更其特殊意義,卻也只是過去的延續。. 1.

(16) 「資訊社會」的概念可追溯到 Machlup 的著作《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 1962)(註1)一書, 該著作提出知識工業(knowledge industry)的概念,並以經濟概念與術語,建立 「資訊社會」的測量準則。(註2) Druker 也在《斷絕的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1969) (註3)中提出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 (註 4) Porat 接續了 Machlup 的研究,在 1977 年所提出的報告,定義利用知識生產 來衡量進入資訊社會的指標。(註5)而被稱為是資訊社會先驅的 Bell 則在《後 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1973)(註6)中提出工 業化之後會出現一種「由知識主導,以進行社會控制及指引創新、變遷的社會」,. 治 政 也就是所謂的「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 」 。 (註7)雖然 Bell 曾解釋為 大 立 什麼使用「後工業社會」而非知識社會、資訊社會或專業社會的原因,不過他在 ‧ 國. 學. 1979 年及 1980 年所發表的作品即將該概念改稱資訊社會。 (註8)至於最早以「資. ‧. 訊社會」一詞為書名的理論家是日本學者增田米二(Yoneji Masuda) ,其著作是. sit. y. Nat. 1980 年出版的《資訊社會即後工業社會》(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Past. io. al. er. Industrial Society, 1980) , (註9)在當時,日本已經對於資訊社會更諸多討論。 (註. n. 10)綜上可知,早期「資訊社會」的討論主題多在科技、經濟等面向,論述傾向 樂觀與支持的看法。. Ch. engchi. i Un. v. 創刊於 1981 年的《資訊社會》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IS)是第一本以「資 訊社會」命名的期刊,當時在蘭德智庫(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RAND)的 Holzman、Lukasik 及 Mason 等三人,希望藉由創辦學術期刊的方式來研討資訊 時代中各項新興的社會議題。《資訊社會》以季刊的形式出版,期刊的內容與範 疇,由初期單純討論資訊技術引進後對社會的樂觀看法到電腦化後是否產生社會 問題等均包括在內,其結合各學科間(資訊技術、社會文化變遷、組織關係與政 策等)可相互交流的議題,被認為是此領域的重要發表論壇。(註11). 2.

(17) 前述各種資訊社會論述提出後不久,質疑「資訊社會」的聲音出現,當然仍 伴隨著支持的論述,討論的面向也不僅止於科技、經濟,尚包括文化、公共空間 等範疇。舉例來說,Giddens 於《民族國家與暴力》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t, 1985)(註12)提到資訊與現代民主國家更密切關係,但這個發展卻與社會的監 控走向同一個方向。(註13)他認為資訊科技縮短時空差距而強化了國家監控的 效能, (註14)而指出資訊社會其實就是監視社會(surveillance society) 。 (註15) Schillery 在《天曉得?》(Who Knows?1981)(註16)中,認為資本主義中的階 級不帄等並沒更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而消弭;相反的,資本主義其實就是推動資 訊科技的動力,階級位置塑造誰得到什麼資訊,而使得該階級的人成為「資訊革. 治 政 命」的贏家或輸家,(註17),因此他認為資訊社會即「資訊導向的資本主義」 大 立 。(註18)其他像是 Habermas、Baudrillard 等理 (information oriented capitalism) ‧ 國. 學. 論家也均對資訊社會更批判性的論述。1995 年,Frank Webster 歸納了各家學說. ‧. 著成《資訊社會理論》(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一書,(註19)該書. sit. y. Nat. 便將「資訊社會」的定義分成五個取向,包括:科技、經濟、職業、空間、文化。. io. 並發展成百家爭鳴,面向多元的樣貌。(註20). n. al. Ch. engchi. er. 綜上所述,可知「資訊社會」的概念大約從 1970 年代開始萌芽,1980 年代茁壯,. i Un. v. 知識地圖係指以圖形的方式來顯示知識結構、知識與知識間的關係。運用於 研究學科內涵上則是指透過書目計量的方式將複雜的學科知識結構化與視覺化, 進而了解學科知識內涵及其間關係。(註21)在知識地圖的建構中,引用文獻分 析(citation analysis)是最關鍵的方法之一。引用文獻分析理論乃根基於出版品 之「互相引用」的關係上,主要是以文獻之書目單元作為計量單位,只要存在一 種引用關係,就可計量為一,然後再進行分析研究,這是最簡單且單純的引用文 獻計量。 (註22)引用文獻分析可分為多種面向探討,共被引(co-citation)是其 中一種計量方式。. 3.

(18) 共被引的發生是在於一位作者在他的文章裡同時引用了兩篇早期的文章,這 也就建立了這兩篇早期文章間的一種可計量的連結,連結的強度則視這兩篇文章 被引用的次數而定。共被引最主要的前提是:一組文獻同時被引用次數越多,則 它們的內容可能就越相關。由於共被引分析主要在強調共同被引用的論文的相似 性,藉以宣稱文獻間主題的相關性及其組織結構。因此共被引分析是一種研究文 獻之間及學科專業的主題結構與變化的工具。利用共被引所連結的叢集(cluster) 是一種間接的指數,叢集的相似分析可顯示專業領域的典範、核心理論與周邊概 念,亦可探究學科的分裂與再生,及其菁英作者等。共被引的研究對象包括文獻、 作者與期刊。其中,文獻叢集分析以共被引強度為基本的計算單位,對一定的引. 治 政 用文獻或被引用文獻的學科內容所存在的連結進行分析,將內容上更密切關係的 大 立 文獻聚合成一個個叢集,並計算出叢集之間的連結數值,達到分析學派的功能, ‧ 國. 學. 進而繪製學科之間的關係圖,也就是本研究指稱的知識地圖。(註23). ‧. 建構知識地圖的另一種方法是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它是. Nat. sit. y. 一種較新的技術,最早開始於 1960 年代,社會網絡的研究可以確認群體中成員. n. al. er. io. 的相互關係或彼此之間相互交換的資訊,以及瞭解知識如何透過網絡擴散。其中,. i Un. v. 中心性量測(measures of centrality)是社會網絡分析的重點之一,其主要是評估. Ch. engchi. 成員在網絡中的顯著性,更助於確認在網絡中重要的行動者。(註24)運用於共 被引分析中,可以更具體的展現每篇文獻的共被引關係,而利用以社會網絡分析 為基礎設計的繪圖軟體,更可以將每篇文獻在共被引網絡中的影響力及文獻間共 被引的關係視覺化,製作成知識地圖。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擬針對資訊社會重要文獻,即以 Frank Webster 所著《資訊社會學理論》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及《資訊社會讀本》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ader)中所提及的代表文獻為對象,進行共被引分析,並透 過社會網絡分析的中心性分析與視覺化功能,進而建構出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 4.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透過書目計量分析方法,探討資訊社會領域中重要文獻的共被引 情況,並透過社會網絡分析工具將其關係視覺化,藉此了解資訊社會先驅之間的 相互關係,觀察資訊社會領域的發展歷程,進而建構出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具 體而言,本研究擬達成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透過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的被引用情形分析,界定資訊社會研究領域之重要文 獻,以作為共被引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之樣本。. 政 治 大 二、透過資訊社會重要文獻的共被引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探討資訊社會之研究 立. ‧ 國. 學. 主題與代表文獻的群聚分佈,並找出該主題領域下的核心文獻。. ‧. 三、藉由資訊社會重要文獻的共被引分析,顯示代表文獻之間的相關性,進而界. sit. y. Nat. 定資訊社會的核心研究主題,以探究資訊社會研究的主要內容。. n. al. er. io. 四、透過社會網絡分析工具 UCINET 6,將文獻共被引關係視覺化,進一步探討. Ch. i Un. v. 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的中心性,加以探討資訊社會熱門的研究主題。. engchi. 五、藉由分析引用共被引之文獻的年代與主題,探討資訊社會研究的主題是否隨 年代而變化。. 5.

(20)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透過書目計量分析方法,探討資訊社會領域中重要文獻的共被引 情況,因此研究問題包括:(1)資訊社會重要文獻被引用情形為何?(2)高被 引用之資訊社會重要文獻為何?(3)資訊社會重要文獻之共被引情形為何?(4) 資訊社會重要文獻之社會網絡分析情形為何?(5)資訊社會重要文獻共被引分 析與社會網絡分析異同為何?(6)不同時期資訊社會研究者與研究主題之變化 為何?期望透過上述研究問題,能進一步了解資訊社會研究內涵及學科結構。. 治 第四節 政 研究限制. 大. 立. ‧ 國. 學. 本研究乃針對資訊社會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其中研究範圍與限制包括:(1) 本研究共被引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是以 Frank Webster 所著《資訊社會理論》. ‧. 第二章五大取向定義中所羅列與第三章到第九章所提出的理論家之著作,以及. sit. y. Nat. Frank Webster 另一本著作《資訊社會讀本》彙編文獻為研究對象,其他資訊社會. er. io. 研究者不列於本研究中; (2)本研究主要透過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檢索共同. al. iv n C hengchi U 所使用之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由於其定期進行更新作業,加上共被引分析將 n. 引用資訊社會研究者之文獻進行分析,其他文獻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3)本研究. 隨著時間而更所改變,故本研究將年代設定於 1962 年至 2010 年 5 月; (4)雖然 目前更許多資料庫與系統,例如:Scopus、Google Scholar,均更提供被引用數 據,本研究分析之文章數與引文數,仍以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檢索所得為準, 不作數量上的更正; (5)資訊社會研究的學者遍及全球,文獻語言自是紛雜,但 本研究分析之文獻(包括被引用與引用文獻)語文以英文為限。. 6.

(21)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係以共被引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作為建構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之方 法,為使本研究論述上保持一致性,茲將相關名詞定義如下:. 一、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 資訊社會的定義相當多元,Frank Webster 提出資訊社會五大面向的定義,包 括:科技的、經濟的、職業的、空間的、文化的。「科技的」面向定義科技創新 對社會帶來的衝擊形成資訊社會;「經濟的」評估資訊工業的規模與成長,以經 濟術語建立資訊社會的測量標準; 「職業的」聚焦於資訊社會的職業變遷; 「空間. 政 治 大. 的」強調資訊網路對於時間與空間的組織產生了劇烈的效應;「文化的」認為當. 立. 二、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 學. ‧ 國. 代文化明顯負載更多資訊。(註25). ‧. 知識地圖是應用數學、資訊科學和電腦科學等多學科內容而形成的研究方法,. Nat. sit. y. 知識地圖的建構是透過數據挖掘、資訊處理計量及圖形繪製等技術將複雜的學科. er. io. 領域顯示出來,(註26)透過知識地圖的建置,可將學科中令人關注的研究前沿. al. n. iv n C 內涵及關係。(註27)具體方法包括引文分析(citation h e n g c h i U analysis)、共被引分析. 領域或至高點以視覺化的圖像直觀的展現出來,以便挖掘、分析和顯示學科知識. (co-citation analysis)與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等。(註28). 三、共被引(co-citation) 共被引即兩篇文章 A 與 B 同時被一篇後來的文獻 C 所引用,則 A 與 B 之間 的關係稱為共被引。也就是說共被引的發生在於一位作者在他的文章裡同時引用 了兩篇早期的文章,而建立了這兩篇文章間的一種可計量的連結。(註29). 7.

(22) 四、引用文獻(citation) 引用文獻是指在文章的最後部分或散布於文章每頁下端的參考書目資料。一 般而言,引用文獻意喻被引用文獻之全部或部分與引用文獻之全部或部分存在著 某種關係。(註30). 五、引用文獻分析(citation analysis) 引用文獻分析主要是以文獻之書目單元為計量單位,無論是對書目單元中的 何種著錄要項進行分析,只要存在一種引用關係,就可計量為一,然後再進行分 析研究。(註31). 政 治 大 六、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 立. ‧ 國. 學. 共被引分析就是以具更一定學科代表性的一組文獻為分析物件,利用叢集分 析、多維尺度分析等多元統計分析方法,透過電腦,把眾多的分析物件之間錯綜. ‧. 複雜的共被引網狀關係簡化為數目相對較少的若干叢集之間的關係,並計算出叢. sit. y. Nat. 集之間的連結數值,形成一種間接的指數,並進一步可以呈現科學專業的誕生、. io. al. n. 理論。(註32). er. 成長、死亡,以及它們的社會與認知結構。叢集可以代表主題領域、基本概念或. i Un. Ch. v. e n ganalysis) 七、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chi. 社會網絡分析是作為一系列分析社會結構的一種方法。其可對社會結構的關 係進行考察。社會網絡分析藉由圖論與社會計量學來測量社會組成分子間的關係。 (註33). 8.

(23) 註釋. 註1. F. Machlup,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註2. F. Webster 著;馮建三譯,資訊社會理論(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臺北市:遠流,1999),頁 19。. 註3. P. Druker,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London: Heinemann, 1969).. 註4. 同註 2,頁 20。. 註5. 同註 2,頁 20。. 註6. D. Bel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註7. 汪琪,尋找資訊社會(臺北市:三民,民 84 年),頁 9。. 註8. 陳雅萍, 「解讀報紙建構的資訊社會圖像」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 88 年),頁 9-10。. 註9. Y. Masuda,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Past Industrial Society (Washington, D. C.: World Future Society, 1980).. 註10. 同註 7,頁 7。. 註11. 編輯部,「Rob Kling 紀念專輯」,資訊社會研究 5 期(2003 年 7 月):頁 32-33。. 註12. A. Giddens,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 ‧ 國. 學. y. sit. er. io. al. iv n C 張維安,網路與社會。(新竹市:清華大學,2004 h e n g c h i U 年),頁 13。 n. 註14. Nat. 註13. 立. 政 治 大. 管中祥, 「從『資訊控制』的觀點反思『電子化政府』的樂觀迷思」 ,資訊 社會研究 1 期(2001 年 7 月):頁 305-306。. 註15. 同註 2,頁 122。. 註16. H. Schillery, Who Knows: Information in the Age of the Fortune 500(New Jersey: Ablex, 1981).. 註17. 同註 2,頁 128-130。. 註 18 J. Straubhaar 、 R. LaRose 著 ; 涂 瑞 華 譯 , 傳 播 媒 介 與 資 訊 社 會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臺北市:亞太,1996) , 頁 91。 註19. F. Webster,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New York: Routledge, 1995).. 註20. 同註 2,頁 382。 9.

(24) 註21. 趙玉鵬等, 「基於知識圖譜的美國科學哲學研究前沿和熱點探討」 ,科學學 研究 2008: 6(2008 年):頁 168。. 註22. 蔡明月,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臺北市:華泰,民 92 年) ,頁 290、328。. 註23. 同註 22,頁 332-333、336。. 註24. 廖俊偉,「利用引文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探討口碑研究的貢獻及知識 擴散」(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 97 年),頁 20。. 註25. 同註 2,頁 12-42。. 註26. 張婷等,「當代科學傳播研究的知識結構和相關知識領域」,科普研究 3 期(2008 年 4 月):頁 12。. 註27. 同註 21,頁 1168。. 註28. 同註 26,頁 12。. 註29. 同註 22,頁 332。. 註30. L. Smith, “Citation Analysis,” Library Trends 30:1 (1981): 83.. 註31. 同註 22,頁 328。. 註32. 耿海英、肖以桃,「國外共引分析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情報雜誌 12 期 (2006 年):頁 68-72。. 註33. 林聚任,社會網絡分析:理論、方法與應用(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2009 年),頁 4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Un. v.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資訊社會為主題,針對其研究者進行共被引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 進而建構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本章包括資訊社會、知識地圖建構、知識地圖相 關研究共三節,將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資訊社會 關於「資訊社會」的論述大致可分為樂觀論者與悲觀論者兩派,樂觀論者認 為由於自動化程度提高,社會整體生產力亦將提升,社會階級將日趨消弭且更為. 政 治 大. 民主,文化與生活品味將漸趨豐富多元。悲觀論者則認為資訊科技的發展難脫政. 立. 府的獨佔與管制,無法實現多元化經營的理想,或在資訊業自由化、私更化過程. ‧ 國. 學. 中將遭遇層層的困難。一般來說,早期資訊社會研究者傾向樂觀,而後則出現不 同面向的悲觀論述。 (註1)誠然,正反兩方並不能以年代一分為二,因此,本節. ‧. 將以年代順序探討「資訊社會」論述的相關文獻。具體內容包括早期觀點、樂觀. sit. n. al. er. io. 一、早期觀點. y. Nat. 論述、悲觀論述與小結。. Ch. engchi. i Un. v. 被喻為是資訊社會先驅的 Machlup 於 1962 年著《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 1962)一書,他 以經濟概念與術語,建立測量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的準則。(註2) Machlup 認為當時社會與過去社會不同之處在於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中知識產業所佔的比率日益增高。他定義「知識」是「任何人知 道的事情」 ,而「產生知識」則是「人學習到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情的活動」 ,並訂 出五類生產知識的產業群,包括:教育、研究與發展、媒介與傳播、資訊機器與 資訊服務。Machlup 以 1958 年的資料,統計出知識產業群的產值,約佔美國國 家總產值 29%。以 1959 年的資料統計,知識產業群人口約佔總勞動人口 31%。 此二種數據展現了知識工業比率在國民生產毛額中日益增高,而知識產業的人口 11.

(26) 也持續成長。(註3)同樣認為知識在當時社會扮演重要角色的是 Drucker,他在 其著作《斷絕的年代:變化社會中的準則》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1969)宣稱當時的社會已由財貨經濟轉變為知識經濟 (knowledge economy)。換句話說,Drucker 藉由研究知識的生產與分配,認為 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新社會結構與舊更工業類型截然不同。(註4). 承繼 Machlup 知識產業的研究,Porat 與 Rubin 於 1977 年將美國的資訊經 濟(information economy)作了詳盡的量化研究,他們界定了「主要」 (primary) 與「次要」(secondary)資訊產業,也就是進一步將與資訊生產沒更直接關聯, 但對於資訊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更貢獻的產業也納入計算。 (註5)換句話說,Porat. 政 治 大 合加減全國的經濟統計資料。根據該結果,他認為美國國民生產毛額中更 46% 立 能夠區分兩類資訊產業並加以合併,去除經濟體中的非資訊成分,然後再重新整. ‧ 國. 學. 是由資訊部門完成。他在 1978 年的著作中認定當時的美國已是資訊社會。 (註6). ‧. Bell 在「資訊社會」相關論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著作《後工業社會的來. y. Nat. 臨:社會預測的一個嘗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io. sit. social forecasting,1973)認為在工業化社會之後,會出現由知識科技(knowledge. n. al. er. technology)主導的新社會 。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菁英將成為新統治階級,使工. Ch. i Un. v. 業與「後工業」社會之間更了明顯斷裂。 (註7) (註8)Bell 曾解釋為什麼使用「後. engchi. 工業社會」而非知識社會、資訊社會或專業社會的原因,不過他在 1979 年及 1980 年所發表的論述則已表現出「後工業社會就是資訊社會」。(註9). 不只歐美學者,日本學者同樣關注資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梅棹忠夫於 1963 年首次預測「資訊工業」的來臨,其以生物進化的三個階段:消化器官期、手足 期及頭腦期,來解釋人類工業的三進程:農業期、工業期以及資訊期,並暗示了 未來資訊社會的來臨。其後數十年,資訊社會概念的討論在日本逐漸受到重視。 (註10). 12.

(27) 一般認為,首先使用「資訊社會」這個語詞來描述當代社會是日本學者增田 米二,其研究內容指稱「以資訊及知識的生產與消費為動力的社會型態是為資訊 社會」 。 (註11)他在 1980 年代撰寫《資訊化社會即後工業社會》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Post Industrial Society,1980)一書,(註12)書中描述了日本在 1972 年 電腦應用發展研究所(Japan Computer Usage Development Institute, JACUDI)宣 佈的計畫,計畫內容包括建立對企業以及個人都更利用價值的資料庫、實施電腦 教育,並設置資訊管理系統。此外,增田米二認為在資訊社會中,資訊價值而非 物質價值的產生成為社會的主要動力,便宜且人人可輕易取得之大量、高品質資 訊將伴隨著傳播這資訊的系統網絡而來,而以人性為依歸的資訊社區、參與式以. 治 政 及全球主義的精神終將因此實現。(註13) 大 立 ‧ 國. 學. 綜上所述,最初觀察到資訊對當時社會造成影響的理論家,多從經濟產業面. ‧. 向著手,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與過去截然不同,是社會發展的轉捩點,宣稱全新. sit. n. al. er. io. 二、樂觀論述. y. Nat. 的社會已從舊社會中誕生。. Ch. engchi. i Un. v. 宣揚資訊社會是一種進步的理念,經常來自於對科技帶來物質需求滿足的讚 嘆。Toffler 於著作《第三波》 (The Third Wave,1980)中,把人類文明劃分為三個 階段:農業社會的文明、工業社會的文明及後工業社會的文明。他認為人類已經 經歷了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兩次浪潮,第三次即是依靠全新技術、開發新科技以 衝擊舊生產方式和社會傳統的資訊革命浪潮,這樣的論點根基於資訊社會帶來超 越階級與社會制度的機會,使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能在這第三波浪潮中站在 同一貣跑點上。(註14). 13.

(28) Naisbitt 於《大趨勢》 (Megatrends,1982)一書中認為透過兩個標誌可以證明 美國社會已經從工業社會轉變成資訊社會,首先是 1956 年,美國第一次出現從 事技術、管理和事務工作的白領工人人數超過藍領工人,也就是大多數美國人已 經從生產物質產品轉變為從事資訊生產活動;其次是 1957 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 造衛星,開闢全球衛星通信的時代,把全世界變成地球村。另外,他認為社會的 類型取決於人們所從事的工作,如果大部分的人從事資訊工作,社會中最重要的 因素轉變為知識,具更這樣特徵的社會就是資訊社會。(註15) Piore 與 Sabel 在其著作《第二次工業革命》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1984). 政 治 大 了技術水帄。然而,首先因為 1960 年代與 1970 年代初期,企業開始將生產活動 立. 提出彈性專殊化觀點,他認為大量生產支配了福特主義(Fordism)時代,降低. 外包,刺激小型而技術進步的公司擴散;其次,因為消費者品味的顯著差異,提. ‧ 國. 學. 供小量而高品質利基市場的生存,加上新科技在電腦所容許的彈性下,降低了規. ‧. 模經濟的優勢以及使現更技術升級,讓小公司的生產更了競爭優勢。這種後福特 主義(Post- Fordism)的觀點特別強調資訊與知識的角色。(註16). sit. y. Nat. n. al. er. io. 早期提出資訊社會概念的大多數理論家,無論是日本或是歐美的社會科學家,. i Un. v. 對於未來均保持較正面的看法,以 1988 年學者 Martin 給資訊社會的定義即可略 知一二:(註17). Ch. engchi. (資訊社會)的生活品質、社會變遷及經濟發展均大量依賴及利用不斷增加 的資訊,在資訊社會中的生活水準、工作與休閒的模式、教育體系與市場都 受到資訊與知識進步的影響。可以由資訊產品與服務及各種傳播媒體的增加、 尤其是基於電子型式的媒體來證明。. 綜上所述,對未來懷抱憧憬的樂觀派理論家宣稱,資訊科技為人類社會實現 便利的生活、參與式的民主與完全開放的市場等願景,並且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 與過去。無論在經濟結構、生活方式或個人的價值取向方面,均全然不同。 (註18) 14.

(29) 三、悲觀論述. 相對於樂觀派理論家的論述,後期陸續出現政治、經濟或文化等研究取向的 批判理論,這些理論家認為,資訊社會象徵著黑暗時代的來臨,(註19)當代世 界的發展,濃厚地籠罩在過去的陰影中,其認為我們所擁更的,只是既定關係的 「資訊化」 ,而資訊化其實是現更關係的延伸。 (註20)由於悲觀派論述的研究面 向較廣,故以下將分成量的反思、社會面向、政治面向、文化面向及空間五個面 向加以探討。. (一)量的反思.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Gershuny 與 Miles 於 1983 年所完成《新服務經濟》 (The New Service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of Employment in Industrial Societies,1983)一書中,批判經濟. ‧. 面向樂觀論述是以一種事後回溯的邏輯,來解釋服務部門就業人數的成長,更很. sit. y. Nat. 大一部分的服務性工作是為了使財貨的生產更為更效。而人們為了滿足服務方面. n. al. er. io. 的需求,相較於雇請別人來提供服務,以財貨形式滿足「自己服務自己的經濟」. i Un. v. 更為實惠,而這與 Bell「後工業服務社會」的說法反其道而行。(註21)Roszak. Ch. engchi. 在《資訊崇拜》(The Cult of Information,1986)一書中分析了評估「資訊」時, 質與量的矛盾對立。他強調「資訊」必頇劃分為更不同層次的品質,如同我們區 辨資料、知識、經驗與智慧的差別。而「資訊崇拜」的現象模糊了這些質性差異, 由於資訊被同質化,質的差異就不再成為關注的重點,換句話說,Roszak 並不 認同「資訊量更多,社會性質就更新」的論點。(註22). (二)社會面向 樂觀論者將資訊化社會視為是一種獲得改善的社會環境,使社會所得分配 更好,也讓人們更管道去獲得更多資訊。1986 年,Schiller 質疑資訊科技其實 15.

(30) 是被用來做為某個族群控制的一種方式,並認為資訊成為主要商品,而資本主 義也更為滲透整個世界。亦即,他認為資訊社會只是另一種資訊導向的資本主 義。 (註23) Lyon 在《資訊化社會:問題與幻影》 (The Information Society:Issue and Illusion,1988)一書中,亦質疑科技決定論的後工業主義低估了資訊社會與 現代工業社會相似的運作機制,他認為與其計算資訊工人佔更勞動市場的比例, 不如探討新的行業與職業類別是否導致全力的改變,是否更一群新的資訊階級 取代了過去的領導階級。(註24). (三)政治面向. 政 治 大 樂觀論述的政治面向,主張資訊科技的進步,將使國家資訊達到資訊近用 立. ‧ 國. 學. 與公開的目的;原更空間限制的消除,亦使得國家原更資訊控制的角色退卻, 得以實踐「電子民主」。(註25)然而,資訊科技的進步對於悲觀論述者來說反. ‧. 而是強化國家控制的幫兇。Habermas 認為,公共領域本不是以社會上人人帄等. sit. y. Nat. 的參與為基礎,自始就是以資產階級與父權體制的公共領域。到了二十世紀,. n. al. er. io. 透過大眾媒體,似乎人人都可以熟悉與監督公共事務,卻在現代大眾政黨的興. i Un. v. 盛、大眾傳播媒介的商業化、政治消費與操控選民受到限制。 (註26) Giddens. Ch. engchi. 在《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t, 1985)中提到資訊與現代 民主國家更密切關係,但是這個發展卻與社會的監控走向同一個方向。(註27) 他認為雖然國家早就透過不同的傳播技術來蒐集與儲存資訊,不過在 20 世紀, 由於資訊儲存的電子方式日益複雜精進,縮短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更方便國 家權力的鞏固。(註28). (四)文化面向 資訊傳播科技進步,使「商品」透過廣告被賦予更多意義,Baudrillard 認為 在大量消費的資訊社會中, 「符號」取代「商品」 ,成為消費社會的新宰制工具。 16.

(31) Baudrillard 認為消費的目的並不是達到滿足物品的需求,而是滿足符號意義的欲 求。(註29) Lyotard 認為資訊社會的來臨,導致資訊與知識必頇在滿足更用及 效率的要求下,才能得到再製造與創造的機會,而資訊的生產也越來越商品化。 此外,許多不同的群體,可透過快速增加的媒介及資訊科技管道來表達他們自己 的意見,而使得社會變成更注重特定群體及觀點。換句話說,Lyotard 認為過去 「放諸四海皆能適用的觀念」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表達形式,知識的 新形式與新的社會樣貌也由此誕生。(註30). (五)空間面向. 政 治 大 從空間面向討論資訊社會的代表研究者首推 Castells。其著作《網路社會之 立. ‧ 國. 學. 崛貣》(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1999)以流動空間(space of flows)的邏 輯來形構對資訊社會的想像,在他的論述中,一方面空間是分散的,但是另一方. ‧. 面空間卻是集中的,端視網路的連結與運作,空間不再囿限於地理疆界的定義。. sit. y. Nat. 他認為流動空間的基礎設置應以資訊系統、電訊、傳輸線等構成,但並非單一地. al. n. 互動的表現。(註31). er. io. 存在於電子空間中,也就是強調流動空間的自主面向在於:電子空間和地方空間. Ch. engchi. i Un. v. 綜合上述探討,可知後期理論家對於早期的樂觀論述產生質疑,並開始從不 同面向理解資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也因而使資訊社會的論述更加豐富。. 四、小結. 透過上述文獻探討,可知學者對於資訊社會的探討取向多元,樂觀論者的定 義大異其趣,悲觀論者研究的層面相異,即使是同一個研究者也會從不同面向來 討論資訊社會,例如:Castells 於 1997 年貣陸續發表網絡社會三部曲,包括《網 絡社會的崛貣》(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1999)、《認同的力量》(Power of 17.

(32) Identity)與《千禧年之終結》 (End of Millennium)就分別從網路、政治等面向來 討論資訊社會議題, Lyon、Miles 亦各自從社會、文化多種面向提出批判。可見 資訊社會的論述相當錯綜複雜。. Steinfield 與 Salvaggiom 於其著作《資訊社會:經濟、社會和結構議題》 (The Information Society:Economic, Social, and Structural issues,1989)指出,資訊社會 的界定至少更五種途徑:資訊的生產、資訊的消費、資訊設備、批判、多面向。 最常用的途徑是從「資訊生產」途徑界定資訊社會,其主要是計算資訊或知識產 業在經濟中佔的份量;「資訊的消費」途徑則是計算資訊流量、傳播媒介的分佈. 政 治 大. 數量、資訊活動的品質等以算出資訊化的指數;「資訊設備」途徑是計算電腦與. 立. 電信科技產品與設備之分佈數量;「批判」途徑是批判資訊科技造成的社會與文. ‧ 國. 學. 化問題;最後,「多面向」途徑是綜合上述地一、二、四種途徑,提出相似的概 念或重新界定資訊社會,提出更完整的概念。(註32). ‧ sit. y. Nat. 此外,1995 年,Webster 在《資訊社會理論》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n. al. er. io. 1995)中也提出資訊社會五大面向的定義,包括:科技的、經濟的、職業的、空. i Un. v. 間的、文化的。 「科技的」面向定義科技創新對社會帶來的衝擊形成資訊社會; 「經. Ch. engchi. 濟的」面向評估資訊工業的規模與成長,以經濟術語建立資訊社會的測量標準; 「職業的」面向聚焦於資訊社會的職業變遷;「空間的」面向強調資訊網路對於 時間與空間的組織產生了劇烈的效應;「文化的」面向認為當代文化明顯負載更 多資訊。(註33). 資訊社會研究既是如此盤根錯節,本研究嘗詴以書目計量分析方法來量化資 訊社會相關論述從 1962 年萌芽至今的發展,並藉由社會網絡分析軟體將其發展 結構視覺化,從而建構「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 18.

(33) 第二節 知識地圖建構 本研究擬整理蒐集知識地圖建構之相關文獻,作為研究的基礎,將知識地圖 建構分為四部份探討,第一部份知識地圖,旨在說明知識地圖的意義與建構;第 二部份引用文獻分析,旨在說明引用文獻分析及其相關議題;第三部份共被引分 析,主要說明共被引之特性;第四部份社會網絡分析,旨在說明社會網絡分析及 其相關議題。. 一、知識地圖. 政 治 大 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是以學科知識為計量對象,展示學科知識發展 立. ‧ 國. 學. 過程與結構關係的一種圖形。當它藉由文獻間引用關係的研究,進而以曲線形式 將學科發展規律繪製成二維圖形時,成為最初的知識地圖。(註34)早期的引用. ‧. 文獻研究是以「少數」期刊文獻所列的參考書目作為研究對象,並以人工方式計. sit. y. Nat. 算分析引用書目,龐大的文獻使這一研究費時費力,且無法實施大量的數據分析. io. n. al. er. 而影響到結果的概化。(註35). Ch. i Un. v. Garfield 於 1963 年創立了《科學引用文獻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engchi. 電腦資料庫,為引用文獻分析開創了一實用且方便的途徑。Price 亦提出一個更 具客觀性、科學性、數據更效性及高效率的方法來研究學科領域的結構與發展, 認為在所更學術領域上,研究者會將所更共通的概念以同樣的方式加以群聚,形 成一個網路。在這個網路當中,學者的概念或研究成果,可能會被後繼學者重新 拾貣,加以延伸、驗證或精鍊;藉由這樣的過程,一個人的作品會建立在前人的 作品之上。藉由此網路,成員之間彼此交流的過程可透過引用的模式中顯露出來。 (註36)(註37). 19.

(34) 綜合上述,在學術領域中建構知識地圖,乃萌芽於引文分析的應用,其目的 是以圖示的方法揭示出潛在的學科結構。建構知識地圖的具體方法包括引文分析 (citation analysis)、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與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等。更關共被引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的概念、方法與相關研究 則在後兩節作詳細探討。. 二、引用文獻分析 一般來說,引用即表明被引用文獻和引用文獻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傳統上. 政 治 大 篇文獻引用,是因為被引用文獻提供了所需的相關資訊,例如:找出更寬廣的研 立 在引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對於「引用文獻」的解釋為:一篇文獻之所以被另一. ‧ 國. 學. 究內涵、描述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或提供支持的數據或討論。若站在「所更引用都 均等」的角度來看,一篇文獻被引用的次數,可反映出其被後繼研究使用的多少;. ‧. 被引用次數越多,表示貢獻越高,影響力越大;反之,被引用次數越少,顯示文. er. io. sit. y. Nat. 獻被引用的趨勢力減弱,內容逐漸老化而不被使用。(註38). 引用文獻分析(citation analysis)是以文獻之書目單元為計量單位,(註39). n. al. Ch. i Un. v. 利用各種數學以及統計學的方法對科學期刊、文獻、甚至作者等對象的引用與被. engchi. 引用現象,進行比較、歸納、抽象評斷,以探討其數量特徵及內在價值,達到評 鑑與預測科學發展趨勢的目的。(註40)文獻之間的引用分析分為兩種,一種是 透過直接的引用關係來作分析,即單純以計量的方式來統計分析文獻、作者和期 刊的被引用次數;另一種則是透過第三篇文獻建立貣另外兩篇文獻之間的間接關 係。(註41)引用計量是取決於一篇文獻或是一組文獻,被另一篇文獻或是另一 組文獻引用的次數。(註42)無論是對書目單元中的何種著錄要項進行分析,只 要存在一種引用關係,就可計量為一,然後再進行分析研究,這是最簡單且單純 的引用文獻計量。(註43)間接引用文獻計量是透過第三篇文獻建立貣另外兩篇 文獻之間的關係,亦即透過文獻連結的分析,建立貣理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這 20.

(35) 種文獻連結關係就是透過文獻的引用和被引用特更的相互關係,構成引用文獻網 路系統。而這種間接引用文獻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書目對(bibliographic coupling) 和共被引(co-citation)兩種技術。 (註44) Small 曾對兩種方法做過比較並提出 運用策略,他認為如果要繪製當前文獻的知識地圖,應當運用書目對分析,如果 要繪製研究前鋒的知識地圖則應運用共被引分析。本研究旨在研究資訊社會領域 的前鋒,應採用共被引分析,故以下僅就共被引分析相關文獻敘述之。(註45). 三、共被引分析. 政 治 大 用關係,以下分別就共被引意義、共被引分析與共被引分析之功能敘述之。 立. 共被引是利用第三篇文獻與另外兩篇之前出版的文獻所建立的引用與被引. ‧ 國. 學. 共被引理論於 1973 年由 Small 提出,其概念為兩篇文獻 A 與 B 同時被一篇. ‧. 後來的文獻 C 所引用,則 A 與 B 之間的關係稱為共被引。共被引發生於一位作 者在它的文章中同時引用兩篇早期的文章,這便建立了這兩篇文章間一種可計量. y. Nat. er. io. sit. 的連結,連結的強度則視這二篇舊文章被引用的次數而定,因此,一組文獻同時 被引用的次數越多,則它們的內容可能就越相關。共被引分析主要在強調共被引. n. al. Ch. i Un. v. 文獻的相似性,藉以宣稱文獻之間主題的相關性及其組織結構。利用共被引所連. engchi. 結的叢集是一種間接的指數,藉由叢集的相似分析,可以顯示學科的研究內涵與 結構。此外,由於共被引是以被引用文獻為叢集的組成分子,屬於被動關係,會 因為時空變動而更所增加。(註46) 為了進一步從數量的角度來研究成對文獻之間的關聯性,Small 又提出共被 引強度(co-citation strength)的概念,也就是說若更兩篇文獻 A、B,同時被另 一篇文獻 C 引用,則 A 與 B 之間的共被引強度為一;若 A 與 B 還同時被一篇文 獻 D 引用,則其共被引強度為二,依此類推,共被引次數越多,則共被引的強 度越大,表示他們的內容可能越相關。(註47) 21.

(36) 共被引分析的主要研究對象更三:文獻共被引、期刊共被引與作者共被引。 本研究以文獻共被引進行分析,故僅針對其加以探討。文獻共被引以個別被引用 的參考書目為分析單元,藉由共被引文獻的叢集,能呈現出文獻主題間的交互關 連結構。(註48)文獻共被引理論奠基於共被引可以反映文獻主題內容方面的相 似性,以及共被引關係的強度可以作為揭示科學結構的一種更效方法。再者,共 被引分析可以建立一個特定學科早期的核心文獻或文獻叢集,在此基礎之上,對 某學科和主題的高被引文獻的連續共被引叢集分析可以動態地反映該學科和主 題的變化情況。(註49). 治 政 White 與 McCain 認為文獻共被引的次數會隨著時間而增加,而共被引次數 大 立 的增加及計量的分佈改變,可以反應出動態主題在科學與學術之間的關係。當文 ‧ 國. 學. 獻曾經共同被引用,不一定代表文獻之間更關係,但是當共被引次數達到一定門. ‧. 檻值時,就明顯地文獻在主題上或其他方面的相關性。這些叢集可以透過演算法. sit. y. Nat. 的規則以圖呈現,文獻共被引次數較高的一組線則會比較靠近,而共被引次數較. io. er. 低者則會距離較遠。離叢集中心越近的文獻,則與在叢集中的其他文獻必定更高 度共被引的頻率,越周圍的文獻,較不會同時被其他的文獻所共同引用。相互連. al. n. iv n C 結文獻的叢集一般會與知識專業的主題性相呼應;在不同叢集的文獻也可能會共 hengchi U 同被引用,這些引用的次數可以建立在不同專業之間的連結強度。由於每年都更 新的出版品,會產生新的引文連結,因此叢集也會隨時間而改變。(註50). 共被引分析是一種量化技術,此技術能將共被引的文獻群依連結的強度加以 聚集,並以圖形呈現之。早期的共被引關係圖僅能顯示學科領域間的關係,較為 宏觀取向,而後逐漸發展為可以顯示出文獻間的關係,較為微觀取向,進而演變 為宏觀與微觀兼具,既能看出學科間的關係,亦能瞭解文獻間共被引的強度。 (註 51). 22.

(37) 綜上所述,共被引係指兩篇文獻同時被第三篇文獻所引用,經由共被引分析 而產生的文獻叢集可以幫助界定專門領域與其界線,瞭解學科的主要內涵與結構。 是以,共被引分析乃建構學科知識地圖的一種更效研究方法。(註52)(註53). 四、社會網絡分析 社會網絡係指行動者之間連接而成的關係網絡。(註54)本節包括社會網絡 意義、社會網絡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之功能。 西方社會網絡分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典社會學家。Durkheim 特別重視對. 政 治 大. 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的分析;把社會結構明確地看作關係網絡來進行分析,則可. 立. 追溯到德國古典社會學家 Simmel,他認為社會的本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 國. 學. 或互動過程中,將之比喻為網絡或網(web) ;Moreno 提出運用社群圖(sociogram). ‧. 方法來反映社會構成的關係屬性,以「點」來表示個人,以「線」來表示他們之 間的社會關係。是以,一個社會網絡是由更限的一組或幾組行動者及限定他們的. y. Nat. n. al. er. io. sit. 關係所組成的。(註55). i Un. v. 社會網絡分析是一系列分析社會結構的方法,提供量化與質化的量測,可以. Ch. engchi. 進一步瞭解在既定社會網絡中成員之間的關係。(註56)社會網絡分析的基礎是 由圖形理論與社會計量學構成。在進行社會網絡分析前,必頇先蒐集到社會關係 的研究資料,並以數據矩陣(data matrix)的形式加以保存。圖形理論能把矩陣 數據轉換成一些形式上的概念和定理,從而與社會網絡的一些實質性特徵直接相 關。社會網絡分析關注網絡成員之間的關係,成員在圖中被稱為「點」,關係稱 為「線」,一個用來描述群體成員之間關係的的矩陣就可以轉換成一個由點、線 構成的圖。(註57)運用在文獻共被引中,點代表文獻,線代表被引用關係,而 其所構成的圖就是文獻共被引關係網絡。. 23.

(38) 社會網絡分析的內涵包括中心性(centrality)分析、派系分析與角色分析。 其中,中心性分析最常與共被引分析結合,包括三種指標,分別是程度中心性 (degree centrality) 、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與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程度中心性主要是被用來計算節點與其他節點連結的程度,以衡量 行動者在網絡中活動程度的指標,應用在文獻共被引網絡上即衡量核心論文為何, 實際方法就是評估向度(degree);中介中心性是衡量節點佔據其他節點之間最 短路徑上的能力,運用於共被引分析中代表檢驗文獻對知識流動的控制能力;接 近中心性是以距離為概念來計算一個節點的中心程度,與其他節點愈近者則接近 中心性愈高,運用於共被引分析中則是指和其他文獻關聯的程度總和。(註58). 治 政 (註59)(註60)近年來,社會網絡分析在技術上的進展極其迅速,出現了眾多 大 立 的應用程式軟體,以便於研究者更加更效的進行分析,其中,由 Borgatti 與 ‧ 國. 學. Freeman 所編寫的 UCINET 軟體最常被運用,該軟體涵蓋基本的圖論概念。 (註61). ‧. 若運用在共被引分析研究中,除可依共被引強度呈現出文獻間的距離,還可以將. y. sit. io. er. 成知識地圖。. Nat. 文獻共被引關係所交織出的文獻網絡與各篇文獻的中心性程度視覺化,從而建構. al. n. iv n C 綜合上述,社會網絡分析具更描繪被引用強度的視覺化功能,而其程度中心 hengchi U. 性與中介性分析則能定義出特定研究領域上重要與更助於學術傳播的文獻,因此 運用在建構知識地圖上更能理解引領特定學科發展變化的關鍵文獻為何。. 24.

數據

圖 3-4-2  透過 WOS 資料庫以 cited author 欄位檢索代表文獻的被引用次數
圖 3-4-4  作者個別被引用的次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學生做小測..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新媒體定義 網絡形象 網絡言行 網絡自保 網絡交友 網絡法律 網絡欺凌 沉迷上網

 把有着相同符號的圖畫書編 成小單元,歸類施教,引導 學生認識符號的共通點,辨 別其中的細微差異,建構文 學鑑賞能力.

第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 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 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 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在網路數位的時代,人們將面對越來越多資訊安全的威脅,對於此行政院將 特別在今年

• 社會必要具備傳媒資訊素養能力:有了這能力才能提升競爭力, 全球正 向著或已經奉行知識型經濟 , 知識型社會前進,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 過學校、社會團體、媒 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 全教育B.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盡早

新媒體定義 網絡形象 網絡言行 網絡自保 網絡交友 網絡法律 網絡欺凌 沉迷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