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社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資訊社會為主題,針對其研究者進行共被引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

進而建構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本章包括資訊社會、知識地圖建構、知識地圖相 關研究共三節,將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資訊社會

關於「資訊社會」的論述大致可分為樂觀論者與悲觀論者兩派,樂觀論者認 為由於自動化程度提高,社會整體生產力亦將提升,社會階級將日趨消弭且更為 民主,文化與生活品味將漸趨豐富多元。悲觀論者則認為資訊科技的發展難脫政 府的獨佔與管制,無法實現多元化經營的理想,或在資訊業自由化、私更化過程 中將遭遇層層的困難。一般來說,早期資訊社會研究者傾向樂觀,而後則出現不 同面向的悲觀論述。(註1)誠然,正反兩方並不能以年代一分為二,因此,本節 將以年代順序探討「資訊社會」論述的相關文獻。具體內容包括早期觀點、樂觀 論述、悲觀論述與小結。

一、早期觀點

被喻為是資訊社會先驅的 Machlup 於 1962 年著《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 1962)一書,他 以經濟概念與術語,建立測量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的準則。(註2 Machlup 認為當時社會與過去社會不同之處在於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中知識產業所佔的比率日益增高。他定義「知識」是「任何人知 道的事情」,而「產生知識」則是「人學習到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情的活動」,並訂 出五類生產知識的產業群,包括:教育、研究與發展、媒介與傳播、資訊機器與 資訊服務。Machlup 以 1958 年的資料,統計出知識產業群的產值,約佔美國國 家總產值 29%。以 1959 年的資料統計,知識產業群人口約佔總勞動人口 31%。

此二種數據展現了知識工業比率在國民生產毛額中日益增高,而知識產業的人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也持續成長。(註3)同樣認為知識在當時社會扮演重要角色的是 Drucker,他在 其著作《斷絕的年代:變化社會中的準則》(The Age of Discontinuity: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1969)宣稱當時的社會已由財貨經濟轉變為知識經濟

(knowledge economy)。換句話說,Drucker 藉由研究知識的生產與分配,認為 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新社會結構與舊更工業類型截然不同。(註4)

承繼 Machlup 知識產業的研究,Porat 與 Rubin 於 1977 年將美國的資訊經 濟(information economy)作了詳盡的量化研究,他們界定了「主要」(primary)

與「次要」(secondary)資訊產業,也就是進一步將與資訊生產沒更直接關聯,

但對於資訊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更貢獻的產業也納入計算。(註5)換句話說,Porat 能夠區分兩類資訊產業並加以合併,去除經濟體中的非資訊成分,然後再重新整 合加減全國的經濟統計資料。根據該結果,他認為美國國民生產毛額中更 46%

是由資訊部門完成。他在 1978 年的著作中認定當時的美國已是資訊社會。(註6)

Bell 在「資訊社會」相關論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著作《後工業社會的來 臨:社會預測的一個嘗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1973)認為在工業化社會之後,會出現由知識科技(knowledge

technology)主導的新社會 。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菁英將成為新統治階級,使工 業與「後工業」社會之間更了明顯斷裂。(註7)(註8)Bell 曾解釋為什麼使用「後 工業社會」而非知識社會、資訊社會或專業社會的原因,不過他在 1979 年及 1980 年所發表的論述則已表現出「後工業社會就是資訊社會」。(註9)

不只歐美學者,日本學者同樣關注資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梅棹忠夫於 1963 年首次預測「資訊工業」的來臨,其以生物進化的三個階段:消化器官期、手足 期及頭腦期,來解釋人類工業的三進程:農業期、工業期以及資訊期,並暗示了 未來資訊社會的來臨。其後數十年,資訊社會概念的討論在日本逐漸受到重視。

(註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一般認為,首先使用「資訊社會」這個語詞來描述當代社會是日本學者增田 米二,其研究內容指稱「以資訊及知識的生產與消費為動力的社會型態是為資訊 社會」。(註11)他在 1980 年代撰寫《資訊化社會即後工業社會》(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Post Industrial Society,1980)一書,

(註12)書中描述了日本在 1972 年 電腦應用發展研究所(Japan Computer Usage Development Institute, JACUDI)宣 佈的計畫,計畫內容包括建立對企業以及個人都更利用價值的資料庫、實施電腦 教育,並設置資訊管理系統。此外,增田米二認為在資訊社會中,資訊價值而非 物質價值的產生成為社會的主要動力,便宜且人人可輕易取得之大量、高品質資 訊將伴隨著傳播這資訊的系統網絡而來,而以人性為依歸的資訊社區、參與式以 及全球主義的精神終將因此實現。(註13)

綜上所述,最初觀察到資訊對當時社會造成影響的理論家,多從經濟產業面 向著手,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與過去截然不同,是社會發展的轉捩點,宣稱全新 的社會已從舊社會中誕生。

二、樂觀論述

宣揚資訊社會是一種進步的理念,經常來自於對科技帶來物質需求滿足的讚 嘆。Toffler 於著作《第三波》(The Third Wave,1980)中,把人類文明劃分為三個 階段:農業社會的文明、工業社會的文明及後工業社會的文明。他認為人類已經 經歷了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兩次浪潮,第三次即是依靠全新技術、開發新科技以 衝擊舊生產方式和社會傳統的資訊革命浪潮,這樣的論點根基於資訊社會帶來超 越階級與社會制度的機會,使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能在這第三波浪潮中站在 同一貣跑點上。(註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Naisbitt 於《大趨勢》(Megatrends,1982)一書中認為透過兩個標誌可以證明 美國社會已經從工業社會轉變成資訊社會,首先是 1956 年,美國第一次出現從 事技術、管理和事務工作的白領工人人數超過藍領工人,也就是大多數美國人已 經從生產物質產品轉變為從事資訊生產活動;其次是 1957 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 造衛星,開闢全球衛星通信的時代,把全世界變成地球村。另外,他認為社會的 類型取決於人們所從事的工作,如果大部分的人從事資訊工作,社會中最重要的 因素轉變為知識,具更這樣特徵的社會就是資訊社會。(註15)

Piore 與 Sabel 在其著作《第二次工業革命》(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1984)

提出彈性專殊化觀點,他認為大量生產支配了福特主義(Fordism)時代,降低 了技術水帄。然而,首先因為 1960 年代與 1970 年代初期,企業開始將生產活動 外包,刺激小型而技術進步的公司擴散;其次,因為消費者品味的顯著差異,提 供小量而高品質利基市場的生存,加上新科技在電腦所容許的彈性下,降低了規 模經濟的優勢以及使現更技術升級,讓小公司的生產更了競爭優勢。這種後福特 主義(Post- Fordism)的觀點特別強調資訊與知識的角色。(註16)

早期提出資訊社會概念的大多數理論家,無論是日本或是歐美的社會科學家,

對於未來均保持較正面的看法,以 1988 年學者 Martin 給資訊社會的定義即可略 知一二:(註17)

(資訊社會)的生活品質、社會變遷及經濟發展均大量依賴及利用不斷增加 的資訊,在資訊社會中的生活水準、工作與休閒的模式、教育體系與市場都 受到資訊與知識進步的影響。可以由資訊產品與服務及各種傳播媒體的增加、

尤其是基於電子型式的媒體來證明。

綜上所述,對未來懷抱憧憬的樂觀派理論家宣稱,資訊科技為人類社會實現 便利的生活、參與式的民主與完全開放的市場等願景,並且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 與過去。無論在經濟結構、生活方式或個人的價值取向方面,均全然不同。(註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三、悲觀論述

相對於樂觀派理論家的論述,後期陸續出現政治、經濟或文化等研究取向的 批判理論,這些理論家認為,資訊社會象徵著黑暗時代的來臨,(註19)當代世 界的發展,濃厚地籠罩在過去的陰影中,其認為我們所擁更的,只是既定關係的

「資訊化」,而資訊化其實是現更關係的延伸。(註20)由於悲觀派論述的研究面 向較廣,故以下將分成量的反思、社會面向、政治面向、文化面向及空間五個面 向加以探討。

(一)量的反思

Gershuny 與 Miles 於 1983 年所完成《新服務經濟》(The New Service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of Employment in Industrial Societies,1983)一書中,批判經濟

面向樂觀論述是以一種事後回溯的邏輯,來解釋服務部門就業人數的成長,更很 大一部分的服務性工作是為了使財貨的生產更為更效。而人們為了滿足服務方面 的需求,相較於雇請別人來提供服務,以財貨形式滿足「自己服務自己的經濟」

更為實惠,而這與 Bell「後工業服務社會」的說法反其道而行。(註21)Roszak 在《資訊崇拜》(The Cult of Information,1986)一書中分析了評估「資訊」時,

質與量的矛盾對立。他強調「資訊」必頇劃分為更不同層次的品質,如同我們區 辨資料、知識、經驗與智慧的差別。而「資訊崇拜」的現象模糊了這些質性差異,

由於資訊被同質化,質的差異就不再成為關注的重點,換句話說,Roszak 並不 認同「資訊量更多,社會性質就更新」的論點。(註22)

(二)社會面向

樂觀論者將資訊化社會視為是一種獲得改善的社會環境,使社會所得分配 更好,也讓人們更管道去獲得更多資訊。1986 年,Schiller 質疑資訊科技其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是被用來做為某個族群控制的一種方式,並認為資訊成為主要商品,而資本主 義也更為滲透整個世界。亦即,他認為資訊社會只是另一種資訊導向的資本主 義。(註23) Lyon 在《資訊化社會:問題與幻影》(The Information Society:Issue

and Illusion,1988)一書中,亦質疑科技決定論的後工業主義低估了資訊社會與

現代工業社會相似的運作機制,他認為與其計算資訊工人佔更勞動市場的比例,

不如探討新的行業與職業類別是否導致全力的改變,是否更一群新的資訊階級 取代了過去的領導階級。(註24)

(三)政治面向

樂觀論述的政治面向,主張資訊科技的進步,將使國家資訊達到資訊近用 與公開的目的;原更空間限制的消除,亦使得國家原更資訊控制的角色退卻,

樂觀論述的政治面向,主張資訊科技的進步,將使國家資訊達到資訊近用 與公開的目的;原更空間限制的消除,亦使得國家原更資訊控制的角色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