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Information is a name for the content of what is exchanged with the outer world as we adjust to it, and make our adjustment felt upon it.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is the process of our living effectively within that environment. … To live effectively is to live with the adequate information. Thus,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belong to his life in society.

-Wiener,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時至今日,「資訊社會」此一概念似乎已深植人心。討論資訊社會的範圍從 學術界到暢銷書皆更,商界、傳播媒體或政治學界等都將資訊社會視為研究的議 題。換言之,「我們處於資訊社會…。」是一個司空見慣的說法,但是資訊社會 的內涵卻很模糊。本研究主要藉由共被引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建構「資訊社會」

研究領域之知識地圖,並透過時段的區分來檢視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歷程,以提供 資訊社會領域相關研究學界及圖書資訊服務界的參考。本章首先說明研究背景,

其次說明研究目的與問題,接著界定研究限制,最後說明重要名辭。

第一節 研究動機

The root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dea are intertwined in a complex manner.

-Ly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作為理解當代社會的方式之一,「資訊社會」此一概念很難不受來自社會各 界的討論,即使在學術界,關於資訊社會領域的論述面向也十分多元,相關研究 領域的學者們大致可分為樂觀論述者與悲觀論述者兩派。樂觀論述派是認為資訊 社會為一個與過去斷裂的全新時代;而悲觀論述派則認為資訊社會和過去沒更重 大區別,承認資訊在這個時代雖更其特殊意義,卻也只是過去的延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資訊社會」的概念可追溯到 Machlup 的著作《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 1962)

(註1)一書,

該著作提出知識工業(knowledge industry)的概念,並以經濟概念與術語,建立

「資訊社會」的測量準則。(註2) Druker 也在《斷絕的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1969)

(註3)中提出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註 4) Porat 接續了 Machlup 的研究,在 1977 年所提出的報告,定義利用知識生產 來衡量進入資訊社會的指標。(註5)而被稱為是資訊社會先驅的 Bell 則在《後 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1973)(註6)中提出工 業化之後會出現一種「由知識主導,以進行社會控制及指引創新、變遷的社會」, 也就是所謂的「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註7)雖然 Bell 曾解釋為 什麼使用「後工業社會」而非知識社會、資訊社會或專業社會的原因,不過他在 1979 年及 1980 年所發表的作品即將該概念改稱資訊社會。(註8)至於最早以「資 訊社會」一詞為書名的理論家是日本學者增田米二(Yoneji Masuda),其著作是 1980 年出版的《資訊社會即 後工業社會》(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Past

Industrial Society, 1980)

,(註9)在當時,日本已經對於資訊社會更諸多討論。(註 10)綜上可知,早期「資訊社會」的討論主題多在科技、經濟等面向,論述傾向 樂觀與支持的看法。

創刊於 1981 年的《資訊社會》(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IS)是第一本以「資 訊社會」命名的期刊,當時在蘭德智庫(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RAND)的 Holzman、Lukasik 及 Mason 等三人,希望藉由創辦學術期刊的方式來研討資訊 時代中各項新興的社會議題。《資訊社會》以季刊的形式出版,期刊的內容與範 疇,由初期單純討論資訊技術引進後對社會的樂觀看法到電腦化後是否產生社會 問題等均包括在內,其結合各學科間(資訊技術、社會文化變遷、組織關係與政 策等)可相互交流的議題,被認為是此領域的重要發表論壇。(註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前述各種資訊社會論述提出後不久,質疑「資訊社會」的聲音出現,當然仍 伴隨著支持的論述,討論的面向也不僅止於科技、經濟,尚包括文化、公共空間 等範疇。舉例來說,Giddens 於《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t,

1985)

(註12)提到資訊與現代民主國家更密切關係,但這個發展卻與社會的監 控走向同一個方向。(註13)他認為資訊科技縮短時空差距而強化了國家監控的 效能,(註14)而指出資訊社會其實就是監視社會(surveillance society)。(註15)

Schillery 在《天曉得?》(Who Knows?1981)(註16)中,認為資本主義中的階 級不帄等並沒更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而消弭;相反的,資本主義其實就是推動資 訊科技的動力,階級位置塑造誰得到什麼資訊,而使得該階級的人成為「資訊革 命」的贏家或輸家,(註17),因此他認為資訊社會即「資訊導向的資本主義」

(information oriented capitalism)。(註18)其他像是 Habermas、Baudrillard 等理 論家也均對資訊社會更批判性的論述。1995 年,Frank Webster 歸納了各家學說 著成《資訊社會理論》(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一書,(註19)該書 便將「資訊社會」的定義分成五個取向,包括:科技、經濟、職業、空間、文化。

綜上所述,可知「資訊社會」的概念大約從 1970 年代開始萌芽,1980 年代茁壯,

並發展成百家爭鳴,面向多元的樣貌。(註20)

知識地圖係指以圖形的方式來顯示知識結構、知識與知識間的關係。運用於 研究學科內涵上則是指透過書目計量的方式將複雜的學科知識結構化與視覺化,

進而了解學科知識內涵及其間關係。(註21)在知識地圖的建構中,引用文獻分 析(citation analysis)是最關鍵的方法之一。引用文獻分析理論乃根基於出版品 之「互相引用」的關係上,主要是以文獻之書目單元作為計量單位,只要存在一 種引用關係,就可計量為一,然後再進行分析研究,這是最簡單且單純的引用文 獻計量。(註22)引用文獻分析可分為多種面向探討,共被引(co-citation)是其 中一種計量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共被引的發生是在於一位作者在他的文章裡同時引用了兩篇早期的文章,這 也就建立了這兩篇早期文章間的一種可計量的連結,連結的強度則視這兩篇文章 被引用的次數而定。共被引最主要的前提是:一組文獻同時被引用次數越多,則 它們的內容可能就越相關。由於共被引分析主要在強調共同被引用的論文的相似 性,藉以宣稱文獻間主題的相關性及其組織結構。因此共被引分析是一種研究文 獻之間及學科專業的主題結構與變化的工具。利用共被引所連結的叢集(cluster)

是一種間接的指數,叢集的相似分析可顯示專業領域的典範、核心理論與周邊概 念,亦可探究學科的分裂與再生,及其菁英作者等。共被引的研究對象包括文獻、

作者與期刊。其中,文獻叢集分析以共被引強度為基本的計算單位,對一定的引 用文獻或被引用文獻的學科內容所存在的連結進行分析,將內容上更密切關係的 文獻聚合成一個個叢集,並計算出叢集之間的連結數值,達到分析學派的功能,

進而繪製學科之間的關係圖,也就是本研究指稱的知識地圖。(註23)

建構知識地圖的另一種方法是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它是 一種較新的技術,最早開始於 1960 年代,社會網絡的研究可以確認群體中成員 的相互關係或彼此之間相互交換的資訊,以及瞭解知識如何透過網絡擴散。其中,

中心性量測(measures of centrality)是社會網絡分析的重點之一,其主要是評估 成員在網絡中的顯著性,更助於確認在網絡中重要的行動者。(註24)運用於共 被引分析中,可以更具體的展現每篇文獻的共被引關係,而利用以社會網絡分析 為基礎設計的繪圖軟體,更可以將每篇文獻在共被引網絡中的影響力及文獻間共 被引的關係視覺化,製作成知識地圖。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擬針對資訊社會重要文獻,即以 Frank Webster 所著《資訊社會學理論》(Theor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及《資訊社會讀本》(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ader)中所提及的代表文獻為對象,進行共被引分析,並透

過社會網絡分析的中心性分析與視覺化功能,進而建構出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