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四節 綜合論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第四節 綜合論述

本研究係針對 1962 年至 2010 年之間,89 篇資訊社會代表文獻進行共被引 現象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以建構「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本節綜合前三節之 分析,歸納出「資訊社會」近五十年來的研究特性,以下分別就「資訊社會」之 知識地圖與「資訊社會」之研究趨勢,敘述如下:

一、「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

依據本研究結果,為「資訊社會」建構知識地圖,茲就「資訊社會」之重要 文獻與「資訊社會」之子群體分述如下:

(一)「資訊社會」之重要文獻

透過共被引分析,發現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的共被引次數普遍很低,因此帄均 節點密度亦不高,但從節點密度變異數偏高可窺知,資訊社會代表文獻所建構出 的網絡整體鬆散卻存在著共被引次數極高的代表文獻。研究顯示共被引次數前三 名的是 Harvey、Castells 與 Piore& Sabel 的著作,因此可認定為「資訊社會」中 的熱門文獻,而中介中心性前三名為 Castells、Bell 與 Habermas 的著作,為「資 訊社會」中,被引用學科領域較多元的文獻,其中又以 Bell 的著作在兩種中心 性上都表現良好,故可以算是經典文獻。

(二)「資訊社會」之子群體

在「資訊社會」知識結構方面,研究結果顯示「資訊社會」主要可分為三大 子群體,分別是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體、社會學子群體與地理學子群體。資 訊科學與圖書資訊學子群包含包含 Drucker、Gouldner、Machlup、Masuda、Naisbitt、

Porat、Roszak、Schiller 與 Toffler 九位學者的 10 篇著作,該子群的代表文獻出 版年代較早,且多為關注科技與經濟面向的論述。在多維尺度圖中,資訊科學與 圖書館學子群占據邊緣的位置,表示該子群的文獻在「資訊社會」領域中較不具 影響力,觀察網絡圖則發現其中心性的表現不如其他兩個子群來的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社會學子群體又可分為二小群,其中一小群為地理學、都市與環境研究小群,

該小群包含 Castells、Giddens、Habermas、Kumar、Lash、Lyotard、Poster 與 Schiller 等八位學者的 11 篇文獻,另一小群為地理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小群,該小群 則由 Baudrillard 的 9 篇著作及 Vattimo 的 1 篇著作,共 10 篇代表文獻所組成。

可以發現這兩小群雖同屬社會學子群之下,但文獻性質卻不太相似,後者全是後 現代性的論述,而前者雖也更後現代的論述,但仍包括產業面向的討論,性質與 地理學子群所引用的代表文獻近似。從知識地圖中亦可清楚看出二小群的區別,

地理學、都市與環境研究小群在多維尺度圖中位居最中心的位置,成為邊緣的地 理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小群及地理學子群的中介者,且在社會網絡圖中的節點 都很大,顯示該小群所包含的代表文獻在程度中心性均不低。

地理學子群包含 Aglietta、Boyer、Castells 、Hepworth、Lipietz 、Piore 與 Useem 等七位學者的 8 篇文獻,文獻性質多為產業面向的論述。在多維尺度圖中 介於另兩個子群之間,位置中間偏上,觀察網絡圖可發現該子群節點的程度中心 性表現與社會學子群-地理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小群相去不遠。綜合上述,「資 訊社會」之知識地圖包含了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社會學與地理學三子群。而社 會學子群又分為二小群,其中一小群所包含的代表文獻性質介於另一小群及地理 學子群之間,而其跨子群的性質亦顯現於其中心性的表現,成為整個網絡中最強 勢的一群。

二、「資訊社會」研究趨勢

依據研究結果的歷年分析,1962 年至 1970 年的文獻僅更兩篇,並且未形成 共被引關係,但是透過學科領域分析仍可發現,大部分引用文獻的學科領域都環 繞在經濟、教育、政治、商業與跨領域社會科學。該階段「資訊社會」是較為模 糊的概念,多從經濟面向來探討。1971 年至 1980 年共出現 12 對共被引,不過 並不歧異到足以分群,就其共被引的學科領域來看,以社會學為主,其次則為傳 播學及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根據歷年分析的結果,傳播學及資訊科學與圖書館 學均更明顯成長,並在 1981 年至 1990 年形成了文獻數量最多的資訊科學與圖書 館學子群,同時,也形成了社會學子群與地理學子群,值得注意的是,資訊科學 與圖書館學子群雖然在知識地圖上的幅員很大,但是該子群中的文獻節點都不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其他兩個子群大,又根據歷年分析發現,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在 1985 年後 就呈現下滑的趨勢,反之,社會學子群與地理學子群卻在隔年就急遽上升,形成 了強烈的對比。

1991 年至 2000 年,社會學子群與地理學子群持續成長,而資訊科學與圖書 館學子群的版圖卻被傳播學子群取代,根據歷年分析可知,傳播學未明顯發展,

反而走下坡,而另外兩個子群則持續波動。在 2001 年至 2010 年階段,傳播學子 群式微,「資訊社會」變成兩大子群,即社會學子群及地理學子群。其中,原傳 播學子群萎縮為社會學子群中的二小群,而社會學子群又另演化出人文學小群,

地理學子群則衍生出社會學小群及經濟學小群。

綜合上述討論,可以發現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由原來以經濟為首的跨領域社 會科學為主,到了第二個十年由社會學子群脫穎而出,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 則蓄勢待發,並形成於第三個十年,同時,地理學子群的形成也造成三強鼎立的 態勢,惟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後繼無力,在第三個十年的中期就被傳播學子群取 代,然傳播學也沒更發展,而在第五個十年依附於社會學子群之下變成二小群,

社會學子群亦衍生了另一個小群,地理學學科領域亦分化了一大一小的小群與之 分庭抗禮,可見「資訊社會」在社會學與地理學的影響力大致抵定,但是後期分 出的小群仍更待觀察。

註16 A. Toffler 著;吳迎春、傅凌譯,大未來(Powershift: Knowledge, Wealth, and Violence at the Edge of the 21st Century)(臺北市:時報文化,2004 年),

序頁 13-14。

註26 K. Kuma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http://www.virginia.edu/sociology/peopleofsociology/kkumar.htm>(10

註31 H. Christopher 著;王文華譯,鮑德裡亞與千禧年(Baudrillard and the Millennium)劉悅笛導讀(北京市:北京大學,2005 年)頁 11-14。

註32 同註 30,頁 191-193。

註33 同註 3,頁 313。

註34 M. Aglietta, A Theory of Capitalist Regulation (Londom: Verso,1987), 17.

註35 同註 3,頁 268。

註36 同註 3,頁 220。

註37 M. Hepworth, Geography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0).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臺北市:協志工業叢書,

民 65 年)頁 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