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社區

社區一詞原是由英文「community」翻譯而來,具有以下三種意 義(1)社區、集體、團體、社會;(2)宗教信仰、種族、職業等方 面相同的人構成的集體,有共同利益的集體;(3)共享、共有、共 同、相同(彭毓文,2007)。因此,社區包含三要素:(1)一群人;

(2)一定地理範圍;(3)人之社會性,包含社區意義、關係及活動 之總稱(蔡宏進,2005)。而世界衛生組織於 1986 年渥太華健康促 進宣言(Ottawa Declaration)指出『社區』為健康促進活動的「最佳 介入點」(薛曼娜、葉明理,2006;WHO, 1986)。本研究以社區關 懷據點或社區活動中心做為介入社區高齡者複合式防跌運動方案的 地點,因此所指的「社區」係指該地區提供高齡者使用之關懷據點或 活動中心。

二、高齡者

依據我國「老人福利法」第二條,明定老人所指對象為年滿六十 五歲以上者(內政部社會司,2012)。傳統以「老人」(the elderly)

稱呼年長者,但研究發現,近年有逐漸採用「高齡者」取代之趨勢以 示尊敬(李百麟,2013;李素蘭、鮑敦媛,2012;張量懿、黃清雲,

2015)。高齡者的年齡劃分標準尚未一致,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的定義,老年人是指年齡超過 60 歲者,而一般先進國家則定義為 65 歲。因此,老人或高齡者一般係指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學者依年 齡層不同,將六十五至七十四歲老人區分為「年輕老人」(young old), 七十五至八十四歲為「老老人」(old old),以及八十五歲以上的「最

老的老人」(oldest-old)(Cohen-Mansfield et al., 2013)。本研究以 六十五歲含以上者為研究對象,因此所指的「高齡者」係指年滿六十 五歲含以上者。本研究以 74 歲為分界點,將參與者年齡劃分為 65 至 74 歲以及 75 歲以上兩群。另外,在本研究中「高齡者」、「老人」

和「長者」為同義,相互使用。

三、跌倒

Tinetti 等人(1988)對跌倒的定義係指個人非自主跌倒在地面 或身體失去正常的位置,導致身體某一部份接觸到地面或跌至較低 處,但排除潛在的因素例如中風、昏厥或無法抵抗的外在危險事件所 導致的跌倒。國內常見的跌倒定義,有些為從站立、坐姿或行走間,

突然不預期的跌落接觸到地面(溫瓊容、黎家銘、陳晶瑩,2006)。

另有國內研究學者更明確將跌倒定義為從站立、坐姿或走路中,突然 不預期地往下傾倒,或身體姿勢非故意地改變,導致某一部位觸地,

或非預期地跌下至地面或較低處,跌下撞擊椅子或樓梯,但排除外來 重擊、意識喪失、中風或癲癇發作等造成之跌倒(林茂榮、蔡素蘭、

陳淑雅、曾信嘉,2002;黃少君、陳曾基、周碧瑟,2005)。本研究 則統合國內外文獻,對跌倒定義為從站立、坐姿或走路中,個人非自 主跌落地面或身體失去正常的位置,導致身體某一部分接觸到地面或 跌落至較低處,但排除外來重擊、意識喪失、中風或癲癇發作等造成 之跌倒情形。

四、生理防跌能力

國內外關於高齡者跌倒或行動力評估之研究,常單獨或選取數 項檢測作為早期篩檢或推估老人跌倒發生之評估考量,例如身體組

成、柔軟度伸展、坐站測試、行走速度或動、靜態平衡等項目(田玉 笛、王秀華與錢桂玉,2015;呂麗華,2009;李淑芳、劉淑燕,2013;

張棋興等人,2013;梁偉成、紀煥庭、胡名霞、林茂榮,2005;Lin et al., 2004;Bonanni & Newton, 1998;Toraman & Yildirim, 2010;Viccaro, Perera, & Studenski, 2011)。然而,高齡者跌倒成因具多元化及複雜 性(林茂榮、王夷暐,2004;Tinetti, Speechley, & Ginter, 1988),故 本研究以身體功能與平衡能力作為高齡者生理防跌能力評估之用,同 時與防跌知識衛教成果,作為分析複合式防跌運動方案介入之成效依 據。

五、高齡教育

「高齡教育」(senior citizen education)乃是終身教育體系的後 期階段,亦為成人教育的組成部份(朱芬郁,2012)。高齡教育的定 義為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所進行有系統、持續的學習活動,其目的在 促進知識、態度、價值和技巧上的改變(教育部,2006)。其廣義的 含意係指為一般人或特定人口所提供的有關老化過程與概念的教育

(吳永銘,1998),而狹義的定義係指老化過程中所必須獲得的身心 健康與社會活動之基本之能力,以使高齡者在社會化過程有良好適 應,它是終身教育的一環,也是高齡者應享的基本權利(龔乾源,

2002)。本研究則包含高齡教育中廣義與狹義定義兩部份,在複合式 防跌運動方案中融入正確老化過程與防跌知識之衛教,以及維繫身體 功能與平衡能力之運動方案,進而達到防跌能力提升,增進晚年生活 品質之目的。

六、巡迴訓練

巡迴訓練(circuit training)在不同領域,翻譯名稱亦有所差異,

體育界以循環訓練為中文翻譯,物理治療則譯為巡迴訓練。本文將以

「巡迴訓練」作為(circuit training)中文解釋。巡迴訓練是一種科學 化的全身性體能訓練法,最初是由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

體育教師摩根(R.E. Morgan)和亞當森(G.T. Adamson)所共同設計 並提倡,其內容包括肩部、背部、腹部、腿部及全身的複合運動。巡 迴訓練是綜合了間歇訓練、重量訓練及肌力訓練等的一種訓練方法。

其法乃是預先選定一組運動,決定各運動的反覆次數,並在最短時間 完成訓練負荷,且需要系列性一個接一個進行活動,並在最後活動終 了時,再度由起始開始,整個系統重複多次。巡迴訓練最有價值的地 方即是可同時鍛練許多人,適合各種不同場合及不同的人,即是適用 於個人或團體,及任何運動介入之環境下(林正常,1989;林學宜,

2000)。本研究將以巡迴訓練原則作為複合式防跌運動方案課程設計 之依據,規劃符合社區高齡者的複合式巡迴訓練運動課程。

七、複合式防跌運動

複合式防跌運動(multicomponent exercise for fall prevention)意 指以多重因子考量做為社區高齡者跌倒預防之策略。目前國內外針對 高齡者防跌運動訓練策略均建議複合式運動為佳,意指同時由不同面 向著手訓練,促進身體功能與平衡能力達到跌倒防制目標 (吳書慧、

曹昭懿、林桑伊、張谷州、李雪楨,2011;Freiberger, Haberle, Spirduso,

& Zijlstra, 2012;Kang, Hwang, Klein, & Kim, 2015)。因此本研究以 跌倒防制為主題,規畫複合式防跌運動方案,包含設計高齡者居家防 跌知識強化及複合式巡迴訓練運動課程兩部份,以期達到提升防跌能 力、健康老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