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品格教育的理論基礎

從傳統道德(moral)到現代品格(character)教育相關理論的研究,專家學者 對於品格的學習與發展有著許多不同的說法。本研究擬由三個品格發展有關的理 論,一是從情緒及動機的觀點來解釋的「心理分析論」;其次是強調認知層面的「認 知發展論」及強調外在影響因素的「社會學習論」來加以探討。

一、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根據 Freud 的理論,人格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包含了三個部分,分別是本我、

自我、超我。本我是與生俱來的慾力,自我是經學習後獲得的,超我是在社會化 過程中被塑造而成的,超我的功能相當於良心,良心克制著本我與超我的慾念和 衝動,即為道德(張春興、林清山,1991)。Freud 的心理分析論,提出人格是一 個整體,嬰幼兒期的生活經驗,是構成人格的主要因素,心理分析論揭示嬰幼兒 童期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期,許多變態行為或心理疾病,均於幼年種其根苗。兒童 人格的發展有一定的序階,各具不同的特徵,所以幼年時期的教育與教養方式極 為重要,是個人學習生涯與正常發展的奠基階段(沈六,1994)。所以幼年時期的 教育與教養方式極為重要,是個人學習生涯與正常發展的奠基階段。心理分析論 提供一個明確的發展概要,增進教師及家長瞭解兒童每一階段的特性,容忍各種 防衛行為的產生,並提供適當的輔導方向,以培養健全的人格。

Erikson將Freud的理論加以修正與發展,Erikson對人格的立論建立於生長發展 的歷程,一個人在生長歷程中所得的經驗,成為人格發展的關鍵,強調社會文化 因素,在人格發展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他將人格發展階段區分為八個時 期,這八個階段是信任對不信任、自行主動對羞怯懷疑、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

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自我統合對角色混亂、友愛親密對孤僻疏離、精力充沛對

頹廢遲滯、完美無缺對悲觀絕望(張春興,2000)。每一個階段都要匯總到最後自 我統整,每階段發展的特質,在往後的階段仍繼續發展,例如0-1歲開始發展對人 的信任和安全感,它將持續發展,貫穿以後各個階段,其他心理素質亦同。將Erikson 之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人生八大關鍵期 (Eight Life Crises)整理如:表2-2-1

表2-2-1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人生八大關鍵期

年 齡 心 理 社 會 危 機 重要社會環境 有利之影響 對照 Freud 的發展階段 0-1 歲 信任與不信任

(trust v.s. mistrust) 母親 驅力和希望 口腔期 (oral stage) 1-3 歲

活潑主動與羞愧懷疑 (autonomy v.s. shame &

doubt)

父母 自制和意志力 肛門期 (anal stage) 3-6 歲 自動自發與退縮愧疚

(initiative v.s. guilt) 家庭 方向和目的 性器期 (phallic stage) 6-12 歲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industry v.s. inferiority) 鄰居、學校 方法和能力 潛伏期 (latency stage) 12-20 歲 自我統合與角色混淆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同儕團體 奉獻和忠貞 兩性期 (genital stage) 20-40 歲 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

(intimacy v.s. isolation) 伙伴 親合和愛 兩性期 (genital stage) 40-65 歲 精力充沛與頹廢遲滯

(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分工和享受家

的溫暖 生產和照顧 兩性期 (genital stage) 65 歲以上 完美無缺與悲觀絕望

(egointegrity v.s. despair) 氣味相投者 自制和智慧 兩性期 (genital stage)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中一到三年級學童年齡屬於人格發展的第四階段(6-12 歲),在人格 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系列的危機需要解決,成功而合理的解決危機才能發展健全的 人格,否則,便會使人格不健全(邵瑞珍、皮連生,1993)。根據艾瑞克森的主張,

此階段的發展重點為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階段,若能合理的解決危機,才能發展 出具有求學、待人、做事基本能力,否則,便會生活無目的方向,時而感到徬徨 迷失。因此,想要在人生歷程中人格能發展順利,即時給予適當的教育是絕對必 要的。

二、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論由班杜拉大師提出,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可以向其他人的行為學 習,因為經由對他人行為的觀察模仿,就可以產生學習的觀念,在適當的誘因下,

學習者就會表現出該項行為。社會學習論的三個概念,抗拒誘惑、賞罰控制、楷 模與替代學習,是從他律進階到自律的重要方法(吳財福,2004)。其中,「觀察 學習是最重要的發展學習」,孩童看見身邊不好的楷模,直接的任孩童模仿此不好 的行為,也間接影響到孩童對於往後事件發生的處理方式以及認知的看法。楷模 學習通常是指在兒童生活環境中直接接觸到,且對他產生影響力最大的人,包括 父母、教師、同學、朋友等。另外電視、電影、故事、小說、漫畫等資訊中的人 物或主角,也是兒童模仿學習的對象。因此,身為長輩的父母和教師除了要以身 作則,更要慎選有正面教育價值的傳播媒體,使兒童了解有意義的內容,進而影 響其道德行為(邵瑞珍、皮連生,1993;沈六,1994;張春興、林清山,1991)。

根據社會學習論的要點,透過增強、模仿、認同等學習方式和社會情境產生 互動歷程,建立良好的個人行為模式並表現合乎共同規範的道德行為。兒童依照 楷模的判斷方向去改變他們的道德評價標準,強化兒童內在化的規則、規範或價 值,經由一種被動的內在化歷程而產生其道德價值,以及表現道德的行為。

三、道德認知發展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道德認知發展論者認為:「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一樣,其基本原理在提供刺 激使兒童對道德問題和道德決定,從事積極主動的思考。」(黃建一、余作輝,

1999)。道德認知發展理論是當今美國研究道德教育的顯學,係由Kohlberg 承襲瑞 士Piage 心理學家的研究,經進一步深入探討而建立完成的道德教育理論。認知發 展論對道德問題的探討,著重在道德思考的的發展階段,以下分別介紹此學派二 位學者之論述。

(一)、 Piaget:

皮亞傑以「認知發展論」為基礎,並且融入康德道德觀,發現兒童道德判斷 發展與認知發展,與心智的發展與成熟具有平行關係,皆有階段性。認為兒童的 道德觀是由「前道德期」(無律期),至因懼怕權力、權威而遵守規則(他律期), 最後終能自動遵守及表達他所認定的規約(自律期)。Piaget 認為道德起源於兒童 對規則意識的認知,發現兒童對遊戲規則的瞭解與運用,和智慧的發展相同,皆 有發展的序階可尋人類的認知方式因年齡的差異而有不同,不同年齡的人,以不 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不同的思考方式具有階段性,循序發展,每一個新階 段都以前一階段為基礎。兒童道德認知和一般認知是平行發展,互相配合,先有 邏輯的思考,才能做道德判斷(謝明昆,1994,黃建一、余作輝,1999)。

國小一到三年級的學童,正是處於 Piaget「認知發展論」的他律期:約在五歲 至七、八歲之間。兒童從道德的無律,漸漸意識到權威、約制、規範及風俗習慣,

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行為注意其後果,而不顧其動機和意向。本期兒童的道德意 識尚未分化成熟,尚不能做自主的道德判斷。對權威他律的服從,認為是天經地 義的事。 從 Piajet 對於兒童道德判斷的研究結果顯示出,在他律期的兒童行為是 出於片面的尊重,直到自律期才會表現出互相尊重的行為。

(二)、Kohlberg:

Kohlberg 將發展道德分六階段,是以道德認知發展為主,道德認知是可以經 由教育歷程來培養的。他提出了人類道德認知發展的三個時期六個階段,前兩階 段是他律性和工具性的目的,稱為成規前期(pre conventional level),第三及第四 階段,則為相互的人際期望與社會系統,稱為成規期(conventional level)。最後的 兩個階段則是社會契約及放諸四海皆準的,稱為成規後期。以表2-2-2 表示

表 2-2-2 Kohlberg 的道德認知發展三層次六階段論

期 別 發 展 階 段 心理特徵

1 避罰服從導向 只從表面看行為後果的好壞。盲目服從權威,旨在逃避處罰。

道德成規前

期(9歲以下) 2 相對功利導向 只按行為後果是否帶來需求的滿足以判斷行為的好壞。

3 人際和諧導向 尋求別人的認可,凡是成人讚賞的,就認為是對的。

道德成規期

(10-20 歲) 4 法律與秩序導向 遵守社會規範,認定規範中所訂的事項是不能改變的。

5 社會法制導向 瞭解行為規範是為維持社會秩序而經大眾同意所建立的。只 要有共識,社會規範是可以改變的。

道德成規後期

(20歲以上)

6 普遍倫理導向 道德判斷是以個人的倫理觀念為基礎,個人的倫理觀念用於 判斷是非時,具有一致性與普遍性。

資料來源:整理自(張春興,1999)

Kohlberg 道德認知理論的發展在層次上是循序漸進的,而非跳躍式的,並且,

每一階段的道德發展都依據前一階段為基礎,也就是低階段的發展是更高階段的 先備條件。本研究所指的國小一至三年級,就是 Kohlberg 道德認知發展的「道德 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9 歲以下,這個時期兒童對行為好壞或是非的標 準,是根據行為的後果、快樂的獲得,或體力較強者、能發號施令之權威者的觀 點,順從權威人物所強制的規則,以避免受到處罰或是得到個人的獎賞(黃建一、

余作輝,1999;沈六、1994;張春興,1999)。當道德認知發展之層次愈低時,傾 向於個殊性,亦愈容易受時空、環境等因素影響,而道德發展層次愈高時,愈傾 向於普遍性,愈能強調其自身之目的與價值性(張春興,1999)。

雖然Piajet 和 Kohlberg 對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的階段不盡相同,但都建立在有 組織、順序的發展和交互作用三個基本要素上。研究者歸納整理後,認為「道德 認知發展論」適用於學童身上。品格教育之實施必須因材施教、循序遞升。本研 究對象為國小一到三年級年齡大約六至九歲左右,依上述理論中發現:此期學童 處於Piajet 道德推理階段的他律期;Kohlberg 道德推理階段的相對功利取向、尋求

雖然Piajet 和 Kohlberg 對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的階段不盡相同,但都建立在有 組織、順序的發展和交互作用三個基本要素上。研究者歸納整理後,認為「道德 認知發展論」適用於學童身上。品格教育之實施必須因材施教、循序遞升。本研 究對象為國小一到三年級年齡大約六至九歲左右,依上述理論中發現:此期學童 處於Piajet 道德推理階段的他律期;Kohlberg 道德推理階段的相對功利取向、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