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華語行為文化比較的理論基礎

2.3.2 問候語相關文獻回顧

問候是人與人之間最頻繁的互動,也是學習一種新語言首要學會的行 為文化。藉由問候,我們搭起與他人友誼的橋樑,也鞏固我們既有的友誼 根基。對外語學習者,尤其是在非目的語生活圈的語言學習者而言,教材 中關於問候語的呈現就是學習的標準,若不到目的語國家生活或旅行,難 有驗證語言虛實的機會。是以教材中對問候語的描述是否貼近語言使用實 情、是否跟得上語言的變遷,都是教材研究需要關注的焦點。

2.3.2.1 問候語的定義

問候語(greetings)是人們日常使用的社會交際語言行為,指人們見 面互相致意完成交流目的的對話。一般出現在會話的開頭,表示確認看到 對方、表達問候、關心等意思。從文獻看來,依據分類標準和著眼點的不 同,學者對於此種問候語有許多不同的名稱。

胡明揚(1987)稱為將見面用語和分手用語都納入問候語的範疇。但 是本文對於問候語的採計範圍僅包含見面用語的部分,不含分手用語。杜 道明(1997)稱之為「見面語」,並將見面語分為招呼語和寒暄語兩類。招 呼語具有表示友好和禮貌的目的,漢語包括「吃了嗎?」、「到哪兒去?」、

「回來了?」等,主要根據見面時的具體情況而定;而英語的招呼語則往 往是模式化的套語,如 “Hello”, “Hi”,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等。

寒暄在其文中未有明確定義,而《現代漢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8

頁 537)對「寒暄」一詞的解釋為:「見面時談天氣冷暖之類的應酬」,由 詞條例句:「賓主寒暄了一陣,便轉入正題。」可知寒暄語通常是在進入主 題前談話雙方彼此關心所隨意漫談的暖場話。林君萍(2004)認為杜道明 的寒暄屬於會話主題,非問候語;此外,本文為顧及研究對象為初級教材,

課文對話受限於篇幅簡短,難以出現多句漫談性質的寒暄,故不考慮以

「寒暄」為研究項目名稱。

楊德峰(1999)稱為招呼用語,如「你好」、「吃了嗎?」、「吃飯了 嗎?」等等;並提出中國人特有的打招呼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見面只說 稱呼,第二種是主動打招呼的人故意把對方正在做的事情說出來。

這些對問候語的定義和名稱各有不同,本研究為比較英、漢、法教材 的內容,同時參考牛津線上辭典對 greetings 一詞的解釋 “a polite word or sign of welcome or recognition” 9,決定採用「問候語」這一帶有禮貌意味 之名稱,唯因研究對象為紙本教材而非錄像資料,本文所指之問候語僅止 語言內容,除非教材中包含帶有問候招呼性質的手勢圖片,否則肢體語言 (包含手勢/表情)不額外列入討論範疇。

2.3.2.2 問候語的分類及對比

根據林君萍(2004)的分類,問候語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為宣示問 候語,這種問候語與特定事件無關,並且問候與回應可以完全相同,典型 的例子是「你好」、「早」。第二種為稱呼型問候語,以稱呼對話者作為問候 語,例如「張老師」、「阿姨」或稱呼對方名字的方式達到問候的目的。第 三則為情境問候語,是對話者根據對話當時情況所說的問候語,通常根據

一個事件發言,例如「去哪兒呀?」、「吃飯了嗎?」、「好久不見!」等等。

祝麗麗(2010b)按照內容、時間、形式、社會環境等不同的分類標準,

將問候語分為不同的種類。以內容標準為例,問候語可以表達三種語言行 為:程式化短語、直接稱謂和閒聊。若根據時間標準歸類,則問候語又可 以依照是否在特定時間(時候)使用分為數類。以上分類的標準相當分歧,

9 牛津線上辭典http://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greeting?q=greetings。

29

各分類中也有許多差異,本文考量初級漢語教材中出現的問候語形式極有 限,將採取折衷的分類方式,後文將進一步說明。

杜道明(1997)在比較漢語及英語招呼語時,認為不同的打招呼方式 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他認為,漢語的問候受到漢文化傳統「重實用、重 經驗」的思維模式制約。這種重實用、重經驗的思維,形成了中國人著眼 於眼前當下的一種生活習慣。包括各種打招呼方式常繫於正在發生或剛剛 發生過的的事情,同時又和對方直接有關係的話題,很少有抽象化、模式 化的用語。反觀英語的招呼語,則明顯帶有簡單化、模式化和抽象化的特 點。他因為西方人長於抽象思考及分類,因而把具體的招呼語簡化為固定 的幾個「公式」,而不像中文招呼語那樣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較為繁 複、。但他也同時表示,這與西方人不願涉及對方隱私的文化心理有關。

以上是從思維模式的角度切入以探討中英招呼語之不同。雖然將英語 招呼語視為簡化的固定幾個公式可能言之過甚,也可能過於泛化,但著實 幫助我們從一個新的視角來檢視英語(低語境文化語言)和漢語(高語境 文化語言)在招呼語上之差異的原因。

2.3.2.3 影響問候的變項

母語使用者一般可以準確掌握社會用語規範,在不同的情境下說出適 當的話。但在跨文化使用語境中,非母語使用者雖然習得了語言知識,卻 不一定能掌握特定行為文化的使用規範,而造成溝通上的障礙或用語上的 失當。Laver(1981)提出影響應語問候語的因素包括是否為成人、是否為 特殊場合、是否為親屬、是否為長輩、是否較年長、是否熟識、是否為上 級、是否年長十五歲以上、是否免禮10等。 Miodek(1994)11認為,影響 問候語選擇的社會變因有兩大類,第一類是會話雙方關係類型,其中包括 會話雙方的心理距離、是否為上級、社會出身、對話者年齡、性別和教育 程度。第二類為接觸類型,其中又分為家庭-家裡接觸、朋友接觸、特殊職 業接觸及中性接觸,如在超市。這裡所謂的特殊職業接觸在原文中沒有特

10 免禮(dispensation)意為雙方協調可以使用較親密的問候形式。

11 引自林君萍(2004: 22)。原文為德語文獻。

30

別解釋,但依據例子如礦工及神職人員之間的問候,應指特殊行業間的特 別問候用語。

Christensen(2006)認為,影響問候語的因素包括個人、地點、時間、

雙方關係,也包含視對方為自己人(insiders)或陌生人(strangers)。如果 對方是自己人,可能只是點個頭、描述對方狀況甚或只是叫一聲名字。

Zhang(2010)在對問候語的研究中提出,「你好」的使用通常出現在下列 情境:對話者為陌生人或不熟識的人、辦公室內老闆與員工之間、其中一 個對話者為非華語母語者。從 Zhang 對「你好」的使用情境分析中我們可 以發現,疏遠的社會距離(陌生人)以及上位的權勢(老闆),的確支配了 問候語的選擇。此外,對話者的語言背景也是影響問候語的因素之一,這 除了與「你好」時常應用在跨文化交際語境有關,也可能是英語問候語“Hi”

的使用方式被過度泛化到「你好」之使用上的結果。

2.3.2.4 問候語的回應

錢厚生(1996)將問候語作為語對(adjacency pair)討論時提到,問 候語以語對的形式出現,但回應的部分不一定要與語對中的第一部分完全 相同。但是他並未提到,在回應問答性問候語時,聽話者應如何回應。

對此 Shih(1994)做了進一步地說明。她認為,華語中對於招呼語的 回應並不固定也不嚴格。回應問候者可以提供一個真實以及詳細的回答,

但通常一個表示感謝、回應友誼的含糊回應也就夠了。例如,對於宣示型 問候的回應,通常只需重複聽到的問候即可,但也可以用問答型的問候來 回應。而對於問答型問候的回應,常只採取模糊的應答,例如:「A:好久 不見近來怎麼樣?/ B:馬馬虎虎,你呢?」或是「A:去哪裡?/ B:隨便 走走。」

2.3.2.5 華語問候語相關研究

林君萍(2004)採用觀察日誌、訪談以及問卷的方式探討漢語及德語 問候語的分類級分布的情形。根據其研究發現,漢語中稱呼問候語及情境 問候語在出現篇幅及類型數目上都超過德語問候語,顯示出東方文化情境

31

主義(situationalism)與互相依賴(mutual dependence)的傾向。在對話雙 方的關係上,漢語由於有稱呼問候語一類,使得會話雙方的權勢關係比德 語鮮明許多。研究也顯示,當對話者心理距離縮小時,都傾向由獨立策略 轉向涉入策略,這與 Scollon & Scollon(1995)所提出的禮貌體系理論不 完全相同。根據漢語問候語的特性,林君萍提出漢語問候語教學時應注意 的事項,包括 1. 權勢差距:讓學習者意識到權勢差距造成問候語的不同選 擇。2. 互相依賴:因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華語問語語有單獨以稱呼作 為問候語的現象,以及使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習慣。3. 情境主義:

漢語文化易隨情境改變行為,隨著對話者心理距離縮小,亦由獨立策略

(無問候語形式)改為涉入策略(情境問候語)。

Christensen(2006)針對初級華語教材中的問候語提出探討。他表示,

幾乎每本初級華語教材都有關於問候語(greetings)的一課,而且這些教 材幾乎都以「你好」或「你好嗎」作為華語問候的介紹內容,並且通常英 譯為“hi”、“hello”、“how are you”或“how do you do”。根據課文的翻譯及解 釋,華語學習者就會被導向認為「你好」與英文的 “Hi”或 “Hello”代表相 同的意思。為了對這樣的語言現象提出質疑,Christensen 從當代華語電影 及文學文本中探討問候語的使用發現,最常使用的問候語策略是「不問候」, 此外也出現一些稱謂以及情境型的問候形式。他同時也請南京學生觀察生 活周遭的華語問候語,發現在家庭成員、親戚、以及親近的朋友之間,並 不存在使用「你好」的問候。他因此得出結論:「你好」是華語中較正式的 問候,通常用於初次見面以及比較正式的情境,另外在零售以及服務業的 使用也越來越多,亦用於母語者與外國人之間。至於母語者對圈內人

(insiders)的問候,則通常只是點頭、陳述對方行為或是稱呼對方的名字。

(insiders)的問候,則通常只是點頭、陳述對方行為或是稱呼對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