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年級常用修辭法之選定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第二節 四年級常用修辭法之選定

黃慶萱、沈謙、楊子嬰所歸納出的各種修辭法,共計約有三十種。62根據翰 林版、康軒版、南一版四上四下教師手冊所編列、以及研究者所認定的修辭法,

再參酌李忠政63所統計國語課本中一至九冊修辭方式資料,以主類目分析結果,

排序如下表; 然對一句中兼有多種修辭法「兼格」則重覆採計,但一課中若出現 重覆的詞句,則統計一次。64

一、修辭數量統計

表 4-1 南一版四年級修辭統計數量排序表

序號 類目 次數 百分比 排序

1 類疊 175 36.76% 1

2 感嘆 66 13.87% 2

3 轉化 35 7.35% 3

4 設問 33 6.93% 4

5 排比 33 6.93% 5

6 摹況 27 5.67% 6

7 對偶 20 4.20% 7

8 譬喻 19 3.99% 8

9 層遞 16 3.36% 9

10 鑲嵌 10 2.10% 10

61杜淑貞(1986),《國小作文教學探究》。台北:台灣學生。

62楊子嬰、孫芳銘、王宜早 (1987),《文學和語文裡的修辭》。香港:麥克米倫。

63李忠政(2007),〈國小語文領域國語文第二階段修辭教學教材研究以康軒、南一、翰林、仁林版 為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64 如〈走進原始林〉一文,提到兩句「忽大忽小的扭動著」,只採計一次「忽大忽小」。

11 示現 5 1.05% 11

12 跳脫 5 1.05% 11

13 引用 4 0.84% 13

14 轉品 4 0.84% 13

15 誇飾 4 0.84% 13

16 映襯 3 0.63% 16

17 頂真 3 0.63% 16

18 飛白 2 0.42% 18

19 借代 2 0.42% 18

20 雙關 2 0.42% 18

21 呼告 2 0.42% 18

22 錯綜 2 0.42% 18

23 倒裝 2 0.42% 18

表 4-2 翰林版四年級修辭統計數量排序表

序號 類目 次數 百分比 排序

1 類疊 133 31.07% 1

2 感嘆 73 17.06% 2

3 排比 28 6.54% 3

4 設問 25 5.84% 4

5 轉化 25 5.84% 4

6 譬喻 23 5.37% 6

7 摹況 22 5.14% 7

8 層遞 21 4.91% 8

9 對偶 16 3.74% 9

10 跳脫 13 3.04% 10

11 鑲嵌 9 2.10% 11

12 轉品 6 1.40% 12

13 引用 5 1.17% 13

14 示現 5 1.17% 13

15 映襯 5 1.17% 13

16 呼告 5 1.17% 13

17 誇飾 3 0.70% 17

18 錯綜 3 0.70% 17

19 借代 2 0.47% 19

20 雙關 2 0.47% 19

21 仿擬 1 0.23% 21

22 飛白 1 0.23% 21

23 頂真 1 0.23% 21

24 倒裝 1 0.23% 21

根據上表,四年級常用的修辭技巧,出現次數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如表 4-4。

表 4-4 四年級三個版本修辭統計數量排列表

將南一、翰林、康軒三版本所有修辭數量合計,依序排列如下:

表 4-5 四年級三個版本修辭數量合計排列表 三版

本合 計排 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修辭 類別

類疊 感嘆 轉化 設問 排比 摹寫 譬喻 對偶 層遞

將全國語文競賽 94~96 國小學生組作文前三名的作品,作一統計,將所運用 的修辭統計如表 4-6。

表 4-6 全國語文競賽 94~96 國小學生組作文前三名修辭運用情形

修辭技巧 年度-名次

類疊 感嘆 轉化 設問 排比 摹寫 譬喻 對偶 層遞 其他

94-1 ○ ○ ○ ○ ○ ○ ○ 引用

94-2 ○ ○ ○ ○ ○ 引用

呼告

94-3 ○ ○ ○ ○ ○ 引用

95-1 ○ ○ ○ ○ ○ ○ 誇飾 映襯 引用 95-2 ○ ○ ○ ○ ○ ○ 引用

排序 版本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南一 類疊 感嘆 轉化 設問 排比 摹寫 對偶 譬喻 層遞 鑲嵌 翰林 類疊 感嘆 排比 設問 轉化 譬喻 摹寫 層遞 對偶 跳脫 康軒 類疊 感嘆 轉化 設問 排比 對偶 摹寫 層遞 譬喻 鑲嵌

映襯 95-3 ○ ○ ○ ○ ○

96-1 ○ ○ ○ ○ ○ 引用

頂針

96-2 ○ ○ ○ ○ 引用

96-3 ○ ○ ○ ○ 引用

根據表 2-4、2-5、2-6,擇定八種修辭技巧; 有些排序雖然前面,但並未在課 程中實施,有些排序較後面,卻在課程中實施,說明如下:

1、修辭使用次數比例,由高至低分別為類疊、感嘆、轉化、設問、排比、

摹寫…,而在這當中,由於感嘆、設問對國小學生而言,只是簡單地告知他們,

感嘆就是一種抒發情感,表達驚訝、不捨、喜悅等情緒,在結尾加上驚嘆號即可;

而設問法對國小四年級而言,僅粗淺告知是簡單疑問句,激問、懸問、詰問等則 不加以考慮,亦即在國小階段,會在句尾加上問號即可,故不列入教學中; 對偶 需考量詞性之相對,對學生而言,不易描寫; 層遞則須考量到句子的層次性,對 學生而言,亦較困難,故不列入教學。65

2、誇飾修辭雖然沒有在國語課本中經常出現,但卻是孩子容易聯想、創作 的,故安排於課程中。映襯修辭具有「對比」的意味,學生可以清楚地表達,故 列入教學當中。

3、國語課本中的「轉化」均指「擬人法」,因此在本研究中,以「擬人法」

代替「轉化法」。

4、摹寫由於包含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範圍較廣,故將摹 寫修辭安排二節課來實施。

5、綜合以上所說,研究中使用的修辭技巧,分別為擬人、類疊、誇飾、譬 喻、摹寫(視覺、聽覺)、摹寫(嗅覺、味覺、觸覺)、排比、映襯。

6、全國語文競賽作品,乃是精英、頂峰的作品,研究者僅做為參考,以印 證該作品是否運用到課本常見的修辭。研究者發現,前三名的作品,除了運用常 用的修辭技巧之外,更進一步使用引用、映襯、呼告、頂真等技巧。

二、本研究擬採行的修辭法:

根據黃慶萱、66沈謙、67關紹箕、68王家珍69三人所著關於修辭的分類,羅列

65研究者與協同參與觀察者認為,層遞與排比均是較困難的修辭方式; 然而,書寫層遞句時,除 了需要有三句之外,還需要有「更進一步的程度」的描寫,故難度又較排比為難; 故研究者採 取排比而不採取層遞。

66黃慶萱(2002),《修辭學》。台北:三民。

67沈謙(1995),《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如下:

(一)譬喻

定義:是一種藉彼喻此的修辭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

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譬喻是由喻 依、喻體、喻詞配合而成,喻體是事物的主體,也就是所要描寫的對象;喻依是 用來比方喻體的人、事、物;喻詞是連接喻依和喻體的詞,例如:好像、如同、

正如、若、彷彿、好似等等。

(二)擬人(轉化)

定義:轉化的一種。轉化指在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的性質,化成另 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剛加以形容描述。

(三)類疊

定義:同一個字詞語句,接二連三反覆地使用著。

(四)誇飾

定義:語文中誇張鋪飾,遠超過客觀事實,使其所表達之形象情意鮮明突出,

藉以加強讀者或聽眾的印象,是一種具有強烈表達效果同時也易遭爭議的修辭方 法。

(五)排比

定義: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的表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義,這種修辭 方式叫做排比。它是數種意象有秩序有規律地連接發生,其秩序或為交替的,或 為流動的。在美學上,是基於多樣的統一與共相的分化。

(六)映襯

定義:把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貫穿或對列起來,兩相比 較,互為襯托,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的修辭方法。

(七)摹寫

定義: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把各種事物的形狀、聲音、色澤、氣味、情態等 的感受,描繪出來70。即指寫作時,將自己對事物的各種感受,包括視覺、聽覺、

嗅覺、味覺和觸覺等,加以形容描述。

以上所述的七種方法中,根據黃慶萱教授所著的《修辭學》一書中的分類方

68關紹箕(2004),《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

69王家珍(1998) ,〈讀寫結合的修辭教學對國小兒童寫作修辭能力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0黃麗貞(2004),《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

式,大體上可將其分類為二,一為「表意方法」,二為「優美形式」; 在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