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應策略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因應策略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因應策略的意涵與相關研究,首先定義何謂因應策略,其次探討因應 策略的理論基礎與類型,最後列舉國內外討論教學困擾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壹、因應策略之定義

Lazarus 與 Folkman(1984)表示「因應」(coping)是源自於心理學的概念,雖然在 心理學中「因應」一詞有許多定義,但這些定義皆圍繞共同的概念,即為個體努力平衡 內外在需求、衝突與煩惱。Monat 與 Lazarus(1985)指出「因應」係當個體無法以慣例 的程序,處理所面臨的傷害、威脅或挑戰時,所努力控制的過程。Cohen(1987)認為,

「因應」是個體面對超過自己所能掌握的資源時,採取實際行動或心理調適,以調和內 在需求與外在環境之間的衝突,當個體感到緊張或衝突時方能產生因應的行為,因此,

因應是個體努力調整需求的過程。張春興(2006)認為「因應」是指個體遭遇困難或心 理挫折時,嘗試採取不同策略克服困難或化解挫折的心理與行動歷程。

王蓁蓁(2000)表示學者們對於因應策略的看法,會隨著觀點與時代而有不同的定 義,早期對因應的看法偏向於特質論,認為因應是個人的一種特質,個體對於外在事件 的因應方式有一定的傾向;爾後,對於因應的研究偏重於情境論的觀點,認為情境才是 影響個體因應的主要因素,環境中的資源以及個人對外在事件的認知會影響個體的因應 行為與結果。張春興(2006)指出:因應策略為個體遭遇困難時所採取的積極應付手段,

包含行動與思想,且為有目的的意識行為,非潛意識防衛機制,目的在於減低焦慮並解 決困難。從國內外學者對「因應」或「因應策略」的定義可發現,無論採取何種觀點,

因應策略強調的是個體選擇用來降低焦慮或解決困擾的方式,此種方式有兩種功能,分 別為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與情緒調適(emotion-regulating)。問題解決係指處理 外在環境與內在需求的衝突,如勇敢面對問題;情緒調適則指減輕具有威脅性的煩惱,

如否認威脅的存在,而多數人通常會同時採取上述兩種策略(Cohen,1987)。國內有關

51

因應策略相關研究之名稱尚有因應方式與解決途徑,本研究將此三種名稱之定義一併納 入討論,如表 2-3-1 所示。

表2-3-1

因應策略之定義一覽表

研究者 定義

陳文琪(2003) 解決途徑係指個體遭遇困擾或壓力時,尋求解決問題而努力的歷程,藉 以減輕個體的焦慮及不安的心理狀態。

蔡世雄(2003) 因應策略指為避免焦慮與威脅,所採取的因應對策,其目的在減輕壓力 並解決困擾。

蘇順發(2003) 因應策略係指因應教學革新所配合的改變層面及成功策略,成功的策略 意指綜合教學革新因素與改變層面所運用的策略。

林甘甘(2006) 因應策略是指個體面對外在環境所帶來的工作困擾,努力尋求適應、有 效解決心理或情緒問題的方法及對策;其方法可分為積極的解決及消極 的逃避兩種方式。

游淑娟(2008) 因應策略係指當個體評估內外在情境或問題,感覺超過個人資源和能力 負荷時,為免於產生壓力、焦慮、威脅、害怕或其他身心疾病,透過認 知改變或行為努力,去處理這些情境或問題的歷程。

林容妤(2010) 因應策略是指個體在工作情境中遇到壓力或困擾事件時,所採取的一些 較為具體而積極的處理方式,包括個人內在的認知、情緒以及行動,是 有目的意識行為,其目的在減低焦慮並解決困難。

吳南成(2010) 因應策略是指當個體遭遇困擾時,為解決內外在衝突,避免心理或情緒 方面不安定狀態導致焦慮、無力感、工作疲乏現象,在評估所能操控的 資源與自身能力後,採取在認知、情緒或行動上的努力以解決其困擾。

盧文玉(2010) 因應策略係指個體面臨問題或狀況時,所採取之因應方法或解決的態度。

吳柳錚(2011) 因應方式係指個體遭遇到令自己困擾的情境或感受到壓力時,為了解除 當前困境所採取的行為,此行為通常遵循著一定的類型,此類型即所謂 的因應方式。

黃淑苓(2012) 因應策略是指個體面對工作困難時的處理解決方法。

陳麗幸(2012) 因應策略係指個體在面臨工作困擾時所採取的因應方式,藉以減低焦慮 並解決困難。

蕭淑嫥(2012) 因應策略係指個體在面臨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困擾時,運用本身所擁有 的內外在資源,努力處理問題,以減緩困擾所帶來的不安。

(續下頁)

52

吳怡瑩(2013) 因應策略是個體知覺到壓力後,經過深思熟慮,在身體行動、情感、思 想、精神等方面採取有意識的反應,幫助個體調整身心狀態、適應外在 環境變化,最終目的在減少負面情緒並解決困難。

陳秋鴻(2014) 因應策略係指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面對超過其所擁有資源和能力的內 外在情境或問題時,避免心理或情緒方面不安定狀態導致焦慮、無力感、

工作疲乏等現象,以應付、處理個人的內在需求,保護自己不被壓力威 脅、傷害,而透過認知改變或行為努力去處理問題以解決其困擾與壓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表 2-3-1 可發現解決途徑、因應方式與因應策略意義大致相同,其中以「因應策 略」一詞較為國內學者所採用,故本研究統一以因應策略稱之,並將其定義為:個體面 臨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困擾時,所採取有意識及目的之手段,藉以降低焦慮並解決問題。

本研究在因應策略部分,主要探討高中音樂教師遇到教學困擾時,有目的與意識地採取 行動,以期解決教學上之問題。

貳、因應策略之理論基礎與類型

此部分主要探討因應策略的理論,從中瞭解因應策略的類型,並歸納出本研究的因 應策略變項,以下分別就理論基礎與類型加以討論。

一、因應策略之理論基礎

根據相關文獻分析,因應策略的理論大致可分為四種,分別為:人格特質理論、認 知評估理論、互動理論,以及因應矩陣理論,茲分述如下。

(一)人格特質理論

此理論的學者認為人格特質將決定個體的因應方式,不考慮生活環境的因素,而人 格特質受到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影響造就不同個性,同時也決定個體面臨內在或外在 困擾時的因應策略(吳怡瑩,2013)。Pervin 指出人格形成因素極為複雜,但大致可歸 納為下列四種人格(引自廖翌妙,2002):

53

1. 先天遺傳人格:如基因、智商、種族、性別、容貌等會影響一個人特質,個人的因 應行為與遺傳的基因有關,因此有些人保守,而有些人具有應變力。

2. 環境性人格:在生存激烈的環境中產生的人格特質,如緊張、焦慮、壓力等,或是 特殊的生活環境造就的人格特質,如民族性、個人生活經驗等,皆會影響個體因應行 為。

3. 社會性人格:社會階層決定於先天遺傳或後天努力,而後天的努力則是透過社會競 爭達成,社會競爭壓力易影響心理發展,如現今多數人的人格特質明顯朝向「社會達 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的因應行為類型。

4. 教育性人格:教育性人格有助於增進人際關係,此種人具有樂觀進取、積極主動的 特質,因此較能迎接挑戰、化解壓力。

整而言之,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受到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影響,此理論認為個體因 應困擾的策略屬於「人格取向」,亦即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呈現不同的因應策略。

(二)認知評估理論

此派學者主張個人會先瞭解資源、個人能力與問題解決難度,接著再進行評估,評 估後才會產生困擾的反應,如果認知評估後認為不必要,則困擾就會解除(杜昌霖,2005)。

Slavin、Rainer、McCreary 與 Gowda(1991)以 Lazarus 及 Folkman 發展出的困擾因應 模式為基礎,認為因應是認知評估的動態過程,如圖 2-3-1 所示,並將認知評估歷程分 為下列五個步驟:

1. 可能發生的困擾事件:包括影響個人重大的生活事件、日常困擾等。

2. 初級評估:個人評估困擾對個人福祉的意義。

3. 次級評估:個人評估面對困擾時,所有的因應資源與可採取的因應方式。

4. 因應策略:可以整合問題解決取向和情緒紓解取向。

5. 適應結果:困擾的適應結果可能造成社會功能、鬥志和身體健康三方面的問題。

54

圖2-3-1 困擾因應模式

資料來源:“Toward a multicultural model of the stress process”, by L. A. Slavin, K. L Rainer., M. L. McCreary, and K. K. Gowda, 1991,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1), 157.

環境也會影響個體(盧文玉,2010)。Moos 和 Schaefer 於 1993 年提出個體與環境互動 的概念性因應歷程,其架構如圖 2-3-2 所示:第一組的環境系統包含持續不斷之生活壓

55

個體的健康與幸福,認知評估與因應反應強調個人主動選擇因應的過程,而個體與環境 為互動的關係,因此每個階段都會彼此影響(Moos & Schaefer,1993;盧文玉,2010)。

簡而言之,環境系統與個人系統交互作用會影響生活情境,個體對感到困擾的生活情境 進行認知評估並採取因應反應,若因應成功,個體將獲得健康與幸福感(蕭淑嫥,2012)。

而 Lazarus 與 Folkman(1988)也強調若沒有考量環境因素,將無法瞭解個體採取因應 策略時的情緒與行為。

圖2-3-2 個體與環境互動因應歷程

資料來源:“Coping resources and processes: Current concepts and measures” (p. 237), by R.

H. Moos and J. A. Schaefer, 1993, in L. Goldberger and S. Breznitz (Eds.), Handbook of

stres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2nd ed.),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四)因應矩陣理論

Justice(1988)整合不同學者的觀點提出「因應矩陣」(coping matrix)的概念,主 張個體的因應策略是由問題、情緒與資源三者交互作用產生。個體面對困擾時所採取的 因應策略分為問題取向與情緒取向,問題取向之因應策略是指改變個體外在與內在的問 題強度來源,情緒取向之因應策略則指緩和問題所帶來的痛苦與困擾;而個體的因應策

第一組 環境系統

(生活壓力、

(生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