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困擾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困擾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教學困擾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首先定義何謂教學困擾,其次說明教 學困擾之理論基礎,接著分析教師教學困擾的層面與相關因素,最後舉出國內外討論教 學困擾之相關研究。

壹、教學困擾之定義

「困」字意指處在條件不佳的困難情況下,「困擾」一詞代表煩惱、難題,從認知 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困擾是有目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適當手段時所感到的心理困境,與主 觀認知及感受相關,意即某些情境對知識經驗不佳或有所追求者是困擾,但對知識經驗 豐富或一無所求者則未必是困擾(張春興,1997)。因此,困擾是指個體主觀的認知與 外在情境不符,且無法有效解決內外衝突而導致不平衡的心理狀態,進而影響其行為(陳 冠伶,2005)。有關教師於教學情境遭遇困擾的相關研究不在少數,然而國外的研究並 沒有針對教學困擾一詞進行說明,國內研究雖有解釋何謂教學困擾但沒有統一的定義,

且對教學困擾之名稱亦視研究目的而略有出入,有些學者將其稱為教學困境、工作困擾、

工作困境或困擾問題,就字面上觀察,工作困擾、工作困境與困擾問題探討的範圍比教 學困擾廣泛,但亦牽涉教師教學問題。本研究將國內關於教學困擾、工作困擾、工作困 境與困擾問題之定義一併納入討論,如表 2-2-1 所示。

32

33

從表 2-2-1 得知,工作困擾、工作困境與困擾問題之差異在於:工作困擾為心理不 平衡的狀態,屬於微觀的個人狀況;工作困境是由諸多不平衡的心理狀態形成之情境,

偏重於巨觀的環境氛圍;而困擾問題則指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任何問題,未進一步說明 教師的心理狀態,定義上較為模糊。不同研究者對教學困擾一詞之定義略微不同,楊蕙 禎(2009)認為教學困擾也可稱為教學困境,吳柳錚(2011)則認為教學困擾也能稱為 工作困擾或工作壓力,但多數研究者普遍認為,教學困擾是指教師於教學情境中,面臨 未能解決的問題而無法達到個人內在標準與需求,因此在心理上產生衝突與煩惱,進而 影響其教學行為。就字面上解釋,工作困擾、工作困境與困擾問題探討之對象並不限於 教師,且「教學困擾」一詞較常見於相關文獻中,故本研究統一以教學困擾稱之,將其 定義為: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情境中面臨難以解決之問題,且無法滿足內在需求,因而 產生困擾並影響教學的進行。

貳、教學困擾之理論基礎

盧榮順(1996)認為任何困擾的產生必有其緣由,謝靜苹(2008)也指出教師教學 困擾與自我要求、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相關,因此,本部分從教學困擾相關理論著手,

藉以瞭解教師教學困擾之緣由。研究者依據相關文獻,分別就師資培育模式理論、教師 專業成長理論,以及角色衝突理論說明。

一、師資培育模式理論

教師的養成會隨著社會需求及時代變遷而有不同之觀點,學者專家對此也有不同見 解(鄭桂能,2007),大致而言,師資培育模式理論可歸納為下列幾種:人格特質模式、

社會化模式、行為與技術訓練模式、認知發展模式,以及人文模式,各模式之內涵整理 如表 2-2-2。

34

表2-2-2

師資培育模式之內涵

師資培育模式 主要內涵

人格特質模式 師資培育的首要工作在於選擇適當的人選,再加以調教而成為教師。

社會化模式 教師培育係認同專業文化的過程,師資生被安排在一系列的社會體系 中,經歷結構性經驗,透過模仿與認同、依賴與依附重要他人學習「概 括化他人」,而將教師團體的專業文化予以「內在化」。

行為與技術訓練 模式

師資培育的主要內涵為教學行為與技巧的訓練,使教師具備基本能 力,讓教學得心應手且應付自如。

認知發展模式 師資培育係為循序漸進的階段,由不成熟發展至成熟的思想與觀念之

「認知」改變過程,因此,教師培育須設計適當的課程,使師資生於 培育過程中改變認知結構。

人文模式 師資培育是一種全人發展與自我提升,並非僅止於部分人格或知、

情、意單一層面的發展。

資料來源:盧富美(1992)。師院結業生實習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

6,226。

(一)人格特質模式

人格特質模式認為教師知能之養成主要在於篩選有某些特質的個人,且該特質具有 持久而少變化之特徵,此人格特質可以決定其是否適合擔任教師,經篩選後再以各種課 程培訓成為合適教師(鄭桂能,2007)。E. Spranger 以價值為核心,將人格類型分為以 下六種:一為理論型(the theoretic),其價值在於追求真理,具有理性、批判與經驗取 向之人格特徵,例如科學家或哲學家;二為經濟型(the economic),其價值在於追求實 用,通常對賺錢感興趣,例如企業家;三為審美型(the aesthetic),其價值在於追求形 式美與和諧,注重個人對事件的感想,例如藝術家;四為社會型(the social),其價值 在於追求對人們的愛,傾向利他主義,並認為前三種類型過於冷酷且沒有人性;五為政 治型(the political),其價值在於追求權力與影響力,例如領導者;六為宗教型(the religious),其價值在於追求整體的和諧,並尋找宇宙最高之真理,例如宗教人士(Hjelle

& Ziegler,1992)。

Spranger 表示,每個人同時擁有六種價值並具有上述六種類型的人格,只是某類型

35

可能特別明顯或極為缺乏,其中社會型的人最適合從事教育工作,因其追求的人生價值 是愛,注重施而非取,若能選擇社會型特質強烈的人加以培育,必能成為好老師(引自 盧榮順,1996)。依據人格特質模式的論點,若無法選擇適當人格特質的人選接受師資 培育課程,這些人在未來的教學生涯容易因個人特質與工作環境不符,造成教學上之失 衡狀態,進而產生教學困擾。

(二)社會化模式

社會化(socialization)是指個人接受文化規範,以形成獨特自我的過程(林清江,

1987)。彭懷恩(1996)認為社會化有兩個目的,一是透過社會角色彼此互動,傳遞新 成員適當之信仰和行為;二是培養社會共識,確保社會繼續生存。因此,個人必須經由 社會化歷程,學到所處社會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念等,才能有效參與社會生活,

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游自達,1987)。

教師社會化指的是教師如何獲得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專業精神,以及在專業團體 中所經歷的過程,強調個人需求、能力、意圖與組織限制間的相互影響(Veenman,1984)。

林清江(1987)歸納教師社會化相關研究,發現師資養成教育時期是培育成熟教師觀念 的重要階段,且師資培育機構「教學水準」與「學生態度改變」二者之間具有直接關係。

承此,社會化模式認為教師教學困擾之產生,在於教師社會化不足,未能表現合適行為 而產生困擾,而教師之所以社會化不足,可能原因有以下四點:第一,師資培育階段的 社會文化與任教學校文化有斷層或衝突;第二,師資培育課程安排失當或失效;第三,

缺乏重要他人(the significant others);第四,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間的衝突或歧 異(盧富美,1992)。

(三)行為與技術訓練模式

行為與技術訓練模式之理論基礎來自於實證主義與行為主義,藉由對學習行為、有 效教學,以及教學互動行為的研究,訂定教學技術與行為要求,以作為教師教學技能訓 練標準,此模式重視外在環境、可觀察的事實對個體之影響,因此強調教師教學行為與

36

技術的訓練(陳文琪,2003)。

此模式興起的主要原因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盛行,行為主義力求以簡單的定律或公式 解釋人類複雜行為,此派學者分析教室中之行為變項,並求得其與教學成果的關係,因 此認為師資培育的主要內涵為教學行為與技巧之訓練,使教師具備基本能力,讓教學得 心應手且應付自如(盧榮順,1996)。根據行為與技術訓練模式之觀點,教師教學困擾 來自於以下三點:第一,課程規劃失當,意即師資培育課程偏重空泛的理論,忽視專精 技術之訓練,導致教師未具備應有的教學能力與技術;第二,教師教學能力與技術未達 精熟標準;第三,由於任教環境的限制,教師未能有效表現自己學得之技術與能力(盧 富美,1992)。

(四)認知發展模式

Glassberg 和 Sprinthall(1980)認為師資培育為循序漸進之過程,依照認知發展階 段逐漸改變認知結構,最終達到成熟階段。此模式認為師資培育階段為認知改變之過程,

重點在於使教師由不成熟轉為成熟,並由不切實際之態度趨向切合實際的態度,以增進 問題解決能力,並提高教學效能(游自達,1987;盧榮順,1996)。認知發展模式主要 依據 J. Piaget 的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L. Kohlberg 的道德判斷(moral decision making)、J. Loevinger 的自我發展(ego development)、D. E. Hunt 的概念發展(conceptual development),以及 W. G. Perry 的知識與道德發展(epistemological and ethical

development)等理論,這些學者的論點雖有差異,但皆以「階段」說明發展過程(Veenman,

1984)。根據上述學者之理論,認知發展模式的基本觀點如下(游自達,1987):

1. 人們經由認知結構處理所得經驗。

2. 認知結構具有階段發展次序,即由簡單到複雜。

3. 個人透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得以發展,且主要順著發展階段次序進行。

4. 個人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行為特徵。

依據上述觀點,此模式將教師視為成人學習者(adult learner),不同發展階段的教 師會以不同方式察覺並處理教室問題,處於低發展階段之教師認為自己無法有效激發學

37

生學習動機,且學校行政應負責學生的課堂紀律;而高發展階段之教師強調尊重、彈性、

生學習動機,且學校行政應負責學生的課堂紀律;而高發展階段之教師強調尊重、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