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素養之差異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素養之差異分析

樊德慧(2005)、Clarisse (2006)、高振擇(2007)研究指出:不同性 別之學生對「世界公民知識」未達顯著影響;而簡妙娟(1991)研究指出:

不同性別之學生對「世界公民知識」達顯著影響,Pike 與Barrows et al.

(1979)、沈坤宏(1995)、謝美華(2007)研究皆顯示男生的世界公民知 識高於女生;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在世界公民知識整體上無顯著差異,

但在「世界史地」層面上有顯著差異,男生的世界知識高於女生,與其部份 相符。本研究假設4-1「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知識有顯著差異」

獲得部分支持。

二、年級

本研究將國中學生年級分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進而將調查所得 資料經統計分析其平均數、標準差,並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別考驗,若達顯著則以薛費法(Scheffe method)進行事後比較,

分析結果如表 4-3-2 所示並敘述如下:

(一) 國中學生之「世界公民知識」的整體平均數得分最高為「九年級」的 17.63、其次依序為「八年級」的 15.84、「七年級」的 14.68。

(二) 不同年級之國中學生在整體「世界公民知識」上達顯著差異(F=46.43,

P< .01)

,「九年級」學生顯著高於「八年級」及「七年級」學生,「八

年級」學生顯著高於「七年級」學生。

(三) 不同年級之國中學生在「全球關連體係」上達顯著差異(F=17.04,P

< .01),「九年級」學生顯著高於「八年級」及「七年級」學生。

(四) 不同年級之國中學生在「全球性議題」上達顯著差異(F=15.60,P

< .01),「九年級」學生顯著高於「八年級」及「七年級」學生,「八 年級」學生顯著高於「七年級」學生。

(五) 不同年級之國中學生在「跨文化理解」上達顯著差異(F=65.14,P

< .01),「九年級」學生顯著高於「八年級」及「七年級」學生,「八 年級」學生顯著高於「七年級」學生。

(六) 不同年級之國中學生在 「世界史地」上達顯著差異(F=46.43,P

< .01),「九年級」學生顯著高於「八年級」及「七年級」學生。

簡妙娟(1991)、Pike 與Barrows et al.(1979)、高振擇(2007)研究

結果指出:不同年級在世界公民知識達顯著差異,高年級學生在各層面的平 均得分顯著高於其他年級。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之國中學生在世界公 民知識整體及各層面均有顯著差異,與簡妙娟(1991)、Pike 與Barrows et al.

(1979)、高振擇(2007)研究結果相符。本研究假設4-2「不同年級的國 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別考驗,若達顯著則以薛費法(Scheffe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分析結果如表 4-3-3 所示並敘述如下:

(一) 國中學生之「世界公民知識」的整體平均數得分最高為「一種」的 16.82、其次依序為「二種」的 16.39、「三種以上」的 15.99、「無」的 13.85。

(二) 不同精通外語數量之國中學生在整體「世界公民知識」上達顯著差異

(F=24.84,P< .01),精通「一種」外語的學生顯著高於「無」,精通

「二種」外語的學生顯著高於「無」,「三種以上」者顯著高於「無」。

(三) 不同精通外語數量之國中學生在「全球關連體系」層面上達顯著差異

(F=6.04,P< .01),精通「一種」外語的學生顯著高於「無」,精通「二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在世界公民知識整體或四個主類目上,不同精通 外語數量之國中學生均達顯著差異,且精通「一種」、「二種」外語的學生顯 著高於「無」。精通外語者,相對地吸收國外資訊的能力也愈佳,較有機會 接觸外國雜誌、媒體,接收較多外國資訊,因此,其世界公民知識較為豐富 是可以理解的。本研究假設4-3「不同精通外語數量的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 知識有顯著差異」獲得支持。而由表4-3-3中,發現精通「三種以上」者在整 體及四個層面上的平均得分均低於「一種」;精通「兩種」外語數量者,在 總量表及層面二、三、四的平均得分,也低於精通「一種」外語數量的平均 得分,此是否意味著精通外語數量愈多,投入語文學習的時間愈長,未必有 更多時間深入瞭解世界公民知識內涵?關於此現象,研究者以為有進一步再 探究的必要。

四、外語溝通能力

本研究將國中學生的外語溝通能力分為流暢、稍能理解、完全無法溝通。

進而將調查所得資料經統計分析其平均數、標準差,並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分別考驗,若達顯著則以薛費法(Scheffe method)進行 事後比較,分析結果如表 4-3-4 所示並敘述如下:

(一)國中學生之「世界公民知識」的整體平均數得分最高為「流暢」的 17.11、

其次依序為「稍能理解」的 16.53、「完全無法理解」的 13.93。

(二)不同外語溝通能力之國中學生在整體的「世界公民知識」上達顯著差 異(F=32.57,P<.01),「流暢」者顯著高於「完全無法溝通」者,「稍 能理解」者亦顯著高於「完全無法溝通」者。

(三)不同外語溝通能力之國中學生在「全球關連體系」層面上達顯著差異

(F=9.29,P<.01),「流暢」者顯著高於「完全無法溝通」者,「稍能 理解」者亦顯著高於「完全無法溝通」者。

(四)不同外語溝通能力之國中學生在「全球性議題」層面上達顯著差異

(F=22.11,P<.01),「流暢」者顯著高於「完全無法溝通」者,「稍能 理解」者亦顯著高於「完全無法溝通」者。

(五)不同外語溝通能力之國中學生在「跨文化理解」層面上達顯著差異

五、出國頻率

本研究將國中學生的出國頻率分為從來沒有、幾年一次、每年一次、每 年二次以上(含二次)。進而將調查所得資料經統計分析其平均數、標準差,

並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別考驗,若達顯著則以薛費 法(Scheffe method)進行事後比較,分析結果如表 4-3-5 所示並敘述如下:

(一)國中學生之「世界公民知識」的整體平均數得分最高為「幾年一次」

的 16.90、其次依序為「每年一次」的 16.56、「每年二次」的 16.09、「從 來沒有」的 15.14。

(二)不同出國頻率之國中學生在整體的「世界公民知識」上達顯著差異

(F=13.30,P<.001),「幾年一次」者顯著高於「從來沒有」,「每年一 次」者亦顯著高於「從來沒有」。

(三)不同出國頻率之國中學生在整體的「全球關連體系」上達顯著差異

(F=3.41,P<.05),「幾年一次」者顯著高於「從來沒有」。

(四)不同出國頻率之國中學生在整體的「全球性議題」上達顯著差異

(F=8.47,P<.001),「幾年一次」者顯著高於「從來沒有」,「每年一 次」者亦顯著高於「從來沒有」。

(五)不同出國頻率之國中學生在整體的「跨文化理解」上達顯著差異

(F=8.12,P<.001),「幾年一次」者顯著高於「從來沒有」。

(六)不同出國頻率之國中學生在整體的「世界史地」上達顯著差異

(F=12.51,P<.001),「幾年一次」者顯著高於「從來沒有」,「每年一 次」者亦顯著高於「從來沒有」。

簡妙娟(1991)、樊德慧(2005)、易家邦(2006)、高振擇(2007)、

Barrows et al.(1981)研究指出:有出國經驗的學生在世界公民知識得分均顯 著高於無出國經驗者。本研究結果指出:就平均數而言,以「幾年一次」為最 高;就顯著差異而言,有出國經驗的學生得分顯著高於無出國經驗者,表示出 國經驗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他國文化、豐富世界知識。然而沈坤宏(1995)研究 卻指出,國外經驗的有無並未造成全球知識的顯著差異,本研究出國頻率「每

年二次以上」,在整體「世界公民知識」及四個層面上均未顯著高於其他出國 準差,並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別考驗,若達顯著則 以薛費法(Scheffe method)進行事後比較,分析結果如表 4-3-6 所示並敘述如 下:

(一) 國中學生之「世界公民知識」的整體平均數得分最高為「幾乎每天接

觸」的 17.18、其次依序為「每週 3~4 次」的 16.53、「每週 1~2 次」的 16.08、「幾乎不接觸」的 13.49。

(二) 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之國中學生在整體「世界公民知識」上達顯著

差異(F=28.67,P< .001),「每週 1~2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

「每週 3~4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幾乎每天接觸」顯著高於「每 週 1~2 次」及「幾乎不接觸」。

(三) 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之國中學生在「全球關連體系」層面上達顯著

差異(F=16.73,P< .001),「每週 1~2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

「每週 3~4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幾乎每天接觸」顯著高於「幾 乎不接觸」。

(四) 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之國中學生在「全球性議題」層面上達顯著差

異(F=16.23,P< .001),「每週 1~2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每 週 3~4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幾乎每天接觸」顯著高於「幾乎 不接觸」。

(五) 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之國中學生在「跨文化理解」層面上達顯著差

異(F=16.53,P< .001),「每週 1~2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每 週 3~4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幾乎每天接觸」顯著高於「幾乎 不接觸」。

(六) 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之國中學生在「世界史地」上達顯著差異

(F=28.67,P< .001),「每週 1~2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每 週 3~4 次」顯著高於「幾乎不接觸」、「幾乎每天接觸」顯著高於「每週 1~2 次」及「幾乎不接觸」。

本研究結果顯示:就平均數而言,「幾乎每天接觸」在整體世界公民知 識及四個層面上均為最高分;就顯著差異而言,在整體「世界公民知識」及 四個層面上,「每週1~2次」、「每週3~4次」、「幾乎每天接觸」均顯著高於「幾 乎不接觸」。顯示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的國中學生在整體「世界公民知識」

及四個層面上均達顯著差異,此乃因接觸國際新聞即是獲取國際資訊有效管 道之ㄧ,當國中學生接觸國際新聞的次數愈頻繁,對世界公民知識的關注愈 投入,自然能增進世界公民知識。本研究假設4-6「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 的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知識有顯著差異」獲得支持。

表 4-3-6 不同接觸國際新聞頻率之國中學生世界公民知識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別考驗,若達顯著則以薛費法(Scheffe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分析結果如表 4-3-7 所示並敘述如下:

(F=17.11,P< .001),「高社經地位」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中 社經地位」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

(四)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中學生在「全球性議題」層面上達顯著差異

(F=20.59,P< .001),「高社經地位」顯著高於「中社經地位」及「低

簡妙娟(1991)、高振擇(2007)、沈坤宏(1995)、樊德慧(2005)、易 家邦(2006)、謝美華(2007)、周中立(2008)、徐宜鈴(2010)與Barrows et al.(1981)分別針對不同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皆為:社經地位愈高者,其 世界公民知識愈佳。而本研究結果顯示:就平均數而言,「高社經地位」在

化刺激,因此在世界公民知識表現上普遍高於低社經地位的學生。因此,本 研究假設4-7「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知識有顯著差異」

獲得支持。

貳、 國中學生不同背景變項在世界公民態度之分析 一、 性別

量表所得分數越高,即國中學生世界公民態度越正向積極;反之,當得 分越低時,則表示國中學生世界公民態度不佳。根據 t 檢定分析如表 4-3-8 所示,並敘述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國中學生在「重視生命與人權」及「具世界公民責任」層 面 P 值> .05,均未達到顯著水準,表示性別在此二個層面並無顯著差 異。

(二)不同性別之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態度整體」及「關懷生態環境」層

(二)不同性別之國中學生在「世界公民態度整體」及「關懷生態環境」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