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外相關同志鄰里研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國內外相關同志鄰里研究

近期國內同志空間(gay space)或同志鄰里(gayborhood)的研究大多為男同志空 間及情慾實踐的探討,如吳佳原(1998)、吳文煜(2003)、許智淵(2004)、羅毓嘉(2010) 等。由於台灣各大城市目前同志社群空間發展現況不足以稱為一個真正的「鄰里」

或「社區」,因此尚未出現以鄰里發展的角度探討之相關研究。所以目前筆者整理 出國內唯一與本研究主題最直接的研究如邱珍瑤(2004):消費空間與同志身份之研 究:以彩虹社區活動為例。此研究探討 2000 年臺北市公館「彩虹社區」活動現場 的消費空間與同志身分認同。

邱珍瑤(2004)從其田野—2000 年臺北公館彩虹社區活動—分析整個公館地區 在甚麼樣的社會及文化背景下、以及如何漸漸有同志文化色彩,也就是如何逐漸發 展為同志社群生活及認同之的空間。此研究透過當地同志文化社群活動,推敲拼湊 出當地同志文化在城市中的位置。該研究「以微觀到巨觀」之研究方法,為本研究 具體的研究範本之一。其中,她特別提及這些同志酒吧的客群逐漸有大眾化的趨勢,

店家的經營方式漸漸轉向「非必要以同志為主」的方式。另外,從她在 2000 年彩 虹社區活動中,對該區域同志社群消費者的訪談,得知這個活動其實並完全是同志 友善。原因在於他們在活動感到被迫揭露自身同志身分,造成同志社群怯於參加活 動。她在研究中指出,一些同志社群認為參加「非必要以同志為主」的「一般且大 眾的酒吧」(mix bar)的同志夜間派對(gay night)會比參加「以同志社群為主」的酒 吧的同志夜間派對,對於隱匿自身同志身分的同志社群成員有更高的安全感。同志 空間或鄰里有許多如上述性別權力關係。然而,探討這樣的權力關係,必須由當地 同志社群以及、國家及活動參與大眾的關係作探討。

國外有關「同志鄰里」或「同志區」發展研究田野分布,大多分布在西歐及美 加地區之各大城市。美國舊金山卡斯楚街(The Castro)、紐約市曼哈頓區格林威治 村(Greenwich Village)、洛杉磯西好萊塢(West Hollywood)、芝加哥博伊斯鎮鄰里 (Boystown Neighborhood)休士頓的蒙特羅斯鄰里(Montrose Neighborhood) 、費城同

志鄰里(Gayborhood) 、及聖地牙哥希爾克雷斯特(Hillcrest);加拿大多倫多(Church and Wellesley Streets)及溫哥華戴維村(Davie Village);澳洲墨爾本、雪梨;英國曼 徹斯特同志村(Canal Street)、伯明罕同志村(Birmingham Gay Village) ;德國柏林舍 恩貝格區(Schöneberg)等。在同志空間或同志鄰里研究領域範圍部分,主要分為幾 個類別: 同志空間與酷兒性別認同之關係 (Johnston, 2007) ;同志地景與同志社群 內部族裔間關係探討(Jaspal, 2017) ;同志鄰里發展與都市地理學探討(Ghaziani, 2014;Gorman-Murray & Nash, 2014)。其中「同志鄰里發展與都市地理學」之研究 範圍與本研究最直接相關。

在探討「同志鄰里發展與都市地理學」的學術研究中,時序是從「同志鄰里與 同志解放運動」之研究到近期「同志鄰里消長變遷」之研究。1970 年代正值美國 同志解放運動(Gay liberation)風潮,許多相關文獻開始引進同志聚居區(gay ghetto) 的概念,但該詞彙尚未於學術上印證,且內容大都是與當時解放運動相關。如美國 性別平權運動家卡爾·威特曼(Carl Whittman)在 1970 年的文獻《來自美洲各地的性 別難民:多元性別宣言》2(Refugees from Amerika: A gay manifesto, 1970)中提出舊金 山同志聚居區自治訴求宣言,從文中內容可見同志聚居區功能性與當時的社會關 係。直到1979 年,地理學家 Levine 發表文獻《同志聚居區》(Gay Ghetto, 1979),

將該詞彙正式引進學術界。他試圖引用兩位都市生態學家Park 與 Wirth 的都市少 數社群聚居區的模型,應證舊金山、紐約及芝加哥等其中若干個同志聚集現象區域 完全符合Park 和 Wirth 的模型。在這之後相關研究的文獻所使用的「gay ghetto」

的概念,大都沿用Levine 所整理分析的模型為架構參考。到了 1980 年代,由於同 志鄰里在社會、經濟、政治重要性開始被重視,相關研究在學術界能見度增加並穩 定成長,當時常見的研究田野包括舊金山、紐約、阿姆斯特丹、柏林以及巴黎等城 市。1995 年第一本酷兒地理學主要研究專書: 《標示情慾位置:性別地理學》

2 此資料尚無中文翻譯版本,此中文名稱為筆者暫時自行翻譯。

3(Mapping Desire: Geographies of Sexualities, 1995)問世,也奠定了酷兒地理學(queer geography)的研究基礎。

近幾年由於一些同志鄰里榮景漸衰,新興同志鄰里出現,酷兒地理學研究方向 也發生變化。如澳洲都市性別地理學家 Gorman-Murray 以及加拿大都市性別地理 學家 Nash 以停泊(mooring)及移動政治(politics of mobility)的觀點藉由探討過去 1950 年代起發展的雪梨同志鄰里之消長到近年來含有同志社群人口的多元文化新 興鄰里出現為例,試圖解釋地方建構(place making)及移動(mobility)4之間關係對於 同志鄰里地景發展的最終意義 (Gorman-Murray& Nash, 2014)。

另外,Gorman-Murray& Nash 也強調一地區的移動者「為何移動」,也是必須 考慮的關鍵因素。其中他們參考當地雪梨媒體,訪問從舊有知名歷史同志區牛津街 (Oxford Street )移居到多元文化新興鄰里新城(Newstown)之同志社群的動機之報導。

報導中說明他們之會所以選擇移居,乃因舊有的同志區建構出的同志社群單一圖 像,加上原有的同志區在社會已被貼上「同志區」的標籤,使他們無法實現同志文 化的核心論述:像一般大眾正常的生活。他們之所以選擇新興多元文化的鄰里,是 因為該鄰里的文化地景樣貌十分多元,而不只有同志社群,也包括其他國家的新住 民、單身及已婚的酷兒情侶以及主流異性戀年輕情侶。此區的文化多元氛圍讓他們 感到舒服、受尊重,從同志的標籤獲得解放(Gorman-Murray& Nash, 2014)。

上述的 Gorman-Murray& Nash 的研究提醒筆者思考同志鄰里的意義。一地區 的同志空間是否因為某些因素導致這些同志鄰里的同志社群不再感到舒適,於本 屬於同志社群的空間本質上已不再是「同志空間」? 如果從更巨觀地說,一地區文 化空間的消逝及發展必須考慮移動者的移動政治,以獲得與以往靜態地理學研究 之不同詮釋。

另外,筆者考慮本研究主體—阿姆斯特同志鄰里,因其他歐洲國家的同志社群

3 此書籍尚無中文翻譯版本,此中文名稱為筆者暫時自行翻譯。

4 這裡提及的移動者包括人口流動(flows of people)、知識(knowledge)以及資本(capital)。

來此觀光,而形成國際同志社群觀光現象,筆者遂參考澳洲文化地理學家 Waitt 以 及 Markwell 對於全球同志社群觀光的興起之探討。他們以文學與歷史研究,探討 國際同志社群內部觀光對於當地同志社群以及城市發展,如何形成系統化、組織化 的現象及權力關係(Waitt & Markwell, 2014)。另外,他們亦指出,同志觀光的樣貌 受同志文學論述影響甚深,也包括所有相關同志觀光的中介,如旅遊書、旅遊雜誌、

旅遊廣告等,並進一步探討這些中介如何讓一個城市或一地區發展成所謂的「同志 渡假勝地」(Waitt & Markwell, 2014)。

本研究主軸為探討阿姆斯特丹同志鄰里之城市官方再現樣貌。因此筆者以再 現政治的概念,輔以 Bourdieu 的資本理論,針對同志文化城市官方再現樣貌進行 探討。另外,筆者將以都市創意觀光理論家 Greg Richard 之理論(Richards, 2011 )進 行比較,分析同志文化創意作為城市文創觀光的特殊性。

最後,筆者亦發現,現今許多阿姆斯特丹同志文化,以文化創意的形式呈現,

包括同志酒吧、同志室內派對、酷兒影展、同志節慶。這些阿姆斯特丹同志社群的 創意群聚(creative cluster) (Florida, 2002),為城市打造同志文化型態的創意氛圍,並 成為城市品牌行銷的素材之一。因此筆者參考創意階級理論家 Richard Florida 之理 論(Florida, 2002)以及創意城市理論家 Charles Landry 之理論(Landry, 2008),探討阿 姆斯特同志文化創意在城市官方再現之樣貌以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