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非營利機構募款現況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四節 國內非營利機構募款現況

募款實為維繫非營利組織生存的最重要關鍵之一,官有垣(1998:2)

即指出,對非營利組織來說,能否從外部環境穩定地取得經費及其他資 源,是其組織生存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資源取得的不穩定卻是非營利組織 的重要弱點,因為非營利組織往往必須依賴「外部單位」 (external units)

以獲取資源,但對這些單位卻沒有充分對等的抗衡力量,套用 Hasenfeld 與 English(1974:100)的說法,非營利組織處於一種「依賴情境」(state of dependency)的狀態。

一般而言,非營利組織不會僅使用單一募款的方式,尤其在經濟不景 氣的時期,非營利組織普遍面臨資源缺乏、及經費籌措不易的困境,面對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形態,多半希望在募款方面能愈方便愈好,因此,非營 利組織需要採用更多元化的方式以募集所需的經費來維繫生存。

而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的日漸普及,非營利組織對於網路 的運用亦有許多新的發展,E 化募款即為近年來開始發展的一項新的嘗 試。Zeff(1996:33)認為,非營利組織必須連結上網路的重要原因,在 於網際網路為一新興之募款媒介,在網路上募款使非營利組織能夠以更 快、更節省的方式向大眾傳達募款的訊息,可說是一項潛力相當大的募款 工具。另根據美國獨立部門「2001 年全美公益捐贈與志願服務調查報告」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1)顯示,在西元 2000 年 全美曾經參加公益捐贈的民眾中,有 60%擁有網際網路的管道,這些人之 中有 13%會利用網際網路尋找公益慈善團體的相關資訊,而其中有 12%的 民眾會直接利用網路上做線上捐贈(參見台灣公益資訊中心,2001)。

Flanagan(2002:21-25;引自盧貞云,2003:38)指出所有的慈善募 款若要成功,都應受到三大原則的指導:第一,募款活動應該盡量擴大參 與,以求能出現最大量的贊助者,也就是說如何在眾多的社會群眾中,辨 識出樂意對慈善事業贊助的人,並逐步地建立既深且廣的贊助者群眾基礎 是進行募款活動的首要任務;第二,應該與最佳的贊助人建立長期而穩定 的關係,而最佳贊助人即是長期以來認同該非營利組織之目標,並積極投 入者稱之;第三,提供捐款者多樣化的選擇意願,實務經驗中顯示,捐款 人若有多樣的選擇機會,則可以刺激其捐款的意願。簡言之,募款工作之 重點,在於盡全力找出散居於社會各角落的小額捐款者,並使這些小額捐 款者成為長期、穩定的最佳贊助人,此亦為本研究推動本校擴大進行 E 化 募款欲達成之重要目標。

有鑑於非營利組織長久以來在募款方面的經驗遠較大學機構豐富,在

網路募款的運用上也扮演先行者的角色,這一節裡特別透過文獻的搜尋及 整理,呈現目前國內非營利組織 E 化募款的現況。

根據陳文華(2000)初步統計,台灣目前從事網路募款的非營利組織 有 12 家。另根據洪麗晴(2001)的研究顯示,台灣目前只有 6 家非營利 組織提供線上捐款的相關機制。此 6 家分別是: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 會(以下簡稱聯勸)、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愛盲文教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及盧慧夫顱顏基金會等。其中 又以聯勸的網路募款效果最為顯著。

以聯勸為例,1999 年在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後,某網路科技公司主動 聯繫聯勸,希望透過網路發起一個用網路為九二一賑災的募款活動,從此 啟動聯勸的網路募款捐款管道。自該年 9 月 24 日至 10 月底,網路捐款達 786 萬餘元(洪麗晴,2001)。

聯勸之後從事網路募款的動機,一方面在於對網路這樣的媒體保持高 度興趣,另一方面在評估成本後認為值得投資,而構成該機構意願積極從 事網路募款,並且由於聯勸的高知名度使得企業會主動提供機會與協助。

洪麗晴(2001)亦指出聯勸的捐款人背景與上網人口有很大的交集,使得 聯勸願意開發網路募款的市場。總體來說,對於機構資訊化程度具備一定 的水準、體認網路募款的低成本與便捷性、捐款人與上網人口的背景重疊 性高、網路相關企業提供資源等,是聯勸在 E 化募款方面成為國內非營利 組織中佼佼者的重要原因。

表 2-4-1 聯合勸募 2000 年集款管道成果比例 項目 劃撥 支票 信用卡 匯款 現金 定期定

網路捐 款 百分比 25.64% 9.84% 38.34% 9.48% 1.36% 11.47% 3.84%

資料來源:聯合勸募提供;轉引自洪麗晴(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