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家與社會的制度性連結:人大制度、基層選舉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當中衍生出的社會力量,將其累積的沮喪及不滿國家的壓迫一併爆發為行動的 結果(Gold, 1986: 3)。這些新興的反對運動與黨外勢力合流,共同對國民黨政權 構成嚴重的威脅,是台灣政治朝向自由、民主化的關鍵因素(王振寰,1993)。

檢視台灣的反對運動,很輕易可以發現其與中國社會抗爭的不同。第一、台 灣反對運動的行為者是跨群體的,主要包括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知識份子,

三者之間甚至有隱約的分工,即知識份子為反對運動提供策略,小資產階級位主 要的資源貢獻者,工人階級則為主要的選民(王振寰,1993:46-47)。在中國,

絕大多數的社會抗爭均看不見抗爭群體間的串聯與互動。第二、台灣反對運動的 主要目的是追求公民權利,例如集會、言論自由等等,但中國的抗爭運動多半是 維護原有權益,幾乎不存在追求民主的性質。第三、台灣反對運動從 1977 年的 中壢事件以後,開始朝向組織化(王振寰,1993:48-49),但在中國卻幾乎不存 在真正大規模的組織化抗爭。本文認為造成這些差異的主因,應該是雙方政權性 質的差異。當前中國社會反映出後極權特性,國家雖然鼓勵社會多元性,但同時 間又會限制這些多元性,並且在限制力道上,明顯強過典型威權時期的台灣。換 言之,中國的國家機器對社會擁有更強的控制能力,使得在中國根本沒有辦法出 現像台灣的跨群體、大規模、組織化及追求民主的社會抗爭。

第二節、國家與社會的制度性連結

討論完社會組織和社會抗爭以後,本文接著討論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兩個制度 性連結:人民大會制度(人大制度)和基層選舉。就前者而言,根據中國憲法,

人大是社會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國家-社會關係

(O’Brien, 2009);就後者而言,基層選舉是社會人民影響政治的重要管道之一,

特別在村選舉當中,基層選舉提供村民自治的機會,將人民拉入地方政治之中,

同樣深深地影響到國家-社會關係(O’Brien, 2011)。藉由回顧具有代表性的文 獻,本文認為當前中國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制度性連結,雖然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多 元性而不同於極權主義,但這些多元性均是國家有意識製造出來的結果,僅僅發 生在黨國體制之內,只是體制內多元,因此與典型威權主義又有所差異,反而更 貼近後極權主義的特性。

一、人大制度:「權力擴張」和「權力鑲嵌」

根據中國憲法規定,中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 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然而,由於中共堅持「以黨領政」,全國人大代表不但 非由人民普選,其職權也受到限制,經常被戲稱為橡皮圖章(rubber stamp),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在文革期間完全沒有舉行人大選舉、召開人大會議。直到改革開放以後,人大 制度的發展才重新步入正規化,並施行多項制度改革,學者因此注意到人大制度 的「權力擴張」。不過必須注意的是,人大的「權力擴張」僅僅是鑲嵌在原有權 力格局當中,侷限在黨國體制的框架之內,仍維持「權力鑲嵌」的現象。

以「權力擴張」而言,中共在改革開放之後,藉由擴張人大權力及職務改革,

回應中國朝向市場化的過程當中,社會上出現利益多元化及建立法制的需求。總 結學者觀點,本文發現人大的「權力擴張」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立法權和監 督權的活躍:改革開放以後,部分學者注意到人大在這些權力的行使上,變得越 來越活躍。O’Brien(1990)認為,中共為了減少政治不確定性和擴大政權基礎,

推動人大制度朝向常規化(rationalization)和包容性(inclusiveness),人大花更 多時間在立法權和監督權的職務行使。Tanner(1994)則認為,由於政治權力的 分裂性和改革開放的分權化,立法過程不再是由上而下單向決定,中共不再能夠 完全控制立法機關。因此,全國人大的立法權(制度能力和自主性)大幅提昇,

開始能在立法過程當中,與中共和國務院展開相當程度的競爭和議價。Cho

(2002)進一步指出相較於中央層級,地方人大的立法權和監督權更加活躍,儼 然已由橡皮圖章變成鋼鐵圖章。一方面,地方人大經常早於中央進入未受法制約 束的領域,出現「提早立法」(lawmaking in advance)現象,而不是被動追隨中 央立法(Cho, 2008: 27)。另一方面,監督權已成為省級以下人大的首要任務,

影響地方幹部的政治仕途(Cho, 2008: 44)。49

第二、專業性和自主性的提升:我們可以從專門委員會數量的逐年增加、常 委會起草的法案多由委員會帶頭、聽證制度等現象,觀察到人大專業性的提升(趙 建民,2002)。O’Brien(1990)即認為人大常委會數量及其成員專業化的趨勢,

將有助於政權朝向理性化和包容性,避開自由化改革。此外,伴隨專業化趨勢,

人大的自主性也大幅增加,包括提案、議題和建議案件數的增加、出現反對重要 法案的意見、人事任免案反對票的增加等等(趙建民,1999)。這些專業性和自 主性增加的現象,在地方人大更加顯著。Xia(2000)認為,人大常委會的設置 是地方人大最重要的建置制度,地方政治將因此出現一個新行為者,在既定的政 治權力基礎上,與其他政治機關、甚至是中央產生競爭。例如,目前在地方領導 幹部的人事任用,中共推薦的候選人有可能在地方人大的選舉中,不敵人大推薦 的候選人而落選,顯見地方人大及其代表重要性的提升(Manion, 2008)。

不過,部分學者提醒我們,不可忽略人大「權力擴張」的同時,仍維持「權 力鑲嵌」的現象。中共堅持「以黨領政」,人大始終受到黨的領導和控制,仍鑲

49 Xia(1997)和 MacFarquhar(1998)也注意到地方人大的監督角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嵌在黨國權力體制內,不能過度誇大「權力擴張」的意義,以此斷言國家-社會 關係將出現本質性轉變(O’Brien, 2009)。Lum(2000: 104)就認為,中共利用 人事控制,保證人大代表只是黨國的代理人;再者,人大代表人數、低開會頻率 和有限政治資源,讓人大內部難以採取集體行為,無法成為一個強組織;最後,

人大明顯受到政治局和國務院的制衡,無法成為一個完全、真正獨立的組織。

地方人大選舉制度也是「權力鑲嵌」的一個外顯證據。目前,中共允許縣級 以下人大舉行直接選舉,但地方黨幹部仍主導候選人提名、操縱選舉過程,當選 人多半還是中共黨員。O’Brien(1994a: 364)因此認為,與其說人大是被選出來 的,不如說是被建立出來的,中共只是用人大選舉製造出人大具有社會廣泛性、

先進性和社會代表性的假象。這也使得人大代表與社會人民之間的連結性很低,

不易體現人大委員的代表性功能(Xia, 2007: 101)。甚至,部分人大委員直到看 到新聞報導,才知道自己是候選人(Chan, 1999: 78-79)。McCormick(1990:

130-166 ) 將 地 方 人 大 選 舉 的 侷 限 , 歸 因 在 列 寧 式 國 家 的 世 襲 政 治 特 徵

(patrimonialism),地方幹部能在國家有效滲透社會的情況下,利用恩庇侍從網 絡的非正式關係,抵抗有損於地方利益的中央政策,地方人大選舉就是典型例子。

實際上,上述討論「權力擴張」的學者,反而更注重「權力鑲嵌」的現象,

認為在此前提下,人大「權力擴張」才有意義,甚至將有助於政權穩定。例如,

Xia(2007: 174)認為,地方人大雖然成為一個新行為者,卻是朝向積極協商、

自願合作和預防衝突的方向,而不是地方政治的獨立行為者。Cho(2008: 41)

也認為地方人大的工作並非與黨/政府競爭,而是避免過去的單向立法,並且提 供一個利益妥協的平台。另一方面,他們也發現,人大還是不斷尋求中共支持,

利用黨作為後盾(Cho, 2008: 45-48; Xia, 2007: 244-245)。O’Brien(1990)也認 為人大改革,自始至終都是有利於黨國存續,而不是威脅政權的自由化改革。

O’Brien(1994a)還認為在「沒有自由化的改革」下,人大代表扮演兩種看似衝 突,實則相容的角色。一種是政權的代理人,他們替政府宣傳和解釋政策,促進 政策順利執行,扮演領導者與群眾間的紐帶,是政權的得力助手。另一種是政權 的諫言者(remonstrator),他們觀察社會不公和政策缺失,從群眾中蒐集政策調 整的所需資訊,向領導者提出建議,淬鍊政府的未來政策和表現,這些都有助於 維持中國政權的穩定。Manion(2008)也認為在地方人大選舉中,適度讓中共 推薦的候選人輸掉選舉,能夠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讓那些更有能力的候選人出 任領導職務,進而增加執政黨的執政能力。

總結上述,人大制度的「權力擴張」和「權力鑲嵌」並非互斥的。人大制度 的擴權是國家在社會利益的多元化及社會對法制的需求下,有意識製造出來的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果,這種擴權仍然是鑲嵌在原本黨國體制的權力格局當中,人大主要扮演國家與 社會群眾間的紐帶,有助於中國政權的穩定。易言之,人大制度的改革是體制內、

官僚式的改革,僅僅是政體制度化和國家行為者的重組,而不是對黨/政府的權 力分立制衡,更不是朝向民主化發展(O’Brien, 2009: 137)。50據此而言,當前的 人大制度相當符合後極權特性。Linz and Stepan(1996: 45-46)認為後極權國家 在去極權化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製造出一些多元性,藉此來更新在極權時期建立 的、但在當前仍發揮作用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更精確地說,這種多元性誕 生在原政體之內,僅僅只是體制內多元。當前人大制度兼具「權力擴張」和「權 力鑲嵌」的特徵,就是上述觀點的具體表現。

二、基層選舉:政治自由化、民主化的種子?

基層選舉是中國研究最熱門的議題之一,人民得以藉此參與政治,是一種將

基層選舉是中國研究最熱門的議題之一,人民得以藉此參與政治,是一種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