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比較視野:前蘇東共黨國家還是東亞發展型國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統計數據會說話。過去被視為非法的私營企業,終於在經歷一陣波折後,取 得迅速的發展,甚至進入 2000 年以後,在各個重要經濟指標均超越國有企業的 表現,包括企業數量、企業就業人口、企業總產值、稅收總額等等。如果本文將 個體戶、三資企業這些同樣屬於私營經濟的範疇納入,私營部門在上述經濟指標 的表現,肯定會更加突出。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即以專刊方式,認為中國 的中小型私營企業才是中國經濟奇蹟的真正貢獻者。33據此,本文認為中國的私 營部門確實成為中國經濟的主體,官方宣稱的「公有制為主」僅僅表現在對「經 濟命脈」或「管制高點」這些要害產業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控制。因此,當前中國 的經濟體制,應該是「私營部門為主,公有部門為輔」的雙重結構。這也意味著 中國已經脫離所有權以公有制為主的「市場社會主義」,邁向所有制以私有制為 主,但國家仍藉由「管制高點」介入市場的「國家資本主義」。

第二節、比較視野:前蘇東共黨國家還是東亞發展型國家?

本文接著帶入比較視野,比較當前中國與民主化以前的蘇東共黨國家(後極 權時期)和東亞發展型國家(典型威權時期)的異同,如此將能增加我們對當前 中國經濟模式的理解。本文發現,中國在 80 年代與前蘇東共黨國家的經濟改革 非常相似,在國家主導下引入市場經濟(第二經濟),呈現計劃和市場共存,但 前者重要性大於後者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市場社會主義」,這符合 Linz and Stepan(1996)對後極權主義的描述。如果中國停留在「市場社會主義」的經濟 改革,那麼它就可能像蘇聯一樣,在嚴重的通貨膨脹後,進行私有化加市場化的 改革,成為「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這也是多數前蘇東共黨國家,或者後極權 主義國家最普遍採取的經濟改革路徑。然而,中國並沒有停留在「市場社會主義」

太久的時間,中國在 80 年代就在農村出現「隱蔽私有化」和允許外資企業的發 展,接著在 90 年代中葉以後,一方面進行國有企業所有權的改制,再次降低國 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的百分比,硬化部份企業的預算約束,另一方面也公開承認私 營企業的合法地位。伴隨更多企業類型朝向硬預算約束的實質私有化,國家卻沒 有讓市場完全主導經濟,反而在「發展意識」下,受惠於非民主政體的國家自主 性,在市場上扮演重要的指導角色。據此,本文同意部分學者的論點,認為中國 在 90 年代中葉後朝向「國家資本主義」,尤其類似冷戰時期的東亞新興工業國 家,或者學界慣稱的「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例如典型威權時期的

33 經濟學人將中國這種以中小型私營企業為經濟主要貢獻者的現象,稱為「竹節型資本主義」

(bamboo capitalism),參見http://www.economist.com/node/18332610,檢閱時間 2012/09/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灣和南韓。總之,從比較觀點來看,當前中國在經濟領域已不同於前蘇東共黨 國家的後極權特性,而貼近過去東亞發展型國家的典型威權特性。

本文將分別回顧民主化以前的蘇東共黨國家(以蘇聯為主要分析對象)和東 亞發展型國家(以台灣為主要分析對象)的經濟體制,從中比較當前中國經濟體 制與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和相異性,進而主張當前中國在經濟領域方面,基本上已 經與典型威權時期的東亞發展型國家,具有明顯的相似性。

一、民主化以前的蘇東共黨國家:後極權特性的經濟模式

蘇聯的統制經濟建立在史達林時期。史達林死後(1953 年),蘇聯歷任領導 者均從事不同性質內容的經濟改革,但是這些經濟改革都是對統制經濟內的改 革,如同中國初期的經濟改革,完全屬於「調整」和「完善」的範疇,直到戈巴 契夫統治晚期(1988 年以後),蘇聯的經改才出現市場化(吳玉山,1996)。例 如,赫魯雪夫一方面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另一方面增加輕工業生產和住房建 設,試圖調整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比例關係;布里茲涅夫從事企業整併,藉 著成立「全蘇工業集團」和「科學生產集團」等企業集團,進行組織調整和權力 重新分配來完善計畫體制;安德洛比夫擴大了企業自主權,藉由變動計劃指標來 激勵企業生產;戈巴契夫早期的「加速」改革(uskorenie)也是在計劃體制內,

藉由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以帶動經濟成長。總之,蘇聯雖然在後史達林時期,就 開始從事經濟改革,但在 1953-1988 年間,經濟改革僅僅是統制經濟內部的微調 和完善,稱不上是體制的轉換,改革內容的差異實在有限(吳玉山,1996:98-122)。

蘇聯朝向「市場社會主義」的轉型始於戈巴契夫。戈巴契夫最初的政治勢力 頗低,不像鄧小平可以憑藉領袖魅力直接啟動市場化改革,因此他採取「公開性」

(glasnost),揭發黨內保守派(反對體制外的改革者)的腐敗形象,在獲得開明 改革家的形象之後,市場化才在 1988 年左右正式提到改革日程。蘇共的市場化 改革與中共在 80 年代中葉頗為類似,都是以匈牙利在 1968 年採取的「新經濟機 制」作為藍本,也就是將行政命令的指令計劃,改為運用市場機制來指導企業追 求利潤的指導計劃。總之,1988 年以後的蘇聯大致類似 1984 年以後的中國,在 經濟上均朝向「市場社會主義」的體制轉型(吳玉山,1996)。

然而,蘇聯和中國在 80 年代看似相同的經濟轉型,日後的結局卻大相逕庭:

蘇聯政治解體和長年經濟衰敗、中國政治穩定和長年經濟繁榮。蘇聯和中國在市 場社會主義時期,同樣因為企業的投資飢渴和間接官僚協調破壞計劃體制秩序,

而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但蘇聯卻沒有辦法抑制經濟危機,甚至導致蘇聯最終的 解體,繼任的葉爾欽最終進行私有化加市場化的經濟改革,將俄國推向「自由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任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學界一般稱這種經濟轉型為「震盪療法」(shock therapy),這也是前蘇東共黨國家最普遍的轉型模式(吳玉山,1996:130-146;

2002:72)。34相較之下,為什麼同樣進入市場社會主義的中國不但沒有垮台,

還表現出令人驚艷的經濟成長?為什麼中國沒有符合 Gaidar(2003)所說的,凡 是採取計劃經濟的國家,都將因為體制缺陷、無法進行真正的改革而垮台?

本文同意吳玉山的觀點,認為中國另有一個在農村的隱藏私營部門及沿海的 三資企業,共同抵銷一部份通貨膨脹的壓力;也就是說,中國的私營部門在 80 年代即悄悄出現(吳玉山,1996:146)。進入 90 年代,中國經濟朝向私營部門 為主的發展趨勢更加明顯。一方面,國有企業進行所有權改制,國有企業只出現 在那些「經濟命脈」產業和金融機構,其餘部分皆允許私營部門的進入;另一方 面,中共正式承認私營企業的合法性,甚至公開表示支持非國有部門的發展。這 些特徵均表明中國從 90 年代以降,已經正式不同於民主化前的蘇東共黨國家,

在經濟體制上脫離「市場社會主義」,也就是脫離後極權階段的經濟模式。

當前,學界均同意中國已經是「國家資本主義」,也就是國家一方面允許私 有化,另一方面會藉由市場管制和策略性產業政策干預經濟運作,而不同於西方 典型資本主義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在東亞地區,「發展型國家」經常被視為 國家資本主義的最佳代言人,那麼同樣位於東亞地區的中國,是否也趨近那些過 去曾經處在典型威權統治下的發展型國家?

二、東亞發展型國家:典型威權特性的經濟模式

中國是不是東亞發展型國家的最新案例?這是一個很難有共識的問題,主因 是不同學者對發展型國家均有不同的定義,這就決定他們的答案。反對中國是發 展型國家的學者,多半認為中國與東亞發展型國家的某些制度安排、產業結構存 在差異。例如,過去那些被稱為發展型國家的東亞國家,都是由國家或中央進行 經濟發展,而不像中國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來帶動(Oi, 1999a)。此外,在東亞發 展型國家中,儘管國有企業擁有金融特權,但私營企業基本上也能獲得相當的信 貸資源,而不像中國的私營企業經常得不到銀行貸款,必須靠非正式金融管道進 行融資(Tsai, 2004)。還有些人認為,東亞發展型國家的產業發展,在順序上均 是由農輕工業到重工業,而不像中國是由重工業回頭到輕工業,更何況中國經濟 依賴外資的程度,明顯來得更高(Boltho & Weber, 2009: 273-277)。

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但似乎沒有抓住發展型國家的精髓,主因是發展型國

34 學界一般認為這種私有化加市場化的經濟改革為「華盛頓共識」(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參見 Fisher and Gelb(1991:67-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家的原初概念,並非以特定的政策手段和行政層級定義的(吳玉山,2007:318)。

換言之,我們不能用發展型國家的非核心特徵,作為判斷中國是否為發展型國家 的標準。35那麼,何謂發展型國家的核心特徵?本文認為我們必須回到發展型國 家的原初概念,檢視這個概念的本意,這才是決定中國是否為一個發展型國家的 關鍵。換言之,我們必須回頭分析最早提出發展型國家的詹鶽(Chalmers Johnson)

的觀點。基本上,我們可將發展型國家看作是「國家主義學派」在冷戰時期東亞 國家的再現,企圖駁斥認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就是引入自由市場的結果(Onis, 1991: 109)。Johnson(1982: 314-320; 1999: 47-50)認為,日本的經濟奇蹟是建立 在國家具有「發展意圖」(developmentalism)的前提下,靠著一批擁有高度自主 性、專業能力的經濟官僚,藉由特定產業政策,有效且積極介入市場,最終達到

的觀點。基本上,我們可將發展型國家看作是「國家主義學派」在冷戰時期東亞 國家的再現,企圖駁斥認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就是引入自由市場的結果(Onis, 1991: 109)。Johnson(1982: 314-320; 1999: 47-50)認為,日本的經濟奇蹟是建立 在國家具有「發展意圖」(developmentalism)的前提下,靠著一批擁有高度自主 性、專業能力的經濟官僚,藉由特定產業政策,有效且積極介入市場,最終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