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小四年級國語文教學之探討

教育的目的旨在教導學生養成追求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科書則是達成 此一目標的媒介。國語教科書的基本要素包含生字、詞語、句型及文體等,為學 生學習的重要內容,而教科書是學生知識習得的主要來源。因此要探究中年級學 生國語文能力必須從國語課本內容探討起,國語課文本編制則依照教育部公布

「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 學年度實施)」(教育部,2008)其主要 基本理念為:

1.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 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

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有效應用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

3.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本國文化精 髓。

4.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 度,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根據民國 97 年頒佈民國 100 年實施之九年一貫課成綱要能力指標中明訂學 習階段分為低、中、高年段劃分,因此本研究探討之國小四年級屬於中年級階段,

因此本節以國小中年級相關文獻探討之。為深入了解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國語文之 學習現況,茲由民國 97 年頒佈民國 100 年實施之九年一貫課成綱要能力指標對 照,分析國語課文中的說明文編選,並以閱讀理解理論為依據,分析 PIRLS 2006 閱讀評比結果,找出說明文的教學難點,進行探討中年級學生之國語文閱讀能力。

壹、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國語文之學習現況

國語文的認知發展不僅和人文社會學科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學習其他領域之 基礎工具(林于弘,2006),教育頒佈之國語課程標準中,在閱讀能力中特別強 調,語文教學以閱讀為核心,兼顧聆聽、說話、作文、寫字等各項教學活動的密 切聯繫。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而言,中年級學生正處於國語文學習黃金關鍵時期;

即 Chall 所定義之閱讀發展階段的「學會閱讀」(Learn to Read)進入「從閱讀中學 習」(Read to Learn)(Chall, 1996)。故本研究聚焦在中年級學生之國語文說明文,

以探究弱勢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國小四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現況

國語文能力關乎學生的學習成就,國語文領域在國小課程中極其重要。學者 指出國語文能力強的學生,表達力、判斷力、思維力、分析與統整性也都比較好

(陳正治,2008)。因此身為教育導航者,除深入瞭解國語文課程綱要精神,掌 握教學脈絡外更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優勢與不足方能適性教學,提升教學成效。

因此教師教學時必須把握「一目、四教、一評」的教學方向,「一目」指教學者 必須了解教學目標;「四教」指的是教材、教法、教具與教學情境;「一評」則為

教學評量(陳正治,2008)。國語文教學如能充分此依原則必能達到事半功倍之 效。而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則處在「閱讀新知期」(reading for new)(Chall, 1996),學 習利用閱讀技巧從文本中獲得資訊,轉變成智慧,為往後之功能性學習奠定基 礎,因此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發展格外受到重視。

國小四年級閱讀教學著重在認識文章段落、尋找關鍵詞及中心句;掌握文章 的大易與主旨,並從閱讀中享受學習樂趣,藉由閱讀中學習思考是閱讀教學主軸。

(一)國小中年級國語課文文體歸類

課文是學生獲得知識主要來源,教師透過課文教學建立學習鷹架,幫助學生搭 建學習模式,經過熟練學習後方可進行拆除鷹架培養學生獨力學習之過程

(B.Rosenshine, 1992)。經由分析課文各類文體之表述方式有助於教師在教學策略 之規劃與運用。以表 2-2-1 分析中年級課文各類文類百分比。

表 2-2-1 中年級國語課文各類文體比例

表述方式 康軒 翰林 南一

記敘文 66.1% 62.5% 62.5%

說明文 8.9% 10.7% 8.9%

應用文 10.7% 12.5% 10.7%

詩歌 14.3% 14.3% 17.9%

資料來源:南一、康軒、翰林出版社 5-8 冊國語領域課本,2011

進一步分析各版本中年級國語課文說明文所佔比例,以表 2-2-2 說明。

表 2-2-2 說明文課文比例分配

資料來源:南一、康軒、翰林出版社五至八冊國語領域課本,2011

從三年級起至四年級,說明文所佔國語文教學篇章的比例從 7%增加至 14 年級

南一 康軒 翰林

數量 比例 數量 比例 數量 比例

三 3 7.0% 2 8.0% 3 11.0%

四 4 14.0% 3 11.0% 5 18.0%

總計 7 21.0% 5 19.0% 8 29.0%

少,為各個文類之末。影響學生對說明文學習機會,衍生學習成效不彰,值得深 思。因此,教師對於說明文的更需投入更多心力在課程設計、掌握說明文表述方 式之觀念引導,以協助學生深化學習。

(二)國語課文說明文內容分析

此外,由前述課文分析中,可歸納出現行國語課文的選編內容分析如下。

1. 記敘文所佔比例最高,文章內容取材生活化,學生接受度高,較為容易學習。

2. 說明文比例最少,且有部分說明文仍以記敘文表述(陳佳宜,2009),易造成 學生學習混淆,而對說明文形成錯誤理解。

3. 說明文類型單一,表述方式變化少,真實性、功能性不足,(李玉貴,2008)。

4. 文章中的訊息密度可能不足,以國語課文字數平均在 450-700 字之間,字數少 於 PIRLS 的文章長度以 1200 字至 1600 字之間(魏嘉慧,2010),導致學生無法 根據文提供之線索進行深入閱讀,而影響高層次理解。

5. 國語習作內容偏重文章內容的表面意義,高層次理解類型題目較為缺乏,偏重 記憶訊息提取,缺少詮釋批判性之開放性問題。

根據上述分析,對本研究的啟示,以現階段國語課文編排選文雖符合教育部 頒佈之課程綱要,但內容字數偏少,讓學生以課本為主要學習來源,在知識吸收 上明顯不足。在中年級國語課文剛加入說明文體,在選擇題材方面必須符合生活 經驗,且多元面向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再者,針對說明性篇章定義需再嚴謹,避免與記敘文混淆造成學生在學習上 誤判,形成錯誤認知,影響學習意願。期能加強習作內容的題目設計,避免偏重 訊息提取記憶題型,加入半開放式之問題,以培養學生思考能力進而詮釋,提升 高層次之理解能力。

二、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發展之探究 運用閱讀方式獲得新知的學習閱讀期(Chall, 1996)。因此許多閱讀理解研究將國小 四年級設為學習分水嶺,顯示中年級階段是閱讀學習之基礎,影響未來各學科之 成就,故中年級之課文教材、內容及學習對象皆是本研究之重點。就學者 Chall 及 Gunning 之理論作一對照,協助教師進一步規劃設計課程,以表 2-2-3 說明。

表 2-2-3 閱讀發展階段對照

時期 Chall(1996) Gunning(1996) 萌芽期

Prereading stage

出生至幼稚園,約 0-6 歲。開始熟悉 語言與聲音之間的關連。

1.閱讀萌芽期:0~5 歲 學會閱讀階段

Learning to read

1.小學一、二年級,約 6-7 歲。 Abstract Reading Stage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 Chall(1996)、Gunning(1996)

由表 2-2-3 分析發現 Chall 及 Gunning 二位學者針對兒童閱讀能力所提出的理 論,瞭解閱讀發展階段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有重要影響:

1. 針對不同時期的學生給予不同閱讀文本,由淺入深,由簡入繁之原則。

2. 學會閱讀是各領域的學習基礎,透過閱讀技巧加深生活知識。

3. 不同階段的發展並非獨立進行,而是循環重疊的、不斷累積的連續過程。

4. 學會掌握字詞、理解及思維策略是促進兒童進入更高發展階段的關鍵。

根據上述階段四,從閱讀中學習期,國小四至六年級是閱讀理解力之重要分 水嶺,是學童從前三階段學習閱讀期進入透過閱讀學習之關鍵點,也是本研究特 別關注的焦點。

國內學者以此為依據提出「學習閱讀」與「經閱讀而學習」之區別,前者是 指學習如何將文字轉換歷程的自動化,為學習閱讀的精熟為 Chall 所分類之前三 階段之閱讀教學的重點;第四階段則將閱讀當作一種工具,以獲得某些科目領域 之特定知識,為國小四年級之後的閱讀教學重點,並進入透過閱讀來學習吸收新 知(楊勝惠,2009)。因此,這個階段之閱讀理解能力格外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 注與探討。故本研究將深入探討小四學童在學習說明文時,視為國語文能力轉化 之重要時期,此階段之發展能力成為日後學習成敗之關鍵。

香港大學謝錫金教授及其團隊帶領「2006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

(PIRLS, 2006)時,根據 Chall 的閱讀發展理論,清楚說明兒童的閱讀能力與認知 發展,並將發展階段分為三個重要時期,如圖 2-2-1(謝錫金等,2005)。

圖 2-2-1 兒童閱讀能力與認知發展 資料來源:謝錫金等(2005)

上圖 2-2-1 清楚說明三階段之重點,分別以九歲、十三歲至十八歲為分界點,

進入第三階段屬於功能性閱讀,十三歲以上的青少年會因應不同需要閱讀不同類 型的文章。國內學生在此階段的閱讀動機較為缺乏,高層次閱讀理解的提升,是 值得整體社會關注的現象。

(二)閱讀理解模式之探討

一般而言,閱讀理解可分為兩個層次,即低層次的「字彙理解」與高層次的

「文章理解」(曾世杰譯,2010)。前者強調字彙的解碼,讀者將文字轉譯成字音、

字義時轉化成理解能力。後者強調文章的推理,讀者需將字、詞、句及段落與文 章的融會貫通,最後形成完整之閱讀理解。

1. 閱讀理解歷程:Gagné 將閱讀理解歷程可解碼(decoding)、文義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及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四個重要階段,是目前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參考理論基礎(Gagné,

1985)。對於閱讀教學提供教師從基礎解碼過程引導學生進入文義理解,進而推論 後自我監控閱讀成果,以進入高層測次理解。

2. 閱讀理解的模式:閱讀理解的模式分為由下而上模式(Buttom-up Models, Gough, 1972)、由下而上模式(Top-down Models, Goodman, 1986)、交互模式

(Interactive Models, Rumehart, 1977; Just & Carpenter, 1980)及建構統整模式

(Interactive Models, Rumehart, 1977; Just & Carpenter, 1980)及建構統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