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增長快速、形式多元的時代,如何面對龐雜訊息、並妥 切處理的能力,已成為各國培養國民競爭力的關鍵;而世界各國對閱讀的重視 與投資儼然建構了閱讀在知識經濟社會之價值,更是國民素質、國家知識文化 力量提升的關鍵(林巧敏,2008)。因此,語文教育上也應將協助學生學習如 何快速掌握訊息,並且有效正確解讀訊息所傳達之意義,作為現代國民必需培 養的基礎能力。國小中年級是閱讀發展的分水嶺,其閱讀習慣的養成與能力的 提升,成為國語文教與學的重要一環。故本章先說明研究動機,從國小四年級 弱勢學生國語文學習現況分析,探討說明性篇章之閱讀能力,初步形成研究假 設與目的,期能尋求適當解決之道。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閱讀是通往知識之門,透過閱讀培養思考統整、融會貫通能力成為二十一 世紀全球教育的重要趨勢。推動閱讀可以幫助弱勢學生改變現況,突破未來困 境的力量。閱讀不僅是夢想的起點,更是打開知識經濟的鑰匙。面對數位化的 知識經濟時代,充分掌握知識,理解消化訊息進而轉化成為智慧能力,才是最 後贏家。因此,閱讀能力攸關著弱勢學生未來的競爭力。根據「促進國際閱讀 素養研究」PIRLS 2006 的報告中,明白指出台灣學生在說明文閱讀能力明顯低 於故事體,依此結果進一步研究發現,台灣學生在說明文的訊息與推論整合能 力不足,此方面的閱讀理解能力亟待加強。

國語文教學包含聆聽、說話、閱讀、寫字、作文五大面向,其中閱讀為國 語文教育的核心,是所有學科學習之基礎。因此,多位國語文學者強調,國語

國小四年級弱勢學生國語文閱讀能力檢測 與補救教學之研究—以說明性篇章為主

治,2008;陳弘昌,1999;羅秋昭,1999)。由此可見,國語文能力的基礎良好 與否,攸關其他學科的學習成就。故經由閱讀培養思維能力,應是未來人才競 爭力的關鍵指標。

臺灣重視閱讀,始自 2000 年曾志朗任教育部長起即大力推行。政策主軸強 調「能力彈性,頭腦活潑」展開為期三年的「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兒童閱讀能 力已從生活中扎根。接著 2004 年推行國民小學「焦點三百」(教育部,2004)

將閱讀活動推廣至偏遠學校,閱讀 101──全國國中小提升閱讀計畫(教育部,

2008)將閱讀活動推廣至國中階段,如此一系列的閱讀活動至 2011 年止已逾十 年。在 2006 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 PIRLS) 與 2009 PISA(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國 際素養與閱讀與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劃報告中,分別呈現臺灣學生在閱讀理 解、統整、分析能力不足,遠遠落後鄰近國家香港、南韓;此結果對國內閱讀 教育無疑是個重大警訊,顯示閱讀推動的成效未能反應於學生能力之提升,也 喚醒教育體制對閱讀教育的方向進行全面檢討與反省。

回歸教學現場,研究者發現國小四年級學生之國語文能力從學習如何閱讀 階段(Learning to Reading)進入透過閱讀來學習各個領域即所謂(Reading to Learning);而閱讀習慣攸關著閱讀能力,國小四年級階段是閱讀能力發展之關 鍵期。因此,在國小四年級國語文能力發展是值得關注尤其在說明文的閱讀理 解。如以「閱讀」為觀察指標,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學校與家庭的配合與支持;

閱讀能力的提升與各個領域的學習表現成正相關,即閱讀習慣佳者,國語學習 表現愈佳;反之,則國語文學習表現待加強。而國小四年級學生在閱讀文類方 面偏好故事體、忽略說明體,則是另一層隱憂。

由於說明文體的實用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不容小覤,對說明性文件的解讀 能力更可謂攸關國民未來競爭力。如美國教育學者冷納(Daniel Lerner)便明白指 出,閱讀是建構的過程,需要有策略,需要有動機,也是一種終身的追求。因

此,如何引領弱勢學生運用閱讀策略、激發閱讀動力,進而開拓閱讀的視野、

提升對說明性篇章的理解能力,乃身為教育前線教師者責無旁貸,此為本研究 藉由觀察教育現場形成的探究動機之一。

閱讀能力是通往知識之門,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在早期美國政府為控制黑 奴以避免造反為理由,認為有必要讓黑奴處於文盲狀態,而禁止黑奴學習閱讀,

包括聖經都被列為黑奴的禁書(Manguel, 2008)。證明閱讀力量是存於無形卻無 所不在,不容小覷。以自由民主自詡的美國,直到二十世紀約 1950 年代才開放 黑皮膚人口進入圖書館;顯見閱讀的力量挑戰政府權力,其威力足以改寫歷史。

再者,美國學者 Merton 提出「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理論,指在多元 社會快速發展下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

Stanovich 指出在教育環境中同樣存在著馬太效應(Merton, 1968)。他指出,早期 獲取閱讀能力的學習者,長大成人後越容易成功(Stanovich, 1986,引自謝錫金 等,2006),反之,兒童從小在開始閱讀方面的落後也將增加他們與同齡人之間 的差距。致使閱讀困難會進一步造成學習其他科目的困擾,衍生為學習或發展 上「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國內學者柯華葳提出閱讀學習同樣呈現「富 者愈富、貧者越貧」的兩極化現象(柯華葳,2006)。另外,學者楊瑩同時發現 在國民教育階段,家庭背景愈佳者,其學業成就往往有愈高的情形(楊瑩,

1998)。研究者在任職國小同樣發現:學生在學習各領域成就的雙峰漸漸明顯,

並開始向兩極移動,呈現學習上的馬太效應。這是臺灣經濟過度發展的 M 形社 會下所面對的嚴峻挑戰,對於身處第一線的教師,首當其衝的感受其強大差異 性,更應及時發揮專業、提供協助。

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弱勢學生長期處在家庭經濟不利或是文化不利等因素 下往往無法單純感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是造成學習落後主要原因(洪儷瑜,

2001)。為關懷這些弱勢學生,避免其受背景因素及學習環境惡性循環而影響最

國小四年級弱勢學生國語文閱讀能力檢測 與補救教學之研究—以說明性篇章為主

升閱讀力,則是研究者藉由現場觀察所強化之研究動機。

教學評量最終目的是提供教學方向,訂定教學策略,以最具客觀、且具科 學化的方式進行評量檢測,期能具體找出學生學習困難之處。以美國為例,美 國的學業評量,早在 1969 年美國政府要求實施「全國教育進展評量」(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簡稱 NAEP),是目前世界上最卓越的大規模 教育評量的典範之一。NAEP 2009 將閱讀概念化為「理解書面文本,發展和解 釋意義,以及依文本類型、目的和情境,適當使用意義的一種動態和複雜的認 知歷程」(NAGB, 2008)。而 PISA 主要檢測目標在瞭解學生對未來能運用所學 的知識與技術,以面對新環境與新挑戰。

若能借鏡美國的例子,開發出一套完整且具公信力的測驗,用以評量學生 學習成果提供教師教學改進依據,進行教學策略的實施,應是國內解決弱勢學 生學習難點的可行作法。因此,藉由上述研究文獻與推展經驗,研究者乃形成 基礎假設:國內若能開發一套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生之說明性篇章閱讀測驗工 具,定期評量協助教師檢視教學方向,幫助學生理解說明性篇章,並減少對於 說明性篇章的排斥感,應能增加弱勢學生的學習動力,循序改善其學習困難。

是故,國內學者已嘗試針以新住民學生之弱勢學生,開發標準化診斷工具

(楊淑華,2009),並進行弱勢學生與一般生之臨床國語文檢測。此測驗有別於 學校以紙筆測驗為主的月考評量;測驗內容分為語詞、造句、文章形式、閱讀、

填寫式五大類測驗,分層次進行診斷國語文學習能力,也因加入開放書寫部分,

有助於具體描述弱勢學生之學習困難點,幫助教師進行後續教學補救。研究者 有機會參與其中的試題研發工作,乃進一步期待能善用此工具瞭解校內學生的 閱讀能力現況,進而為之規劃有效的教學策略,此乃本研究具體形成之動機。

統整前述三項動機,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乃初步形成如下的研究架設:本研 究將透過國語文能力檢測進行弱勢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診斷,並結合訪談進行 分析弱勢學生在說明性篇章之學習難點後,設計補救教材配合補救教學策略,

以達本研究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