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之社會技巧在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國小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之社會技巧在

第⼀節的⾏動歷程裡,我們可發現,隨著普教教師與特教教師合作 默契⽇益提升,三位⾝⼼障礙學⽣的社會技巧表現也漸⼊佳境。這樣成

⾧的軌跡,有起,也有落,掌舵的合作教師,克服艱險海相之同時,三 位⾝⼼障礙學⽣亦歷經了兩個主要轉變階段,蛻變成⼀個更好的⾃⼰。

本章節將依據觀察的紀錄、社會技巧能力指標檢核的結果、訪談的歸納 內容,以及相關檔案資料,探究三位身心障礙學生之社會技巧,在實施 社會技巧介入教學中的改變情形。

壹、階段一:醞釀 ─ 從處己邁向處人的成長初期

「我想請你堅強地忍住脆弱,像蛹忍住蝶;我想請你直視陰⾬直落的灰霾天空,

如同傾聽⼀句⾚裸的禱詞,像海洋,擁抱⼀場暴⾵⾬的告解……(陳依⽂,2011)」

此階段⾃ 2015 年 10 ⽉ 26 ⽇,⾄ 2016 年 1 ⽉ 20 ⽇。 此階段社會 技巧介⼊教學中,三位⾝⼼障礙學⽣整體最明顯的改變,在於「處⼰」

能⼒上的變化,⼀如上述的詩句,他們先整頓⾃⼰的內⼼,⾯對情感上 脆弱,漸收起以憤怒製成的武裝,好⽐⾟勤吐絲的幼蟲,以所學在現實

⽣活中嘗試架構⾃⼰理想的歸屬,在蛹裡靜靜醞釀,耐住成蝶前的孤寂,

⽽研究⾏動則在此漫⾧的等待裡,⽤像⼤海⼀樣的優容,傾聽困難、給 予⽀持。以下為對應⾏動歷程,普教教師與特教教師第⼀、⼆階段合作 下,三位個案的成⾧。

⼀、從合作教師的社會技巧課,到三位個案的社會技巧課

實施社會技巧介⼊教學初期,普教教師與特教教師的合作多琢磨在 彼此合作的磨合上,為了突破合作間的隔閡與阻礙,普教教師與特教教 師在教導個案之前,先為彼此上了屬於教師的社會技巧課,合作教師雙

⽅於探索、磨合中,透過持續的溝通與討論,逐步聚焦協助個案類化社 會技巧的介⼊⾏動。

(一)個案在教師外控下學習配合規範,迎接成⾧的第⼀個挑戰

在普教教師與特教教師第⼀階段的合作裡,研究者即發現,普通班 多了我一位教學者,對全體學生無形增添了外控的力量,以致他們呈現

「按兵不動」的狀態,言行都趨向收斂,研究者也未發現同儕有惡意排 拒個案的舉止,故合作教學的觀察紀錄表,前三週都註記著「無會使個 案出現負向情緒的情境」、「個案和同儕的相處無特殊狀況」(光合觀 20151030-2、光合觀 20151106-5、光合觀 20151113-4、路合觀 20151026-4、童合觀 20151102-5、童合觀 20151109-5、路合觀 20151026-6、路合觀 20151102-5、路合觀 20151109-5)。

在這片比預期還要平靜的海相裡,第一波襲來的浪潮,是三位個案 處環境的問題。不論是小光和小童在參與課程活動,吸引他人注意的不 當言行(光合觀20151107-1、童合觀 20151109-2),抑或是小路座位整潔度不 佳的狀況(路合觀20151109-1), 普通班師生皆將其歸類為「課堂違規」、

「生活管理」的處環境問題並以「不乖」為名(光合觀20151107-4、童合 20151109-6、路合觀 20151116-1),三位身心障礙學生錯綜複雜的社會技 巧問題,即以「不乖」為名包裹著,成了他們被導師、同儕指責的沈重 行囊。

為了避免他們折損好孩子的形象,研究者積極擔任個案「⾏為與⽣

活管理者」的督促者,雖提供了外控的⼒量,有助他們⾃我提醒,但是 成效並不彰顯,若無教師在旁提醒,⼩光、⼩童⼲擾秩序的⾔⾏,或是

⼩路座位整潔問題,即隨之浮現(光合觀20151107-3、童合觀 20151109-3、路 合觀20151109-4),但我明白這樣的「不乖」,除了受他們先天特質所影 響,以及後天缺乏教導和訓練,這其中還包裹著他們無助的孤獨感,與 對⼈際關係上的渴求,那研究者就繼續當個打地⿏的囉唆母親吧!⾄少 個案的處環境表現在有介⼊的狀態下,到底是⽐較好的,也許當處⼰和

處⼈技巧提升時,他們⾃然就「變乖」了,也不⼀定呢!(研省20151109- 3、研省 20151109-5)。

(二)師生衝突揭開成長需求,個案在導師的協助下類化冷靜技巧 進入 11 月中以後,小童和小路即分別因生悶氣,而不參與課,以及 座位持續髒亂的問題,使其與導師,陷入衝突的僵局(童合觀20151116-1、

路合觀20151116-1),事後,研究者側面探問小童和小路,才釐清了他們出 現負向情緒的真正原因 — 小童是上課前即和班上同學發生口角,於是 才將生氣情緒延宕至課堂;而小路則是因為被導師糾正座位問題前,和 小組的同學相處有些不悅,導致遷怒情況的產生,此呼應了最初研究者 的觀察與省思,人際問題不斷影響著個案的言行。

雖然兩人的情緒問題,意外掀起了合作教師在行動歷程裡在管教上 的衝突,但是亦一掃研究者前三週,無法確切評量類化狀況的憂慮,另 一方面,師生的衝突,也促使導師不再以「聽不聽話」,來討論個案的 社會技巧問題(童師諮20151118-1、路師諮 20151119-1),且試著以前因、行 為、後果的分析脈絡來瞭解個案的問題,特教教師也再次說明如何透過 步驟的說明示範、演練、回饋三大要領(童師諮20151118-2路師諮20151126-3、

光師諮20151127-3)在實際情境進行隨機教學,以利個案類化所學技巧。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按資源班社會技巧課程⼤綱的進度,處⼰課 與處⼈課⾸要類化的重點之⼀,包含「冷靜」與「處理衝突」技巧,因 爲這樣的衝突,導師加⼊協助個案類化社會技巧的⾏列,反加速了個案 類化冷靜技巧。

三位個案在資源班「與憂憂和怒怒做朋友」課程單元裡,可以熟練 使⽤,漸進式肌肉放鬆和深呼吸,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但小童和小路 需要經口語或視覺提示,才能表達自我感受(研社觀20151130-5、研社觀 20151130-7、研社觀 20151130-10),2015年 11 ⽉ 16 ⽇,⾄ 2016 年 1 ⽉ 20

⽇⽌,三位個案在教師⾯前皆能運⽤所學技巧,冷靜情緒;但是在進⼊

12 ⽉後,由於個案與同儕間相處的問題逐漸浮現,人際衝突蠢蠢欲動,

故小光、小路「冷靜」的表現,並不如前期來的穩定,不同於在教師面

前的獨立冷靜,個案面對同儕,需要教師的口語提醒,才能較快進入冷 靜的狀態(路合觀20151207-7 光合觀 20151211-5、光合觀 20151218-4),尤其是 班級較多「外放型」同儕的小路,更需要教師隨時從中多留心、多引導,

倘若個案無法完全類化冷靜技巧,更無暇應對辨識他人情緒的問題。

(三)個案需要長時間的演練來突破基本溝通技巧的瓶頸

除了「冷靜」、「處理衝突」,此階段的另一個類化重點是「談天」。

談天的步驟包含「開啟話題、接續話題、結束話題」三大步驟,在「開 啟話題」部分,三位個案已具備相關技巧,惟小路較需要教師鼓勵表達,

而小光則是需要修正講話時的口氣,避免讓他人覺得得自傲。

「小童能針對學習相關內容主動提問 ,或是透過借工具來向同學開啟話題(童 合觀20151026-4、童合觀 20151109-4、童合觀 20151102-3、童合觀 20151123-5)」

「小路能在研究者的鼓勵下透過詢問課堂學習內容、邀請他人同組或欣賞並讚美 他人作品來自行開啟話題(路合觀20151116-1、路合觀 20151123-2)」

「小光能和同儕一起聊體育活動,或是正在進行的比賽,開啟話題時的語氣比較 自恃(光合觀20151113-4、光合觀 20151106-6)」

然而在接續話題上,三位個案在處人課學習相關技巧時,研究者就 發現,他們接話的能力各有薄弱之處:小路速度太慢、小童接不到,小 光則是話太多(研社觀20151111-3、研社觀 20151118-4)」。資源班表現尚且 如此,更遑論真實情境的表現:小童就明顯顯得吃力,他雖能聆聽他人 講解,但由於周邊課堂討論的聲音吵雜,小童不太能完全準確地接收到 他人意思,即時延續話題。此外,小童過於興奮時,也易急於分享自己 感興趣的事物,而忽略話題在情境脈絡裡的合宜性(童合觀20151109-5、童 合觀20151123-5);小路因極易分心,所以在討論時容易沒「注意到」他 人說話的內容,以致於常遺漏談話訊息,造成溝通失焦的窘境(路合觀 20151109-5、路合觀 20151123-5);小光則是滔滔不絕,不知適可而止,會 偏離主題(光合觀20151113-5)。為了協助三位個案突破學習基本溝通技巧 的瓶頸,研究者調整處人課程單元的預定進度,增加基本溝通技巧的學

習時間,將原本四週的學習,拉長至十一週,才使個案在溝通技巧上,

有了較明顯的改善(研社觀20151202-5、研社觀 20151202-8、路合觀 20151214-5、

童合觀20151207-5、光合觀 20151211-6)

從形成性的評量觀之,三位身心障礙學生的改變歷程上,在第一階

段的探索期行動後,小童與小路已能在教師面前自我冷靜並嘗試表達情 緒,小童在與導師的衝突後,整體適應表現更有突飛猛進之趨勢。而反 觀小光的問題,則多屬破壞秩序的違規行為,其社會技巧的類化狀況,

還有待下階段之觀察與追蹤。進入第二階段的平衡期後,小光與小路因 課堂及私下的人際衝突,情緒控制開始出現失控的狀況,尚需他人從旁 口頭提醒,才能做到冷靜,經由研究者與導師一個多月來的合力介入下,

小光與同儕衝突的頻率最後有減緩之趨勢;反觀小童處己與處人的表現 則較無起伏不定的情形,課堂演練的流暢度也漸漸增加,整體學校適應 情形是三人中最好的。

二、個案在認知行為取向的學習和合作教師的情感支持,習得調適和 冷靜技巧,抗壓力提升

根據總結性評量結果,個案在接受 2015 年 10 ⽉ 26 ⽇,⾄ 2016 年 1 ⽉ 20 ⽇社會技巧介⼊教學後的處己能力改變情形,以及相關影響機制 如下。

(⼀)個案處理⾃我情緒及壓⼒能⼒已⼤幅進步

首先,對應行動方案前之需求分析(附錄一)及行動方案後之導師 檢核結果(附錄二),我們可以發現原先身心障礙學生較欠缺的能力包 含處理情緒技巧項目裡「1-2-1-4 能分辨他人複雜的正向或負向情緒」、「1-2-1-5 能表達他人複雜的正向或負向情緒」、「1-2-1-6 能嘗試處理自己複雜的負向情緒」

等指標;而在處理壓力的技巧部分,則還需加強1-2-2-1 能在面對壓力時表 達自己負面的情緒」、「1-2-2-5 能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1-2-2-4 能聽從他 人的建議選擇較佳的問題解決方法」1-2-2-3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總計共七項指標。經歷四個多月資源班社會技巧課程、合作教學暨合作 諮詢的介入後,皆已改善三位身心障礙學生約七成之處己社會技巧,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