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國際化

國際化定義

國際化概念最初由 Vernon(1966)所提出,透過產品生命週期理論觀點,

認為企業為了替不同層次的技術找尋最合適的製造地點,因而衍生國際化或國際 貿易等行為。綜合國內外主要學者對於國際化之定義與詮釋簡介如下:

1. 國際化:國際化係指個別廠商或一群廠商在進行國際營運時,向外移動的現 象 (Johanson & Wiedersheim-Paul , 1975) ; 企 業 國 際 化 為 一 漸 進 過 程

(Incremental Process),其國際市場選擇、時機選擇與進入模式,多憑其經 驗與對市場之熟悉度,依循一定程序擴張其國際化活動(Johanson & Vahlne,

1977)。

2. 進入模式:企業進行跨國性事業時,會採取各種不同的海外直接投資模式,透 過資本直接投入行為,企業獲得對於海外事業體在管理上或多或少的參與權

(Robock & Simmonds,1983)。

3. 國際企業:吳青松(1999)於國際企業之定義為一企業採取區域市場開發策 略,透過不同程度的資源承諾,以貿易或投資方式在一個國家以上從事銷售 及銷售以外(如生產或研發)的經濟活動。

4. 國際企業管理:企業如何由當地營運(Domestic Operation)發展至國際營運

(International Operation)之對外移動現象。國際化活動應涵蓋企業的內外部 活動,外部活動是指海外市場進入模式選擇以及國際化營運模式等;內部活 動則指企業為因應外部活動所進行之企業內部整頓,也就是改善從價值活動 提高競爭優勢(Welch & Luostarinen,1988)。

綜 合 上 述 論 點 , 可 發 現 國 際 化 理 論 會 隨 著 時 空 轉 變 而 更 新 。Oviatt &

McDougall(1994)強調,近年來因技術創新、通訊設備及交通工具效率提升、

具有國際商務經驗的人士大幅增加,同時自1980 年代開始,開始有所謂的新創 業公司,自企業創立(Start-ups)便走向國際化。其次,企業國際化所採用之進 入模式也變得多樣化,企業可透過策略聯盟、併購等機制,並視產品與市場的條 件,無須依序漸進並逐步摸索,國際化過程中所面對的風險、資訊不對稱等劣勢,

在經驗可傳承、資源可自由配置的現在,似乎較易克服。然而另一方面,當企業

11

國際化變得較為被簡易落實時,國際市場競爭程度也隨著競爭廠商不斷湧入而有 增無減。對於身處國際貿易頻繁的企業,不論內向或外向移動已是密不可分,只 是外向往往為國際化成敗的關鍵,故國際化乃指廠商於國際經營時涉入程度之過 程,包含內向與外向之移動(吳青松,1999)。

國際化動機

國內外文獻對於國際化動機項目的探討大同小異,惟歸類方式與基準有所不 同。Dunning(1993)認為國際化的動機可區分為四大類別:

1. 資源導向(Resource Seeking):企業經由跨國分工以取得當地國之低廉 勞工、原料或資本。

2. 客戶導向(Follow the Customers):當主要客戶遷往國外或在國外設立 據點時,為提供服務或原物料,企業尾隨客戶而前往海外設立據點。

3. 市場導向(Market Seeking):企業受到母國市場規模限制,為追求成長 空間,選擇另一位於海外的市場來增加業務量。

4. 寡占互動(Oligopolistic Interaction):在寡佔型產業中,競爭往往不讓 其對手對於新興市場佔盡先機,當主要競爭者採取海外擴展行動時,立 即跟隨前往同一個海外市場作佈局,以防止其對手在多個市場進行交叉 補貼方式所帶來之威脅。

Moran(1994)認為影響組織及其產業全球化現象的環境因素包含:全球採 購需求日益擴大、成長中的新市場已然出現、產品同質化需求明顯、較低的全球 運輸成本、政府保護政策逐漸鬆開、科技標準同質化趨勢、外來競爭者、顧客全 球化趨勢、及全球科技加速變遷。趙郁文(2000)則是由企業對於國際化的回應 方式予以分類,包括:

1. 主動式回應:企業基於環境變化前預做因應,其考量的動機如下。

(1) 擴充海外市場以提高利潤:當本國市場呈現飽和或收益持平甚下滑 時,為追求營業額成長或利潤的提升,企業將市場佈局擴充至海外。

(2) 具獨特之營運優勢:企業本身若具有相當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時,

或在特地海外市場中具有各項條件之契合時,企業會藉由海外擴充 方式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所帶來的效益。

(3) 掌握特定能力或資源:包含兩種意涵,一為掌握原料或廉價勞力等

12

基本生產要素;二為企業本身的特定能力學習與吸收。

(4) 追求規模經濟:企業發現國內市場不能消化所有的產能時,為了降 低成本,必須以外銷作為產能去化的手段,並進而於國外設點生產 擴充生產以符合當地市場的需求。

2. 被動式回應:當企業受到外在競爭壓力威脅時,必須針對各種壓力做出 回應而走向國際化。

(1) 國內競爭壓力:國內市場不利企業發展或是競爭過於激烈時,廠商 會被迫選擇出走;而同業競爭對手因海外營運而改善競爭力時,會 促使未出走的廠商跟進,此為從眾效應。

(2) 國外競爭壓力:國外競爭者進入本國市場時,國內廠商基於反擊考 量,進而直接進入對手之母國進行掠奪式的低價競爭。

(3) 因應國際保護政策:為根本解決保護關稅或進口限額之限制,出口 導向的企業會採取海外的直接投資加以規避。

綜上所述,營造業國際化之原因可歸納數項。首先,當國內市場競爭益加激 烈或市場規模縮減,國外市場獲利空間或許會較國內市場為佳;譬如印度、中東 等新興市場積極興建基礎建設與民間廠辦、住宅工程,當市場需求相對增加時,

廠商獲利與議價能力也相對提高。其次,擴大生產規模以發揮企業經濟規模的效 益,且策略性分散營運業務在數個市場,不僅可降低資源空置成本,並有助企業 降低風險;當某一市場陷入谷底時,可策略性移出該市場,而不會因過度依賴單 一市場而導致企業整體獲利下滑。第三,意圖掌握特定能力或資源,例如歐美企 業,甚至亞洲政府在原物料高漲的今日,無不爭先恐後前往中東、非洲以及南美 洲等地區,企圖搶得先機爭取原物料開採權,工程契機也隨之衍生。最後,對國 家政府或產業而言,鼓勵營造業成員拓展海外市場不僅有助於營造廠商在工程及 管理技術的提升,更代表者海外收益的增加,對國內經濟及稅收金都有所助益。

因此,本研究歸納台灣營造業國際化之動因有二:

1. 被動式國際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簡 稱 WTO)之後,台灣營建市場遭受外商衝擊,本土營造業者必須提升 競爭力到國際水準,否則市場將被外商霸占。

2. 主動式國際化:企業基於經營理念、營運目標或市場因素,積極參與海 外活動、開發市場,並逐年提高其海外營收比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