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DL 公司之國際化歷程

第三節 國際化轉型與策略規劃

台 灣 自 加 入 WTO 後,政府承諾簽署「政府採購協定」(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使得國內營造業與國際同業正面競爭。在此之前,日 商早在1980 年代之前即已經用各種名義大舉進入台灣營建市場,台北捷運系統

63

工程大部分標段均以聯合承攬方式與日商合作,偶而有德國廠商穿插其間。

國內營造市場產值約自 1990 年代起即開始停滯不前,甚或有下滑的現象發 生。這種現象在短期內恐仍無法改善,雖然建築房地產市場仍有投資及興建機 會;但長期而言,國內營造業者需要由國內市場逐步轉移至海外市場,國際化必 然是明顯趨勢,大型土木營造業者更應順應此一趨勢,加強國際化腳步。

然而,政府對營造業國際化的政策引導卻是相對不足的。根據行政院公共工 程委員會於2003 年 4 月研擬 的「提升工程產業國際競爭力方案」,其分別由產 業發展方向與政策、產業環境建置、營建技術能力及人力資源等四個層面,分析 提升國內營建產業國際競爭力之問題,並研擬四十項具體推動措施。綜觀其眾多 執行事項,發現僅有3 項是業者迫切期待的,分別是:

1. 政府要研議提供優惠方式,鼓勵廠商進軍國際市場。

2. 鼓勵公共工程採用替代方案,給予廠商實質獎勵。

3. 綜理審議中長程公共建設計畫,釋出長期穩定之公共工程商機,促進廠 商據以規劃中長程發展。

此方案推出之後,亦未見政府後續有實質的行政作為及具體措施,來提升營 造業競爭力。因此,台灣的營造業者倘若要朝向國際化發展,只能自立自強,從 國內工程價值鏈努力改善,再伺機進軍國際。

DL 公司早期為國際化轉型的努力

DL 公司的創辦人自 40 年前即已體認到台灣營造業必須擴大市場規模、健全 財務制度、提升技術層次、培植高附加價值人才、引用先進管理制度,才能提高 獲利率;最重要的是要能走出台灣,在國際市場競爭。

自1960 年代起,DL 公司即以規模大、技術艱難之工程為發展目標,奠定向 國際營建市場發展的基礎。1960 年代,DL 公司在日本琉球修築美軍碼頭,以當 時台灣營造產業經營環境的氛圍和經營者的魄力,DL 公司勇於走出台灣,已相 當難能可貴。1970 年代,DL 公司率先引進預壘工法,使用反循環基樁、預鑄預 力樑等在國外已算普及但在國內算是創新的技術,而承建中山高速公路圓山橋所 使用的懸臂工法,更以單一橋墩所承載橋面積創下世界紀錄。1980 年代,DL 公 司至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承攬數項建築工程。

1990 年代,DL 公司除了以國內大台北地區捷運工程提升營造價值鏈各項活

64

動之外,也響應政府推動的南向政策前進越南。在經濟部海外合作基金會撥款美 金3,000 萬元貸款予越南政府下,越南政府興建 5 號高速公路(從河內至海興全 長15 公里),由國內中華顧問工程司規劃設計,DL 公司透過競標取得該項業務;

根據兩國政府的協議,施工廠商必須由台灣與越南聯合承攬,目的是要使越南廠 商可以藉機提升其施工管理技巧,台灣廠商則有出國競標承攬工程的機會。事實 上,越南5 號高速公路是 DL 公司土木工程業務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在投資台灣高速鐵路建設、進入廿一世紀後,DL 公司意識到在高速鐵路土 建及車站工程陸續完工後,要繼續維持公司年度營業收入的成長,並非易事。因 此,DL 公司針對公司的中長期策略規劃、業務方向、經營效率等,委請國際策 略規劃顧問M&C 顧問進行規劃與輔導。

M&C 顧問對 DL 公司的策略建議

在M&C 顧問進行輔導之初期,成立策略規劃專案小組,由 M&C 與 DL 公 司之資深副總經理以上人員組成兩個委員會: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

負責策略決定;工作委員會(Working Committee)負責資料蒐集整理。整個專 案為期3 個月,劃分為 3 個階段進行,各階段主要工作內容如表 4-6 所示。

4-6 M&C 顧問輔導及規劃策略之各階段主要工作 階段 期間 主要工作

一 4~5 週

依客戶類別,評估其業務規模及業務成長率 評估進入該客戶之難易度

統計過去各種客戶之獲利率 統計DL 公司歷年之獲利率

與各部門管理幹部討論DL 公司之競爭能力 拜會外部特定人員,評量DL 公司的市場地位

二 4~5 週

建立DL 公司未來之策略方向 確認目標市場

評估既有能力與新策略執行能知落差(尤其是財務能力的補強),

因應未來之市場需求 3 週

擬定短中期業務成長機會之執行計畫 擬定新組織架構及管理作業程序

討論業務上的策略聯盟或併購案的可能性 四 --- 新策略推展與執行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65

DL 公司委請知名顧問公司輔導的優點在於,透過外部的專家較能找出公司 習以為常的缺失、追溯真正的問題根源。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公司經營者也是指 導委員會的成員,因而各主管較為不敢暢所欲言而語帶保留。倘若因此而沒有發 掘出公司的真正問題,則規劃完成的方案成效勢必受到影響。

在第四階段,由DL 公司自行執行新策略的推展,其依據為工作小組初步研 擬的公司營運缺失診斷書,如表 4-7 所示。事實上,DL 公司於經營管理上的缺 失,也是所有營造同業遭遇的共同問題。與鄰近國家相較,台灣的營造廠商具有 中小企業的彈性、適應力強、與業主的互動較為溫和,且具有相當的工程技術、

管理績效與設計能力,並在價格上較韓國、日本更具有競爭力。然而,普遍而言,

台灣的營造廠商資本規模小,因而缺乏競爭大型工程的能力,缺乏異業整合經驗 及國際工程人才,採購時之議價能力薄弱,而在國際營建業務的取得又受到國家 外交困境的限制而難以拓展。

4-7 營運項目及缺失初步診斷書

項目 缺失

總體營業策略及管理機制 缺乏有效率、系統化之決策機制及足夠之稽核程序。

企業資產 缺乏高附加價值之技術、競爭能力或業務活動。

作業流程 業務執行原則模糊,常有風險太高、獲利太低之業務,

造成公司資源不當運作。

業務預算與施工預算脫鉤,造成成本超支。

後勤支援 因人員不足或資訊聯繫不良。後勤未能及時提供有效支 援決策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歷經三個月的輔導與策略規劃,M&C 顧問於其總結報告書扼要地指出 DL 公司所面臨的問題:

1. 與競爭者比較,DL 公司的相對營運績效不具競爭力。

2. 台灣未來之公共工程案量將下滑(Ramp Down),公司之營運策略有兩 種選擇:一是公司縮編(Down Size),一是到台灣以外的國際市場爭取 業務。

長期以來,DL 公司的企業文化即是以人性為主要價值,除非員工有道德瑕 疵,否則不會遣散員工,因此M&C 建議的第一種營運策略(公司縮編)是難以 在DL 公司實施的,因此 DL 公司在審慎評估後,決定採取國際化發展策略,加 速進軍國際營建市場的步調。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