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國際化定義

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一詞在 1970 年代便廣受學術界與實務界討論,但當時國 際化一詞本身沒有一個清楚的定義。起初學者們認為國際化是一種企業活動從一個國家 移轉至另一個國家。但是如此的定義卻過於籠統含糊,因此有學者進一步提到國際化跟 政府是否支持有關,近年來更因網路使用的普及化,有學者提及國際化是企業網絡的建 立。此外,依據不同學者的觀點,國際化一詞在定義上也會有所差異。在 1970 年代,

是許多製造業開始出口產品的年代,當時的國際化便從出口、尋找代理商開始慢慢拓展 海外業務,因而衍伸出國際化歷程一系列的理論為學者探討。這些學者便認為國際化是 一個連續、漸進的管理決策過程(Johanson & Wiedersheim-Paul, 1975;Johanson & Vahlne, 1977;Cavusgil, 1980;Reid, 1981;Anderson et al., 1998;Buckley & Ghauri, 1991;Kamakura et al., 2012)。在此過程中,隨著管理階層對於市場的了解,企業漸進地投資新市場。更 鉅細靡遺的闡釋,國際化代表了所有跨國界之經營資源之移轉。包含天然資源、資本、

勞動、技術、管理技巧以及企業家精神的跨國界之移轉都可稱之為企業營運活動的國際 化(李揚、郭憲章、楊淨麟 2005;Kamakura et al., 2012)。然而,近期有學者提出國際化 並非漸進式的過程。誠如 Facebook、Google 等企業巨擘的崛起,它們即是略過傳統歷 程理論的步驟,直接在全球發跡。但是,回歸到本研究的研究標的--餐飲業。本研究認 為餐飲業在進軍國際市場時,並非遵循傳統的歷程理論,從出口到獨立設置子公司的步 驟,逐步發展。但是餐飲亦非高科技產業,可以一夕間在全球崛起(Oviatt & McDougall, 1994)。因此,本研究參考歷程理論的國際化定義與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1998),認為

餐飲業國際化是一個連續的決策過程,其動力主要來自企業自我成長的要求,或當企業 目前服務的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且察覺心理距離鄰近之國家的政經發展成熟穩定,企業 覺得有必要突破現狀,會跨越國界以便進一步善用於國內的連鎖經營技術、拓展外銷、

發展策略聯盟,或者直接赴海外設立營運據點。這種國際涉入程度的逐步增加,就是所 謂的餐飲業國際化。詳細的各學者對於國際化的定義如下表 2-1 所示。

表 2-1 國際化定義

學者(單位) 年份 定義

Johanson &

Wierdersheim-Paul

1975 國際化是企業對於國際活動的態度與在海外實際進行的 行動。

Johanson & Vahlne 1977 國際化是企業逐漸增加其國際涉入(international involvement)的過程。

Buckley & Ghauri 1991 國際化是一個逐漸涉入國際運作的過程。而國際化的過程 除了向外擴展之外,也要向內扎根,例如:政府組織的支 持。

Sera 1992 國際化為一系列的過程,在平日的營運經驗中,培養員 工、完善組織架構、扎實財務能力,進而尋找心理距離近 的國家進行國際化的行為。國際化也意味著商業、貨物、

資本從一個國家流動到另一個國家的行為。

Hitt, Hoskisson & Kim 1997 國際化係指公司營運超出其國界的程度,並透過規模經 濟,從產品和地理多角化中獲利。

表 2-1

國際化定義(續)

(續下頁)

學者(單位) 年份 定義

Anderson, Graham &

Lawrence

1998 國際化是一種企業活動,在企業尚未涉足的地區開發。

企業可獨資設立新工廠、服務銷售據點或者跨界購併、

與其他企業建立合資關係、策略聯盟。

中小企業白皮書 1998 企業國際化是指公司逐漸增加國際業務,最終成為多國 籍公司、甚至全球性公司的過程。企業國際化的動力,

主要來自企業自我成長的要求,當企業的規模擴大到一 定程度,其現有的組織架構已不敷進一步發展所需,或 當企業目前服務的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或受到市場上其 他同業的競爭壓力時,該企業便會覺得有必要突破現 狀,甚至跨越國界以便進一步尋求資源、拓展外銷、引 進技術、發展策略聯盟,或者直接赴海外設立營運據點。

這種國際涉入程度的逐步增加,就是所謂企業的國際化。

李揚、郭憲章、楊淨麟 2005 所有跨國界之經營資源之移轉。包含天然資源、資本、

勞動、技術、管理技巧以及企業家精神的跨國界之移轉 都可稱之為企業營運活動的國際化。

劉韻僖、林玟廷 2008 國際化所衍伸出來的企業環境是複雜的、資訊處理更為 多元。而企業的經營環境不在局限於單一國界內,所面 對的是複雜的管理決策與多元化無疆界的企業活動。例 如:異質文化的管理、協調散布於各國家的資源。

表 2-1

國際化定義(續)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學者(單位) 年份 定義

Johanson & Vahlne 2009 國際化可視為企業強化其商業網絡的行為,以確保、鞏固 其市場地位。

林婷鈴、郭淑怡、謝美 珍、李緒東

2010 企業國際化歷程是持續發展階段,即企業隨產品生命週期 的演變,漸進地提高海外市場的涉入程度。再者,國際化 為多邊網絡發展過程,可視為廠商強化其網絡位置的結 果。

張明忠、蔡明勳 2010 國際化系指公司營運超出其國界的程度,並透過規模經濟 及範疇經濟,從產品和地理多角化中獲利。當公司變的國 際化後,透過所有權、區位及內部化優勢或是根據以上理 論發展而成的內部化理論及折衷理論,企業就能取得利 潤。

劉峰旭、劉恆逸 2011 國際化是一種多角化策略,廠商跨越區域與國際疆界,進 入不同地理區域或海外市場之擴張,無論是銷售、製造或 研究發展活動,可稱為國際化。

Kamakura,

Ramón-Jerónimo &

Gravel

2012 國際化是一個巨變、革命性的過程。企業在每個國際化階 段中,經歷一連串的決策而產生的結果。

二、國際化的重要性

由於全球市場大於地區市場,企業營運國際化常能為為公司帶來諸多競爭優勢。在 此部分,研究者便以對國家的重要性、對廠商的重要性以及對個人的重要性說明國際化 的重要性何在。

(一)對國家的重要性

就母國而言,一國的經濟發展,係仰賴該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才能逐步達成。國際 企業的品牌形象、產品品質好壞、創造的工作機會等均會影響國民生產毛額與價值創造 的能力。反觀就地主國而言,多國公司所帶來的投資、就業、稅收、技術移轉、多元文 化價值,均可為地主國帶來無庸置疑的利益(Hill & Jones, 2004;廖明坤,2009)。從新加 坡在 2010 年的國際表現,便可驗證國際化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新加坡為鼓勵外資 投資,對於新興工業和服務業於新加坡設立部門營運或者總部設立於新加坡的企業,只 要符合其規定,即享有優惠稅率。另外,新加坡亦設立研發獎金,針對高科技產業甚或 服務業均可藉由管道向新加坡政府申請補助,對於欲前往東南亞發展的企業而言,無疑 是一大利多。在新加坡政府祭出吸引外資的政策之下,於 2010 年,其 GDP 經濟成長率 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世界第一,達 13%~15%。而新加坡人民所得扶搖直上,從 2009 年 的 36,378 美元成長至 2010 年 42,652 美元(彭漣漪,2010)。

(二)對企業的重要性

對企業而言,因為一國之條件未必能符合所有產業之成長,故國際化的布局能讓企 業進行全球地理佈局,創造異地的區域性經濟利益。再者,全球市場大於區域市場,故 在他國尋求成本領導策略時,可以收到經驗曲線的效益。除此之外,當海外當地競爭者 之競爭力較弱時,可移轉企業獨特的競爭力,獲取海外市場,是謂國際化移轉獨特的競 爭力。在國際化發展成熟後,各子公司將形成網絡,進而加速、擴大核心資源的形成,

提升整體技術,是謂全球子公司的技術影響(Hill & Jones, 2004;廖明坤,2009)。就新加 坡的例子而言,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Las Vegas Sands Corp.)」賭場集團打造新加坡「濱 海灣金沙(Marina Bay Sands)」,乃繼澳門金沙酒店(Sands Macau)之後,另一個成功的決

策。因為新加坡本身並無經營賭場的經驗的企業,但藉由移轉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的技術,濱海灣金沙在開幕第一季,其營收達 4 億 8590 美元。集團拉斯維 加斯本部,營收僅 2 億 9070 美元,只有新加坡的 60%。更證明了在政府政策與企業無 間的配合之下,國際化對企業創造利潤以及品牌權益的重要性(彭漣漪,2010)。

(三)對員工的重要性

企業國際化的職業生涯,對於全球視野、文化熟識、語文能力、壓力調適等,對於 進行企業國際化的企業主或者是企業都是良好的學習機會(廖明坤,2009)。透過外派員 工至海外,將可養成員工「全球心態(global mind-set)」,其中包含三大要素:知識資本 (intellectual capital),對商業運作的知識以及學習能力的增長;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對異國文化的開放心態,以及改變的能力;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建立人脈、

凝聚人心的能力,以及面對文化傳統、專業背景或政治取向和自己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同 事、客戶、供應商、監管機構) (Javidan, Teagarden & Bowen, 2010)。除此之外,外派的 企業員工更身負在行銷密度比以往更密集競爭的國際化浪潮中知識移轉的功能(Delios

& Bjorkman, 2000)。

三、國際化的驅動力

除了國際化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之外,了解企業國際化的動機亦能使企業明瞭促成企 業國際化的動機。

(一)市場與原料取得動機

此類別可分再細分為三種動機,分別為市場擴張動機、貿易獲致動機、克服貿易障 礙動機。企業為了避免市場過度集中易受波動或政策影響,例如東歐地區人民所得增加,

吸引日本、美國等汽車廠商前往設廠,是謂市場擴張動機;再者,由於資本市場及勞動 市場的不完全,生產因素在國際間無法自由移動,因此,造成各國生產環境各有不同,

形成「國家比較利益」。為了充分利用各國利益,企業紛紛前往尋求較具優勢的地區設 點,是謂資源獲致動機;最後,因為國際貿易市場的保護主義色彩較濃厚,企業為了降

低貿易障礙,因而尋求海外直接投資,以克服貿易障礙,可謂之克服貿易障礙之動機(經

低貿易障礙,因而尋求海外直接投資,以克服貿易障礙,可謂之克服貿易障礙之動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