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際志工團隊發展階段之探究

團隊發展是一動態的歷程,不斷變動、不斷前進,也不斷產生力量,除了 有許多運作要素構成團隊外,團隊會因不同任務工作產生階段。Johnson 與 Johnson 從團體動力學的觀點來看,成員於團隊內發生的種種互動是動態的而 非靜態的,團隊可能永遠無法達到完全靜止不動的狀態,團體動力即是在團體 中所有行為的科學探索(任凱譯,2005;潘正德,1995)。多位學者指出團隊發 展是個動態的過程(Anonymous, 1995;Levi, 2001;Johnson & Johnson:任凱 譯,2005;李郁文,2008;潘正德,1995),依據各階段的工作任務不同,大多 數團隊都處於持續改變的狀態,團隊一經形成後,便會朝向特定的目標發展。

本節從團隊發展階段與相關研究進行探究,分別敘述之。

壹、團隊發展階段-循序階段論

Marquardt、Seng 及 Goodson(2010)研究指出成功的團隊會完成他們的任 務,成員之間會維持良好的互動,並且能促進成員個人專業發展。Nazi(劉曉 春、張意真譯,1997)強調團隊發展過程對於瞭解成員社區參與、內在增強個 人長處以及在團體中貢獻己力是很重要的。

團隊除結構性外,會隨著時間推進而改變,而團隊發展理論採兩種路線進 行,Johnson 與 Johnson 認為這兩種路線其一為反覆階段論(recurring-phase theories),另一種為循序階段論(sequential-stage theories),前者認為團隊互動 中會一再重複發生的議題,為取得平衡以利團隊成員間建立更好的關係,團隊 會在議題之間擺盪;持後者論點則具體說明團隊發展的階段順序,其中最著名 之階段論者為 Tuckman 提出的團隊發展五階段論,而後續學者則根據 Tuckman 五階段的結論提出團隊發展七階段論(任凱譯,2005)。

33

一、Tuckman 團體發展五階段

依據 Tuckman(1965;1977)五階段的結論,可以探討團隊各階段關心的 議題。形成期-個人取向、風暴期-團隊取向、規範期-目標取向、表現期-

工作取向、解散期-朝向團隊終止的議題(Cassidy, 2007;李郁文,2008)。

(一)形成期-個人取向

形成期又稱為定向階段,是團體發展最初階段,初始的不熟悉感會帶來不 舒適與緊張的感覺,此時目標與團隊結構都屬不穩定的階段,成員與他人交換 意見與討論時,因認識不深或所知有限,言談舉止會拘謹不自然,成員行為以 試探或嘗試為主。此一階段的工作重點為安全感與信任感(黃惠惠,1993;李 郁文,2008)。

(二)風暴期-團隊取向

風暴期又稱衝突期或激盪期,經過形成階段,成員以彼此試探某些行為,

成員會開始接受團隊的存在,但會成員逐漸抗拒團隊施予個人的規範,也開始 產生團隊成員之間的衝突與意見不合的狀況,成員會感到焦慮,甚至開始防衛,

此時對於領導著的從屬關係、溝通方式的調整、活動流程內容等的不滿意見,

會以較公開的方式呈現。處理衝突,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是影響團體運作 的重要關鍵。

(三)規範期-目標取向

規範期又稱為凝聚階段(李郁文,2008),當成員間友誼與團隊認同感增加 時,團隊會變得更穩定,也逐漸形成團隊共識,以相同目標為依歸。若領導者 加以催化,團隊會產生高度的信任與連結,成員學會尊重他人、表達意見、接 納關懷等。

(四)表現期-工作取向

表現期又稱工作表現或執行階段,在此階段團隊開始發揮真正的運作功

34

能,團隊結構獲得成員的認可,團隊偏重任務執行與工作績效,要發揮良好的 團隊功能,領導者也必須支持團隊,協助成員解決問題,並及時的處理問題。

此階段要為團隊結束作準備。

(五)解散期-朝向團隊終止的議題

當團隊工作完成,團隊也將面臨解散,當團隊進入此階段,成員會產生明 顯分離的反應與情緒,也會因團隊結束帶來傷感,團隊可藉著回顧過往經驗,

成員彼此分享、關心,並策劃未來的事務或聚會,舒緩離別情緒,強化在團體 所學,應用於自身日常生活中。

團隊發展處在不斷改變的歷程中,階段之間無明顯的分際點,國際志工團 隊也屬於這樣動態演變的發展過程,需要在每個階段進行檢視,完成各階段的 工作要點,方能形成一個順暢及高工作效能的團隊。

二、Johnson 和 Johnson 團體發展七階段

Johnson 和 Johnson 等依 Tuckman 的理論(Feather, 1999;Johnson &

Johnson:任凱譯,2005),提出以下團體發展七個階段:

(一)界定與建構程序

團隊初次聚會時,團隊主持人或領導者應描述所將採用的程序、界定團體 目標,營造成員之間的互依性,規畫團隊組織結構,並宣布團隊工作就此展開

(Feather, 1999)。

(二)遵守程序,彼此熟識

當成員遵循事先設定的程序開始工作後,遵照工作任務進行互動,在此階 段尚未許下承諾,單只全新為團隊目標也為彼此福祉而努力。

(三)體認相互關係,建立信任感

團隊發展第三階段以體認互依性及建立信任感為特徵,成員能體會到彼此 同舟共濟、相互依存的感覺,成員開始為彼此表現及行為負責,也能開始交換

35

意見與想法,給予支持接納的力量。

(四)抗命與分化

在此階段會出現兩大特徵:1.成員反抗領導者與團隊程序,2.成員之間透過 歧見和衝突而有所分化。成員被動、想要挑戰領導者,可能會變得反依賴(counter dependent)8,藉著和團隊學習程序所揭示的方向唱反調,而樹立個人的自主性

(潘正德,1995)。

(五)為目標、程序和其他成員而做出許諾,並為個人負責

在此階段隊領導者的依賴及對既定程序的服從會轉變成對其他成員的依 賴,在此歷程中,團隊已轉變成「我們的」,成員致力維護團隊成序,為提升所 有成員的比現而負起責任。

(六)運作模式成熟而具生產力

當團隊成熟時,展現出自主性與生產性,團隊認同也隨之而生。可依目標 的不同而攜手打拼,以建設手段解決衝突,致力維繫彼此之間的高品質關係,

成員關係日益親密並持續提升。

(七)團隊結束

每個團隊生命都有其極限,有時團隊愈趨成熟,凝聚力愈強,成員之間所 形成的情感連結愈穩固,結束期所帶來的煩悶不快就會愈強烈。

三、國際志工團隊發展階段

國際志工服務團隊發展階段因探討主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李欣樺

(2008)以國際服務學習歷程分析跨文化背景大學生的團隊發展歷程,賈大齡

(2010)則以團隊動力運作與學習,得到國際志工團隊四個階段,以兩位研究 者的分類進行介紹。

8心理學用語。原用於戀情發展階段,第二階段為反依賴階段,在情感穩定後,至少會有一方 想要有多一點自己的時間作自己想做的事,此時另一方就會感到被冷落。這種感覺即是反依 賴。

36

(一)國際服務學習歷程

李欣樺(2008)以經驗學習模式、服務學習理論及 Tuckman 的團體動力發 展歷程三方面,歸納出五個國際志工團隊發展歷程,分別為:

1.從無到有的跨文化背景團隊成形

團隊包含臺灣籍與緬甸籍學生,在此形成階段,團隊歷經培訓與成員相互 熟識的過程,逐漸建立彼此的信任感。

2.衝突考驗團隊的溝通默契與能力

在團隊運作時,會出現許多挫折與挑戰,以及到了服務場域後浮現的問題 及成員衝突,團隊需要面對問題,嘗試解決,溝通則是團隊運作的重要關鍵。

3.訂定規範讓團隊可以走得更長遠

衝突出現讓成員思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有效溝通,逐漸達成團隊共識,

設定規範,成員交換彼此的意見,讓團隊規範幫助團隊維持秩序,確保在國外 的安全。

4.服務執行中的人際互動與學習

在前三個階段:形成、磨合、規範三個時期後,成員建立信任基礎,並一 同為服務對象努力,凝聚彼此的情感,同時支持著彼此的想法。

5.曲終人不散

結束服務後,返回臺灣開始進行成果彙整、學校分享等活動,成員之間也 延續服務的情感,建立彼此的友誼。

(二)團隊動力運作與學習歷程

賈大齡(2010)以服務學習及團隊動力理論為研究基礎,並參考 Tuckman 的團體發展理論,將團隊發展歷程歸納為以下四階段:

1.八方雲集(形成期)

來自不同學校與科系的成員,在陌生的團體中試探彼此的關係,在此階段 團體的安全感與相互信任,團隊會開始有了對話,並開始與服務相關的課程與

37

活動,逐漸有了合作的關係。

2.揚帆待發(規範期)

團隊形成與籌組後,逐漸建立成員彼此的信任感,開始有效共事,營造正 向關係,團隊會皆由討論反思、閱讀分享等方式,讓成員從不同角度體認服務 學習,並開始匯聚大家的想法,建立團隊目標,由「我」變成「我們」,凝聚成 一個團體。

3.波濤洶湧(執行期)

建立團隊目標後,在此階段會發現許多計畫以外的變化,需要不斷的應變 處理,服務過程會出現國家民情的不同及文化差異,對服務者而言都會造成影 響,同時服務時成員的健康因素、人際互動,或是與服務對象互動後發酵的情 緒轉變,都會產生衝突與變動的感覺,需要團隊共同協助與解決。

4.滿載而歸(結束期)

此階段國際志工服務隊將檢視目標是否達成,享受服務的收穫,並處理團 隊解散所帶來的離別情緒,化成祝福與傳承,並給予服務團隊回饋。

貳、團隊發展相關研究

團隊設定成員能制定自己的目標,開發隱藏在人際互動中的困難處,透過 處理成員的個人問題,成員可以學習調整情緒變得更好,讓他們更狂熱所學及 給予服務承諾。以大學生團隊發展概況及團隊動力因素之研究分析之。

一、大學生團隊發展概況

學生團隊強調成員之間的合作與工作互助,團隊進入工作績效期時,會看 重團隊完成方案的程度與執行狀況,團隊深受工作任務、社會互動及團隊管理 三者交互影響,團隊發展的進步與成員自身成長緊密相關(Ashby & DeGraaf, 1998;Feather, 1999;Gunawardena, Nolla, Wilson, Lopez-Islas, Ramirez-Angel, &

38

Megchun-Alpizar, 2001;McLeod, 2006;Yoon, 2006)。

大學生社團在校園生活佔極重要的地位,何進財(2000)認為學生社團為 一群志同道合及共同志趣與意願的學生組織而成。王誕生、宋美妹(2002)則

大學生社團在校園生活佔極重要的地位,何進財(2000)認為學生社團為 一群志同道合及共同志趣與意願的學生組織而成。王誕生、宋美妹(2002)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