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教學概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教學概述

本文先介紹圖片兌換溝通系統之發展沿革及理念和特色,再依

Bondy 和 Frost(2002)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訓練手冊中六階段教學架構作

一一介紹。

一、圖片兌換溝通系統之發展沿革及理念特色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簡 稱 PECS),是在 1985 年由 Bondy 和 Frost 開始推動的德拉瓦州自閉 症教學方案(Delaware Autistic Program),於 1994 年正式規畫成一套溝 通訓練系統(宋慧敏、孫淑柔,2003)。規劃溝通訓練系統的原因來 自於,Bondy 和 Frost 認為過去的溝通訓練課程多由老師端引發溝通 行為,去教導學生音韻、詞彙、語句上的語言能力,情境多在教師設 定下導引出,少有自然情境,且少有由學生主動發起溝通行為的訓練 方式,發現學生的溝通能力能有效類化至生活情境中,因此推廣此套 溝通訓練系統,主張由學生發起溝通意願,進而延伸擴展與他人間的 溝通互動行為,是一個以應用行為分析理論為依據,強調功能性且具 類化性的溝通訓練課程(宋慧敏、孫淑柔,2003;鄧育欣,2007;

Bondy & Frost,1994)。初期此系統使用於自閉症、發展遲緩及其他具 社會性溝通障礙之學齡幼兒上,在幾經不斷修正改良後,圖片兌換溝

43

通系統漸擴大使用至具溝通障礙的成人身上(Bondy & Frost,1994)。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能在眾多溝通訓練法中具一席之地,乃在於擁 有以下幾點特點,研究者綜合各學者之研究,茲將特色統整如下:(一)

PECS 以圖片為溝通媒介,使用經濟且簡便;(二)不需要任何動作、

口語模仿、視覺接觸等先備行為即可學習;(三)不須複雜技能,兒 童容易理解,低認知生只要具有抓取物之需求,都能很快學會。(四)

著重在教導學生如何主動提出要求,培養主動溝通,是少數教導自發 性社會溝通的系統;(五)彌補語言訓練、手語及符號使用方法的不 足處;(六)能在實際社會情境下主動進行具體的溝通行為;(七)具 類化功能,可跨情境、對象要求不同的物品;(八)不需社會性增強,

而是由特定結果獲得增強(自然增強);(九)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

將“增強物調查”視為介入前的重要步驟(吳靜玫,2011;林欣怡,

2004;許耀分,2003;馮鈺真、江秋樺,2010;董愉斐,2005;羅汀 琳,1994)。

二、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課程介紹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導引入應用行為分析之理論,在訓練過程中使 用行為改變技術之「逐步塑造、區別性增強、時間延宕、反向串聯、

褪除」等策略,且融入自然情境教學之所有優點,舉凡「以兒童為中 心、注重學生興趣、在自然情境訓練、提倡自發性語言」等優點,建

44

構出一套具高結構性的溝通訓練法。訓練課程內容包含「圖片兌換」、

「增進自發性能力」、「圖片區辨」、「句型結構」、「『你要什麼?』」的 回答訓練、「反應性和自發性訓練」的六個主要階段,每階段含有明 確而具體的目標,皆須達到該階段目標才能往下階段前進,以確保每 階段能力的精熟學習(Frost & Bondy,1994,2002)。

在圖片兌換溝通系統之原作者指導手冊中,提及兩位於訓練課程 中必須存在的角色名,分別為:溝通者、協助者;溝通者(communicative partner)又名聽者(listener)或接收者(receiver)。在溝通過程中,主要與 兒童互動的角色,展示或示範手中增強物引起學生溝通動機,並接收 兒童利用溝通圖片(或句型條)傳達訊息,在接收後給予口語回應,

並立即提供兒童所要求物品。本研究所指溝通者,指的是在研究過程 中與兒童面對面引發溝通動機,且提供回饋之教師、家長、同儕等;

協助者(prompter)又稱提示者(肢體協助者 physical prompter),指的是 在訓練過程中,於兒童身後,當兒童對增強物出現動機,想動手拿取,

協助者以肢體提示協助兒童拿起圖片(或句型條),將圖片(或句型 條)交給溝通者,過程中不提供口語提示,只使用肢體提示的協助者

(鄧育欣,2005)。

45

介紹完圖片兌換溝通系統中主要的兩位角色名詞後,接下來將依 據訓練手冊內其六階段課程做詳細介紹:

(一)第一階段:圖片兌換(The Physical Exchange) 1. 階段目標

本階段的教學目標行為是,當學生看到增強物(非常喜愛的物 品),會拿起該物品的圖片,將圖片放至溝通者手中,以圖片換取 想要的物品。

2. 準備事項

(1) 在開始進行溝通訓練前須找到兩位人員參與教學,一位擔任 溝通者,一位擔任協助者,溝通者是主要與學生互動的人 員,坐在學生前方,協助者是在學生身後,視學生反應情況,

適時提供必要的肢體協助,並不與學生有任何形式的社會互 動,以免導致學生依賴協助。

(2) 在教學前,教學者須向學生周遭主要照顧者調查、也於生活 中觀察發現學生喜愛及不喜愛的物品、有興趣、喜歡互動的 事情、食物及活動,並將製作成圖片。

3. 訓練程序

訓練開始時,由溝通者拿著學生喜愛的物品,引發學生溝 通的意圖。當學生看到增強物(喜愛的物品),出現動機伸手去

46

拿時,此時,協助者應使用肢體協助,不說話,引導學生的手 去抓取圖片,將圖片交至溝通者手上(溝通者應提供張開手的 提示),當溝通者拿到圖片時,應立即說出物品的名稱(例如:

拼圖),並給予該物品,然後讓學生把玩一些時間或是享用一點 點想要的食物,玩一會兒想玩的活動,之後再接著繼續訓練。

每天需花 10-15 分時間訓練,不斷使用不同的增強物和更換不同 的溝通者進行重複練習,當學生變得熟練且出現動機會用圖片 兌換時,開始著手撤除協助者角色,之後再漸漸將溝通者張開 的手之提示褪除,直到學生能獨立與溝通者進行圖片兌換的動 作(鄧育欣,2005;鄭君璧,2005)。

(二)第二階段:增進自發能力(Expanding Spontaneity) 1. 階段目標

本階段的教學目標行為是要增進自發性的溝通,當學生學會 以圖片兌換物品的概念時,即開始增加距離。將溝通簿放置於靠 近學生不遠的架上,當受試者看到增強物,出現溝通意圖後,學 生會走到溝通簿前,取下需要的圖片,走到約 5 步距離的溝通者 面前,將圖片交至溝通者手上,以兌換增強物(想要的物品)。 該階段目標與第一階段目標差別在於,階段二已學會圖片兌 換概念,目標圖片也是放在學生前方,但溝通者與學生產生一點

47

距離,藉此誘發學生在溝通者未面向他時,仍能主動拿起圖片向 溝通者兌換物品的舉動。

此階段的另一重點為,應安排多個溝通對象、多種物品及環 境,來教導學生做一持續性及類化性的溝通。

2. 準備事項

將蒐集來的圖片集結成一本溝通簿,將圖片背面都貼上魔鬼 氈,溝通簿內外都要黏上魔鬼氈,以方便圖片收藏至內頁中。訓 練時,將所需的目標圖片黏至封面,以引導學生操作兌換工作。

3. 訓練程序

(1) 訓練一:從溝通簿封面上拿下目標圖片

將學生喜愛的圖片貼在溝通簿封面上,其餘存放至內頁。

溝通者利用溝通簿封面的目標圖片誘發學生產生溝通動機,讓 學生從溝通簿上取下圖片放至溝通者手中,若有需要時,協助 者可利用後向連鎖協助學生,然後再逐步褪除,直到學生獨立 完成該步驟。

(2) 訓練二:增加溝通者與學生間的距離

當學生從封面取下圖片交給溝通者之後,溝通者應立即給 與回饋。當兌換熟練後在下次訓練時,溝通者應漸漸遠離學生,

創造一個讓學生必須漸漸伸長手繳交圖片的的一個動作;接著

48

進一步到必須起身才能交圖片給溝通者,持續使用此漸進步 驟,直到學生可以繞過整間房間到溝通者,並順利將圖片交給 溝通者為止,該階段目標才算達成。此階段圖片與學生間,並 未產生距離,仍是擺放在學生伸手可及之處。

(3) 訓練三:增加溝通簿與學生間的距離

當學生學會主動去找尋溝通者,將圖片交給溝通者進行兌 換的動作之後,即可增加溝通簿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漸漸學 會起身走向溝通簿去取目標圖片,並走向溝通者繳交圖片兌換 物品。剛開始溝通者要靠近學生而慢慢移動溝通簿的位置,直 到將溝通簿、溝通者與學生三者的位置都不在同一直線上,學 生必須透過繞道才能取得物品或繳交物品,才算成功達到目標。

(4) 訓練四:不要有額外的提示

在訓練過程中,對於所有可能在過程中出現的期待眼神、

視覺接觸、肢體提示、誇張表情、訓練環境等都應消除,避免 干擾與學生間的溝通(鄧育欣,2005;鄭君璧,2005)。

(一) 第三階段:圖片區辨(Picture Discrimination) 1. 階段目標

此階段物目標是教導學生辨識圖片,當學生看到增強物 後,會從溝通簿中挑選出代表此物品之圖片,並將此拿至溝通

49

者與之兌換。學生必須學會在 4-5 張圖片中進行區辨。

2. 準備事項

預備學生喜歡、不喜歡的物品及與情境無相關之圖片。

3. 訓練程序

(1) 訓練一:區辨喜愛的與不喜愛(或不相關)的物品圖片 訓練開始時,需先確定學生是否能了解圖片代表的是某物 的概念,所以應先拿出喜愛與不喜愛物品(或不相關物品)之 實物,拿圖片配對食物給學生看,之後立即撤除物品留下圖片,

當學生從兩張圖片中選出喜愛的物品圖片時,立即給予社會性 增強(例如:很棒!對了!),並遞給學生該圖片之物品。倘若 學生挑選出不喜愛的物品(或不相關的物品)時,應給予其該 圖片代表之物品。

在過程中,若學生交給溝通者不正確的圖片,獲得不喜愛

(或不相關)的物品時,出現負面回應,應提供「錯誤矯正」

(error correction)來教導學生學習正確方式。該方法有四個步 驟:(1)示範(Model):展示正確的圖片;(2)提示(Prompt):

一隻手指著正確圖片,另一隻手用肢體協助學生去拿取正確的

一隻手指著正確圖片,另一隻手用肢體協助學生去拿取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