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教學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教學的相關研究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自興起以來,國內外以陸陸續續產出許多以圖 片兌換系統為策略針對許多不同障礙做的實證研究,而此溝通法因興

起於自閉症教育,所以在自閉症上的研究數量最多,其次是發展遲緩 及智能障礙者,特別針對唐氏症兒童進行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做實證研

究的論文仍在少數,以下就針對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應用在自閉症、發

展遲緩及智能障礙與唐氏症兒童之相關研究做一整理說明。

一、應用在自閉症者之實證研究

Bondy 和 Frost(1994)以 26 位學前自閉症兒童為研究對象,教導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一至六階段教學,施行長達三年的教學計畫,實驗 結果顯示約有 7 名兒童學會使用圖片表達需求及進行兌換動作,同時 也發展出語言能力。並且於 1995 年,將該方案應用於 66 位學前自閉 症兒童實施長達五年的訓練,結果顯示,其中有 34 名兒童能以功能 性語言與人溝通,而不需再使用擴大性及替代性溝通系統。其他 14 名則結合語言或視覺符號(文字)使用,發展出功能性語言。同年又 對 60 名五歲以下孩子無口語學前兒童(其他含 19 名重度智能障礙兒 童)進行兩年教學研究,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幼童可快速學會

61

圖片兌換,且其平均使用圖片量高達 80 個,顯示其效果相當好。

Schwartz, Garfinkle 和 Bauer(1998)採用圖片兌換溝通系統第一至 第四階段做了二項實驗,第一個實驗針對 31 位學前障礙兒童 (包含 自閉症、智能障礙、發展遲緩及唐氏症),在教室情境中實施教學,

結果發現,所有學生均學會運用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與成人及同儕用圖 片兌換系統溝通;第二個實驗則是從上述參與者中再抽出 18 位進行 為期一年的追蹤觀察,研究結果顯示部分兒童在教學後,不但發展出 口語溝通能力,甚至在未訓練的語言功能方面出現正面效果,且參與 者可將習得的技能類化至其他生活情境中,如:點心、自由活動時間。

Liddle(2001)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增進 6 名自閉症及 15 名自 閉症但合併學習困難學生溝通行為之效果。結果指出,該系統對受試 者之溝通能力皆有成效,改善參與教室活動的能力也提升對團體活動 規則的理解,家長方面也察覺與孩子溝通較過去容易。

Charlop-Christy, Carpenter, Le, LeBlanc 和 Kellet(2002)探討圖片兌 換溝通對三位自閉症兒童,在口語、社會互動及問題行為之影響,研 究方法採用單一受試跨受試多基線設計。結果顯示,三位受試者皆達 到訓練的目標,在口語能力、社會互動行為上皆有增加情況,在問題 行為方面則逐漸減少。

Kravits, Kamps, Kemmerer 和 Potucek(2002)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

62

統對一名自閉症女童在家庭、中心和休閒時間三個不同情境中,其自 發性溝通技巧和社會互動之效果。此實驗同時對受試者的母親和同儕 進行訓練,結果發現,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增加受試者自發性溝通語言 次數、同儕間互動的次數,同時產生類化效果。

許耀分(2003)主要在探討圖片兌換溝通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 自發性使用圖片溝通行為之研究。取樣以兩名 4 歲無自發性語言之自 閉症兒童為受試者,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倒返實驗 A-B-M-P 實驗設 計,介入實驗 5 個月後結果發現,自閉症者有能力使用圖片兌換溝通 系統和他人進行溝通,並可使用 15-20 張圖片進行溝通,在過程中發 現自閉症在面對找不到圖片或無人在旁協助等困境時,仍能自發性找 出圖片並使用圖片和他人進行溝通。也發現具增進自閉症兒童口語能 力之成效,在實驗結束後,受試甲出現 11 個語彙字數,受試乙出現 33 個語彙字數。此研究同樣能類化所學至其他生活情境。

Koita 和 Sonoyama(2004)的研究是由母親在家教導一名學前自閉 症孩子學習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六階段課程,結果指出,兒童不僅習得 自發性溝通行為,還出現口語能力。

林欣怡(2004)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國小低功能自閉症兒童 自發性溝通行為類化之成效,其方法採用單一受試跨情境多探試實驗 設計,對象為兩位低功能自閉症男童,分別為 11 歲 1 個月與 9 歲 10

63

個月。在教室情境中進行圖片兌換溝通訓練及其類化的教學。結果顯 示經過三個月後可學會圖片兌換系統的一到三階段,且在介入後兒童 明顯出現自發性溝通行為,兩位兒童均將兌換技能類化至家長、教 師、一般同儕上,僅部分對象須教學者引導介入才能出現穩定表現。

羅汀琳(2004)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中度自閉症兒童溝通行 為之影響。研究對象為一名十三歲四個月大的男孩,研究設計採跨情 境之多試探與逐變標準設計。實驗情境有三:家庭、學校及社區。正 式實驗將方案之六個階段,組合成三個實驗,每個實驗都歷經三個情 境,透過量化統計及質性分析方式,兩者交互參照,來整合結論。發 現其研究對象能完成工具性溝通功能,但分享性的溝通能力未能達 成;能提升對不同對象的類化能力,但自發性溝通仍待觀察;能建立 句子結構,提高語詞構音清晰度,並發現學習保留效果最好的情境是 家庭。

董愉斐(2005)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增進自閉症兒童主動溝通 行為,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實驗研究法撤回實驗設計,對象為二名男 童,分別為五及六歲之中度自閉症。實驗情境為其中一個案於外婆家 進行,另一於研究者家進行,在八個月的實驗教學課介入下完成圖片 兌換溝通系統課程第一至第六階段。結果顯示二位受試者皆學會第一 至第六階段課程並且有能力使用該溝通系統與他人進行溝通,但因其

64

中一位受試者對增強物毫無興趣,因此在介入期與維持期的非口語主 動溝通行為並未得到支持。

陳麗華(2006)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訓練對國中無口語自閉症 學生溝通行為之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情境多探試實驗設計,

對象有兩位,受試甲為 14 歲 4 個月男生,受試乙為 13 歲 10 個月男 生。將研究階段分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訓練的「食 品要求」,第二部份是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訓練的「活動要求」。研究結 果呈現兩受試者在圖片兌換溝通「食品要求」與「活動要求」的實驗 中,皆完成階段一至階段三之實驗,受試甲更達成「活動要求」第四 階段之實驗,兩人皆明顯出現自發性溝通行為,且將技能類化至他人 身上,在問題行為部分也明顯降低。

Anderson 和 Moore(2007)對一位 6 歲自閉症兒童施行圖片兌換 溝通系統訓練,目標在實驗圖片兌換溝通系統之使用成效及類化效 果。結果顯示,兒童學會使用圖片兌換溝通系統進行功能性溝通,且 口語字彙量大增、與人互動的次數和時間明顯提升,而且能有效類化 至其他非實驗情境上。

謝佩足(2007)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自閉症男童視覺藝術學 習的影響,目的希望能增進受試者在一般教學情境中的視覺藝術學 習。研究者採行動研究及個案研究,透過質性分析方式分析蒐集到的

65

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學會使用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與他人進行 繪畫行為上的溝通,有效增進受試者之視覺藝術學習情況。

林儀婷(2008)以溝通互動教學為目的,研究一名重度自閉症幼 兒,利用多項溝通訓練,例如:圖片兌換系統、溝通手勢教學、自然 情境教學法、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等,並結合團體遊戲進行類化訓 練,注重遊戲情境與類化能力。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之溝通與互動 能力明顯提升,可使用手勢搭配口語與人進行溝通,並因團體遊戲策 略將溝通互動能力順利類化至不同對象。

陳明瑜(2009)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訓練方案,對增進自閉 症學生自發性溝通行為成效之研究。研究設計採單一受試跨情境多探 式實驗設計,對象為兩名八歲中、重度自閉症學生。研究者將圖片兌 換溝通教學系統裡將溝通者、協助者兩個角色統一為一人操作,利用 此方式進行實驗研究,發現在三個情境下兩位學生也能有效增進自發 性溝通行為,且具保留效果,在變換不同溝通者時亦能獲得如此成 效。此研究另一項額外成效,是個案出現零星口語能力。

鄭善次(2009)研究比較兩種輔助性溝通模式對極重度自閉症孩 子的行為語言教學成效。本研究的兩位參與者為極重度自閉症的孩 童。本研究設計使用單一受試交替處理的方式來比較圖片兌換溝通和 口、手語並用的溝通教學。本研究結果證實三個結論,一為圖片兌換

66

溝通模式或口手語並用溝通模式,都能為極重度自閉症孩子獲得溝通 技能;結論二為孩子會在一種溝通模式上顯示其偏愛;結論三為從重 要他人的觀點來看,兩種溝通模式的社會成效,證明目前社會層面是 可以接受這樣的溝通方式。

陳玉麗(2010)探討圖片提示教學對一名自閉症幼兒自發性口語 溝通能力之影響。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法中跨情境多探試設計,主要 是改編 PECS 第四階段句型結構之造句教學及額外延伸課程之形容詞 句子部分教導學生學會自發性的口語溝通。其結果顯示自閉症幼兒在 學校、家庭、社區三情境中介入圖片提示教學後,能自發性地說出目

陳玉麗(2010)探討圖片提示教學對一名自閉症幼兒自發性口語 溝通能力之影響。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法中跨情境多探試設計,主要 是改編 PECS 第四階段句型結構之造句教學及額外延伸課程之形容詞 句子部分教導學生學會自發性的口語溝通。其結果顯示自閉症幼兒在 學校、家庭、社區三情境中介入圖片提示教學後,能自發性地說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