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團體討論

幼稚教育法,將幼兒園的課程歸為六大領域:語文、音樂、工作、遊戲、健 康、常識。而新推出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其中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將 幼兒園課程分為六大領域:身體動作、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但不論 是舊法規或是新制度,都主張以幼兒為本位,各種學習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所 以當今不論何種教學模式,或各種領域都常看見團體討論穿梭其中。陳雅美(1999) 表示,團體討論在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將各個活動銜接 在一起,並可能因團體討論的決策,改變教學探索方向。

但為什麼團體討論如此重要呢?Vygotsky(1978)表示孩子經由與能力較好的 人討論與互動後,能提升原先具備的能力;Schwarz(2000)進一步表示,即使是兩 個能力皆不高的孩子,若能積極的討論彼此的觀點並實驗不同的方法,則此二人 的能力也能獲得提升(引自林慧芬,2003)。孔子曰:「三人之中必有我師焉。」,

由於每個人的先備經驗與能力不同,經由討論的互動過程,參與者能將自己的想 法表達出來,以互搭鷹架的方式,使得彼此能力得以提高至近側發展區,達到進 步的效果,因此團體討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以下就團體討論的意涵、促進團體 討論的原則、團體討論技巧分述如下:

壹、團體討論的意涵

一、團體討論的定義

首先,周勳男(1988)界定討論的意義,即是人們為了某目標而聚集在一起,

希望各方提出不同的想法,以口頭的方式交換彼此的意見,其中可能涉略和主題 相關的廣泛層面,進而規劃出該展現的行動策略。再來,將範圍縮小至幼兒園,

在幼教現場上的團體討論(以下簡稱團討),是協助幼兒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並 練習傾聽他人看法,是一種自己與他人在想法與行為表現上,互相交流的學習過 程(柯秋桂,1990)。由此可知,在幼兒園的團討中,除了一方面重視同儕之間的

互動學習,另一方面也強調教師的角色,包含在團討中的發問技巧,所以團討應 是包含全班的幼兒以及老師,在團體的時間中,針對共同的經驗活動,所進行對 話歷程(高儷育,2000)。且在討論的過程中,每一成員(包含老師)皆為平等的,

有平等表達意見及分享的機會(黃永結,1989)。

二、團體討論的功能與目的

進行團討時,能增進幼兒多方能力,陳雅美(1999)表示在不同的課程與模式 中,團討實施的型態與功能皆可能不同。研究者根據蒐集到的文獻資料,分別將 團討對幼兒能力的影響,整理成認知、技能、情意三方面來闡述:在認知的部分,

進行團討時,孩子可透過他人的分享,而學到以不同觀點來看待事物、以不同的 方法來解決問題,無形之中,便增進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擴展了本身的學習經 驗(柯秋桂,1990),也就是 Katz & Chard(1989)所提出的,團討具有「知識傳遞」

的功能;在技能部分,Helm 和 Katz(2001/2003)表示,要想參與團討,孩子需要 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克服自我中心地傾聽他人的聲音,當自己的觀念和他人不 同時,還需要和他人討論,藉由溝通來達成共識,所以在一次次的團討中,這些 溝通能力都可能不斷被增進(引自高伶鳳,2007);在情意部分,團討還讓幼兒了 解他人的感受,幫助同理心的發展並學習如何關懷他人(柯秋桂,1990)。

三、團體討論的時機

但在什麼情況是使用團討的時機呢?從團討的目的可歸類適宜的使用時機,

以高儷育(2000)於研究中整理出的八大團討目的,依序說明可能適用的時機:

(一)「傳遞訊息」:要傳遞新的生活訊息時,會將訊息在團討中提出,孩子可能因 訊息內容而引起好奇心,藉由團討使孩子得到更清楚的訊息相關概念。

(二)「溫故知新」:當要導入新概念時,會以幼兒的舊經驗為出發點,運用團討的 方式,先統整舊經驗,再延伸新知識。

(三)「解決問題」:遇到一個待解決的問題時,會藉由團討的對話,共同腦力激盪 出適合解決的方法。

(四)「澄清」:當幼兒發生概念混淆不清時,會以此作為團討的主題,藉由彼此提 出想法,以釐清混淆的概念。

(五)「分享」:讓幼兒學習表達自己的知識、經驗與想法,如作品、照片介紹等。

(六)「楷模學習」:在團討中,教師可適時運用增強的方法,使得楷模行為成為討 論焦點,再經由楷模者的表現,促進其他幼兒的學習。

(七)「交代工作」:以工作事項為討論內容,但在此一目的下的角色分配,是以老 師為主,幼兒為輔的配合行事,較不具團討的性質。

(八)「提醒常規」:常規類的問題,有時會融入於團討中,包含看書、工作時的注 意事項。

由此可知,當活動中遇到新概念、新訊息要傳遞、有問題待解決、幼兒概念 混淆不清時,都是團討適用的時機,藉由楷模學習的方式,可能促進幼兒進步,

回歸至本研究將要探討的類推概念,對某些幼兒來說,也是新概念的一種,適用 以團討的方式進行,期望經過腦力激盪及楷模學習的方式,以幫助幼兒搭建類推 概念,增進類推能力。

貳、促進團體討論的原則

以教室言談的模式(IRE)來說,分為教師啟動(Initiation),學生回應(Response) 與教師評量(Evaluation) (蔡敏玲、彭海燕譯,1998)。Buzzelli(1996)整理過去的 研究,將其分為兩種:其一為 IREva 模式,該模式強調教師知識概念的傳輸,學 生擔任接受者的角色,教師發問的目的是評估孩子的學習成效,對於發問的回應 只做對或錯的評估;其二為 IRExp 模式,該模式強調師生間的互動,注重孩子 的知識是否經過建構以及再概念化的過程,教師發問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統整舊經 驗並連結新經驗(引自吳文惠,2005)。以言談的起動者而言,又可分為教師啟動 言談與學生啟動言談(林慧芬,2003)。

本研究期望能由師生互動中,幫助幼兒建構類推概念,而非單向傳輸知識,

所以較符合強調師生互動的 IRExp 模式。但究竟什麼樣的表現才算是符合 IRExp

模式,孩子的主動性或許可作為判別是否真正融入互動式團討的依據。因為當孩 子真正投入團討時,所表現出的行為是自己主動想要表達意見、參與討論,而非 被動的等待被指名回答(蔡敏玲,2001)。由此可知,能否成功的發起互動的團討,

幼兒的主動性是重要的先決條件之一。

主動性促使互動團討的形成,但以另一角度來看,能否開放讓幼兒自由發 表,卻又是受教師教學信念的影響。一位教師所持的信念會影響其教學以及班級 經營的風氣,更會影響孩子的表現。教學信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課程的概 念、教學方法、自己的角色、應對學生的方式及評量等所持的內心想法(王恭志,

2000)。可能受到個人背景、養成教育訓練及其他任職相關因素的影響,並隨著 教學現場的回饋而修正教學信念,產生交互作用(方吉正,1998)。由此可知,教 師的教學信念將可能影響團討成效,但什麼樣的教學信念才能促進團討的效果,

研究者整理李佩純(2004)所提出的教師在團討時應扮演的角色與原則,如下:

一、以幼兒為主體,發言權回歸幼兒

若一個教室中的團討,是完全由老師掌握討論的目標、內容,孩子只是配合 的將老師想要的答案及教過的知識覆誦,則孩子很難對老師的提問有所延伸,更 難以引發互動式的討論(李佩純,2004;吳文惠,2005)。突破上對下的教學模式,

取而代之的,教師宜盡量縮小自己的角色(吳文惠,2005),將發言權回歸至孩子 身上。可以藉由示範的方式,讓孩子逐步參與,當感受到孩子進步時,再回歸發 言主權 (李佩純,2004)。當孩子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參與團討時,除了能幫助其 發展自信心,更能使其樂於在團討中學習,成為主動參與的建構者(黃永結,

1989)。

二、教師應學習當個傾聽者

當個傾聽者,能幫助教師重新關注平時所忽略的兒童,了解其所思所感(黃 永結,1989)。也能幫助營造熱烈的討論氣氛,教師在團討中,只需注意孩子表 達的想法,並順著討論思路適時補充說明,融入團討中即可(李佩純,2004)。

三、以幼兒興趣點出發

以「幼兒生活經驗」或「有趣的遊戲」為團討的內容時,因為是幼兒有興趣 的主題,使得孩子的團討參與度提升許多(余虔慧、萊素珠,2009)。而且以孩子 感興趣的議題所引起的討論,能增強討論的持續性,過程中產生待解決問題的團 討,也間接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李佩純,2004)。

綜上所述,為促進團討的成效,孩子參與團討的主動性非常重要,教師應以 幼兒為主體,透過示範的方式,讓孩子逐步參與討論,教師角色也應以傾聽者與 共同團討者為目標。所以教師如果希望藉由團討促進幼兒思考,可選擇幼兒較感 興趣的團討類型,如幼兒生活相關的事件、趣味遊戲及幼兒想要解決的問題等,

適當的併入課程中。但成功的團討,除了受教師所持信念影響外,團討技巧及影 響因素的掌握,也足以影響團討的成敗及孩子的學習成效(黃永結,1989)。

參、團體討論的技巧

在團討一來一往的對話中,該如何使漫無目的的談話,轉成具有目標共識的 團討,其中教師的發問技巧占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張玉成(1986)表示,教師若能 運用好的發問技巧,能引起學生不同層次的思考,研究者進一步整理張玉成對於 發問技巧的看法,將之分為提問、候答與應答三個方面探討並補充其他影響因素 如後:

一、提問

(一)問題的類型

首先,依教師提問的方式而言,可粗略分為「開放式問題」及「封閉式問題」

(陳雅美,1999;蔡其蓁,2006)。開放式的問題容許多樣化的答案,鼓勵答題者 開發各種可能的回答(張玉成,1986),如使用「為什麼」、「怎麼樣」、「怎麼辦」、

「然後呢」等問句提問(陳雅美,1999);封閉式問題則引導答題者進入特定的思 考模式,不求答題者有其他新發現,只需從舊有知識中提取唯一的答案,也就是

「然後呢」等問句提問(陳雅美,1999);封閉式問題則引導答題者進入特定的思 考模式,不求答題者有其他新發現,只需從舊有知識中提取唯一的答案,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