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發現,研究者進行類推團討後,幼兒在類推能力的表現上有所 提升,因此研究者提出下列建議,以供現場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對現場教師的建議 一、從幼兒熟悉的主題出發

研究者在活動中發現,當幼兒具有充足的相關知識時,較容易發展出類推概

念。所以建議現場教師,可以將類推活動融入於主題活動的中、後期,因為當幼 兒已經對探索主題有相當的認識後,較能具有充足的能力進行類推。

二、以團討輔助多元的類推活動

類推活動可以有很多種的進行方式,如本研究嘗試了實驗、圖片配對、體能 遊戲、語詞改編、故事預測、美勞創作等,但不論運用何種方式進行類推,都可 以將團討融入於活動當中,如此一來,可以幫幼兒更快掌握住類推的方法,也使 得遊戲進行更順利。

三、增加幼兒表達類推的想法的機會

本研究在團討的應答上,所運用的多種技巧中,都強調幼兒個人表達類推想 法的部分;由研究結果也得知,愈能在團討中表達的幼兒,其在後測解釋的類推 原因,會比團討中沉默的幼兒更精確。因此研究者也建議現場教師,在進行類推 教學時,不能只有示範與教學,也要多讓幼兒表達類推思考,再不斷修正其想法 會更好。

貳、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鎖定個案分析類推改變歷程

由於本研究進行團討的對象是全班三十位幼兒,於教學現場中,雖然會顧及 到全體幼兒的表現情形,但卻難以蒐集到幼兒完整的改變歷程資料。因此建議未 來研究,還可以針對少數特定的個案,從介入方案前原始能力的資料,到介入方 案中的改變,最後再加上方案結束後,個案於生活中行為的改變來進行分析,則 可以更完整的看到整個類推改變的歷程。

二、將研究對象改為類推能力弱的學齡兒童

本研究是針對學齡前幼兒進行類推活動與團討,研究後發現,即使是幼兒也 能發展出類推能力。因此研究者建議,可以嘗試將類推活動或類推團討,運用至 類推能力弱而影響學業表現的學齡兒童身上,再探究類推活動是否也能影響他們 的學習表現。

三、採用準實驗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前實驗研究方法,沒有控制組,但實行後發現,無法排除幼兒類 推能力的進步,不是受成熟與熟悉測驗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建議未來研究,還是 採取準實驗研究方法,用控制組做一對照,才能更客觀判斷研究結果是否為教學 活動與團討之成效。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吉正(1998)。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教育資料與研究,20,36-44。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學研究資訊,8(2),84-98。

王靖芳(2005)。國小教師發問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新竹。

白玉玲(2002)。幼兒類比推理能力之研究~年齡,經驗,關係量的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台北。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 年6 月29 日修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2 年04 月 26 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江淑卿(2001)。兒童類比推理能力的學習潛能評估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3

(1),47-64。

余虔慧、萊素珠(2009)。從做中學:一間幼兒教室師生口語互動之反思研究。長 庚科技學刊,10,17~36。

吳文惠(2005)。幼稚園班級團體討論之行動研究-從行動中的自我反思(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李佩純(2004)。一位初任幼稚園教師運用全語言教育經營團體討論歷程。幼教資 訊,165,15~20。

李春芳(1998)。教學技術。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185-254頁)。台北:

師大書苑。

周勳男(譯)(1988)。有效的討論(原作者:David Potter Martin P. Andersen)。台北:

幼獅文化。

林秀蓉(2010)。提升教師提問技巧之行動研究─以一位混齡班幼稚園教師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

林怡伶(2000)。幼稚園師生問答歷程之描述--以一大班的小組活動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林慧芬(2003)。幼兒園教室的言談分析-誰主導了教室的發言?實踐學報,34,

1~42。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柯秋桂(1990)。幼稚園裏的團體討論教學。幼教資訊,7,6~9。

夏金波(1983)。「小組團體討論」解析。輔導月刊,19(3),27-28。

高玉菁譯(2001)。第五個。台北:三之三文化。

高伶鳳(2007)。提升幼稚園教師發問技巧之行動研究-以幼兒團體討論為例。景 興鐸聲,4,148~166。

高儷育(2000)。一個幼稚園班級內團體討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台北。

張玉成(1986)。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

張玉成(1998)。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心理。

張玉成(2005)。發問技巧與學生創造力之增進。教育資料集刊,30,181-20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景媛、陳萩卿(2003)。促進推理思考的認知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6(2),79-108。

張穎宜(2010)。公立幼稚園敎師帶領團體討論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張靜文(1997)。幼稚園教室中討論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台北。

張麗芬(1993)。幼兒類比推理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台北市。

張麗芬(1994)。幼兒的類比推理能力。國教天地,103,39-47。

張麗芬(1995)。學前幼兒的類比推理能力。屏東師院學報,8,527-560。

張麗芬(2006)。相似性對兒童類比問題解決的影響。兒童與教育研究期刊,2,

115-144。

許琇薇(2003)。類比推理教學對國小學童類比推理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陳佩瑜(2010)。幼稚園大班教師團體討論中發問技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陳茹玲、蘇宜芬(2005)。類比故事的表面特徵與結構特徵在不同年齡層對故事回 想表現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23-146。

陳惠媚(2010)。類比推理教學法對國中學生線型函數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陳雅美(1999)。幼稚園方案教學團體討論之分析研究:二個不同教室之比較。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2,535~570。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黃永結(1989)。善用生動活潑的小組討論法於國小班級教學。國教天地,79,

35~39。

黃幸美(2003)。兒童的問題解決思考研究。台北:心理。

黃幸美(2004)。兒童的數學問題解決與思考。台北:心理。

黃彥侖(2005)。團體討論中兩位老師的合作教學與幼兒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黃偉綸(2006)。串起學習的每一刻-幼稚園實習教師帶領幼兒團體討論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黃曉薇(2005)。幼稚園實習教師團體討論之技巧與主題內容結構分析(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蔡其蓁(2006)。聽!誰在說話:教室言談文化的深描詮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

23,191~208。

蔡敏玲(2001)。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台北:桂冠。

蔡敏玲、彭海燕譯(1998)。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台北:心理。

蔡瑜汶(2010)。幼兒類推能力與策略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 大學,台中。

鄭玉玲(2004)。團體討論中較少說話幼兒的參與歷程-以南海幼稚園的方案活動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賴馬(1997)。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台北:信誼。

戴翠華(2001)。談自然科「類比」教學表徵之應用。國教天地,143,86-89。

鐵皮人美術編製(2010)。魔法數學故事屋─小刺蝟的項鍊。台北:明天。

西文部分

Abdellatif, H. R., Cummings, R., & Maddux, C. D. (2008).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alogical reasoning in young children: A review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129(2), 239-249.

Alexander, P. A., White, C. S., Haensly, P. A., & Crimmins-Jeanes, M. (1986).

Analogical training:A study of the effect on verbal reaso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0(2), 77-80.

Brown, A. L., & Kane, M. J. (1988). Preschool children can learn to transfer:

Learning to learn and learning from example. Cognitive Psychology, 20, 493-523.

Brown, A. L., Kane, M. J., & Echols, C. H. (1986). Young children’s mental models determine analogical transfer across problems with a common goal structure.

Cognitive Development, 1,103-121.

Cheshire, A., Ball L. J., & Lewis, C. (2005). Self-explanation, feedbac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alogical reasoning skills: Microgenetic evidence for a etacognitive precessing account. The Twenty-Second Annual Conference, 435-440.

English L. D. (2004). Mathmatical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 of young children. In L.

D. English(Ed.), Mathematical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 of young learners (pp.1-22).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arcia, E. (1987).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in an effective kindergarten classroom: A case of study. Selected paper from the 1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71-83. Denver, March 30-April 3.

Gentner, D. (1983). Structure-mapp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ogy.

Cognitive Science, 7, 155-170.

Gentner, D. (1988). Metaphor as structure mapping: The relational shift. Child Development, 59, 47-59.

Gentner, D., & Medina, J.(1998). Simila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les.

Cognition, 65(2-3), 263-297.

Gentner, D., & Toupin, C. (1986). Systematicity and surface similiti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alogy. Cognitive Science, 10, 277-300.

Gick, M. L., & Holyoak, K. L. (1987). The cognitive basic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 M. Cormier & J. D. Hagman (Eds.), Transfer of learning: Contempora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9-46.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Goswami, U. (1991). Analogical reasoning: What develops?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y. Child development, 62, 1-22.

Goswami, U. (1996). Analogical reaso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H. Reese (Ed.),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Vol. 26, pp.92-135). San Diego, CA: Acsdemic Press.

Goswami, U., & Brown, A. L. (1990). Melting chocolate and melting snowman:

Analogical reasoning and causal relations. Cognition, 35, 69-95.

Halford, G. S. and Wlison, W. H. (1980). A category theory approach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Cognitive Psychology, 12, 356-411.

Holyoak, K. J., & Thagard, P. R. (1989). Analogical mapping by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Cognitive Science, 13, 295-355.

Holyoak, K. J., Junn, E. N., & Billman, D. O. (1984). Development of analogical problem-solving skill. Child Development, 55, 2042-2055.

Katz, G. I. & Chard, S. C. (1989). 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

N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Sternberg, R. J., & Rifkin, B. (1979). The development of analogical reasoning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27, 195-232.

Tunteler, E., & Resing, W. C. M. (2007). Effects of prior assistance in using analogies on young children’s unprompted analogical problem solving over time: A microgenetic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1), 43-68.

White, C. S., & Caropreso, E. J. (1989). Training in analogical reasoning processes:

Effects on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2), 112-118.

附錄

附錄一:幼兒參與類推研究意願調查表 親愛的家長,您好:

因徐佩鈴教師將進行幼兒類推能力相關之研究,希望讓幼兒透過 類推相關遊戲來瞭解幼兒之類推能力。上課教學活動會以錄影及錄音 紀實,以幫助教師事後回顧孩子的課堂表現情形。另外,將採取一對 一互動的方式進行10~15分鐘之遊戲,過程中會以錄音方式瞭解幼兒 與研究者之互動與回應。為增進研究結果之價值,懇請您的孩子參 與,並能從中獲得愉快的類推學習經驗。此資料僅供研究用,不會對 外公開。

十分感謝您的協助與配合,祝您 平安喜樂 萬事如意 請您勾選參與之意願:

□ 同意參與類推遊戲 家長簽名:

□ 不同意參與類推遊戲

指導教授:邱淑惠 博士

研究生:徐佩鈴 敬上

日期:101 年 04 月 09 日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

附錄二:類推教學活動教案(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