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團體討論相關實證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團體討論相關實證研究

近期以來,有許多的教學現場發現,Vygotsky 所提出「在互動的模式下,孩 子透過鷹架作用能提升原有能力,達到的近側發展區」的想法,確實能提高孩子 的學習成效。影響所及,已有愈來愈多人重視鷹架理論對於幼兒學習的影響最直 接表現在教學現場的鷹架作用,即是一群人在團討時,彼此想法互相交流的時 刻。如討論觀察紀錄本的大小時,孩子會在別人的意見中,依自己的先備經驗提 出相關看法,經過團討的多重交集後,孩子的解決辦法逐漸從簡單到精緻(黃彥 侖,2005)。

回顧近期有關於「團討」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面向,分別是團討應用情 形、教師的團討技巧及幼兒的團討表現,研究者將之整理如下(表 2-4-1):

壹、團討應用情形

這類研究通常將團討用來貫穿主題活動(高儷育,2000),甚至可隨著幼兒的 興趣,將主題探索加深加廣的擴展,並具有統整學習經驗、促進深層思考、提升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社會互動的技巧等效用(陳雅美,1999;張穎宜,2010)。

此類研究也建議進行團討時,仍需注意實施方式,例如團討時的座位安排,若是 採固定座位,且是教師對幼兒這種上對下的對話模式,會降低幼兒的主動性及同 儕間的互動(高儷育,2000;張穎宜,2010)。

貳、教師的團討技巧

依研究對象而分,可發現過去文獻主要探討「實習教師」、「其他現場教師」、

「自己」與「教師之協同教學」等四類對象。「實習教師」普遍存在最大的問題,

是不知如何在教師主導與幼兒自主中取得平衡,對於分歧的意見中,凝聚一個可 延伸的焦點感到困難(黃偉綸,2006;黃曉薇,2005)。

以「其他現場教師」為研究對象顯示,雖然研究者與教學者為不同人,能從 不同角度探討教師在團討中所運用的策略,但只限於問題的呈現,無法在當次研

究中改進。如研究發現良好的團討策略是,教師應以幼兒為中心,團討的內容應 從感官經驗出發,再連接至生活經驗(林怡伶,2000),並適時讓幼兒發現自己認 知衝突的部分,以激發更高的學習動機(陳佩瑜,2008);所呈現的問題,則是教 師需要多保留一些候答的時間給幼兒,避免反覆重述問題,這樣會養成幼兒不專 心的習慣。

在「分析自己團討技巧」的部分,能幫助教師發現自己的問題,並針對教學 現場進行改進,如吳文惠(2005)從團討中反思自己的秩序掌控,發現需先喚醒幼 兒自主規則的想法;從一開始教師會先預設提問答案,到後來改變為簡單、具體 的開放性問題等。林秀蓉(2010)發現,自己起初的提問問題未作適切安排且類型 少,經研究後能適當安排各種問題次序,增加與幼兒的互動與趣味性;把原先教 師主導的團討,藉由幼兒自發性的提問,成功轉移主導權於幼兒;並在研究過程 中,不斷擴增自己的技巧資料庫,以活用提問技巧等。但由於此類研究,一開始 是處於較為被動的位置,等發現問題後,才主動尋求改進方法,所以歷程較長。

在「教師之協同教學」的研究發現,若兩位教師具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則較 能在團討中,共同營造出問題解決的氣氛,提升孩子的參與動機,兩位教師在一 搭一唱的相互協調下,幫助孩子新舊經驗的連結,並幫助孩子將團討所得的想法 付諸行動,如此一來,較能促進孩子的學習成長(黃彥侖,2005)。

參、幼兒的團討表現

以學習表現觀之,學生可能有一般型(有問有答,偶爾插話)、搶話型、搞不 清狀況型、局外人型、私下話多型和私下接觸型等類別,以下是各類學習型態幼 兒在團討中的表現(林慧芬,2003):

一、一般型:能問答,偶爾會插話。

二、搶話型:能問答,常常插話。

三、搞不清狀況型:能問答,但常無法掌握說話時機及討論內容。

四、局外人型:沒有發言,有學習遲緩徵兆,需額外教育協助。

五、私下話多型:沒有發言,但與同儕互動時,會表達意見。

六、私下接觸型:少發言,喜歡私下親近老師。

進一步依團討的表現,又可將幼兒分為,言談高手(能言善道,具備理性對 話邏輯能力)、插花仔(會在團討中發言,但表現出的自我中心語言,容易被言談 高手淹沒)、隱形人(不會參與討論,以自言自語、肢體動作回覆討論或只參與集 體回應)等(蔡其蓁,2006)。研究者將各類學習型與團討表現配對,推測一般型和 搶話型的孩子,較有可能成為團討中的言談高手;搞不清狀況型,較可能成為插 花仔;私下話多型與私下接觸型的孩子,則較有可能成為團討中的隱形人。

一般型、搶話型與搞不清狀況型的孩子,在團討中都能問答,但是否掌握說 話時機與討論內容,決定了其在團討中的地位及可獲得的教師回應。因為在團討 中,雖然多以忽略的方式回應插話或偏題的幼兒,但若是能即時掌握良好的時機 及回覆話題的相關性,則仍可獲得回應(林慧芬,2003;蔡其蓁,2006),也就是,

言談高手事實上已掌握了隱藏的發言規則,而插花仔卻缺少這方面的知能,所以 較容易被忽略。

另外,教師不論在團討中面對私下話多型或私下接觸型的隱形人,都保持尊 重的態度,不會要求孩子一定要在團討中表達意見、參與討論(林慧芬,2003;

蔡其蓁,2006),面對於此類的幼兒,可嘗試從小組活動開始著手,因為此類幼 兒在小組活動中會比團討時還要活躍(鄭玉玲,2004)。但在團討中,不論是面對 何種類型的幼兒,教師都應隨時注意孩子在團討中的表現及自己給予的回應,否 則將更強化這三種類型幼兒的產生(蔡其蓁,2006)。

綜觀上述研究,雖然已知團討在幼兒的學習中佔了重要的位置,但至今多數 的研究,仍聚焦於分析教室裡的團討以及老師的團討技巧,甚少分析團討對促進 幼兒特定能力的成效。所以本研究將由研究團討對促進幼兒能力提升為出發點,

運用團討中互搭鷹架的方式,來增進幼兒的類推概念。

另外,在分析教師團討技巧的相關研究中也發現,若分析其他教師的團討技 巧,則會有不能在發現問題的當下,及時更改策略的困境;而分析自己團討技巧

時,又會產生從原始能力為起點,要改進團討策略歷時過久的難處。故本研究將

研究者及年

研究者及年

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現 鄭玉玲 (2004)

團體討論中較 少說話幼兒的 參與歷程-以 南海幼稚園的 方案活動為例

較少在團討中發言的幼兒,其在小組工作討 論及工作中與其他幼兒有較明顯的互動及較 優的表現,也能看出其解決問題的參與歷程。

蔡其蓁 (2006)

聽!誰在說 話:教室言談 文化的深描詮 釋

1.團討中幼兒可被分為:言談高手、插花仔、

隱形人。

2.教師若未因應不同言談形式而採取適當回 應,則會強化團討中這三種類型幼兒的形成。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自全國碩博士論文網